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香风韵-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这里岂不是太浪费了,听闻离这里不远的千童城(河北孟村)只有一千守兵,唉,只能眼馋了!”
    蒲台闻言颇为意动,急忙吩咐亲兵拿地图来,三位营长一看有门,精神顿时抖擞,亲兵展开地图,他们立刻围了上去,只见师团长手指在地图上指指点点的,显然在衡量拿下千童城是否会对目前的兵力布防产生影响,因为下一步有可能要面临齐军的反扑,一旦整个军队布防上出现一个漏洞,那后果可就严重了。
    如果能够拿下千童城,就可与高成互成犄角之势,而且高乐城位于千童城与高光城的腹地,防务应该不成问题,应该说比目前的布防布局更加合理,蒲台衡量了一番,终于下了决心,命令道:“传令下去,三四营随我进攻千童城,五营留守高乐,待一二营返回,命令二营驻扎高乐,一营、五营火速支援千童城。”
    蒲台率领第四师团的两个营行动神速,立刻开拔,直扑千童城
    高成城外,第五师团潜伏在城外黑暗中,静等军团长到来。
    高成城乃齐国北方都尉府所在地,守城兵力达到二万,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计划是第五师团等第二师团的两个营和第三师团的四个营达到以后,再发起总进攻。
    拂晓时分,正是人的睡眠最沉的时刻,第三师团、第二师团终于进入预定位置,总攻开始,飞云梯再次发挥了它神奇的作用,等齐军守城士兵发觉时,城头上已经到处是狂狮军团的士兵,没有了城池掩护的优势,六万对两万,战局呈现一面倒的趋势,当天大亮时,战斗终于结束了,斯役共俘虏齐军一万余人。
    军团部进驻都尉府,这时各师团的情报也纷纷传来,胥能擅自动用大型攻城器械,致使柳围城防损毁严重,让冷风很是恼火,接着又传来第四师团擅自行动共达千童城的报告,让冷风简直快要发飙了。
    参赞军务陆荣见状,急忙展开地图说道:“将军,既然柳围城防损毁,我们整个的布防就出现了一个缺口。蒲台师团长如果能顺利占领千童城,这样我们的整个防线可以向前推进一下,你看这里,千童可以与高成、东光互成犄角,从而可以形成一个互相支援的防御体系,这样,如果能再拿下阳信(河北香坊),可以与高成、千童在一个平面线上,柳围城就成了后方,城防损毁就无足轻重了。”
    冷风仔细察看几座城池的位置,正如陆荣所言,这样就可以形成以阳信、高成、千童、东光一个平行的互为犄角的防御体系,比原来的高成凸前的防御体系要优越得多,满意地点了点头,沉声道:“参赞所言甚是,胥能听令,命你第二师团以最快的速度拿下阳信,将功补过在此一举。”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十二章 尘埃落定(3)
     更新时间:2008…6…4 21:00:00 本章字数:2267
    胥能闻言惭愧地一笑,脸色一肃,大声道:“末将一定在第一时间拿下阳信。”
    胥能去后不久,传来了第四师团顺利拿下千童城的消息,冷风顿时放心,下令道:“命令第五师团马上开拔,负责接管中邑、浮阳、南皮、柳围、高乐防务,各驻防一个营的兵力;第一师团驻防东光,第四师团驻防千童,第三师团驻防高成,第二师团驻防阳信,立刻执行!”
    对于忽然多出来的两个城池,新任河南郡守绫鄯顿感措手不及,所幸这次所带人员较多,他从郡府官员中临时任命了两位县令,并配给了随从人员,立刻赶赴千童和阳信,准备接收城池。
    待一切安排稳妥,绫鄯带领郡府官员离开高成,前往郡府高乐。
    一夜之间,城里换了军队,而且这些军人纪律严明,宁可露宿在街上,也没有打扰城内的居民,老百姓何曾见过这样的军队,心生好感,敬而远之。
    看了大街小巷贴满的县令告示,城内老百姓这才明白,这些军人是辽东圣人的军队,免交农业赋税,对于大多数都是农民的老百姓来说,不啻于天大的喜事。领地、燕地不收农业赋税的事,他们早就听移民到那里的乡亲们说过了,没想到一直向往的大好事竟然也会一夜间落在自己的身上,即将成为现实了,城里顿时一片欢腾。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新收服的河南郡境内的老百姓像过年一样,奔走相告,“咱们这里也开始不收赋税了!”人人以成为凌云志的臣民而欢呼。
    同一时间,赵国也派出了十万大军,一路势如破竹地攻进了齐国的西部,因所过齐城均无险可守,赵国不想分散兵力驻防,采取了最实惠的抢掠方法,所过之地抢掠一空,百姓嚎啕,与凌云志军队不扰民的行为简直是天壤之别。
    狂狮军团完成对预定目标占领后,枢政院左相苏秦在高成城第一时间代表领地、燕地朝廷对此次行动发表了声明,阐述此次出兵是为了履行对盟国魏国、秦国的攻守同盟承诺,并警告齐国朝廷,若不马上从魏国撤兵,燕赵大军将继续向齐国腹地推进,直到齐国退兵为止。
    燕赵联军闪电一般进攻齐国的军事行动,不但把齐国打懵了,不及反应,而且令中原各国一片震惊,目瞪口呆,难以置信,当然魏、秦两国除外,并引起了一连串的国际局势变化。
    苏秦的声明在密营的有意推动下,迅速传遍中原各国,凌云志仁义信誉之名传遍天下,感恩戴德于魏,影响隆起于秦,思盼结盟于其他各国,当然不包括齐国。
    现在齐国正焦头乱额呢,祸根就是这个凌云志,恨他还不及呢,哪还会去巴结着跟他结盟呢?
    齐国临淄城王宫。
    齐宣王正大发雷霆之怒,满朝文武各个谨小慎微,低头避祸。齐宣王越说越生气,最后弄出了一句,“马上征调全国之兵,孤要御驾亲征,凌云志不除,孤寝食难安!”
    众文武闻言面面相觑,大惊失色。燕赵大军进攻齐国以后,魏国深受鼓舞,不知从何处弄来一些新式大型攻击武器,一战而败齐宋联军,将军声子战死,主将匡章败走,大军一溃千里,损失过半,魏国大军衔尾追击,士气如虹;赵国大军仍向齐国腹地推进,一路大肆抢掠、横行无忌;凌云志大军还算遵守其声明的承诺,齐军大败之日,大军滞留原地,再未采取任何军事行动。这种情况下征调全国之兵征伐凌云志,实乃亡国之举。
    相国孟尝君田文瞥了一眼对面的大将田忌,见他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于是潇洒出班,奏道:“启禀大王,目前我国前有狼,后有虎,各国虎视眈眈,实不宜妄动,当以和为贵,免此危局。常言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大王何必急在一时呢?”其风华正茂,虽相貌丑陋,但言吐文雅,自有其动人的风采。
    大将田忌微微一笑,出班附议道:“相国所言甚是有理,还请大王三思。”抛开国家的角度,田忌还是很欣赏凌云志的信义行为的,最主要的让人不得不佩服的一点是凌云志大军竟然于民秋毫无犯,真乃圣人行为,当然这都是他心里的话,不敢也不会说出来的。
    其他文武大臣见文武两位班首都出头了,纷纷出班附议。
    齐宣王心里的愤怒消了一些了,有些气馁地说道:“嗯,相国可派使与三国沟通谈判,由你全权负责吧,散朝。”
    随着齐国派出求和使者,东面战场总算暂时平静了下来,赵国大军将抢掠的财物运回国内,大军则留在原地左顾右盼,为谈判增加砝码;魏国大军也推进到了齐国境内,盘踞城池不去,凌云志大军更是占据了占领地完全没有走的意思。
    西面战场则越演越烈,受燕赵大军进攻齐国、魏国大军大败齐军的鼓舞,韩秦两国军队同时向楚景翠所部发起反攻,双方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丧亡数目与日俱增,楚军逐渐显出颓败之势;魏章更是加紧了攻打武关的频率,双方的攻防战打得非常的艰苦,由于数月圈在武关之内,每天就是防守、防守,楚军的厌战情绪逐渐滋生蔓延;相比于其他两处,甘茂部就惨了,大军被楚军一阵所杀过半,仓惶而逃,楚军则尝到了甜头,一路锲而不舍地进行追杀,结果甘茂领着残兵败将被楚军一路赶进了南郑城里龟缩不出,十万大军仅仅剩下了不足三万。
    楚国在东部则大败越国军队,占领城池十数座,大获全胜,致使越国国势越发的衰败不堪,亡国之势已现。
    苏秦在齐国使者的陪同下意气风发地离开了高成城,前往齐国邯郸,开始了他游说齐国,祸害齐国的旅程。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十二章 尘埃落定(4)
     更新时间:2008…6…4 21:00:01 本章字数:2351
    燕国右相苏秦、魏国右相田需、赵国丞相赵豹齐集齐国临淄城,齐国相国孟尝君田文亲自分别接待,不使三国使臣会面。
    苏秦甫一接触孟尝君,并没有被他热情、风趣的外表所惑,敏锐地感受到其心中深深的敌意,常言道,欲说其王,必先服其臣,遂故作怜悯状,语出惊人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之祸,君大祸不远矣!”
    孟尝君见苏秦不谈两国战事,反见面就贬抑自己,危言耸听,拂袖而起,倨傲不悦道:“为何危言?”
    苏秦自若道:“君好客喜士,延揽天下才识之士,养士三千,名动天下;贤能多才,决断远谋之声震于诸侯;身居相位,位高权重,天下皆闻使君之名,而不名其王,君岂不闻名高震主之下场呼?故言君大祸不远矣!”
    孟尝君迥然而醒,木呆流汗,前倨后恭,恭敬一礼,道:“善。为之奈何?”
    苏秦淡然笑道:“君岂不闻借势自保之道?今魏厚于秦、韩,秦大国也,君交于魏,即交于秦、韩也,三国久慕使君贤能,当能厚交于君,赵雄起于齐之西北,亦大国也,君若能交好于四国,则能利国利己,一举数得,何也?
    今天下齐、楚、秦独强,赵列其后,魏、韩小国也。魏、韩小国数遭大国侵袭而屹立不倒,皆诸侯恐小国覆灭,威胁己国之故也,所以楚、秦数盟于魏、韩,携其二国进攻对方,而他国不恐也。今齐、楚两强相盟而攻小国,故树敌于诸侯,楚素无信义可言,齐树敌于诸侯,而成天下之敌,以一己之力而对天下,齐亡国不远矣!
    若使君交好于四国,则使齐交好四国也,齐与四国交好,皆君之功也,四国必厚而扶持君在齐的地位和影响,贵国大王投鼠忌器,必不敢相害于君也,此所谓一举数得也!”
    他雄辩滔滔地谈了半天,独独没有谈到燕国如何,这正是他聪明的地方,完全是一副为孟尝君谋略的样子。
    以孟尝君的智慧,自然不会忽视燕国的能量,问道:“燕,若何?”
    苏秦淡然自若道:“燕,弱国也。南不如齐,西不如赵,虽地方二千余里,然多边荒塞外之地,地贫瘠,贸不达,凡天下之战国七,而燕处弱焉。”
    孟尝君不解地问道:“燕弱,秦、魏、韩、赵、中山皆厚于燕,何也?”
    邦国外交皆起于利益、实力,正所谓小国、偏远之地无外交,皆此因也。燕国地偏远而实力弱小,先有魏、秦盟于前,后有秦公主联姻于其主,魏、韩、赵、中山嫁公主于其臣之实事,令孟尝君百思不得其解。
    苏秦笑道:“皆仁义信誉之故也,世皆无仁无信,独我主仁义无双、信誉卓著。惠民之行枚不胜举,仁德播于四方,致辽东圣人而不名;讲信誉,重承诺,履盟约,且乐安一角,无图他国之心,试想如这般有利无害之国何处可寻,故诸侯争相交好,纷纷于盟。”心中暗道,不怕你不主动上钩!
    孟尝君闻言动容,颇为意动,若使齐燕结盟,既可使国家无后顾之忧,于己又可得一强援,对方既讲信誉,定不会坐视交好之人遭贬被害,相比于他国反复无常、屡毁信义之君王可靠多了,心意一决。满脸笑容,起身一礼,道:“谨受教,还请先生上达贵主,文慕其高义,有心一促燕齐友好,为表诚意,愿以所占城池归于燕。”
    他心里有数,夕齐攻燕,掠其国器财物无数,燕无法追回,前已有占地补偿之例,这次占河南之地定也不会归还,所以他干脆送了个顺水人情。
    苏秦闻言暗喜,起身,儒雅还了一礼,道:“君明智,亲近之情秦定达我主。两国关系,贵王之处还请通达。”
    孟尝君点头应诺,忽然想起一事,道:“被俘军士还请归还。”
    苏秦脸露遗憾之色,道:“君提之晚矣,我主仁慈,素不杀俘虏,不贬为奴隶,所俘之军士早已赐予民之身份,安置辽东拓荒之地也,归还已无可能,还请见谅。”
    凌云志军不杀俘虏、不贬为奴隶,予民身份妥善安置之事,孟尝君早已知晓,不得不提尔,如今也算有了交代,遂不再纠缠,起身告辞。
    三日后,齐与魏、赵、燕的和平谈判很快结束,魏、赵使臣满意而归,,两国大军也很快退出了齐国境内。
    苏秦则得齐宣王单独召见。苏秦以因势利导、雄辩滔滔之游刃有余的锋利舌锋说服齐王,使其主动提出了与燕结盟的意向,并派出孟尝君前往燕地具体协商结盟事宜。苏秦此次外交活动大获全胜,欣然揩同孟尝君离开临淄城,踏上归途。
    齐与魏、赵、燕的和平谈判结束之时,楚与韩、秦的几处战场也分出了胜败,楚景翠部在韩秦大军的内外夹攻之下,终于不支败逃;楚屈丐部则终于顶住了秦魏章大军的一波高过一波强大攻势,终保武关不失。
    秦国因为秦惠文王过世,楚国因为独力难支,两国一拍即合,各自退兵恢复原边境地界的状况。魏国因从齐国那里得到了很多好处,也无意再起事端,遂回绝了韩国乘胜侵袭楚国的提议。没了秦、魏军队的支持,韩国也只好眼睁睁地错失打击楚国的良机,至此纷乱了将近一年的六国战争终于落下帷幕。
    尘埃落定之时,盘点六国得失,交战六方均损失了大量的军力,耗费了无数的钱粮,综合国力大受损伤,致使翌年均无力展开大规模的争夺土地的战争,可以说谁都没占到便宜,尤其是齐国损失最为惨重。贸然插入一脚的越国更是惨不忍睹。
    整个战争最大的受益者则是外围的燕国和赵国,两国不但获得好名声,扩大了影响,而且各以最小的代价获得了巨大的收益。不过,赵国由于抢掠的行径,却留下了失去民心的隐患,当然这是几年以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
    第二卷 塞外风云 第四集 汉国初建 第十三章 精心布局(1)
     更新时间:2008…6…4 21:00:02 本章字数:2410
    西元前312年,己酉,季秋二十。
    六国战事已尘埃落定,一切都比预想的还要理想。只是由于自己的加入和干涉一切都脱离了原来历史的轨道,秦军没有如愿占领楚国的汉中之地,该被秦国俘虏的楚国将领没有被俘虏,应该身亡的韩宣惠王没有死,不该死的秦惠文王却提前一年死亡,历史会否因此而改变?
    凌云志坐于前书房书案后苦思冥想,有些困惑。
    “主公,苏大人、江大人求见。”宇文鹃门外请示道。
    凌云志从冥想中清醒过来,揉了揉额头,沉声道:“宣。”
    苏焕、江子奇缓步而入,望见主公有些疲倦的脸色,均是一愣,不知何事困扰主公,以至如斯。两人见过礼,在书案前两侧坐下。
    苏焕关心地望着凌云志,道:“主公何事烦忧?”
    困扰自己之事说不得,凌云志只好打了个哈哈,笑道:“没事,昨晚睡得晚了些,有些困倦。两位爱卿前来,一定有重要的事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