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朝欢迎你 作者未知 TXT-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津理解堂弟丧女之痛,对于礼数上不周之处,也没有丝毫不满。

    李津太太在沉水灵前祭拜了一番后。就去后厅找张氏说话了。

    陪在张氏旁边地除了已经出了月子地柳氏。还有纳喇素琴。

    虽然纳喇素琴已经有了八个月地身孕。行动不便。但是这一次地丧事是沉水——自己地小姑。跟上一次姚之洛地不同。纳喇素琴身为大嫂。是不可能缺席地。只能坚持地帮婆母处理。

    事实上。所有地事情都是张氏处理地。纳喇氏不过在张氏身边做个样子。而且。张氏心疼她地双身子。也不曾让她久站。

    就连在李津夫人面前。张氏也厚着脸皮。向李津夫人告罪。让自己地儿媳妇坐下来。

    李津夫人连忙说不介意。纳喇氏过去谢过李津夫人。

    李津夫人连忙拉着她的手,“小心别闪着腰,要是有一个万一的,你婆婆还不找我拼命?”又仔细的看过纳喇氏:“看你的个有福气的,卫哥儿会疼人,你婆婆也是一个好脾气的,这一胎啊,八成也是一个儿子!”

    纳喇氏笑着谢过了伯母的吉言,便到旁边的椅子上坐下了。

    站在张氏身后的只有柳氏了。

    李津太太看了一眼柳氏,笑着对张氏说道,“这个三侄媳妇不也是刚生了孩子的吗?弟妹可别跟我见外,既然让大侄媳妇坐了,这个三侄媳妇也别落下。”

    张氏听了,笑着对柳氏说,“这是你大伯母的体贴了!”

    柳氏听了,连忙上前谢过李津夫人,又跟张氏告罪后,才在纳喇氏后面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下来。

    跟前厅李洵李津之间气氛尴尬不同,张氏对沉水的不幸很看得开,在李津夫人劝慰几句后,就巧妙的将话题转移开。

    李津夫人也乐得不说这般沉重的话题。

    两人闲聊了一阵,旁边的柳氏听着,不由得露出了不以为然的表情。

    看到柳氏的茶杯里空了,纳喇氏提起茶壶,帮柳氏添满茶水,并施了一个眼色。

    柳氏心中一惊,收起了刚才的神色,又换上了一幅低眉顺眼的样子。

    看看嫂子,柳氏低声说,“嫂子,用不用也给你添一些!”

    纳喇氏摇摇头,“我现在不喝茶水,喝的是厨房熬的参汤。”

    柳氏点点头,吩咐身边的小铃铛去厨房里再要些参汤来。

    小铃铛刚出房门,就有一个管事的婆子上来禀报,“太太,明月小姐回来了!”

    张氏一听,惊得站了起来。

    知道在》;

    “明月小姐刚进前面,说是听说了沉水小姐的事情,前来祭拜,请太太成全!”

    这种事情,张氏能够不成全吗?

    点点头,张氏看了看身子笨重的纳喇氏,又看了看旁边饶有兴趣看着的李津太太,终于吩咐柳氏,“你过去带着明月去祭拜沉水吧,让她晚一些在过来见我!”

    柳氏起身答应了。

    张氏转而看向李津太太,笑道,“明月这孩子跟沉水她们做了好几年的姐妹,是个很念旧情的,虽说不是我亲生的,可是我一向当成亲生女儿看待的!”

    李津夫人笑了笑,便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了。

    李沉水的院子里。

    柳氏进来的时候,看到一个身穿素白衣衫的绝色女子T灵前点香祭拜,心中便知道这就是自己的干小姑。

    这也是柳氏第一次看到明月,毕竟柳氏进门的时候,明月已经被送到简亲王府里,以后虽说双方有音信来往,但是明月却一次也没有回过娘家。

    站在明月旁边的还有一个美丽的女子,虽是奴仆打扮,但是观她相貌,跟明月有五六分的相似,柳氏心想,这可能就是那个浩星吧!

    柳氏的进门并没有惊动房间里的几个人,等明月祭拜完毕,汶水和伊水上前接过明月手中的香烛,想要插在香炉里。

    明月摇摇头,“我自己来!”

    伊水和汶水只好退后,明月将三炷香插到香炉里,一旁的浩星也将明月准备的祭品摆上来。

    回头看到柳氏,伊水便向柳氏介绍明月,明月也过来施礼拜见嫂子。

    柳氏连忙将明月扶住,不敢受她的礼。

    汶水看到柳氏和明月之间有些拘谨,便建议道,“明月福晋一路上也辛苦了,不如先到后面去歇一歇!”

    明月仔细的看了汶水一眼,点点头。

    见到明月都点头了,柳氏自然不敢说什么。

    明月随着汶水和伊水往后面沉水日常起居的地方走去,大厅里,柳氏便招待浩星。

    虽说浩星身份不高,但毕竟是明月的亲姐姐,又跟着明月进了简亲王府,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柳氏也不敢轻视。

    汶水当前带路,明月紧紧跟在汶水身后,伊水走在最后,等都进了房间,伊水往外看了一眼,便紧紧关紧房门。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明月沉声问道,语气中夹杂着一丝气愤。

    “沉水触怒了太后,被宫中的嬷嬷责罚,就是这么一回事!”汶水冷静的说道,这样的话,这几天她说的次数已经不少了。

    “你明明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

    “你不说明白,我又怎么知道你说的是哪个?”汶水低着头。

    “我说的——我说的是你,李——沉——水——”明月一字一顿的说道。

    汶水猛然抬起了头。

    看向旁边的伊水,却见她一幅神情安然的样子,好像早就知道了这件事情的样子。

    汶水——不,李沉水颓然的坐在地上,“你早就知道了?”这话却是对着伊水说的。

    伊水点点头,“其实一开始我确实被蒙骗住了,当时我就感觉你的举动有些奇怪,只是那个时候我当你是因为沉水的死亡,伤心欲绝,也没有放在心上,可是后来,不只是你,连赵姨娘都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我才留意的,要知道,我的次数却没有几次的!”

    沉水默然不语。

    明月却颤抖着说道,“这么说——这么说来,那棺材的是——汶水姐姐?”

    沉水点点头。

    伊水轻叹了一声,死去的人究竟是汶水还是沉水,对她李伊水来说都是一样的,但是对这位明月,恐怕感情不一样。

    虽说明月跟沉水在一起的时间更长,但是,李伊水冷眼旁观,这位明月福晋跟汶水的感情恐怕还要更深一些。

    出乎伊水意料,看到沉水承认,明月并没有作出什么举动,而是紧紧盯着沉水,“告诉我事情的经过!”

    伊水也将耳朵竖起来,她也想要知道事情的经过。

    沉水看看明月,又看看伊水,摇摇头,“知道了又如何,难道能够让死去的人复活吗?姐姐是为了救我而死的,我无力为她报仇,只能使自己好好的活着,才算不辜负姐姐的一番心意!”

    明月一挑眉头,“我不想问你事情的详细过程了,只需要你告诉我一句话,可是跟弘时的未婚妻栋鄂敏华有关?”

    沉水缄默了一会儿,终于点点头。

    明月静静的从沉水的身边走过,停顿了一下,“害死汶水的凶手,也有你的一份!”便毫不停顿的开门出去。

    沉水脸色大变,看着明月的背影,突然间抑制不住的胃中翻滚,跑到一旁,用手捂住了口鼻。

    大厅里,明月又一次郑重其事的上了香,柳氏只当她们姐妹情深,倒也没有感到奇怪。

    等明月将一切都做完,柳氏上前问明月是不是想要见见张氏。

    明月想了想,不管张氏知道不知道这件事情,她都需要见见张氏。

    汶水的棺材需要赶紧运回徐州下葬,沉水也最好不要在京城露面了,幸亏沉水已经超过了年龄,不用参加三年一次的选秀,家里人可以安排她的婚事了,让她躲回徐州,再也不来京城也是办得到的。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qidian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网友上传章节 第二百一十八章 扫墓

    日后,李沉水的棺材按照李家的安排,起灵返回徐州

    同行的除了李洵和张氏外,还有李伊水和汶水姐妹以及沉水的生母赵姨娘

    纳喇氏跟柳氏因为丈夫都还要在衙门当差,分身乏术,加上两个人都身体虚弱,耐不得长途跋涉,都被张氏留在京城里了。

    装运沉水棺材的马车,四周也用棉布垫好,以避免路上太过颠簸。

    虽然路途辛苦,但是奴仆却没有敢偷懒的,毕竟现在主人们都心情不好,要是真的偷懒被抓住了,肯定落不下好。

    饶得如此,李家也花了半个多月的时间,才返回徐州。

    李洵心中有些凄惨,原本还想趁着两个儿子都得封爵位的时候,回家祭祖一番,哪里知道那一次没有来得及回来,反倒是因为沉水的事情回来了。

    这无疑对李家是一个打击。

    虽然说沉水对外声称是得急病暴毙,但是在李洵心中毕竟是知道真相的,也由此少了很多傲慢得意,整个人显得老了很多。

    李家老管家李福早就将家里收拾的好好的,跟李洵离开徐州的时候没有什么两样。

    连沉水停灵的地方、墓地也都安排妥当了,只等第二天通知李家的族人,开过祠堂后,李沉水就可以葬在李家的祖坟里了。

    李洵想了一下。决定在家里再给沉水停灵一天。毕竟。徐州也有不少亲戚会上门祭拜地。

    沉水是未出嫁地女儿。前来祭拜地人也都是李家地亲戚。不比在京城时候人丁稀少。在徐州。长辈是不会来祭拜沉水地。前来地人也都是沉水同辈份地堂姐堂嫂表姐妹表嫂们或者小一辈地堂侄子侄女们。

    梁少绍也带着妻子曹氏前来为表妹祭拜。张氏看到曹氏。心有所动。但是现在李家全家都在为沉水地事情悲伤。张氏实在不适宜在这个时候提起伊水地事情来。

    毕竟这一次返乡。还要多呆一段时间。有地是跟曹氏套近乎地机会。

    张氏放下心来。专心操办沉水地丧事。

    等沉水入土为安地时候。伊水专门出去了一趟。找到了姚家。问起了姚之洛地坟地。

    在姚葵的带领下,伊水来到了姚之洛的墓地。

    跟徐州城里不同,这个乡下的村庄的墓地是连在一起的,只是不同的姓氏的在不同的方位罢了。

    姚家人丁所占这个村子的比重不多,因此,姚家的坟地也少的可怜,还在这一片坟地的边缘。

    伊水需要从坟地的这一边穿越到另一边,才能到达姚之洛的墓地。

    穿过重重的坟墓,有的是高高的坟岗,有的只有一抔土,有的香火鼎盛,时不时有人祭祀,也有的上面长满了野草,有的岁月久了,难辨墓碑上面的姓名,有的还有新挖的土地的气息……

    伊水知道,每一个坟墓里都曾经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如同姚之洛一样,他们有喜怒哀乐、有理想、有热血、有亲人、有念想,然而,如今他们都已经被冰冷冷的埋在了地底下,随着岁月的流逝,渐渐被人们遗忘——

    能够想念他们的,也只有他们的亲人,然而,还有不少坟墓明显很久没有人前来打扫祭拜,他们的亲人又都在哪里?

    祭祀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有的时候却是需要这种形式,来让人们更加深刻的纪念!

    时令已近秋季,但是草木还显得郁郁葱葱,野草见偶尔还夹杂着一朵小花,点缀在墓地间。

    终于来到了姚之洛的坟墓前,伊水有一些的恍惚——这冰冷冷的石碑难道就是相识了十几年的人吗?

    舍弟姚之洛之墓!

    七个大字刻在石碑上,劲道沧桑,没有多余的语言、没有花哨的饰纹、简单大方的耸立在一群石碑中,仿佛姚之洛生前的秉性。

    伊水仔细的查看了一遍姚之洛的墓地——坟岗高高的,四周也收拾的干净,虽然比不上新坟,偶尔用石缝中冒出一点新绿,但也看得出姚之洛的墓地得到了家人很好的维护。

    绿珠和夏雨已经开始将带来的祭品从食盒中拿出来,摆放在姚之洛的坟前,并搬出一个火炉子,供伊水烧纸上香。

    伊水蹲在石碑前,伸手抚摸着冰冷的石碑。

    过了一会儿,意识到这石碑上沾满灰尘。

    虽然姚家的护理没有少做,但是这里毕竟是荒郊野外,风吹日晒的,石碑上字迹之间存些灰尘也是很正常的。

    伊水拿出自己的手帕,仔细的擦拭着。

    一直换了两个帕子,伊水才将石碑擦拭的焕然一新。

    将石碑擦拭完后,伊水开始检查姚之洛的坟地,将所有冒头的野草都拔掉,顺便将姚之洛的坟头加些土。

    绿珠看着摆上的祭品渐渐不再冒着热气了,有些着急,一般情况下,这是最好的祷告时间了,却不知道小姐为什么做其他的事情!

    终于一切都做完了,伊水拍拍手上的灰尘。

    “小姐,给姚管事烧烧纸,送点冥币吧!”绿珠低头悄悄提醒。

    伊水这才将目光放在供桌前。

    姚之洛的几道祭品都是伊水亲手做的,但是当伊水做菜的事情,却惊

    从来不知道姚之洛最喜欢吃的饭菜究竟是什么?这一u诩了解姚之洛的伊水再次羞得难以自荣。

    如同当初发现姚之洛对自己的感情的情况,伊水的所谓了解姚之洛,也仅仅是了解姚之洛表面上这一个人,对于他所思、所想、所喜、所厌,伊水都那么的茫然。

    胡乱的做了几道菜,伊水却觉得自己没有脸面跟姚之洛祷告什么、期冀什么。

    直到绿珠说要给姚之洛送一些冥币。

    是了,姚之洛年少时受到了不少困顿,家境贫寒,虽然等后来生活宽裕了一些,但是好日子却不曾长久,而今到了地下,伊水又怎么忍心他为银钱所拘。

    绿珠准备的一捆捆的冥币在火炉中化为灰烬,飘散在姚之洛的坟墓上空。

    招魂幡在姚之洛的墓地上迎风飞舞,仿佛带来了地狱亡者的信息——

    徐州的应酬比在京城更甚。

    虽然李家还没有刻意在徐州宣扬这件事情,但是李家被抬旗,两个儿子都立功,获得爵位的事情,在小小的徐州早就人尽皆知了。

    等到沉水入土后,来到李家打探消息的人也多了起来。

    张氏应付了一位远方亲戚后,悄悄的对自己的小姑——李洵的妹妹说了句话,让她多留一会儿。

    李氏点点头。

    等陆陆续续的将外面的宾客都送走后,张氏将李氏迎进了内室,姑嫂两个人开始说体己话。

    “嫂子上次来信说的曹家的事情,可是担心伊水侄女日后的选秀!”李氏笑着说道。

    张氏点点头,又叹息道:“想要麻烦你的可不止这一件事情!”

    李氏好奇的探过身子,想要听听嫂子还有什么烦心事。

    “是汶水这丫头,”张氏脸上有些为难。

    “汶水怎么啦?我看着她挺好的,可是为了她的婚事担心?”李氏快嘴的说道。

    张氏摇摇头,“汶水已经成亲了!”

    “这种事情,怎么从来没有听起过?”李氏惊讶道。

    “是在京城!”张氏的声音低沉了下来,“跟一户许姓人家成亲不到一个月,她的丈夫就得急病去世了,她父亲将她接回家里来,觉得她年纪轻轻的就守一辈子寡也不好,便想在给她寻一户人家,这才将她成亲的消息隐瞒下的,哪知这丫头脾气犟,一门心思的要给先夫守寡,我们这做父母的怎么劝说都不听,只能先遂了她的意,等过段日子再说,哪里知道——哪里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