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风-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能文能武的儒将了,分析起来也是有条有理。当中英宗赵曙和富弼、郭逵等人都曾打断他的讲解提出问题,而王韶在王静辉的郑重告诫下,早就预料到这种情况,对答清晰如流,让所有的人对他的印象都非常好。
参谋总长郭逵问道:“现在河湟地区的吐蕃诸部是怎样的情况,如果我大宋收复这一地区,那会有多大的战争?”
王韶说道:“现在河湟流域的吐蕃诸部基本上处于分裂状态,力量十分弱小,对大宋都有臣服之心,曾经多次帮助大宋对抗西夏的入侵。西夏几乎每年都要发兵攻打这一地区的吐蕃诸部,而吐蕃各部势孤力薄,对与西夏的入侵几乎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要是被西夏在河湟地区得手征服了这些吐蕃诸部,那对于大宋来说可是非常不利的。就如同大宋取河湟可以断党项人的后路一样,如果西夏征服了这一地区,同样也会使他们在宋夏边境中的交锋处于优势,所以大宋决不能坐视不理,必须要得到河湟!”
此时王静辉在一旁补充说道:“河湟地区土地肥美,适于种植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而且那里的吐蕃诸部曾经向我大宋献马,那里也适合做牧场。马牛羊等牲畜适合在那里生长。宋夏边境距离大宋中心比较远。各种物资补给运送到边境,费时费力不说。损耗也极为触目惊心。如果取了河湟流域这片土地,大宋便可以在这里就地发展军垦,以补充粮食战马等物资,这非常有利于缩减国内军费开支!”
英宗赵曙听后:“哦?!那么既然大宋必须得到这里。两位爱卿有何策略呢?”
王韶回答道:“臣与驸马曾仔细商议过如何去取河湟来并入我大宋,所得不过是‘刚柔并济’四个字而已!这些吐蕃诸部都是有心归化我大宋的,大宋只要许下帮助他们对抗西夏的诺言来换取他们地归顺即可,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对河湟地各部族用兵,而是在适当的时候去给予他们支援来抵抗西夏地入侵,或是直接出兵帮助他们对抗西夏,或是给予武器钱财粮食等物资来支援他们,两者皆可。西夏刚刚大败于大宋,所以臣以为三四年之内,党项人应该没有胆子在宋夏边境挑起事端。挟此胜之余威而介入河湟,则西夏敢怒而不敢言!”
富弼、郭逵等官员听后都赞同的点点头表示同意,英宗赵曙又问道:“那你打算什么时候将这块河湟之地取来?”
王韶的眉头皱了皱说道:“臣只是一介武夫,但凭圣上的诏书,臣即尽心竭力为圣上开疆拓土!不过驸马王大人对此有一些很不错地看法,圣上不妨看看。”
英宗赵曙笑咪咪的看着自己的女婿说道:“驸马,既然你已经有了良期,不妨说出来给朕和各位大臣听听!”
王静辉对于什么时候动手收拾西夏。已经和朝廷的一些最主要官员私下里都说明白了,英宗赵曙不应该不知道自己心里的想法,其他大臣也非常清楚。他不是厌战派,对于他来说依靠大宋现有的条件只要好好发展一下,几年之内干掉西夏不是什么难题。西夏不过是他的跳板,用来建立大宋统治高层已经濒临破产的扩张决心而已。但看赵曙的架势好似要迫不及待的开始执行他地奏章呢?
王静辉沉思了一会儿,决定以前的想法对赵曙说道:“圣上,现在按照大宋目前的状况,只能优先发展自身实力,对外只能采取‘软对抗’手段来削弱敌国壮大自己。况且现在西夏由于皇帝新丧而陷入内讧,如果贸然对西夏采取军事行动,西夏会在外部压力下迅速结束内讧一直对外,到时候大宋会付出不必要的巨大损失!所以臣的建议现在还是不要触动西夏,大力发展自己的民生经济,不过五六年,大宋便可以从容积累发动灭夏战争的准备,争取一次将西夏的国主请到汴都开封来给圣上早晚请安!”
说实在地英宗赵曙看到这道奏章时,心中还是非常渴望在自己的执政时期建立如此功勋的,毕竟自己的身体不是很健康,很难说自己能不能够活到那一天。王静辉的一番话的每一个字就像撞钟一样敲在他地心头,似一盆凉水把他那颗火热的心又给浇灭了。虽然话不合赵曙的心意,但他不是昏君也能分辨出这是金玉良言,就算退上一万步,王静辉支持提前对西夏发动军事攻势,宰辅韩琦等一干大臣也会极力反对,没有他们这些老臣的同意,皇帝除非把他们全部清理出去,否则没有中书签名的诏书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英宗赵曙心中虽然有些失望,但也知道王静辉的话合情合理是正确的,脸上挤出一丝微笑说道:“驸马为大宋忠心耿耿,朕和各位爱卿心中都是明白的!你和王参军所呈送的奏章,朕也准了,朕听说王韶还是建昌军司参军,现在枢密院正在组建帝国参谋部,爱卿可以先去参谋部效力,另外可以进入太子府邸给颍王讲授兵法军事。”
英宗赵曙这样的安排也是王静辉早就猜到的,至于王韶能够进入颍王赵顼的府邸任老师,这是昨天他带王韶去见颍王赵顼的结果,估计昨天晚上赵顼肯定进宫面圣过,才会有这样的效果。
英宗赵曙对王韶的任命也不算过分,所以得到了韩琦等文官的支持,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一个传统在王静辉的策划下终于开始出现了松动——武官进入枢密院一定会受到文官地弹劾!帝国参谋部虽然现在还是一只雏鸟,但它却是直接隶属于枢密院。王静辉当初这样设计地时候就是为了安排武官进入枢密院。在他的眼中很难想象一个国家地最高军事力量的中枢指挥机构居然是真正带兵将领的禁区。
宋朝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传统固然是防范武将掌权地心态所使,但这样的防范措施太过头了。武将在朝堂上几乎没有任何信心,而枢密使这样的职位也大都是干过参政知事的官员才能担任。武将进入枢密院在惯例上更是障碍重重,即便是在边疆立功的武将也至是召回汴都开封,先进入枢密院被文官系统严厉的打击几个月后就下放到地方当地方官了。无论是仁宗时代的狄武襄还是现在的郭逵都无一例外,就连现在慈寿宫的那个曹太后的爷爷曹彬也不能摆脱这样地命运。为了在这个传统上先凿个洞,王静辉自己也是慢慢的做着准备,不断完善参谋部的职能,看来到现在为止效果似乎还不错,相信几年几十年后,大宋这个顽固的传统必然走向一个更好的方向,至少关于国家军事行动上,将会有武将出身的人来参与策划。
福宁殿议事之后,王静辉达到了他的目的——将王韶从大宋地低级军官中发掘出来。让大宋的统治高层能启用这个天才将领。不过据王静辉所知道的历史,王韶被王安石发掘出来后,基本上是在边疆,而历史上的神宗赵顼给王韶的职位也是秦凤路经略安抚使司主管机宜文字,不知道这样的变化能带来什么样地后果,但总体上来说王韶此时已经形成了他自己的战略想法,再加上王静辉的“不时点拨”,这让王静辉基本上放心了。
当王静辉从皇宫回到驸马府的时候。驸马府中已经有很多人来拜访或是送来了请柬,他现在也是大宋文化、经济、政治圈子里面一个重要人物了,随着他在这几个方面的频频出手,并且都取得了良好战绩的情况下,这个驸马的名声也是水涨船高,愈来愈响。无论是激进派中的年轻官员,还是保守派的官员,对这个行事老成稳重的驸马的印象非常好。
王静辉手中请帖的来源是五花八门,有来自文人、官员、商人的请帖。商务印书馆评审团成员也集体发出了一张请帖,希望王静辉能够参加一个聚会,这个评审团成员自身就是名重一方的文豪组成,现在这个评审团随着《梅雪》的发行和影响的进一步扩大,几乎就成为天下所有读书人心中的神邸,这里面的成员犹如星座一般星光灿烂。
除了评审团的请柬外,还有东阳郡王赵颢、楚州商团住开封的商会请柬……但最吸引王静辉的便是一张来自翰林学士王安石的请柬。王安石给他送请柬,这在王静辉的心中觉得即不可思议,又在情理之中。自从他来到这个时空后,大宋已经有太多的改变,和历史上的宋朝虽然说不上面目全非,但这巨大的变化如果放在他那个时空的后世历史学家眼中,无疑是天方夜谭。
王静辉现在所做的一切几乎就是一个微缩版本的“熙宁变法”,不过他比王安石干的更加出色、更稳重而已。同样是在一年之中,他也推出了青苗法和免役法,虽然中间的内容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效果也比较缓慢,但却没有如历史上王安石那样换来的是朝野的一致反对、责问,几乎大部分的官员在心中是赞同他的改革,皇帝英宗赵曙虽然不像神宗赵顼那样遇神杀神那样的强烈支持自己,但也是给予了大力的支持。这些王静辉都看在眼中,他甚至觉得自己,迈的步子有些大了,能把这两项新措施无害的推广到整个大宋,那所产生的效益已经非常大了,现在对于他来说所做的就是稳重、稳重加稳重,一旦快起来,肯定会给自己带来无穷的麻烦。
对于王安石这张请帖,王静辉是非常重视的,为此他退掉了在那一时段的所有邀请。王安石是他来到这个时空后,最想见到的人之一,这个“拗相公”在历史上有着太多的争议,而他也是王静辉本人所尊重的大宋著名人物之一,对于那份九死不悔一心推动改革使国家富强的决心,更是让现在的王静辉钦佩不已——他现在就感到推动社会变革是一件多么复杂而又危险的事情。
第一第一百一十七章 见面
王静辉把所有的请帖都排列了一遍,分出等级次序,按照惯例他在接受皇帝召见后还有几天可以留在汴都开封,他可以从容的做出安排,以便为以后的布局做下准备。宋朝官吏在接受新的任命或者差遣后,如果不是皇帝的急令,官吏可以自由安排时间在了结事务后可以慢慢上任,这个时间甚至可以达到两三个月,这是对官员的一种优待,也同样说明了大宋吏治的宽松。
去拜访王安石那肯定是王静辉所要做的最重要的一次拜访了,王静辉对王安石的历史知道的非常详细,这也是拜王安石名头太大所赐,后世对于王安石主持的熙宁变法争论不休,也同时使得这位主人公的生平经历犹如后世大明星的隐私一般都给发掘出来,要不是年代久远,王安石的素材还会更加丰富多彩。想到这里,王静辉也不禁感到有些好笑:“那些历史学家似乎和娱乐界的狗仔队所从事的工作性质上,并没有什么区别啊!”
根据王静辉所读到的历史,王安石做人特别有意思,即便是他最凶狠的敌人,也很难在他的私生活上找到攻击他的破绽来。王安石最大特点便是在生活上极度的不修边幅,据说他长时间的不换洗衣服,长时间的不洗脸、不漱口、不洗澡,这使得他的外套上到处都是汤汁油渍汗迹等污斑,一些干巴巴的附着物可以“想见且可疑”。对于这么一个人物,王静辉即将第一次拜访他的时候,有这么多的参考资料也好从容布置。以便能够使他和王安石见面地时候更加愉快些。
还有一件事便是王静辉非常感兴趣地。那就是在历史上熙宁变法当中保守派官员利用苏洵的遗作《辩奸论》来攻击王安石,当时引来地政治风波也波及到了他的苏偶像。一时间关于《辩奸论》的真伪也成为一个话题,这同样也是王静辉所感兴趣。
一年半之前,苏洵在王静辉的平民医馆中养病,王静辉还专门找机会试探过苏洵。按照王静辉地推断,苏洵写《辩奸论》的时候应该在仁宗时代,按照历史去年苏洵就会去见孔子的,有没有写过《辩奸论》一问即知。当王静辉想苏洵提及王安石的时候,苏洵确实对当时名声如日中天的王安石有些看不过眼,说王安石空谈的成分太大而且性格倔强不知变通,如果为国家的首脑人物,必然会使国家陷入混乱,但绝对没有什么《辩奸论》。
得到了苏老先生的准确回答后,王静辉心中也就对历史上“《辩奸论》事件”的真伪有了确切的了解。在庆幸苏洵对王安石地态度还没有发展成为深恶痛绝地步的同时,也深深的感到王安石发动变法的时候,所受到的阻力之大,双方也都撕下了伪善的面具,为了搬到对方,所使用的手段连苏洵这样的名人死去后多年还都要翻翻旧账利用起来,这也使他对未来地困难有了一定的准备。
王安石的私德甚高,在这一历史时期唯一能够在道德方面与他相提并论的唯有另外一位大臣——司马光能够相媲美:两个人都有非常清廉方正的名声。在学术上的造诣都达到了非比寻常地高度,而且他们终身都守候着自己的老婆,没有任何外遇和蓄养歌妓小妾的习惯。这两个人的品格和学术上的成就都让王静辉心折,在现代人的眼光中,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学者、“大家”。
像王安石这种只关心自己思考东西的人,金银财宝、稀奇玩物是无法赢得他的眼球的。据说他当宰相后,他的收入几乎可以任同僚支取,王静辉想拿什么样的礼物去见他也是个值得商椎的事情。
经过慎重考虑后,王静辉把他那本关于海关系统的手稿作为礼物。王静辉知道,在这个时代王安石的经济理论恐怕是最为超前的了,但超前的经济理论不能配合现有的生产力水平,不能被别人所理解而被用于调控整个国家的经济,那恐怕就会变成一场灾难,历史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
对于用什么经济理论来治理国家,王静辉在这点儿上是极为慎重的,他的海关概念早就在半年前就提出来了,但他还是忍住没有上奏折让英宗赵曙等人知道,并且付与实际实施,要知道海关可是一个国家财政的支柱之一,这个时代的海关系统还没有呐,如果他要把这个东西拿出来,那凭借着大宋发达的海外贸易,这笔利润足以诱惑英宗赵曙等人绝对会下手的。大宋的财政状况会决定统治阶层来实行什么样的政策,但现在幸运的是保守派掌权,王静辉又是个非常谨慎的人,很多不伤害百姓还能够增加国家收入的方法,他也必须想通透后才会拿出来交给自己的老丈人来看。
去影响王安石的想法早就在王静辉的脑袋中形成了,但出于他那个有名的“拗相公”的外号,再加上王静辉每天都有很多事情要处理,所以一直没有实施,这要好在王安石自被提拔到翰林学士后,关于他的任命就再也没有动静了,让本来已经提高警戒级别的王静辉心中又放松了起来。
“是时候和王安石接触了!”王静辉对着王安石的请帖默默的说道。
汴都开封初春的晚上还是有着阵阵的寒意,一辆马车在夜幕中行使进了薰学士巷,王安石就住在这里,王静辉在马车停稳后,便和书童李慎下车,李慎的手中还捧着几个盒子,这是王静辉送给王安石的礼物,都是些徐氏生产的高档礼品,这些都是汴都开封权贵们的最爱,是财富和身份的象征,其中有几件小玩艺是送给王安石家眷的。
在送上拜贴后。门房显然得到了主人明确地指示。直接就把王静辉引进院落中。王安石虽然是翰林学士,但他地住宅在夜幕的笼罩下。依稀可以看出极为朴素。王静辉一边和领路地门房在回廊中走着,一边在打量着王安石的住宅,翰林学士的报酬也不低了,王安石的住处还是这么朴素。这说明他地职业操守和对物质生活漠不关心。
“根据历史上的记载,王安石小时候生活并不是很少,他的父亲虽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