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墨香风韵-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心在巨大的压力下逐渐地崩溃,将领们在惊慌失措,士兵们在颤抖恐惧,两军还没有接战,士气已天壤之别。
        李宪努力控制住内心的惊慌,想整军再做最后一搏,却发现已无军心可用。
        “仁义之师,不杀俘虏,不虐为奴隶!”伴随着令人震颤的脚步声,震耳欲聋的齐声呐喊四面响起,将齐军将士最后一丝垂死挣扎的想法荡涤的踪影皆无。
        不等主将号令,前排的齐军士兵纷纷扔掉了兵器,仿佛传染一般,迅速传遍整个齐军。
    第五集 鸿飞鸾舞 第十章 全胜(2)
     更新时间:2008…6…4 20:58:17 本章字数:2517
        西进的碧龙师团军事进展也非常顺利,先后兵不血刃地收复了武阳、武遂、桑丘、易城四座齐军占领的城市,将城市移交给内治派遣队,大军乘势进军被中山占领的城池。
        此时,碧龙师团一改之前的霹雳之势,不紧不慢地围城,给中山军队逃离留出了充足的空间和时间。面对强大的凌云志军队,中山军士气低落,毫无战心,纷纷顺着碧龙师团留出的空挡弃城而逃,从而形成了一种奇特的战争景象,中山军在前仓皇逃窜,凌云志大军在后不紧不慢地跟进,先后收复了曲逆、夏屋、庆都、中人、阳城、勺梁六城,两军竟然没有一次正面交锋,更不用谈什么兵员伤亡了。
        对此乐毅手下将领非常不解,如此一来岂不是让中山军队保存了实力,其各地军队一旦集结起来,势必给碧龙师团下一步的军事行动造成极大的困难。各营长纷纷前往中军大帐阐明担忧,乐毅波澜不惊,莫测高深地说道:“局部战役必须为全局服务,本将如此作为,不久你们就会明白了。”
        乐毅素有谋略,深得手下将领爱戴,虽有不解,诸将领仍一如既往地坚决执行将令。
        进驻燕国军队全军覆没,齐举国震惊,难以置信,凌云志军狂狮师团一路势如破竹,迅速将战火烧到齐国境内,在极短的时间里占领河水北岸四座重镇,令齐国北部门户大开,直接危及齐国全境,朝野哗然,一片惊惧。
        齐宣王紧急召回大将田忌应付危局。
        朝会大殿上飘荡着紧张、慌乱、不安的氛围。
        齐宣王高坐王座,居高临下看着脸透惊惧的文武大臣,心头火起,沉声喝道:“面对危局,你们难道就束手无策吗?”
        大将田忌看了一眼相国田婴,出班奏道:“启奏大王,末将认为,当务之急应火速调遣军队进行北线布防,遏制住凌云志军队的进攻势头。可从南部驻军抽调兵力,末将愿率军前往北线布防。同时应马上向各国派出使者,斡旋讲和,以解危局。”
        相国田婴跟着出班,附和道:“启奏大王,大将军所言甚是有理,如今我军在燕国败局已成,势难挽回,面对如此危局,直余讲和之一途,因此向各国派出讲和使者实在是宜早不宜迟啊。凌云志军狂狮师团占领我国河水北岸领土之后,意外地没有继续推进,微臣分析凌云志目前还没有进一步进攻我国的想法和实力,因此讲和将成为可能,微臣愿意率团出使燕国,斡旋讲和事宜。”
        群臣见田忌、田婴不但指出道来了,而且主动请缨,遂纷纷出班附议赞成。
        赵王宫殿,赵武灵王对凌云志大军战事进展如此迅猛也是始料不及,急忙召集文成武将,研究对策,应付急变的局势。
        随后赵国开始了一系列的行动,压在齐国边境的赵国大军迅速秘密向中山国边境移动,向韩国派出使者,商量送公子职回国事宜。
        襄平城领主宫贤安殿,郁心怡、宇文芳华、祁珊、毋月、婷公主五位督相正与留守的文臣武将淡颜、滕毅、管通、欧阳丁、柳乾、施英、翟方、伊寅、南宫吟、马义山、单延方、谭贡议事。
        由于凌云志不在朝中,所以督相召集的朝会都在贤安殿举行。
        大殿中洋溢着轻松、愉悦的氛围,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喜色。领地大军势如破竹横扫燕国全境,收复失地、全歼齐军的消息早已传遍整个领地,整个领地都沸腾了,各位重臣更是欢欣鼓舞,今天朝会上纷纷进言,谋划战后各项事宜。
        郁心怡、宇文芳华、祁珊、毋月、婷公主五位督相一字排开坐于主位,低声商量了半天,然后由坐于中间的郁心怡宣布了当前需要马上作好的几件大事。
        一是,行府各司司长马上率领精干属员前往蓟城,组织指导战后重建。
        二是,做好接收战俘工作,由滕毅全权负责,对俘虏进行安置、管理、集中培训、重新整编,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三是,辽东、辽西两郡要做好对不符合集训要求的俘虏和俘虏的亲属前来领地的安置工作,由领地无偿分给土地,享受移民政策。
        四是,行府礼司除副司长白玉妃留守领地外,其余干员马上前往蓟城,做好战后的谈判准备。
        朝会散了以后,各位大臣一边议论着一边快步走出去,朝会安排的各项事宜随即得到了快速贯彻执行。
        淡颜留在大殿中,待各位大臣都走了以后,他微微一笑,看着五位督相,俯身一礼笑道:“微臣要恭喜各位夫人了。”
        郁心怡、宇文芳华、祁珊、毋月、婷公主五位督相见淡颜并未随众大臣离去,猜到他还有事要奏,却没想到他忽然冒出这么一句来,互相看了一眼,郁文芳华笑道:“淡大人,不知我们喜从何来啊?”
        淡颜说道:“主公决定尽快与各位夫人完成大婚,已安排苏大人全权筹备,苏大人让微臣先跟各位夫人知会一声,有个心理准备,所以微臣要恭喜各位夫人大喜了。”
        郁心怡、宇文芳华、祁珊、毋月顿时红晕飞升,喜透眉梢,这是她们盼望已久的一天了,突然降临,喜悦的心情可想而知。
        只有婷公主小嘴一撅,不满地说道:“淡大人,拜托你以后不要这么大惊小怪的,好不好,我还以为什么大事呢。”
        淡颜愕然看着婷公主,随后哑言失笑,不由暗替主公担心,这位小夫人一副不以为然的样子,分明还未懂人事呢。这弄不好会在婚礼上闹出笑话来的,探询地看向郁心怡,此事他不好出面处理,只好冀望与其他几位夫人了。
        郁心怡、宇文芳华、祁珊、毋月闻言,不由轻笑出声,郁心怡望见淡颜担心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示意自己来处理。
        淡颜这才放心,急忙告辞离开。
    第五集 鸿飞鸾舞 第十章 全胜(3)
     更新时间:2008…6…4 20:58:18 本章字数:2542
        西元前313年,戊申,上秋末。
        齐使者四出,谋求与燕、魏、赵、越、楚和,于路。
        局势风云变化,齐如此快地遭到惨败,令中山君臣措手不及,凌云志的乐毅大军以势不可挡之势迅速推进到中山边境,蓄势待扑,中山朝野震动。
        中山境内,相邦府,司马朋看着手上的情报,忧心忡忡地说道:“赵素有图谋我国之心,今秘密调集军队于赵中边境,虎豹之心昭然若揭,中山危矣!”
        坐在他身边的是一个相貌俊美斯文的青年,乃中山王姬阴姬之弟旭硫,闻言道:“相爷,赵乃宿敌,一直对我国虎视眈眈,如今,燕军迫于北,彼国必不肯错失眼前的大好时机,这可怎么办好呢?属下惭愧,不通军事之务,难以为相爷分忧。”
        司马朋本已位居人臣,又因伐燕有功被封为仲父,并且赐予他“死罪三世无不赦”的特权,可谓权势地位达到了人臣的顶点。他深明盛极而衰的道理,未雨绸缪,极力结交中山王身边的人,巩固自己的权势,旭硫就是他笼络的目标之一,闻言,微微一笑,说道:“我知你所长,只要你好好地跟着我办事,定有你出头之日。”
        这时,门外近卫高声求见,进来回禀道:“禀相爷,大王招相爷进宫。”
        司马朋来到宫里,中山王满脸焦虑之色坐于书案之后,他的左右身侧各陪伴着一位美丽**,中山王的两位爱姬阴姬和江姬,稍远左侧坐着公子襄、中大夫季辛、中大夫爰骞,右侧稍远坐着将军浦筛。
        司马朋一进来,除了中山王和两位爱姬之外,其他人等纷纷起身见礼,公子襄更是举礼甚恭。
        中大夫季辛和中大夫爰骞是中山王的两位爱臣,两人相怨,因此虽相邻而坐,但互不相视,见司马朋进来眼里均闪过一丝妒嫉,很不情愿地起身见礼。
        司马朋走到书案前对中山王一礼,拜道:“微臣拜见大王。”
        中山王看见司马朋焦虑之色稍减,欣喜道:“仲父不必多礼,快帮本王一谋,如何应对燕、赵大军的威胁。”
        司马朋笑道:“大王不必焦虑,微臣已经接到赵国情报,正思谋应对之策。”
        中大夫季辛闻言,眼里的妒嫉更加明显,别有深意地说道:“噢?相爷既有良谋,何不早献大王,徒使大王焦虑?”
        司马朋眼里精光爆闪,一闪而逝,季辛、爰骞乃大王宠臣,依宠而骄,时常冲撞自己,有大王袒护,令他也无可奈何,冷冷一笑,讽道:“季大夫,既患大王之虑,何不谋一良策?”说罢,不再看他,径往右侧首位坐下。
        将军浦筛气哼哼地站起身,朗声道:“兵戈将起,国难当头,危在旦夕,尤争斗不止,何以对大王呼?”言罢,虎目圆睁,怒视季辛一眼,愤而就坐。
        季辛依仗大王溺宠,哪里把浦筛一介武夫放在眼里,起身欲讽。
        中山王冷哼一声,制止了季辛的不识时务,和颜悦色地看着司马朋,说道:“仲父,不必在意季辛之言,快为本王一谋。”
        司马朋见气氛对己有利,阴沉沉地看了季辛一眼,然后对中山王侃侃而谈道:“曲逆、夏屋、庆都、中人、阳城、勺梁六城之役,凌云志大军均采取围而不打,让我军毫发无损撤离,且没有乘势进军我国,给了我军喘息之机,非其将领不善审时度势,实不欲赵国做大也。
        这正是凌云志的深谋远虑之处,他竟能预料到今天赵之行动,预为之谋,保存了我军的有生力量,皆为阻止赵军进占我国城池趁机做大之势也。赵国强大,作为邻居的燕国肯定是不想乐见的。这就可以解释之前凌云志军诸多出人预料之处。
        基于此点,微臣建议,马上派出使臣与凌云志军议和,从而集中优势兵力应对赵国大军的进犯,此乃万全之策也,请大王速决。”
        爰骞冷哼一声,反驳道:“我国前伐燕数城,积怨甚深,燕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改变敌视我国的态度,相爷此策岂不是放虎驱狼,一旦我国大军集中于西南,东北势必空虚,燕岂能放起如此大好的报复良机,定必驱策大军攻城掠地乘虚而入,到那时亡国不远矣,如此明显之事实,不知相爷何以献出如此陋策?”意颇怀疑,众人纷纷质疑地看着司马朋。
        司马朋冷冷地瞥了爰骞一眼,冷哼道:“竖子难以为谋。”不再理他,迎着中山王质疑的目光,阐明道:“素闻辽东辽西凌云志仁爱信义,乃大智慧之人,其手下将强兵广,多谋划之臣、智勇之将,面对强大齐军尚能势如破竹,致使齐军全军覆没,岂俱我国呼?如趁势攻入我国,不备之下,我军岂能挡呼?今其军旨在收复失地,致令我军完退,皆惧赵做大也。
        臣尝闻,国之争斗,未有永远的盟友,也未有永远的敌人,皆利益使然。今我国式危,正宜对敌化解、分化,避免多方树敌,充分运用外交手段,通过谈判来解决与燕国的矛盾,此乃万全之策也。
        当然,现在我们困境已成,按照惯例,要想与燕国恢复正常,只能牺牲一部分利益,比如,割让一些城池和土地,利益驱使,燕国不会不考虑的,这也符合他们的长远战略要求。大王明鉴!”
        季辛立刻跳了起来,斥道:“如此卖国辱国之行径,怎能付诸实施!大王万万不可!”
        将军浦筛沉吟良久,虎目圆睁,站起身来,喝道:“既然季大夫坚持两面对敌,末将请求大王派季大夫领军前往抵御凌云志大军!”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既然季辛这么有本事,自当领兵前去与虎狼之师对敌,连齐国军队都能全歼,不是虎狼之师是什么。
        凌云志军队由于之前的英勇表现,早已威震各国,中山军队更是亲眼所见,军心早已胆怯,胆怯之军何以为胜?浦筛心里比谁都明白,与目前士气正盛的凌云志军战,不啻于自投虎口,不到万不得已,智者不为也。
    第五集 鸿飞鸾舞 第十章 全胜(4)
     更新时间:2008…6…4 20:58:19 本章字数:2551
        季辛闻言,神情一滞,既涩又怒,心里充满了恐惧,害怕大王真得会派自己去对付凌云志大军,急忙强辩道:“割城陪地,你们这是在损毁大王的一世英名!再者,文官如果能领兵出战,大王还养你们这些武将干什么?”
        爰骞忽然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地说道:“季大夫此言差异,虽说文武分工不同,但也不能说文官就不能统军打仗。统帅者,运筹帷幄、决策指挥也,冲锋陷阵自有武将执行。仲父就曾以文官之身统军伐燕,攻城略地,大启邦宇,方数百里。由此可见文官一样可以统领大军。浦将军所言甚是有理,季大夫满腹韬略、智谋无双,正是领军迎敌的不二人选,微臣附议。”一番话,既捧了司马朋一把,又讨好了将军浦筛,同时打击了同为宠臣的对手,一举三得,说完洋洋自得。
        季辛顿时魂飞魄散,急忙可怜巴巴地瞅着中山王,祈求他可千万别真得派自己领军迎敌。
        中山王对季辛有多大本事心中有数,急忙袒护道:“季爱卿乃本王之近臣,片刻离不得的,此议作罢。仲父所谋甚和本王之意,与凌云志军谈判之事由你全权主持,马上进行。浦筛听旨,本王命令你组织全国大军迎击赵国入侵。”
        司马朋、浦筛起身领旨。
        这时,近侍来报,赵于今晨分两路大军入侵中山境,井陉塞、房子城告急。
        中山王、司马朋、浦筛等人闻报色变,司马朋和浦筛急忙告退,紧急安排与燕谈判和迎击赵军入侵。
        凌云志深邃的黑眸看着窗外的远景,心中则在思量着燕国未来的局势。
        如今燕境所有城池土地已经全部收复,冷风大军在南方稳稳地占据了河水以北的战略要地,据闻齐国已经派出了求和的使团,看来与齐国的关系可以翻开新的一页了;
        无匣大军在顺利占领武阳的基础上,又顺利占领了饶城、武垣城,稳固盘踞在河水分流的三角平原上,东与冷风师团连成一片,成功将触角延伸进了齐、魏、赵、中山四国的交界地带,进可以攻,退可以守,为长远战略的实施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乐毅大军兵不血刃地收复了被中山占领的城池,大军紧逼中山,形成一副高压态势,相信不久赵国就会挥兵东下,到那时中山只剩一条路可走,向己军割地求和,至于割让哪些城池土地,乐毅早已得到授意。凌云志想到这里,也不由得有些自得,不战而胜,孙子、吴起这些兵法大家没有做到的,很可能会被自己做到;
        闻莘大军在巩固住蓟城布防的基础上,先后派军驻守居庸塞、上谷塞(紫荆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