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巫女创世纪-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后稷跪在殿内,背对着句龙,正小心地擦拭尸体上的血痕。
“弃,出了什么事?”
句龙大步进去,却被后稷抬手止住。
“九风,见到外面的血了么?”后者道。
“嗯!”
“请你帮忙先弄干净,别让人看出痕迹。”后稷说着,清洗双手,从尸身旁离开了。这样麻烦又会弄脏手的活计,若有第二人在,他是绝不会自己亲力亲为的。
句龙撮了沙土,将血迹全盖上,这才又进殿去。
彼时后稷已经离尸首远远地,在窗边慢吞吞地梳理长发了。
“该不会这些死人也要我来……”句龙说着,抬头看看后稷的脸色,便道,“好吧好吧,但要再过数十年,我真正是小孩的时候,看你要怎么办?谁还能供你使唤?”
埋怨着,他手上没有停歇,将尸体拖到泥地上,作法藏入地底去了。还好这里是他主场,社祠也就在旁边不远处,走路用不了一分钟。
忙完了再看,后稷靠在房柱上颇有些昏昏沉沉的模样,句龙便上前关切:“弃,到底怎么了?”
“伤心了。”后稷似笑非笑地回着,道,“想起你方才说的话,顿时生无可恋死不足惜啊。”
“我不过说笑,弃,祠里怎会有血光之祸的?”句龙追问着,再回忆片刻,又问,“那小娃呢?”
“被心碎的老父亲夺回去了。”后稷捧着心口道。
句龙懒得跟他演心酸,闷闷地坐了一会儿,说:“那要赶紧领几个人回来做事才好,不然你又没人服侍了。”
“不急,九风,随我去一趟王宫。”
很久以前,其实说起来也不久,大约就那么百年前吧,宗官是要上殿的。根据任人唯亲的原则,宗官算是与天子十分亲的类型,完全有资格对社稷指手画脚,呃我是说为国家出谋划策。
不过在分工越来越细的时代,上朝议事逐渐转型为大贵族领头、小贵族们扎堆的会议,像召公或者周公这样的权族,也就开始了派嫡子去封地镇守,自己留在镐京辅佐天子的生活。宗官渐渐离开了这个舞台,安静待在祀庙里——按照周礼上规定的,巫官的工作忙得很,没空每天开会商议国内国际大事。
所以,王宫的人手在突然看见后稷领着自家巫徒到来时,都狠狠地惊上了一跳,以为上天降下什么要紧的旨意,延缓一刻都不行的。
后稷与句龙出现在殿外,只粗略看了一眼排放在外的鞋子,便知道与会者众,里面一定正热闹着呢。
一个高昂的声音传出来:“若说真是太子静,那敢情好!但是召公,你可有办法证实其身份?”
后稷与句龙对视一眼。走得紧了几步,出现在众人面前。
“本官可以证言。”后稷道,“当年暴乱之后,召公便将太子秘密送来社稷祠,由本官抚养教导至今。”
他本是召公虎的大救星,但后者乍然看见他的身影,竟吓得三魂出窍,连连退了几步。
“召公?”原本站在他身边的“太子静”,并未出手扶住这位大功臣,反倒是让开一步,侧目以视。
“——召公,你无恙否?”
现在的口吻,与凌晨时候那小羊羔般的样子完全不搭调,好似换了个人一般。
召公勉强撑住双腿站定。他突然觉得,这殿堂实在是又大又空旷,内中的各人,都渺小得可怕。
这就是太子静的传奇故事。
共和十四年周天子姬胡驾崩,谥号周厉王,太子静继位,周公召公等人继续辅佐年轻的新天子。
※※※
姬静隔着竹帘往外看。
他登上天子之位的时候,年纪还小,而且以前没有按照天子那样去培养,所以少不了被填鸭式教育,朝堂上也得多听多想,跟着几位重臣的意思走,少做判断。所以他的日子过得枯燥无趣,责任倒是扛着一大堆。
他并不太明白自己是谁,但后稷与召公都说他就是太子静,那就是吧,所以这些事务都是他应该承担下来的,不出意外的话,整个周朝的马缰,也要在他手上握几十年。
姬静坐在席上等待臣子进殿。
周王路寝(正殿)宽大得很,梁也十分高,殿中空荡荡地,好像各方向来的风都会刮进来。他坐了没一会儿,就觉着冷,想到外面去晒晒太阳。
叮叮咚咚的玉石声响起,据侍人(又称寺人)传报说,今日求见的是后稷。
“让他进来。”
后稷进殿内,神情恭敬,身后依然跟着句龙,神情依然倨傲。
姬静对昔日的师长必须表现出格外的尊敬,于是先受后稷的君臣之礼,再回以师徒之礼,随后问:“不知先生前来何事?”
“王,立春将至。”后稷低首看着自己的足尖,道,“自明日开始的十二日内,阳气上升,春木萌动,正是农事之时。王应及时斋戒净浴,监督春耕,预备籍田礼了。”说完,他含着微笑,点点头。
所谓“籍田礼”,是那个名叫姬旦的周公订下的《周礼》之一部分(现在辅佐姬静的周公是其后人)。
这里的“籍”,是借的意思,就是借用庶民来耕种公田,籍田就是这样运作的公田。这种公田名义上是天子亲自耕作,收获的粮食用来祭祀先祖,也养活“不素餐兮”的贵族包括巫官等,田地面积广阔,可不是城外某处耕一耕就算了的,那都是上千亩的大片儿地。
这个籍田礼就是要借用民众的力量来帮上层人氏耕田了,所以天子和卿士都要出来做个表率,走在其他阶层的劳动者前面,先动手挖土。“王挖土一下,其后每降一级挖土次数加三倍,即公三下,卿九下,大夫二十七下,到庶民就把千亩的公田耕完。耕田完毕,宰夫陈列酒食,膳宰在旁监察。膳夫引导王先享用牛、羊、猪三种牲口肉做成的‘大牢’,然后公、卿、大夫依次品尝,最后庶民把‘大牢’吃完。”
这礼仪挺有意思的,跟三军打仗一样,现代人看着特热闹也特逗,搞不好还会生出心向往之的戚戚然之感来。
后稷来提醒姬静要准备籍田礼了,这也是《周礼》上规定的程序。籍田礼之后,底层的巫官便要行走在乡野田间,提醒农人开始耕田垦地,不可耽误农时了。
说《周礼》管得宽也好,说当初周公考虑得周到也好……总之把人放进条条框框里,那是为了方便管理,绝对不是为了发挥你的潜能。然则世人总是争先恐后挤入条框之中,并且以此为傲,对跳出条框之外的人嘲讽鄙夷,这也是无奈之举,以华人的传统美德观之,实应谅解并逆来顺受。
“此为王即位以来首次籍田之礼,请务必谨之慎之,事前须询问周公详细。”后稷说着,看这架势便要告退了。
姬静端坐着,口中却道:“朕以为不妥。”
后稷怔了怔,并无回话或是追问。
句龙抬首,本想质问姬静这叫什么口气,但发觉后稷没有吭声,便也按着性子,等这两人分解。
姬静说:“先生,朕预备从此废止籍田之礼,你看如何?”
“……”后稷想了想,道,“周以农立本,分封天下,万民立足为社,立身为稷,籍田礼为——”
姬静打断后稷的陈述,挑衅般询问道:“——先生何不直截表态?”
后稷闭口,沉默片刻之后,道:“臣以为,不可。”
“召公与周公共和执政十四年,都无举行籍田礼,封田不见荒芜,民众照样有食有衣,而公田或废弃,或转赁于士族……”姬静道,“朕以为,是以更为妥善的方法处置公田的时候了。”
“……”后稷不予置评。
少年天子展了展袖子,道:“这样吧,先生下去与宗官商议之后,再报上决议,朕也要再征询召公的意见才是。”
后稷闻言,即刻告退离去。
句龙匆匆追上后稷,问:“这是怎么搞的,为什么天子会突然发难?”
“这嘛,我也不知。”八成是知道国人暴乱的厉害,不敢再与民相处。另有两成,则是担忧自己的威信不足成事。现在田地没有周厉王去“亲耕”,是被姜氏霸占着的,要是姬静没有胆量去夺回来,那还真是个麻烦事。正值周室式微之际,也许只有将田地分封下去,收取赋税,将麻烦转嫁掉,才是解决的办法了。
句龙气鼓鼓地跺脚:“弃,我讨厌变革!”尤其是变动到他的土地上头!
后稷唔了一声,望天道:“我也是。”
都是千岁以上的老妖怪了,经不起风风雨雨啊……


本书纵横中文网首发,欢迎读者登录。zongheng。查看更多优秀作品。

第八十八章 潘多拉魔盒
继续广告~~就是今天了~
纵横微评达人大比拼,20个字=RMB130元!
从3月15日开始,在为期7天的时间里,只要你在书评区发布一条不超过20字的书评,就有机会获得我们为你准备的3000点纵横币奖励,更有机会进一步获得价值100元人民币的纵横币大礼包。同一个ID不限制参赛数目,也就是说发得书评越多,你获奖的机率越大。不过如果发的都是重复内容的话,就只记一条哦。
哇,区区20个字就能够换来130元的双重丰厚奖励,还不赶快行动!
详情见://news。zongheng。/zhuanti/xydz/index。shtml
………
甫上台就废止籍田礼,姬静岂会不知道春官方面压力很大警惕性也高高地,但这并非他一人的主意,在告知后稷之前,他已与周公和召公等人商量过了。
——不能否认,看见后稷吃瘪,他心情挺好的。
他得意洋洋地撩开竹帘,到花苑里去晒太阳,于是后面一大群侍人连忙跟过去,生怕这小天子跌着碰着了。
姬静抽出佩剑来,刚比划了几招,筋骨还没活动开,就注意到对面山崖上的宫阁有异样。
他挑着剑,指向山头处,问:“那处殿阁是怎么回事,墙上浸出这样重的黑霉来了。难道无人修葺不成?”
侍人急忙道:“回大王的话,那是在先王时候(周厉王)就留下的印迹,先王费了些心神派人修复,始终去不掉那黑印……”
“不是霉印么?”
“不是的,大王。那边的宫殿是先王路寝,当初……”
侍者详细道来,姬静这才知道,原来那黑色云雾状的东西,虽非霉迹,却也差不了多少,是墙面受潮之后生出来的痕迹。
但这个痕迹不是一般地神奇,不仅擦洗不掉,刨也刨不去,更甚至先王曾气急了将那面墙拆毁重建,建成之后刚过三日,污迹便又原封不动地出现,任人怎么折腾,都消除不掉。
“为何会受潮呢?基址选得不好么?”姬静好奇。
“不是的,大王……”
这事儿得从夏朝时候说起。
夏朝的暴君履癸,也就是臭名昭著的夏朝最后一任王者夏桀,在位之时内政不修外患不断,他本人也是在品格德行方面留下了许多恶名的。事实究竟是怎样,我不知道,他是不是跟纣王一样倒霉被诬蔑的末代君主,这也很难说,但现在要讲的不是他怎样,而是他遇到的一件怪事。
国之将亡,往往除了星象上有征兆之外(没有征兆也要马后炮!),更会出现些稀奇古怪的事件,比如周幽王刚即位那会儿,岐山地震三川枯竭什么的……哦不好意思这是剧透了,我们先不管周幽王,他只是路过一下,证明“国家的倒掉是有征兆的”这一论点而已。
夏桀遇到的怪事是,有两条龙飞来了,在王宫上方盘旋。
它倆来了也没啥,夏桀纳闷这两条是干嘛吃的,于是就听见龙说话了:“余,褒之二君。”(我们是褒国的两个先祖。)
先祖就先祖吧,当时都是分封制,这个褒国的先祖是有褒氏,地方也是大禹分封的,跟夏桀的这个王宫隔老远来着,夏桀真不明白两条龙为啥要来他这儿溜达,还溜达着就不走了。
如果仅仅是不走也好,大不了当做景点供国人参观,可两条龙没打算就这么飘着——
它们心情一好,干脆在夏桀的王庭里玩起了儿童不宜的滚床单游戏!
敢情这是一公一母两龙,而不是按照那个君字去理解的、两条公龙,否则这应该就是自古以来第一个载入史册的BL激H场景。
——哪有这样当客人、呃不、客龙的!
夏桀脾气再好,也要跳起来骂人吧?
不过他真没敢骂,人家毕竟是龙啊,就算强迫他和他家全体大臣看动物世界和谐篇,他也不方便说一个字儿。不敢拿弓箭去射它们,又不敢弄出噪音来坏了它们的兴致,要怎样把龙弄走呢?这样下去总不是个事儿啊!
占卜的卜官算了算,跑来告诉夏桀,这个是不吉利的征兆哦。
其实哪里还用得着管它吉利不吉利,哪怕是再大吉的象征,也不能就让两龙霸占王庭做龙床啊不是?夏桀就问那要怎样才能吉利,你替我弄,弄不好我砍你脑袋——他已经抓狂了。
卜官说这个一定要让龙留下唾沫来,给咱保存,这样就可以将不吉的征兆转吉了。
夏桀当然也不明白个中道理,没管是转危为安还是负负得正,反正就答应着,于是卜官献上玉帛,投简请神灵来,把那两条有伤风化的龙拖走了。
龙走之前果然留下了唾液(呃,真恶心),于是夏桀吩咐拿木匣子,将龙涎收藏起来。
龙的口水没有挽救夏朝,后来这个匣子便传到了商王的手里。
知道以上的故事之后,商王也没有动这个匣子,就这么放着,放了有一千来年,都好好供奉着,没人碰它一碰,直到它传到周厉王姬胡这一代……
上回说过,他其实是个眼光超越时代的人,很有创新精神,更重要的是,他是沙场上摸爬过的人,胆子够大。所以他盯着这个匣子,越看越心痒,就像潘多拉盯着魔盒一样,那叫一个百爪挠心啊!
他并不能看见什么阴影在向他一步步靠近,在他面前的只是一个木头匣子,一个彷佛叫嚣着“来啊打开我啊”的传说中的匣子。
他忍不住就伸手去打开了。
这里要说,真不知道夏桀是怎么把那唾液封装进去的!那必定是高科技!
周厉王没打翻潘多拉的盒子,但里面汩汩冒出来的恶心巴拉的液体,流了一地!
古籍上的记载真是挑战作者的承受力,只要想想某种成分的粘稠液体从匣子里涌出来流得到处都是,作者就很暴躁……相信周厉王比我更暴躁,他还多一份“唉呀闯祸了”的恐惧感,急忙叫人来清理事故现场,可是龙涎怎么洗怎么刷都弄不干净。
这里姬胡同学用了很猥琐的办法来解决战斗,感兴趣的朋友请自己查阅,作者决定不要写下来,因为太侮辱女性了。
在与姬胡比人格下限失败之后,满地的龙涎化作一只“玄鼋”,也就是黑糊糊的、背上长疙瘩的龟,冲进了周厉王的后宫,不知躲去了哪里。
姬静听了众人绘声绘色的描述之后,问:“先王所犯过错,在场之人当年有谁亲历?”
众侍人皆摇头。
姬静沉吟片刻,道:“那龙涎之匣如今在何处?”
众人一听,顿受惊吓,纷纷叩跪,哭劝天子不可再动那匣子的念头,连看也不要去看一眼,以免受其诱惑。
姬静笑嘻嘻地,以十几岁的少年人特有的纯真神情说:“朕不打开它,只是看看。”
见他坚持,侍人只得请来太史官,询问木匣收藏之处,但却得到消息,说国人暴动之后,不仅先王逃了,连那木匣,也不翼而飞了。
“真是传奇般的物件,”姬静想着,笑言,“竟然是从夏商两朝传下,又在十数年前开启过?如今看不到了,朕是深觉遗憾哪。”说完,抬首冲着那废弃的宫阙一个劲儿地望,依然好奇得不行。
他当天并未再说什么,翌日却兴冲冲地挎了弓背了箭,要去另一座山头上的宫阙中探险。
侍人劝阻不下,只得一面紧跟着新天子出发,一面派人去通知召公,指望着那位养父能赶快追上来,劝住姬静。倒不是说那宫里闹鬼,只是不吉利啊,单就这个玄妙的吉祥二字,就足够多少人前仆后继地为之牺牲性命,更何况关系的是大周天子的运数问题,就更要紧得很了。
进了宫墙,姬静背后露出羽毛缀的箭,腰间横着青铜铸的剑,深一脚浅一脚地在长满杂草的庭院里走动。身后众人都警惕地左右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