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美利坚的山茶花-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约禾摹�
  “战争将人间变成炼狱。”克勒夫喃喃地说了一句,然后有些不好意思道:“我们能不能去别家的杂货店?我怕我们去吉米那里买东西,他不好意思收我们钱。”
  斯佳丽咯咯笑道:“哦,克勒夫,哪怕吉米是用进货的价格把东西卖给我们,在供货商看来,那也可以证明吉米生意兴隆,以后做生意会给吉米更多的折扣,我妹夫也是开杂货店的,我听他提起过。”
  克勒夫好脾气地笑道:“好吧,你是专家,就听你的。”
  一走进杂货店,就看见爸爸居然站在柜台里面重温当年做小学徒的日子,还一本正经跟两人打招呼道:“早上好神父,早上好小姐,有什么我可以帮你们吗?”
  斯佳丽忍不住当场就笑了起来,爸爸将手头的事情交还给吉米,走到她面前捏捏她的鼻子道:“有那么好笑吗?丫头,你和克勒夫上这里干吗?”
  “我想看看能给爱尔兰的亲友们带些什么礼物,爸爸,你有什么好建议吗?”
  爸爸抓抓头发,“你还是让克勒夫给你出出主意吧,我那么多年没回去了,都快忘记故乡是什么样子啦!”说这话的时候,杰拉尔德的表情有些感慨,不知不觉,岁月在他的身上心头留下了痕迹,六七十岁的人了,平时表现的再怎么像个老小孩似的,毕竟是到了落叶归根的年纪了。
  克勒夫为了缓和气氛,开腔道:“斯佳丽,我们去看看哪些布料比较耐脏耐磨,又比较好看一些的,买了回去送人正好。”斯佳丽点点头,和克勒夫走到了堆着印花平布的那个角落去,让爸爸一个人体会自己的感伤。

第七十章 离开萨凡纳(修)
更新时间2008…6…8 17:07:06  字数:2813

 外公为斯佳丽父女的离开特别开了一个告别舞会,来参加的人都对罗比亚尔家依旧保留了往日的荣华富贵并没有感到讶异或者不满,皮埃尔&;#8226;罗比亚尔是个光荣的老兵,他的财富都是随同一代伟人拿破仑&;#8226;波拿巴四处征战、用赫赫战功换来的,哪个北佬敢将这样一位老人的财产给没收了?这会在国际上成为笑柄的。这是部分原因,而实际上外公在战后依然如此富裕,是因为早在开战前他就将大部分的财产转移到国外去了。
  能够离开这栋房子,对每个人来说都是解脱,虽然斯佳丽很喜欢外公,对于他一个老人的智慧和哲学也很尊敬,但是她一想到能够见到妈妈,就把什么都放到一边去了,三年了,妈妈和她几乎是音讯隔绝了三年,她和卡丽恩不知如今是什么样子,斯佳丽真的很想念她们。而黑妈妈则是因为这栋房子给她欢乐和痛苦的回忆太多,再让她待下去,她会受不了的。波克一家因为跟着奥哈拉家的老爷小姐散漫惯了,所以对于外公家严厉的军人式作息很不习惯,他们巴不得早点离开。
  萨凡纳的港口是一片喧嚣混乱、五颜六色的景象,战争虽然让南方精英们沦为一文不名的穷光蛋,但是对于中下层的人来说,生活并没有多大变化,不过是给他们工钱的人又换了一批,对他们而言,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大小不一、种类繁多的船只停泊在木制的码头边,满载货物的运货马车在宽敞的鹅卵石路上吱嘎而行。男人们大喊大叫,桶子从木制斜槽滚到木甲板上,发出震耳欲聋的声音。一艘汽艇拉响刺耳的汽笛,另一艘则响起了叮叮当当的船钟,一排赤脚的装货工人扛着一捆捆棉花,唱着号子走过踏板,他们当中有黑人也有白人,偶尔还可以看到黄皮肤的亚洲人。颜色鲜艳的彩旗和装饰用的三角旗迎风起舞,海鸥们不时掠过,发出厉声尖叫。爸爸的眼中充满了回忆的神色,当年他就是这样来到美国,当年的他就跟刚刚某个经过他们所坐的马车旁边的年轻人一样,衣衫破旧却干净,只有一个小小的装着两三件衣服的包裹,除了年轻和用不完的精力,啥也没有,相信可以凭着吃苦耐劳和聪敏的头脑在美国这块还在拓荒中的土地上成就一番事业。
  波利恩&;#8226;布朗号是一艘性能优异、光亮夺目的大船,镀有漩涡形柱头金饰的船体白的发亮,大明轮上的翠绿色罩盖也镶着金边,镀金的船名框在一个箭形金框内,嵌在明轮上方两英尺处,旗杆上飘着英国国旗,船桅上飘着一面显眼的饰着金色竖琴的绿绸旗帜,与它分庭抗礼。这是一艘豪华客轮,破能迎合抱着感伤情怀到爱尔兰的美国富人口味。这些人去参观他们祖先的出生地;或抱着炫耀的心情夸示着他们衣锦还乡。酒吧与头等舱的面积大而无当,装潢极尽奢华之能事,船上服务人员受过良好训练,以期能让每位乘客有宾至如归之感。比起一般客轮,它的货仓也大得不相称,因为爱尔兰裔美国人都带着礼物遍送亲朋好友,回国时又带着无数纪念品。行李工人搬运每只衣箱、板条箱,总是当它里面装着玻璃器皿一样谨慎小心。箱子里面倒真的常有玻璃器皿,众所周知,富裕的第三代爱尔兰裔美国阔太太们喜欢在新居的每个房间挂上沃特福德水晶吊灯。奥哈拉一行人的行李里面自然没有这些东西,金银财宝之类的已经通过各种手续转到当地银行去了,随身携带的是重新添置过的衣物若干、大家的身份证明护照若干、送人的礼物若干,其他也就没什么了,倒是黑妈妈他们上船的时候引起过一阵小小的轰动,爱尔兰裔美国人从来不用黑佣人,所以一路上黑妈妈和波克他们感觉自己像是动物园笼子里的展览品,这让他们十分不自在,并且损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好在头一次坐船出远门让他们也十分新奇,也就不管那些有些无礼的目光了。普莉西那个傻妞一路上指手画脚叽叽喳喳,等到上船的时候更是兴奋得不知所措、大叫大嚷,让迪尔西十分尴尬,最后她还是用一根木条让普莉西彻底老实下来。斯佳丽站在甲板上,扶着栏杆,挥着手帕对摩莲他们做最后的告别。
  蒸汽拖船牵曳着波利恩&;#8226;布朗号,吃力地沿着萨凡纳河两岸前行,抵达大西洋后,波利恩&;#8226;布朗号拉响汽笛,向离去的拖船致意,同时放下大帆,在旅客们的欢声雷动中一头扎进了灰绿色的波涛中,正式开始了海上的行程。
  普莉西一到海上就开始晕船,吐得昏天黑地,波克和迪尔西忙着照顾她,黑妈妈则是如背后灵一般贴着斯佳丽,以至于斯佳丽在船上相当引人注目,内战结束了,居然还有人能够把日子过的跟战前一样,这点让别人对他们一行人佩服不已,同时还感到十分好奇,在休息室里向克勒夫小心翼翼地打听几人的身份来历。
  在波士顿和纽约登船的旅客占满了客轮上的舱房,他们和所有斯佳丽见过的爱尔兰人一样具有蓬勃朝气,对船方提供的一切无不尽情享受。白天不是下跳棋,在甲板进行激烈的推盘竞赛,就是参加刺激的碰运气游戏,比如赌隔天船能跑多少海里等等。晚上则是在专业乐师的伴奏下,大展歌喉或跳爱尔兰双人对舞和维也纳华尔兹。原本斯佳丽还担心爸爸在面对北佬的时候会做出一些失控的事情,后来才发现,爱尔兰人首先承认自己是爱尔兰人,然后才是美国人,至于黑奴,他们大部分只看过《汤姆叔叔的小屋》或者《阿尔琪&;#8226;摩尔的手记》,现实里很少有人见过黑色皮肤的人,而黑妈妈和波克完全颠覆了他们的认知,倒是在后来成为他们回到北方后四处跟别人炫耀的谈资。
  即使跳舞结束,还有其他娱乐节目。在女士牌室内的惠斯特牌桌上,随时有人捉对厮杀,完全继承了奥哈拉家赌徒头脑的斯佳丽,牌技和赌运一向好得出奇,完全不介意从别人的口袋里给自己赚些零花钱,船上赌注之高真是闻所未闻,因此每掀开一张牌,都是既紧张又刺激,赢了钱更是兴奋,到最后就连黑妈妈在观战中也沉浸了进去,没工夫注意自家小姐的失态,眼睛紧紧盯着斯佳丽手里的牌和对手的牌,仿佛是她在打牌一般。
  斯佳丽只有在吃饭的时候才会碰到爸爸和克勒夫,男人们也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爸爸热衷于和新朋友们畅谈局势,追溯彼此那十八代之前的远亲关系,喝酒玩牌打赌,不亦乐乎,仿佛回到了战前的日子。克勒夫呢,就在那里发表演讲,述说爱尔兰在英国统治下遭遇的苦难,历数为争取爱尔兰自由而殉难的烈士,叫那些一向精明、枯涩的眼睛挤出同情与骄傲的泪水,为芬尼亚兄弟会募集了大批捐款。杰拉尔德有一次跟斯佳丽聊天的时候提到过这事,他也给克勒夫捐了一笔钱。斯佳丽有些厌恶地皱起眉头,刚刚从内战这个泥坑里爬了出来,她可不想卷入英国人和爱尔兰起义军的矛盾里,虽然她知道克勒夫并没有做错什么,英国人对待爱尔兰就跟北佬对付现在南方人一样残酷,但是喜欢他的心就此打了折扣,斯佳丽告诉爸爸,他可以捐款捐物,但是不要掺合进去,不要加入什么奇奇怪怪的组织去,有些事情不是靠几个拿着枪杆子的农民就可以解决的。他听了这话,气得对这个一向疼爱的大女儿不理不睬整整一天。斯佳丽心想,他们只是去爱尔兰度假,之后就该和克勒夫他们做的事没有瓜葛了吧!也就对杰拉尔德积极加入克勒夫的行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第七十一章 妈妈(修)
更新时间2008…6…8 21:42:58  字数:2753

 海鸥在头顶盘旋,海豚在船边嬉戏,一声汽笛鸣响,波利恩&;#8226;布朗号驶进了戈尔维的码头,斯佳丽一行人终于踏上了爱尔兰的土地,爸爸激动万分,下船的时候腿肚子直哆嗦,差点摔到水里去,克勒夫说当天开往米斯郡的火车已经开走了,这班火车每天只有早上一班,所以今天大家就去旅馆将就一夜。
  当天正好是星期六,在戈尔维有市集,斯佳丽便兴匆匆地跟着堂兄赶集去了,她一口气买了许多爱尔兰式的服装——各种颜色的长袜;短统、平跟的黑皮鞋;宽松的褶纹裙摇曳生姿,和长袜一般鲜艳;衬衫比裙袜素淡,不过颜色依旧艳丽;衣袖上缝了一排扣子,还围着洁白的波纹亚麻三角批巾;同时她还买了好几件带帽子的披风以及一堆亚麻衬衫、亚麻衬裙和亚麻手帕。不仅是斯佳丽,迪尔西和普莉西也忍不住买了好多这些漂亮的衣物,黑妈妈则是心满意足的买了许多漂亮的花边。斯佳丽买那么多,还有是为妈妈和卡丽恩准备的,万一她们来的时候没有市集怎么办,斯佳丽觉得在爱尔兰穿这样的民族服装才有意思。
  第二天一进火车,斯佳丽就被车厢的构造吸引住了,爱尔兰的火车里有一排敞开着门的包厢,比美国的火车好,不用和陌生人挤在一节车厢里实在是太好了,黑妈妈他们一路上已经接收了很多探询的目光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没有痰盂,英国人没有嚼烟的爱好,不过爸爸似乎忘记了这一点,没有嚼烟他浑身不舒服,只得在一次靠站休息的时候去买了烟斗和烟草。克勒夫下车给大家买了好些爱尔兰特色的水果白面包,好吃得斯佳丽几乎要把自己的手指头也吞下了。
  奥哈拉家在亚当斯城,那里其实不是一座城市,,甚至不是一座村庄,它只不过是一块地,根据开辟这块地的英国人的儿子亚当的名字命名的,算是送给他的小礼物。克勒夫有些苦涩地笑着说现在的主人大部分时间都住在伦敦,从来不到这里来看看,一应事务都由他的代理人处理。斯佳丽问过克勒夫,亚当斯城的地主是谁,没想到居然是布莱顿公爵,也就是莎拉的父亲。当斯佳丽向克勒夫提起她认识地主的女儿,并且那个女儿还是英国王储的女官之后,只是好脾气的笑笑,大概是觉得她身为一个爱尔兰人居然和英国佬混在一起让他有些难以接受,而且可能对斯佳丽说的她跟英国贵族挺熟也不怎么相信吧!
  火车到站了,站名是“马林加”,亚当斯城还要坐马车坐二十英里才能到呢。克勒夫帮他们订了旅馆,因为斯佳丽和杰拉尔德同埃伦他们约好在这里碰头的,克勒夫还有事,所以他当天要直接赶回亚当斯城,不过他向父女俩介绍了一位朋友,吉姆&;#8226;戴利,让他们有事可以寻求他的帮助,他们去亚当斯城也要借用他的马车。他是当地一家酒馆和一家酿酒厂的老板,更巧的是,他的妻子是奥哈拉家的女儿,论辈分,是爸爸的一位堂侄女,这让爸爸很开心,南方人对于亲戚关系有一种病态的狂热,爱尔兰人似乎也是,这样的关系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杰拉尔德先生不久就和戴利先生聊的热火朝天。斯佳丽很淑女地把自己的那一份晚餐吃完,然后安静坐在一旁听他们交谈,他们对斯佳丽就任何事的看法不大感兴趣,所以她呆的很无趣。
  黑妈妈他们在旅馆房间里用餐,尽管黑妈妈顶不乐意让宝贝斯佳丽一个人出门,但是她明白爱尔兰不比美国,这些爱尔兰人恐怕连黑皮肤的人都没看过,她或者波克这样出去的话准会引来一堆麻烦,所以等埃伦来碰了头,黑妈妈他们也不会跟奥哈拉一家一起去亚当斯城,而是待在这里等他们回来再一起去澳大利亚,反正他们都有合法的身份证明,不怕遇到什么麻烦。不过还是要尽量避免出门,省的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终于收到妈妈和卡丽恩的电报,他们就要抵达马林加了!同来的还有卡丽恩的未婚夫路易&;#8226;班尼斯,这让大家都十分兴奋。当天杰拉尔德带着斯佳丽和黑妈妈他们提前三小时就等在了火车站。大家小声交谈着,心情激动不已。火车轰隆轰隆声传来,他们听到了进站的汽笛声,妈妈马上就要出现了!
  来了!斯佳丽一眼就看到了他们,忍不住快乐地叫了起来,冲了过去,一下扑进妈妈的怀里。闻到那股熟悉的美人樱的香味,斯佳丽仿佛是一艘飘荡许久的小船,终于回到了港湾。
  “妈妈,我真想你!我以为我会见不到你!”斯佳丽哭了起来,卡丽恩也哭了起来,搂着斯佳丽不住喊着我的名字,埃伦拍拍大女儿,本想劝慰她的,可是还没开口就化成泪水,杰拉尔德的眼睛有些湿润了,不过还是保持着绅士风度,含笑在一边欣慰地看着这母女相逢的动人场景。黑妈妈和波克他们也在一旁擦着眼睛,这可以说是一场劫后重逢啊!
  斯佳丽过了好久才不好意思地松开妈妈,让她和爸爸好好叙叙离别之情,然后礼貌地笑笑,算是和那个叫做路易的小伙子打招呼,他和斯佳丽同龄的样子,亚麻色的头发配上和善的蓝眼睛,个子十分修长结实,看得出来是个外向大方的男孩子,正好和内向温顺的卡丽恩相配。
  “我真想你,姐姐。听说内战打得惨烈极了,我真怕再也见不到你们。”卡丽恩勾着斯佳丽,让路易去陪着杰拉尔德和埃伦。
  “我们这不是好好的,苏埃伦和弗兰克前段时间结婚了,他们忙着在亚特兰大做生意,所以没来,苏埃伦现在可是很有主妇派头呢。”斯佳丽笑着跟她说说家里的大事,“凯瑟琳和一个叫做威尔&;#8226;本蒂恩的好小伙子结婚了,那个威尔也是个很有意思的人,等会回到旅馆,我好好跟你说说这些故事。”
  “县里的人都还好吗?”卡丽恩的口气有些急切,然后又不好意思的加了一句,“我挺想大家的。”
  斯佳丽轻轻叹息一声,在澳大利亚的日子看来还是很锻炼人的,卡丽恩虽然仍不好意思大方地打听布伦特的消息,但是也不会像以前一样,压在心底直到别人主动告诉他了,斯佳丽觉得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