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香风韵-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法中则在军纪的基础上,加上了军礼、奖惩措施、标准以及军功授爵制的内容,对在国家战略、战术有突出贡献,战役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者除正常晋升军阶、奖赏外,由国王特别授予爵位等级,按授爵律执行。
    全民军训、预备役制也写入了《大汉军律》。
    《大汉政律》则对朝廷各级政权机构的设立、编制、职责、运行、权限等以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
    实行品级制,设九品十八级,每等有正从之别,官职、月薪与品级相对应。品级考核不论出身、门第,以才能、学识、政绩论。
    官员选拔专条陈列,分举荐制、自荐制、功劳选拔、学院甄选,不论出身,唯才任用。
    各级官吏实行年终考绩制,视察和监察地方制,对地方官吏实行年终考绩的同时,还实行了一套自上而下的视察和监察地方行政的制度。国王、相国、郡守都必须经常到所属的县巡视和考察,考核地方行政,了解民情。
    规定了各品级官员退休的年龄和退休薪金,取消世袭制。
    《授爵律》主要表彰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诸方面有突出贡献者,由国王根据各院府所报备的特殊贡献者,审核而授。
    所授之爵乃礼遇称号,分为男爵、子爵、伯爵、侯爵、公爵共五等,可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享受民众特殊礼遇,可直接面见国王,对国政、国策、国计民生、军事、经济诸领域提出见解,可参加国家大典、国宴,史册留名等,不在其位者不具有参政、行政资格。
    所授之爵只惠于本人,非世袭,过世后所授爵位自然取消。严禁授于封地、封邑,所授之爵在私购的土地上不享有特权。
    《大汉王位承袭律》开宗明义,确定王位为王族世袭制,长子继任,任期不得超过三十年,年龄不得超过六十岁。
    国王的妻子均称王后,以嫁给国王的时间早晚排序,首位者为后宫之首,不设滕妾后妃等等级。
    王子不分嫡庶,按年龄大小排序,十五岁前可生活在后宫之中,享受王族待遇。王子、公主九岁前就读上书阁,上书阁除配备有专门的文、武、军少师外,两院、两府、各学宫、学院轮流定期入教;九岁后改名换姓就读凌云乡学、蓟城学院或者蓟城军事学院、蓟城太医院,放学后仍就学于上书阁;
    满十五岁的王子改名换姓远离蓟城经商锻炼五年,赐赏金币两千。五年后必须返回报备待核,业有所成者授予公爵称号,恢复姓名,准其择地定居经商或任职两院、两府从四品以上官职。
    一无所成者,必须隐姓埋名边防从军三年,从军期满,未得任下士者,返回蓟城,恢复姓名,享受国家津贴,任其择业,后人不享受国家津贴。
    从军得下士军阶者,可破格升任少尉军阶,恢复姓名,继续军中任职三年,返回蓟城,按其军中所任军阶上调两级,最高不得超过少将军阶,准其在两院、两府按相应级别安置任职,授予男爵称号。
    王子所授爵位为亲爵,除可世袭,长子承袭制外,其余等同于授爵制所定。
    长子九岁前与诸王子同,九岁后搬入太子府,设受各学宫、学院首脑教育,为半天轮流制,其余半天改名换姓就学凌云乡学、蓟城学院、蓟城军事学院,两院、两府首脑要定期前往太子宫传授治国之道。太子满十五岁一样要改名换姓远离蓟城经商锻炼五年,赐赏金币五千。锻炼期满,经商所得交与内府,以太子身份临朝听事。
    若长子为痴呆傻,由内阁、军机阁共议,国王亲定,改由次子继任太子;若太子殡天,改由次子继任太子。
    国王殡天,无子嗣或太子未满十五岁者,由经商锻炼五年业有所成而从未从仕的兄弟中择年最长者继任王位。
    太子未满十五岁者,继任国王及其妻、子不得入前书房及后宫,不得另建宫殿。(说白了就是暂代)待其退位后,可享受国家供奉,其长子自然具有公爵身份,王位继续由太子继任,太子亡故,由其兄弟继任太子,以此类推。
    最后又说明《大汉王位承袭律》任何人都无权修改、废除,否则为国家公敌,人人得而诛之。
    为了避免兄弟相残,王族相争,凌云志和那些大臣们可说煞费苦心。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十四章 颁布律法(3)
     更新时间:2008…6…4 21:00:06 本章字数:2432
    《大汉居民法》依照荀况的礼制之学,将居民分成了王族、亲爵、爵、官、民、奴六等,各制礼仪、行为规范,使其上下序,各安其业。
    居民法中对人数最众的平民所涉最多,规定诸平民平等,无分上下,礼仪一致,鼓励学文习武,学习六艺百技。
    居民法规定奴仆也必须单独建立户籍,明确主人,主人可随时赦免其奴仆身份,归而为民。
    按照凌云志的提议并没有把士列为一个单独的等级,这样除了王族、亲爵外,其他各等级都可通过努力奋斗而改变身份。
    居民法还规定凡汉国子民皆为华夏族人,严禁私设他族,分裂民族的行为。
    居民法还规定了婚姻登记制度,只有到内政专门机构登记、造册才为合法婚姻,无论妻妾都需登记认可。子女不分嫡庶,按长幼排序,继承家产之子女必须尊老爱幼,奉养父母(含父之所有妻妾),孝敬老人,宽待兄弟姊妹。
    子女无论是否继承家产,均有奉养父母(含父之所有妻妾),孝敬老人的义务。
    居民法还鼓励生育,并规定了具体的补贴政策。
    《大汉财税法》以律令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财政货币的保管、支出制度,国家粮食储备的购买、管理、支出制度,国家财政审批支出制度,王室、爵位列项支出、王室费用支出制度。
    明确规定了各行业的收税的种类、标准、税率、计算方法,再次明确不收农业赋税,规定了调整税收种类、标准、税率的步骤和方法,它规定必须通过成文律令的方式才能进行调整,任何人、任何机构都没有权利单独进行调整。
    规定了郡县税收上缴国库,缴后分成返还的制度等。
    《大汉经济法》最是繁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
    一是保护国家居民的私有财产权不受侵犯。在不违反已发布律令的情况下,任何机构和个人均无权侵犯居民的私有财产,后面还特别注明包括国王。
    二是规定领地内实行长子继承制,其余子女年满十八岁必须离家独自立户,可得到不超过4%的财产资助,田地由国家另行分配。此举主要是为了培养后人的开拓进取精神和避免财产分散而阻碍整个社会生产的进步发展。
    三是推行契约制,鼓励经济活动以契约的方式确定权责利,其中包括了借贷、交易、劳役等诸多方面的经济活动,国家保护契约双方的合法利益,并以契约凭证对违约方进行处罚。
    四是制定了新的统一度量衡制,所有经济活动均须遵此例行。其中;度制定为,1里=150丈,1丈=10尺,1尺=10寸,1寸=10分
    凌云志根据史载战国时期原燕国1尺=23。1厘米,而后世的1尺=33。33厘米,两下换算后,确定出标准分的距长,从而制造出标准的以分为基本单位的刻花镂刻精美铜尺。
    同理他先后又确定衡制为1担=10斤,1斤=10两,1两=10钱,并精确造出了衡制器具秤杆,秤锤。
    量制确定为1石=10斗,1斗=10升,1升=10合,1合=10勺。并制造了标准器具。
    统一度量衡制规定所有度量衡器具均由商部统一制造,严禁私制。
    度量衡制的统一,保证了商业上的正常交往,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法令对分封制进行严令禁止。
    法令还对各行各业的经济行为进行了规范,对经济纠纷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以上律法参议阁略加修正就予以通过了,唯有讨论到了《大汉刑律》时却发生了巨大纷争,辩论不休,辩论的焦点就在于开篇所确定的基调,‘刑无等级,诸等级罪等同’。
    荀况素来主张政治上尊王,主张王权专制,岂能容忍刑律将王权也包揽进去,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
    施英作为刑部尚书,这些律法的起草自然掺杂了他的想法,不过他所代表的法家推崇的是尊主明法,刑法当然是王家的刑法了,只是迫于凌云志的压力,才不得不这么定调。作为起草者他也表示反对,并说明了这一基调的来源。
    南宫吟、公输梨以及各学宫、学院的学士们共口一词,刑不加国王,随即又扩大了范围刑不加王族。最后竟有人提出刑不加官以上各等级,顿时就有人提出了反对意见,两方顿时引经论典展开了大辩论,辩论来辩论去连王族也有人感觉应该受到刑律的制约。
    凌云志、郁心怡、宇文芳华、嫣公主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这些各家各派的学士们辩论。
    从早上辩论到晚上,越辩分歧越大,凌云志没有发表任何倾向性的意见,宣布讨论告一段落,明天继续讨论。
    往后宫走的路上,嫣公主有些担心地说道:“这刑法加于我们身上也就罢了,反正我们都是能自制之人,倒是不虑触犯刑律,可是要是加于我们的孩子身上,那可怎么是好,难道我们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受刑律处罚吗?”
    郁心怡、宇文芳华闻言均是娇躯一颤,显然嫣公主的话也引起她们的共鸣了,神色凝重,低头沉思。
    凌云志冷眼旁观,心中不由叹气,自己的想法是好的,可是看娇妻们担心的样子,顿时也生出后悔之心,暗自苦笑,想使国运绵长,必然要触及自己的痛楚,难怪古来帝王未有加刑于己身及皇族的,有几人能做到不自私。
    他之所以把自己也列入刑律之中,不过是起起示范作用而已,心里明镜的诸位学士肯定不会通过的,这在内阁讨论时已经证明了。
    他现在为难的是,是否要把子女们也推入刑律的管辖范围之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道理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验证,他自然清楚无比,如果不把子女们加入进去,一旦后代真的出几个祸害,惹出民怨来,岂不是要危及江山社稷?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十四章 颁布律法(4)
     更新时间:2008…6…4 21:00:06 本章字数:2363
    凌云志没有随三位夫人回后宫,三位爱妻忧虑的神色让他很是心疼,一个人跑到前书房里,凝目沉思。
    宇文鹃见主公不让燃灯,一个人坐在黑暗中神色凝重,心事重重的样子,心里油然而生担心焦虑,站在门外,不安地双手互扭,心神不宁。
    这时,漆黑的甬道上远远地出现一个黑影,奇怪的是负责警卫的近卫军亲卫队明哨暗哨均没有动静。
    黑影渐渐接近前书房大殿前,微弱的月光照在宇文鹃的脸上,她那心神不宁的样子落入来人的眼里,心里暗惊。
    宇文鹃乃主公身前通传之人,素来稳重,沉静,何事让她如此不安?来人不禁将目光投向漆黑一片的大殿,几可确定主公就在里面,来人心中一悸,压低声音问道:“主公有何不妥?”
    宇文鹃正在思量是否需要通知夫人们呢,猛然间身边响起一低沉的声音,吓了她一跳,下意识地向门前跨了一步,挡住殿门,双手握拳戒备,凝目望去,立刻接触到一双阴森的眼睛,心中一悸,不用想也知道是谁了,除了密营统领大人窦章还会有谁,只有他的眼睛望去阴森森的。不禁松拳,轻抚了一下胸口,瞪了窦章一眼,接着一喜,此人乃主人心腹之臣,正可一解主人烦忧,急忙轻声道:“主公似有解不开的烦忧之事,一个人关在黑暗里正发闷呢,大人来得恰好。”语气里透出一丝惊喜。
    窦章眼里阴森稍减,赞许地点了点头,轻声道:“还请通传一声。”
    这位密营统领何时对人和颜悦色客气过,宇文鹃竟有种受宠若惊的感觉,微微一笑,柔声道:“请稍候。”然后转过身对着殿门,不高不低地禀道:“禀主公,密营窦大人求见。”
    大殿里传出凌云志欣喜温和的声音,“宣。”
    宇文鹃急忙推开殿门,率先进去,燃起四周的油灯,大殿里顿时明亮起来。窦章也跟着走入大殿,油灯大亮之后,只见主公躺在太师椅中,双脚竟然横在了书案上,见自己进来,也只是瞥了一眼,依旧保持原状,“坐吧。”
    待宇文鹃退了出去,窦章参见毕,在书案前太师椅上坐下,目注主公,沉声道:“不知何事困扰主公?微臣或可一解困惑。”
    凌云志轻松地一伸懒腰,放下双脚,笑道:“本公已经思虑明白了,呵呵。好,说说你自己,这么晚来有什么事?”
    窦章见主公已经恢复正常,顿时放心,也不再问,沉声说道:“接到密报,慕容部族军队近期调动频繁,表面看似是游牧迁徙,实质调动的都是其精锐部属,方向乌胡城。另据密报乌胡城慕容府秘密聚集大量高手,而且与慕容部族关系密切的几个部族也有所异动,相对应的拓跋府却不动声色地向城外转移老幼。经对所有情报进行分析,臣怀疑东胡近期有可能发生政变,请主公定夺。”
    凌云志闻言不禁头疼,这个慕容天早不发动政变、晚不发动政变,偏偏瞅准了自己要建国时发动政变,分明是欺自己无暇他顾嘛!他国政变,本应是自己最好的干涉时机,错过了时不再来啊!可是建国之时对外用兵,乃古之大忌啊,众目睽睽之下暴露汉国的雄心更不是一件好事。
    窦章望见主公凝重、沉吟的样子,暗自高兴,这才是雄才伟略之名君应有的表现,若是主公毫不在意,那才让他失望呢,说明主公毫无向外拓展的雄心,不思进取的君主有何前途!窦章微微一笑,阴森道:“目前唯有拖延其政变爆发的时间,一年后最为稳妥!”
    君臣相视半天,同时朗声大笑,笑声传到殿外,宇文鹃暗自佩服,这位密营统领大人确实非同小可,短短的时间就能将主人逗得如此开怀大笑,他人难及也。
    凌云志一欠身子,面色开朗,道:“妙极!”然后对窦章低声嘀咕了半天,连写了好几份手谕,加盖上自己的印玺,交给窦章。
    窦章收藏稳妥,脚步轻松而去。
    凌云志也起身回到凌云宫,命令所有服侍之人全部退出宫外,吩咐严禁任何人打搅,自己要好好睡一觉。
    好在主宫外另有偏殿,今晚不用侍候,可以睡个好觉了,宫女,太监们各自安寝。
    凌云宫占地面积非常大,分上下两层,一层为主要活动场所,迎门是个非常宽阔的大堂厅,堂厅东西各有四个小卧室,乃宫女、太监值夜休息的所在,紧贴着东面最北面的卧室门是楼梯。
    堂厅的北面则是国王的书房,这个书房除了宇文鹃日常打扫外是闲人免进的,门上设有机关暗锁,里面的面积也非常大,四周无窗,大理石的地面,高柜林立,正中摆放着一个大大的书案,东侧空旷处摆放着一张大床,乃一整块厚厚的大理石雕琢而成,大理石面布满淡粉色的云纹,非常精美。
    凌云志来到床边,伸手摸了一下大理石床南侧一略带深粉色的云纹处,整个大理石床悄无声息地向地下落去,陷进地底三尺左右,大理石床向西滑去,露出延伸向下的台阶,里面漆黑一片。
    凌云志拿起一盏油灯,下到台阶上,然后向下走去……
    翌日,直到太阳高高升起,云志宫仍然一片宁静,宫门前站着一溜两行宫女和太监,不见主子传唤,只好殿外静候。
    嫣公主轻盈从远处过来,她是前来叫凌云志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