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鉴宝无双-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习氛围也不一样。
    还记得高中那会,每节下课都有不少差生扒在楼栏杆外抽着烟。在这里却是见不着,大多都行色匆匆的赶去学习,生怕浪费时间。
    “小杨,今天是你第一天来上学,我再给你交代一下。”何老回头瞅了一眼落在后面的杨浩,停下了脚步。“既然你想来上学,就不能混日子。我和你的辅导员打过了招呼,你从大三开始,挂科要补考、如果期末成绩不合格,也会拿不到毕业证的!”
    杨浩连连点头。
    他说他想来上学,当然不是无的放矢。
    这一辈子,杨浩只在高中呆了一两年,连个小学毕业都算不上。
    从前就想上学,只是因为家境所致。老瞎子教的古玩知识虽然多,但毕竟不如学校里面的知识更加系统。虽然说如今灵气已经没有了消失的可能,但还是有这么一句话——艺多不压身。
    如今杨浩了无牵挂,自然想到大学里面走一遭。
    陈达才知道杨浩去上学的打算之后,差点没有把眼珠子给瞪出来。
    不过何老倒是举双手赞成,毕竟每个长辈都希望晚辈多学点知识,将来为国家做点贡献。
    话说来这学校上学可不是那么容易。
    按照一般的程序,只有经过高考、自考,像是杨浩这种插班生倒是很少见。
    要不是何老和陈达才在背后运作的话,想进来,还真没有可能。
    “你可不是来学校镀金的,我已经和你的辅导员说过了,让他多关注你一下。别以为你是中途插班进来的,就有特权。”何老拍了拍杨浩的肩膀。“明白了没有?”
    杨浩当然明白。
    何老这话说了都快一百二十遍了,听的他耳朵都快长茧了。
    杨浩选的是古董鉴定专业,将来毕业后不但可以从事专门鉴定古玩的工作,同时也可以参与考古。
    说着,何老停在了一间教室门前。“进去吧,这就是你的第一节课。”
    杨浩推开了门。
    教室里面五六十人齐刷刷的昂起脑袋,把目光透向了门口。
    不知怎地,杨浩突然有些紧张。
    讲台上的讲师对着杨浩招了招手,杨浩赶忙走了上去。
    “同学们,这是我们的插班生,来,你来介绍一下自己。”讲师冲着杨浩点了点头。
    这对杨浩来说可是大姑娘上轿头一遭,点了点头,站上了讲台。“呃……我叫杨浩,今年二十二岁。”
    讲台下一阵哄笑。
    讲师似乎也看出杨浩不擅长这种场合,只是随便的点了点头。“可以了,现在开始上课。”
    古董鉴定专业对于杨浩最大的好处就是没有英语和高数。
    所学的内容大多都是和古玩相关类的知识。
    大概有:古代玉器论、中国青铜器、中国陶瓷、中国书画、文物造假揭秘……课的内容虽然是平淡,但是对于古籍、典故信手拈来,而且大多都是相关的故事。
    其实古玩真正的价值也就是在这些背后的故事上面。
    一件古玩或许没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是背后的故事却赋予了这件古玩精彩特别之处。
    就拿和氏璧来说。
    历史上比和氏璧更好的玉石也不是没有,而且和氏璧偏偏还缺了一个角。按照中国人宁为玉碎的习俗来说,和氏璧非但没有因此贬值,它的价值反倒更高了。
    正是因为群雄逐鹿,所以这赋予了和氏璧无价之宝的地位。
    除了古玩背后的故事之外,很多古玩得到的过程稍加修饰一下就能够编成一部精彩的书籍。
    杨浩在认真听课,倒是其他学生对于这位新同学好奇的很。
    早在一天前,就有某些消息比较灵通的学生从辅导员那里打探到了一些消息。
    这位插班生似乎只有高中文化,而且高中还没有毕业,能直接插班进来,多少还是靠走后门的。
    要问这些消息哪来的?
    杨浩的资料都摆在了辅导员的办公桌,正好被有些同学给瞄上了。
    不少人都对这位新同学好奇的很,今天见了面,倒觉得完完全全是个土鳖。
    这也不能怪杨浩,实在是因为杨浩穿的实在是太正式化了。
    一身笔挺的西服,头发梳的是一丝不苟。再加上红领带和白衬衫,完全不像是一个学生的打扮,反倒像是卖保险和推销员。
    课堂上一片窃窃私语和暗笑声。
    “下课!”
    讲师拍了拍书本,随手关掉了身后投影仪。
    不少学生还回味在刚才的故事中,一抹倩影掠过教室门口。靓丽的身影让这间阳盛阴衰的课堂中顿时打起了精神。
    “看见了没有,美女!”
    “呦,还真是的。”
    “好像不是咱们系的,我没见过这个人。”
    学生们三三两两的小声谈论着,更让他们兴奋的是这位美女并没有离开,反倒是径直的走进了教室。
    杨浩还在低着头做着笔记。
    享受着万众瞩目的目光,这位美女缓缓的停在了杨浩的身前,扣起手指‘梆梆梆’的敲了敲课桌。
    “同学,好久不见。”美女用着玩味的语调说着。
    杨浩疑惑的抬起头,顿时瞪圆了眼睛。
    他甚至不敢相信,使劲的擦了擦自己的双眼。
    “怎么,你好像不太欢迎我!”来人戏谑的说道。
    一身简单白净的衬衫,长发搭在衣领的花边上,随意的散乱着。下身及膝的百褶裙,和过膝的长袜配在一起,脚上还踩着一双粉色的帆布鞋。
    这样一幅普通的学生打扮,但是她的主人却不普通。
    “你怎么来了?”杨浩惊愕的问道。
    来人把怀中捧的十来本教科书缓缓的放在课桌上,随意的坐在了杨浩的身边。“我就是上面派给你的保镖,看起来你似乎有些不乐意。”
    杨浩摇了摇头,努力的咽着口水。
    他发现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自己的身上,低下了脑袋,压低了声音说道:“这可不是你来的地方,秦爽!”
    
    
     第293章再见秦爽(一)(完)

第294章再见秦爽(二)

    不管怎么样,杨浩都想不到陈达才口中说上面派给自己的保镖居然是秦爽!
    而且还来到了这里。请使用访问本站。
    要知道,秦爽可是个通缉犯。
    秦爽瞪了杨浩一眼,得意的咧开了嘴巴。“我为什么不能来,我也是插班生。忘了告诉你,我可是通过考试直接进来的,不像你走的后门。”
    杨浩有些尴尬。
    被秦爽这么一说,他无奈的望向了周围,发现不少人的目光都放在自己身上。
    这些目光大多都是羡慕和妒忌,伴随着‘好白菜都让猪给拱了’的小声谈论在教室里慢慢散播。
    “听说你被安城给盯上了?”秦爽问道。
    杨浩点了点头。
    秦爽翻开教科书,作为掩饰她接下来谈话的动作。“正是这个原因,我才会被派来给你当做保镖。”
    “上课!”
    铃声响起,讲师走上了台。
    杨浩随意的望了一眼这节课的老师,几个人高马大的同学正帮着忙从门外抬进来一个塑料筐,里面装的都是陶瓷制品。
    看来这节课应该是陶瓷鉴定课。
    回过神来,杨浩瞄向了秦爽,特地往一旁凑了凑。“我问你的话你还没有回答,你怎么会来到这里。我的意思是,你怎么能够出现在这里?”
    秦爽笑了笑,把书本一合,望向了讲台。“陈达才帮我把案底给销了,然后又通过内部给我安排了个卧底的身份。直白的说,我现在被洗白了。不过我还有三年的考核期,只要通过考核,我就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了。”
    秦爽说着,从教科书里面翻出一份信。“这是陈达才写给你的。”
    杨浩连忙接过手,拆开看了起来。
    “老弟:
    把秦爽派过来是我的意思,我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才做到这样。
    秦爽的案底,我已经拜托我父亲通过公安部的内部消除了,现在她可以光明正大的出现在任何一个公共场所,而不会受到别人的盘查。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秦爽以前的过错都能够弥补。
    所以她有着三年的考核期。
    这三年内只要她不出现重大的违纪行为,公安部就不会追问她以前的罪责。
    说白了,也就属于戴罪立功的形式。
    她现在已经加入了公安部,帮助处理一些特别的案件。
    之所以能把秦爽派过来,是因为赵宏之前和安城交过手,她对安城应该有所熟悉。
    根据线人对安城的描述,这小子属于睚眦必报一类的人物。
    有秦爽在你身边,我多少可以放心一些。
    有事常联系。
    陈达才”
    杨浩收了信,这才望向了秦爽。
    “你还和安城交过手?”杨浩忍不住问道。
    “那是我成为赵宏的白纸扇第三年的时候。”秦爽点了点头。“根据我的安排,从盗墓、放风、脱手、以及洗钱无往不利。不仅仅赵宏,组织里面其他人也都开始信任我的时候。”
    杨浩算了算,那差不多正好是两年前。
    “那个时候安城刚刚出道,他和我们交易做交易,想要空手套白狼。绑架了我们组织的一个成员,要我们拿三千万去赎回来。”
    “然后呢?”杨浩问道。
    “然后钱被安城拿去了,人也被撕票了。”秦爽无奈的耸了耸肩膀。“打那以后,我就注意上了这个人。不过安城做事小心谨慎,从来不会给人留下把柄和痕迹。后来安城就不做古玩,不知道什么时候捣腾起了毒品。”
    “赵宏想要报仇,我们交过好几次手,都被他给逃了。”
    杨浩挑了挑眉。
    能够在秦爽手下逃开的人可真不多,交过好几次手……这就意味着秦爽吃过不少亏。
    “下面我将请几位同学上来分析一下这只瓷瓶是哪个年代的产物。”
    讲台上的讲师抬高了嗓音,翻起了点名薄。
    杨浩低下头,小声的问道。“我和安城在山神庙里面的事情,你应该都知道了吧。”
    秦爽点了点头。“可以说算是你命大,安城向来是没有五成的把握,绝对不会动手。你能救了袍哥会的人,算是你运气好。”
    杨浩哑然。
    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如果不是自己有灵气的话,那天的山神庙当真就要血流成河了。
    秦爽也是实话实说。
    想了想,杨浩皱眉问道。“有五成的把握就动手,这是不是草率了?”
    先不拿这件事来说。
    就拿他们鉴定古玩,想要买一件古玩,少说也得超过九成的把握才敢购买。
    要是干其他的一些事情,都是要提前计算成功率的。
    对于杨浩来说,如果做一件事情的成功率仅仅只有五成,那么杨浩肯定不会去做。可是先前秦爽还说安城小心谨慎,但一转眼就说他有五成的把握就敢动手……那就不叫小心,反而叫做胆大妄为。
    秦爽似乎看出了杨浩的想法,笑了起来。“难道你以为做一件事情真的就会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这不可能!”
    杨浩不解。
    “我就拿那天山神庙的事情来说吧。”秦爽顿了顿,解释道。“如果我是安城,那天我绝对不会潜入山神庙在酒里面下药,你知道为什么吗?”
    杨浩摇了摇头。
    “算上你、孙胜、陈达才和小万,山神庙里面总共有将近五十人。他们两个势单力薄,想要杀光你们,就只有下药这一条路可以走。”秦爽望向了杨浩。“是不是?”
    “是的!”
    “可是对于我来说,让五十个人同时都喝下下了药的酒,成功率相当的低。所以我不会去做,但是安城却敢,你知道为什么吗?”
    “为什么?”
    “袍哥会的一旦要统一行动之前,有个誓师的习俗,必定要喝酒。所以只要潜入进去,就可以控制所有袍哥会的人。而你们几个不属于袍哥会的人,也就成了变数。但是我猜测,即便如此,安城还是有把握让你们喝下酒。”秦爽说道。
    杨浩张大了嘴巴,这种分析对他来说有些云里雾里,还是有些不太明白。
    “你说简单一些,我不太明白!”杨浩尴尬的说道。
    “杨浩。”
    “杨浩。”
    讲台上的讲师抬高了嗓音,让一直低头和秦爽说话的杨浩回过了神来。
    直至这时,杨浩才反应过来,所有人的目光再次的击中在了自己的身上。
    “杨浩同学,上讲台来,分析一下这几只瓷瓶的出处。”
    
    
     第294章再见秦爽(二)(完)

第295章再见秦爽(三)

    杨浩尴尬的从座位上站了起来。本书最新免费章节请访问。
    他只顾着和秦爽说话,却忽略了现在正在课堂上,连讲师连喊了三四遍他都没有听到。
    结果造成了现在的这种局面。
    “某些新同学,走后门进来上课,却不好好听课。大庭广众之下和女生聊天,真不像样!”讲师哼了一声。
    作为古董鉴定专业的讲师,陶讲师算得上是最严厉的人。
    在他的课堂上不允许任何人逃课,讲话、睡觉。
    所有违反课堂纪律的都会受到处罚。
    “你要是答不出这几只瓷瓶的出处,以后我的课你就不用来了。”陶讲师皱起了眉头。
    “哈哈,这小子倒霉了。”
    “还穿着西服来上课,居然和美女勾搭上了。他以为自己来相亲的么?”
    不少同学开始奚落了起来。
    杨浩抱歉的朝着陶讲师点了点头,可是后者却根本不理睬他。
    尴尬的杨浩只好把目光投向了讲台上的五只瓷瓶。
    第一只,是通体灰黄色,大约二十厘米高,瓶体镂空。撇口外卷,束颈,长圆腹。通体施青釉,腹部上凸雕刻着八组人物,形态各不同。
    “这只应该是元代的器具。专门用来插花的,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应该是龙泉窑。”
    杨浩顿了顿接着说道:“元代龙泉窑出土的瓷器最大的特点是器型很大,胎体厚重。不过这是仿品,太假。因为龙泉瓷器有个特点,瓷器上的人物从来不会施釉,但是这个器件上的人物也都上了青花釉。”
    陶讲师挑了挑眉。
    杨浩能答出来并没有让陶讲师太过惊讶,因为他这堂课主讲的就是元代的瓷器。
    刚才也有几位同学上来说过同样的话。
    “接下来的呢?”陶讲师接着说道。
    第二个物件是个荷叶罐。
    圆口,短直颈,鼓腹,粉青釉,足底无釉。
    第三个物件是青花鸳鸯卧莲玉春壶瓶。
    撇口,细长颈,圆腹,圆足外撇。
    第四个物件是釉里红开光花鸟纹罐。
    直口,圆肩,鼓腹,下斜收。
    第五个,是仿钧窑的天蓝釉大罐。
    杨浩一一说来,没有半点停顿。
    出处,特点,全部都说的清清楚楚。
    陶讲师愣了一下,刚才上来了七八位学生,大多也只说对了两三个物件,但像杨浩这样全部都说对的一个也没有,更别说如此详细了。
    “老师,我说完了。”杨浩点了点头,恭恭敬敬的站在一边。
    “你等会下去。”陶讲师转过身,从塑料筐里面拿出一只杯子。“这是我上周去琉璃厂淘到的物件,我想让同学们帮我来看看,这只瓷器是真还是假。有哪些同学愿意看一下?”
    不少同学欣欣然站了起来。
    杨浩也看了过去。
    这是一只釉里红彩斑高足转杯,看外形,确实是元朝的。
    釉里红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烧成的一个新品种,它是在白色胎轴上以含铜的颜料进行绘画,然后再罩透明釉一次烧成,然后才能使得釉下呈现出红彩色的瓷器。
    它的制作工序和青花大体相同。
    但是釉里红烧成的难度相当的高,因为高温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