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风-第1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吃亏过,相信这次也不例外!不过当大家都露出如释重负的表情的时候,李管事却还是皱着眉头,王静辉自然注意到这个重要盟友地表情,问道:“珍泉兄。你看还有什么问题吗?”
李管事将手中的条陈放在桌子上说道:“改之,我觉得还是有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好象你没有注意到!”
徐老笑着说道:“我觉得改之所列的这些条陈都比较详细,珍泉你看出什么疏漏了吗?说出来大家参详一番!”众人都知道李管事代替徐老打理徐氏已经多年,其在商界的见识实在非凡,都催促他不要卖关子,赶快说出发现了什么漏洞。
李管事倒是干脆的说道:“其实改之地条陈说的都很详细,但还是有几点我觉得有些不大妥当!按照改之的设想这报纸是一日一发,但在下觉得刚开始办报纸的时候。我们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梅雪》虽然是成功的,但那也是一月一发,虽然售价在一百二十文但却是集中我大宋对顶级的文豪铸就而成,所以所向者趋之若骛不愁销路,所以我建议这报纸先不要在开始的时候变成一日一发。而是采用三天一发或是五天两发这样的形式更加适合些,这也考虑到可以试探一下市场对报纸的容量,如果效果的好的可以慢慢加快刊发报纸的速度,逐渐达到一日一发的水平!”
王静辉拍手笑道:“珍泉兄看得透彻!这的确是在下疏忽了,以前我光注意到‘日报’两字,连其中所蕴含的风险给忘记了,其实选择一个合适的发行频率便是规避风险最好的办法,《梅雪》虽然卖的贵,但它可是一个月一发行,只要选择合理的发行时段完全可以避免亏本儿运营!”
李管事笑呵呵的说道:“改之说的倒不是没有可能,不过在下还有个疑问:改之在这些条陈中写到‘报纸不仅是供士林中人所看,而且百姓大众也是我们的客户’,士林中人看懂报纸不是什么难事,但一个人仅仅会识字要想达到断句看懂还是比较困难的,虽然改之前几年的时候便开始推行‘标点符号’了,商务印书馆和我们有联系的商家也都在做,但毕竟是没有得到朝廷的支持,这就会使百姓看懂报纸内容的难度大大增加,我们还必须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才能算是万无一失!”
曾掌柜说道:“不错,欧阳修、苏轼之辈的文章,士林中人自然是爱看的,但要让普通百姓来看,不要说是看不懂,就是有人读给他们听也未必能理解!”
王静辉听后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后世港台武侠小说的兴起,金庸等名家可都是在诸如《明报》上进行长篇小说连载,不仅捧红了武侠小说,而且还顺带使所刊发的报纸销量大增,这也是一个著名的销售案例,他原来就喜欢看武侠小说,这点儿自然是知道的。
王静辉笑着说道:“这个问题提的及时,不过在下也想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曾掌柜对于任何可以来钱的想法都很感兴趣,急忙问道:“改之有什么好想法?”
王静辉说道:“大家可曾记得在下写过一本《包公传奇》?”
曾掌柜笑着说道:“这怎么会不记得?这本《包公传奇》当时可是一本大热门,连续一两个月都卖地脱销。直到现在印刷的量还是很大地。不过都运到外地居多,现在西南归顺我大宋的蛮夷都要皇上赐姓的时候。指明要姓包!朝廷为了竖立包公的典型,还特意从我们这里订购了两万册地货发送给各级官员!改之,你改不会是想把小说发到报纸上吧?!这个主意好!先发在报纸上来促进销量,然后再出书。何算能够赚上双倍的价钱!”
看着曾掌柜那兴奋泛着红光的肥脸,王静辉只能够从他的眼睛中看到孔方兄的身影,不过这也让他见识了古代商人的厉害——他们的商业反应可真不慢啊!不要说在后世五六十年代的时候港台报纸刊载武侠小说连载,就是王静辉以前生活的年代,报纸连载当红小说也是重要的发行手段之一。
王静辉笑着说道:“曾掌柜好算计!在下地意思便是这样,不过报纸连载的小说要数百字到两千之间,写法上也要仿照《包公传奇》采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写,这样相信酒楼茶肆当中那些说书人会非常乐意买几张报纸给茶客们说说听,这也是变相的为我们培养读者群!另外不仅只有我一个人写,还可以动员一些文人来写。入选的要求便是让普通人看后有继续看下去的欲望,不必像《梅雪》上面刊载的文章那样要求这么高,满足大众口味才是我们需要的,这也是促销报纸地重要手段!”
刘账房对王静辉办报纸产业非常支持,但他对投入几十万贯去办教育却是非常有意见,他是王静辉的“钱袋子”,觉得有责任对王静辉的花销进行一定的建议,便说道:“东家。这开办免费书院就不用了吧,咱们不是有华英书院了吗?也不用花这么一大笔钱去积累这名声了。”
刘账房的话倒是引起了其他人的同感,也对王静辉这种“乱花钱”地举动感到十分不解,但还是忍住没有好意思说出来。
王静辉站起来走了两步说道:“在座的都是自己人,实不相瞒,我今天是驸马。是一个外戚的身份,各位可见过我大宋立朝百多年来有出任学士并且外放任一州军州事的驸马吗?说句诛心之言:眼下圣上需要我的才华来帮助他治理国家,但御史谏官可是史笔如刀,想必圣上的御案之上弹劾我的奏章已经摞得老高了吧?!在下没有贪图富贵之心,也没有对权力十分渴望,只想我大宋百姓能够过上好日子,帝国能够早日扫除边患收复我汉唐故土!但又有几人能够理解我心中所想?!”
王静辉看到屋中所坐的几人都默不作声,但眼中都有中异样的神采,尤其是李管事和他在楚州相处的日子比较长,对他的所作所为有所感觉,更是点点头。王静辉继续说道:“其实我打算大力发展教育也并不是为了积攒好名声,现在我的名声在民间还是士林当中已经非常不错了,不过我需要的是给大宋所有的商人都竖立一个可行的榜样!”
“榜样?!”在座的众人心中有些疑惑不解。
王静辉接着说道:“不错!是榜样!其实历史上历代都是非常轻视商人的,本朝虽然没有像其他朝代一样实施抑商的政策,但商人的儿子如果要参加科举考试还是需要担保才可以的,还有其他政策也都是明里暗里歧视商人。在下虽然是制举科状元出身,但说到底在下一开始刚到汴都开封的时候不也是个商人吗?!为什么我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除了在下本身的才学之外,便是不断的用手中的财富来做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这样才能够得到周围人的尊重。在下认为身为一个商人重要的不是他有多少钱财和家底儿,而是在于他能够为国为民做出多少贡献!”
王静辉的一番话让在座的众人都陷入了一阵沉思:与王静辉相比,他们或许在才华上不如他,但在经商手段上,王静辉除了能够做出点新奇玩艺来,其经商的手段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小孩儿活泥巴一样这么幼稚,但就是这么一个人居然能够在短短的几年当中干的风声水起,这中间不能不说是个奇迹。王静辉和他们接触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如果他在外人面前说些高调的话,也许是不可信的,但在这里都是自己人,他的话却让所有的人都在心中玩味不已。
第一第一百四十章 和平
看到大家都在思索,王静辉感到很满意:如果连周围的人都没有办法理解他,他也没有办法去影响自己的盟友,那何谈去改善商人在这个社会的地位?更何谈自己去改变历史的宿命?!
王静辉说道:“我们都知道《战国策·;齐策四》这篇故事吧?里面冯瑗为孟尝君干得第一件好事比遂宁市在常任看来愚蠢之极的‘千金买义’。当时人们都说它的愚蠢是因为它放弃了诸多眼前的金钱利益,而真是这一点才体现了冯瑗的高瞻远瞩,目光短浅的常人只能够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常人只能够看出实物的价值,但冯瑗可以故出‘仁义’两字的巨大无形的价值,如果没有冯瑗,那孟尝君也不过是个平常的大臣的而已,根本就不会有机会成为名传千古的人物,像冯瑗和孟尝君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商人!”
冯瑗和孟尝君的故事是战国策中非常经典的一篇,本来孟尝君让冯瑗到家乡去收账,但冯瑗却借孟尝君的名义当众把那些账单全烧了,这给孟尝君在家乡赢得了极高的声望,后来孟尝君失势后回到家乡,那些曾经受过恩惠的百姓却是十里夹道相迎,这使得孟尝君又很快被起复。李管事他们虽然是商人,但也非常注重自身的修养的所以他们对这篇故事倒不是陌生,其中所蕴含了深意他们在心中也十分明了。
刘账房有些脸红的说道:“难道改之想学孟尝君?”
王静辉听后不禁哑然失笑说道:“我的刘先生!呵呵,孟尝君可不是我能够学的了地,不过‘千金散尽还复来’便是这个道理。古人曾经做过地事情已经被证明非常有效。为什么我们这些后人还要执迷于其中呢?!其实我真正的目地便是想竖立一个这样的模式来让其他商人所仿效,在下一个代表不了整个商人阶层。只有这么多的人多起来才能改善商人在世人眼中的地位,这需要大家一起来做!”
曾掌柜脸上地肥肉抖动的笑道:“呵呵,这可是要花不少钱呐!”
王静辉知道他在开玩笑,便说道:“在座的那个不是身价几十万贯。拿出点来做些善事,天长日久便能够让周围的人认可你,如果天下大部分的商人都这么做,那整个天下的百姓也会认为商人并非都是重利轻义之辈!”
李管事问道:“改之,在楚州的时候你就操办的那件用‘金钱换荣誉’的事情,便是为了这个目的吧?!”
王静辉说道:“不错,并非所有地人对此都能够看得开,真正诚心实意的捐出一部分家产来为百姓做点实事,所以这件事不仅需要去动员、去影响,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手段来辅助。其实这也是为大家好。试想我们挣得钱太多了,今后还会赚取更多的财富,但‘一人独富众人皆贫,则富不能长久’,我们还要照顾到其他的百姓,这是一个商人的社会责任!”
和王静辉待的时间长了,他们对于王静辉嘴里面碰出的新词都有点习以为常了,经过他地解释后。他们都觉得这些新词十分贴切,并且在他的影响下,李管事等人也开始不知不觉开始使用诸如“市场容量”、“模式”、“销路”等新名词。这个“社会责任”又是个新词,照例王静辉还是给他们详细解释了一下其中的意思。
王静辉说道:“对于‘社会责任’在下也懂的不是很多,只是觉得天下人除了挣钱以外还需要一点儿别的东西来填补生活,还要对周围的人担负一定地责任。试想如果你身价百万。但周围的人都是乞丐,估计你连觉都睡不安稳的!”
他的这句通俗的比方让所有的人都露出了会心的笑容,对于投入巨额资金来开办教育的事情终于都取得了一致的意见。由于王静辉这次回汴都,明天早上朝会后还要面圣,所以大家都抓紧时间商讨了一下关于推广报纸其他方面的一些细节后,便都各自回去了。
对于老丈人英宗赵曙的召见,王静辉心中也不过是当作正常的述职而已,早朝散后在福宁殿王静辉见到了自己的老丈人,当然还有韩琦、富弼、赵顼等人,王安石也进入了福宁殿旁听。王静辉除了向英宗赵曙和各位大臣叙述了自己在楚州的各项改革政绩外,韩琦也在英宗赵曙的授意下给他看了西夏派遣使节来宋所带来的国书,不过这份国书当然不是那个只有几岁大小的西夏国主李秉常写的,而是国相梁乙埋根据梁太后的意思写的。这份国书最主要的内容便是想向大宋讨回在宋夏冲突中被俘虏的那几万精锐士兵。
现在大宋由于赵曙寿命的延长,所以与历史上同时期相比较要平稳得多,相反由于大宋在宋夏边境上的大胜反而促使西夏国内政治社会矛盾不断的激化。这一时期西夏是大宋最主要的敌人,但它的主力部队却在两国冲突中不是战死便是成为大宋的奴隶,正在修整汴都通往西北的道路。而大宋除了取消给西夏的那十几万贯的“岁币”外,最要命的便是时不时的严格控制宋夏两国的贸易,还暗中猖狂的发展走私贸易,这严重的打击了西夏的经济基础,使得原本就很糟糕的西夏经济状况更是雪上加霜,并且还让大宋获得了很多的马匹,这大大的威胁了边境的安全。
王静辉在心中根本就没有想着要让这些昔日的西夏精锐再回到国内,不仅要成为免费的修路工人,就是以后那些疏通河道,修建水利工程和国防工程等最繁重的劳动也会最大限度的使用这些俘虏。除非他们能够活得足够久,丧失劳动力后才会有可能回到西夏,但王静辉认为这几万人是没有这个可能了。这倒不是王静辉心狠手辣。他非常明白如果把这些人放回去除了帮助敌国尽快恢复元气外。会给大宋今后带来什么样的麻烦。
王静辉记得后世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有个法国将军对着法德签署地和约曾经说过:“这次大战不过是争取了一代人地和平。”这倒是和现在的状况有些相似,不过对于他来说只需要几年地和平便足够争取大宋发展的有利时机了。下一次宋夏开站的时候便是彻底了解两国恩怨的时候了。
这次西夏派遣使者来到大宋递交国书,王静辉觉得应该是梁氏兄妹手头缺少武力,想要回这些精兵回到西夏后重新武装起来来稳固他们在西夏地统治。他看完这封国书后,恭敬的将国书放回到旁边内侍手托的托盘中。
英宗赵曙问道:“爱卿看过西夏送来的国书有什么好建议?”
王安石这是第一次参加有王静辉在的福宁殿议事。他对这个年轻的驸马也是好奇的很,昨天他便知道今天的议题了,不过令他吃惊的便是福宁殿中这些人都是手掌大宋命运的人物,齐聚福宁殿中就是为了听听王静辉对西夏国书地建议,这可不是一个学士或是军州事所能够参与的会议,这份恩宠可是远远超乎他的预料之外,以前他还真以为外界风传的驸马常出入福宁殿议事是虚假的,今天才证实在皇帝和旁边这些老臣心中,王静辉是十分受到信任和重视的。
王静辉说道:“圣上,臣以为绝对不能答应西夏的请求!这数万俘虏是当初跟随谅祚的亲兵。其战斗力是西夏最强地军队,梁乙埋兄妹不过是想得到这些军队来巩固他们在西夏的统治。如果这批俘虏再次被西夏武装起来,不仅可以帮助梁氏兄妹迅速稳定西夏国内的局势,以后更是骚扰我大宋的先锋!再说这些俘虏手上都沾满了我大宋军民的鲜血,上天有好生之德,杀俘不祥也有碍于天和。使我们不仿照白起坑杀这数万俘虏就已经是做出最大的让步了,如果放他们回去,那只能是养虎为患!昔日秦国大将白起俘虏赵军四十万坑杀。使得赵国在十几年当中无法恢复元气,我们留住这些俘虏用来修路筑城,一方面可以延缓西夏恢复元气地时间;另外一方面也可以大大的节省国家财政压力!这只是臣的一点儿愚见,还请陛下慎重考虑!”
王静辉说完后便仔细大量这殿中众人,发现他们的脸色似乎都有点不是很好,心中想到:该不会是他们早就商量过。打算要归还这些俘虏了吧?!
王静辉心中所猜想的不错,英宗赵曙君臣早就有意思打算把这些俘虏归还给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