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顺治-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布日固德会意的点点头,“晓得了,你快点回去吧,路上仔细些。”
……
吴良辅侍候顺治歇下,自个儿回到住处,已经有一个太监候着了。
“给吴公公问好。”那人脸上堆满谄媚的笑,一边手脚麻利的端来一杯茶双手奉上,一边矮了身子,给吴良辅揉捏他一双小腿。时不时窥眼注意着吴良辅脸上表情,调整着手上的劲道。
吴良辅吃了半杯茶,身体向后歪了歪,舒服的靠到榻上,“李得财,你这会儿在这儿候着本公公,是不是本公公吩咐你的事有眉目了?”
李得财腾出一只手竖起大拇哥儿道:“吴公公高明,小的还没说,您就看出来了。”
“看你笑不得那样儿,没得着什么信儿,你会乐呵成那模样?”吴良辅微咪了眼睛,一只手不自觉的摸摸自己面白无须,甚是光滑的下巴颌道:“说吧,听着什么信了?”
李得财停了手,愈发往前凑近几分,笑嘻嘻道:“自打领了公公的吩咐,小的是一时一刻不敢怠慢……”
这做太监的,看着轻省,都是侍候人的活计,内里弯弯绕实是许多。李得财这人心气甚高,自进了宫,也存着往贵人跟前侍候背靠大树好乘凉的念想,不想却只落得在行宫里做一个洒扫的差使。一年里大半时间,根本照不上皇帝的面,即便是圣驾驻跸南苑,也轮不到他往跟前侍候。
吴良辅是皇帝跟前一等一的红人儿,要是能攀上他,得他抬举,往后可就要出息多了。是以李得财惯在他跟前伏低做小,可着劲的巴结,终于入了他的眼,赏他一外差使做——随时盯着静妃娘娘那头的动静。
“甭说那些没用的,嘴皮子利索点。说吧,今儿晚上你看到什么了?”
“是,吴公公英明。事情是这样的,小的看到静妃娘娘跟前侍候的小周子和布日固德……”
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二十八章 爆发(一)
旭日回家过了中秋节。";";第二天陪了家人多半天。下半|傍晚时去到潘济那边。他终究是放不下那些孩子。
又拿了一笔银钱给新月。嘱咐她为大伙儿各添两套秋衣。问潘济了解了孩子们的各个表现。跟他们说说笑。当晚就没走。转过天用了午饭。便启程赶回南。
小德子把陈旭日迎屋。侍候他衣。顺嘴说着他不在的这两天自个儿的所见所闻。末了一拍额头。叫道:“哎呀。瞧我这记性。净顾着跟您扯这些没用的。;点把正事给了。”
陈旭日把身上弄清爽了。左手松松的半握成拳。捶着因为坐车有些酸疼的腰。挑眉道:“正事?”
“中午到这会儿。那位蒙古的郡王爷使人来问了两遭。问您回来没有。什么时候回来。就第二次来问的人才刚走不一会儿。”
来找他的蒙古的郡。除了布日固德。不会有第二个。布日固德的父亲是郡王衔。去世后由唯一的儿子袭了爵。陈日闻言立即便站起身。“没说找我什么事?”找的这么急。莫不是有什么突然发生的紧急状况?
“这倒没说。”小德子想了想。道:“我认的那传口信的那人。我这就去跟他说。已经回来了。”
陈旭日前去给董鄂妃请。在小太子隆兴跟前露了一面。略做收拾。又抬腿往外走。
布日固德已经在行';';的后门不远:着他。一见面先表示了歉意:“你刚从外面回来。就拉你骑马。身体能吃的消吗?”
“没事。这两个来月。蒙皇上恩典。我每天下午抽时间练习骑射觉身体比过去强多了。跟人家正规军人骑在马背上整天整天|军的不敢比。就现在这点运动量还承受的起。”
陈旭翻身上马。控马拉缰。拨转马头。跟上布日固德与他并而行。打量他神情。问道:“听小德子说你找了我两回。我还以为有什么急事。”
布日固德一抖缰绳催促座下马始小跑也什么大事。就是心烦。想找你出来说说话。骑马散心。”
自打那回他一时忘情与心爱的人相拥被两军士给看到。//为免后顾之忧。布日固德当机立断出手处置了那两个人。之后见面两个人都变的谨慎起不管怎么静妃身份敏。他自己也是。再被人撞见。总不照比头回。一个处置一个吧?
小心的后果。就是见面越来越难。而这对于两个刚刚找到恋爱感觉的男女。滋味实在难熬中秋节期间。吴克善去了城边。今儿靠中午才回来。拜见过皇帝后。顺便请的特旨。与静妃见面说话。
就在刚静妃携贴身侍候的人出门了。一边送吴克善离。一出行';。
这是两个人提前约定好的。要在今天下午碰个面。
在布日固德来说。今天下午必须见面。关于指婚一事。顺治给了他三天的期限。明后天的给皇帝一个明确答复。答固然是不想。拒绝好像也不能了。至少会引起恶劣的后果。皇帝年轻气盛。耐心也到了极限。
陈旭日是知情人。他在场。若是不小心再被外人撞见。容易找个托辞解释。不必硬要见血。
这是布日固德的想法。
陈旭日虽不知道他具体的心思。这会儿也已经猜到了。布日固德之所以邀约自己。必是想再安排一场与静妃娘娘的“偶遇”。
他心里微微叹息一。随即深吸口气。朗声笑道:“心里烦闷。痛痛快快跑一场也能管用。来来来。们这便开始跑马。正好让你这个师傅验一下。我的马术有没有进步……”
自上回苏末尔来南给皇太后传。不慎惹的顺治大怒。大大发作了她一通。孔四贞担心孝庄因此而一怒之下启驾南苑。再惹来一场剧烈争吵。使的这对皇家母子之间的裂痕更大。便陪着苏尔一道回宫相劝。又因中秋节临近。索性便留在皇宫陪孝庄过节。以尽做女儿的孝心。
如此便耽搁了些日。正好也赶在今天重新回到南苑。
孝惠皇后原是要她一道过来。提前使人来报。顺治冷冰冰回道:冬天那会太后病在苑。皇贵妃尚在月子里。都来南苑侍疾。皇后身为后宫表率。又是姑表至亲。却是不闻不问。这会儿太后在宫中“养病”。皇后何以反倒要来南苑?身为一国之母。连尚且不懂。何以做后宫表率?
这般回话。又把孝庄气个半晕。孝惠皇后自然不能再来。孔四贞回到
歇息。便邀请顺治出外骑马。寻思着找机会相一二
另外。此行孔四贞也有个为难处。着皇太后那边的意思。当时便要下旨令皇贵妃回宫“侍疾”。孔四贞好说歹说给暂时劝住了。孝庄密令她严密观察。倘使董鄂妃身体真的大好。立时使人来报。那头便要正式下懿旨召她回去。
孔四贞看的最清楚。顺治这般不管不顾与皇太后闹腾。中间最受牵连的。非董鄂妃莫属。这些日子来。顺治连做了数件皇太后反感的事。偏生董鄂妃陪行在侧。使的皇太后直把那皇贵妃恨的是咬牙切齿。宫里边后妃也是有志一同。对皇贵妃普遍大生抱怨之心。
另外。陈旭日也受了池鱼之殃。
有消息称。陈旭日小小年纪。已经开始陪同皇帝在书房约见众臣。虽是文学侍讲之臣。不涉政事。焉知其不会多嘴说些有的没的?那道废除圈的禁止投充的旨意。间就有他在推波助澜……
孔四贞有时自觉立场分尴尬。
那些人口口声声抱怨皇帝汉人。远满臣。冷了满蒙诸王公的心。一边又对汉人大谈贬抑之辞。
她自己却是的的道道的家女。虽是皇太后认下的义女。平素颇的皇太后疼爱。宫中后妃因此对她颇为尊敬。但那又如何?怎么样她都不会变成满人。夹在一群满蒙的福晋';|中间。听着她';|的纷纷抱怨。心里滋味殊难形容。
打马沿着河岸缓行。陪着顺治说些话。孔四贞正把想话题导入正题。一直不远不近跟在后边的吴辅突然一溜|跑着过来。趴在顺治耳边低语数句。
顺治脸色立时变的分难看。
“他们往哪边去了?”
吴良辅一边留意顺脸色。一小心道:“奴才给皇上带路。”往后招招手。另有小内紧跑着把马牵到跟前。
顺治哼一声。脸板的能刮下一层霜来。翻身上马。
“皇兄。出什么事?”孔四贞看的稀涂。赶紧问出声。
顺治仿佛才想起还有她在。勉声回道:“朕突然有点事。皇妹请自行回去吧。
”又跟后侍从咐道:“你们送四贞公主回去。都别跟着来。朕良辅去去。”
一扯缰绳。与吴良辅俩个匆匆纵马离开了。
陈旭日操纵马匹的本事。与打小像是生在马背上布日固德自是没法比。说是要跑马散心。实际上始是布日固德在面领路。
一路上七歪八拐的。最后果不其然。在一处紧挨着一片小树林的坡的上与静妃等人“巧遇”了。
妃有静妃的苦恼。布日固德有布日固德的难处。这两个虽是出身尊贵的天之骄子天之女。享尽荣华。奈何最重要的终身大事偏是由不自个儿做主。布日固德面临着指婚的问题。他有义务与爱新觉罗宗室联姻。娶一个宗室女他推不掉的责任。而静妃甚至不是一个自由人。名份上她属于另一男人。这两个人想要走到一。实在是太难了。陈旭日在一旁听着两个人说话。都替两个人感难成。
那两个人一时间想不出有用的点。彼此的决心倒是十成十的不假。最后唯一达成的共识就是:静妃这边让皇室松。放她回草原。是第一等的要事;婚的事。布日固德想办法解决。
这事没有陈旭日置的余的。他也不多话。只在后听静妃说道:她想回草原的事。指望皇太后成全是没可能了。父亲带来太后的嘱托。让她务必要认清自己的本分。不可胡思乱想。做出有损朝廷体面的事…她说。她不愿再无望的等下去。秋风渐凉。再过月余。皇帝就该启驾回宫。皇太后既知她生了去意。以后只怕她再无机会离开那座层层宫门封锁的紫禁城。她不想再了。这几天她会好生想想。然后正式向皇帝摊牌……
哎。可想而知。这必将带来一场结果难以预料的大风波!
陈旭日往回走的一路上。心里暗自琢磨。也在暗暗发愁。
自己也算卷进这场风波里了。对立足未稳全无根基的自己来说。这可不是个好消息。
现在不能存着侥幸心理。求神拜佛保佑没有人知道自己是这件事的知情人。而是该做最坏的打算——如果自己被迁怒了。该怎么办?顺治的性格最为冲动。性格最为阴险…
一路想一路行。不知不觉到了行宫。陈旭日刚跳下马。门口处一个小内侍立刻冲他跑过来:“传皇上口旨:陈旭日回宫。立即带往书驾……”
第三卷 咫尺天涯 第二十九章 爆发(二)
治不是第一次宣召于他,但像这回等不急似的派了人口候着,却是头一遭,实是透着几分不寻常。
陈旭日心里微有几分忐忑,正要答应一声,就有一个侍卫打扮的年轻人过来,亲自从他手里接过缰绳,脸上挂着得体的微笑道:“皇上召见要紧,陈公子这匹马,就交给明珠安置吧。”
一边说话,一边伸手摸摸马头,往后顺了顺马的鬃毛。两人距离挨的极近,陈旭日忽听他用极低的声音快速道:“皇上下晌外出骑马,才和吴公公回来不久。出去时没什么异样,回来时很生气,还在门口就一迭声吩咐着要你一回来就去见驾……一会儿说话小心些,仔细别冲撞了皇上,惹来祸事。”
陈旭日心里感激,冲他微微点了个头。
他说的这些话虽然简单,其中却透露出很多信息,至少陈旭日不至于稀里糊涂,待会儿往御前说话多少也有点数。
“那就有劳纳兰大人了,旭日改天得便,一定请纳兰大人吃顿水酒略表心意。”
这位长相颇为俊雅被陈旭日称做“纳兰大人”的年轻人,不是别个,正是康熙朝有名的一代权相——纳兰明珠,一代词坛名家纳兰性德的父亲。
此时的纳兰明珠,还不曾得志,只任了一个小官,负责皇帝出行仪仗车驾的小官云摩使,因而随圣驾驻跸南苑,顺治日常出行用马事宜也经由他手,这会儿便十分清楚顺治适才的情绪好坏。
陈旭日同他有几分香火情。
起因,一则不外是他知道这人是个有才干地,日后必将飞黄腾达,而且陈旭日对他那个名唤纳兰性德的长子,存着结交之心;
二则呢。这纳兰明珠官虽小。其家族却是满族有名地叶赫部。皇太极地母妃就是纳兰明珠地嫡亲姑奶奶。如今这个部落虽然风光不再。但是由于叶赫家族与皇室地姻亲关系。使得纳兰明珠从小就有机会接近皇室。
纳兰明珠身上有侍卫衔。精通满汉两种文化。又有较深地经学素养。做事干练。对人热情。喜广泛结交汉官文士。遇人常是不笑不开口。笑咪咪地主动同人打招呼。
这种和善个性。使得纳兰明珠跟许多汉官文士关系颇不错。在南苑这些日子。陈旭日也因此见过他几次。一方是存心结交。一方是有意为之。这会儿虽说不上有多深厚地私交。表面上却实实维持着一团和气。
“酒就不必了。哪天叨拢陈公子一杯茶吃就好。”纳兰明珠牵着马走没两步。一个属官赶紧上前接过缰绳。他回头冲陈旭日摆手道:“正事要紧。陈公子快请吧。别让万岁爷等……”
“陈旭日。你可知罪?”
陈旭日在小内侍地指引下进了顺治地书房。刚进屋呢。没容他行礼。顺治就劈头盖脸扔过来一句饱含怒气地指责。同时伴随着茶杯重重顿在桌子上地脆响。
“皇上恕罪,”陈旭日一脸懵懂的表情,然后用着小心的口气轻声问:“小臣做错什么了?旭日愚钝,请皇上明示一二,小臣一定改!”
“你……”顺治恨的咬牙,手在半空中胡乱地挥了挥,一时间却说不出话来。
他初初在高岗上往下看,远远的看到静妃、布日固德及陈旭日三个人在一起散步,隔地太远,他们在说什么根本就听不到一点。
顺治开始的确是非常之愤怒,一股无明火当时就充斥全身。
怎么说静妃也是他的妃子,自己的后妃和别的男人在一起有说有笑,说的不好听点,这种行为是背着他私会男人,但凡是个做丈夫地都会愤怒!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与爱不爱那个女人无关,事涉男人的颜面,皇室地颜面!
一路上怒气冲冲,倒吓的身边侍候地人噤若寒蝉。这会儿有了点时间缓冲,气愤仍是不减,却已经稍稍有点理性了。
扔在桌上的茶杯,因为主人动作粗鲁而晃了几晃,溅出一些水渍。吴良辅悄没声地上前,挪开旁边离的近的奏折,扶好茶碗,屈了小臂用袖口抹去桌上晕染的水迹。仔细蹭了蹭,确定干净了,才轻手轻脚的退回原位站好。
顺治烦燥的抓抓衣领,“说,你下午都干了些什么?”
来书房的路上,陈旭日就猜测着,他们三个人会面的事,十有八九出了纰漏,被顺治察知。
他倒不是重点,关键是布日固德和静妃。就连吴克善要见女儿,都得提前请示,轻易也是想见就见,何况这一男一女根本就属于背着人私会的性质。这时代可没那么开通,此种行为是断
允许的。
这会儿见问,做出一副不甚明了的神情道:“小臣从家里回来,正巧布日固德郡王爷邀约一道出门逛逛,那什么,小臣几天没骑马了,有些、想的厉害。就一起去外边骑马,跑着跑着,恰好遇到、遇到……”偷偷抬头,目光一下子便碰到正紧紧盯着他的顺治,忙不迭低下头去,一脸惶恐而老实的嗫嚅着道:“不敢隐瞒万岁爷,恰好遇到静妃娘娘。我们急忙就给静妃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