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小地主1-947-第2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火烧开锅,然后再加一把火,等约莫一刻钟的工夫,打开裹,锅里的地瓜熟了,而且将水全部烤干了,这样煮出来的地瓜味道最好。

    在三十里营子,一般很少说煮,而是说呼,就是指的这种煮法。

    这样呼出来的地瓜,不仅熟的恰到好处,而且摆在锅底的地瓜因为水烧干了,还会被热锅烤的外皮发酥,并且冒出诱人的地瓜油,很有些像烤出来的地瓜。

    连蔓儿喜欢吃锅巴,她也同样喜欢这种呼的出油的地瓜。

    晚饭,一家人就在铺子里吃的。除了一大盆的地瓜,张氏还煮了几个咸鸭蛋,和一盆黄瓜片汤。

    “别光吃地瓜,多喝点汤。”看着几个孩子抱着地瓜吃的香喷喷,张氏就道。

    “对,地瓜一顿别吃多了。老林说了,这东西,吃多了烧心。”连守信道。老林,自然指的是林阿水。所谓的烧心,也不是说吃完了心脏难受,而是说胃会不好受。

    这是三十里营子的土语。烧心、心口这里的心,指的都是胃。为什么会有这么奇怪的说法,没人能够说情,连蔓儿自己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

    “这地瓜,还给他爷、他奶送不?”吃着饭,连守信就问了一句。

    “我看,还是别送了。”张氏想了想,就道,“这不是舍不得给老人吃。”

    “我也这么想的。咱上房人多嘴杂,这东西在咱这又是个新鲜东西,还是先瞒着吧。 等收秋的时候,咱再给他爷和他奶送。”连守信就道。

    连蔓儿几个都没说话,其实她们根本就没用商量,就自然而然地留在铺子里呼地瓜、吃晚饭,大家伙的心中早就有了默契。

    “蔓儿,照你刚才说,这地瓜比玉米的产量还高啊。”吃完了晚饭,五郎就对连蔓儿道。

    地瓜的产量是比玉米的产量要高,连蔓儿记得她前世的时候,有的地方采用优良的地瓜品种,亩产量能够达到五千公斤以上,就是一般的地瓜,亩产最少也有两三千斤。

    而照着他们今天的收获来看,这种地瓜的亩产量,也在千斤以上。

    这个产量在这个年代是相当的惊人。

    “那要把这地瓜给推广开来,这天下,就没有闹饥荒的地方了,也没人会饿死了。”连守信慢慢地道。

    “福州府那边不是说种地瓜的人越来越多吗,就不知道别的地方咋样?”五郎道,“就是咱这周围,没听说有种的。”

    “咱们这个县肯定没有。”连蔓儿就道,要不然也不会有人大老远把地瓜当稀罕物送给王太医。

    “那咱应该让地瓜推广开。”五郎就道。

    “这是好事,应该。”连守信道。

    要推广,就意味着收获的大部分地瓜要留作种子,能留下来吃的就少了,小七小小地叹了口气,又抓起一个呼的嫩嫩的地瓜崽儿,塞进了嘴里。

    “上次六爷来的时候,这地瓜的事咱就忘了说。”张氏道。

    “不是忘了说。”连蔓儿就道。

    “这事要瞒着沈家?”连守信有些诧异地问。

    “这倒不是。”连蔓儿摇了摇头。

    玉米她们是头一份,而地瓜,起码有福州府的人在种了,这两者之间的意义就不一样。再者,她虽然知道地瓜的亩产量更高,但沈六来的时候,她还拿不出实证来,这话就不好说。还有,这地瓜是得自于王幼恒。虽然王幼恒说把地瓜送给了她们,没有任何的条件,但是关于地瓜的事,连蔓儿还是想先问问王幼恒的意思。

    “这主意对。”

          ………………      

    二更,求粉红。(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五章 商议

    第二天,吃过早饭,连蔓儿在铺子里照看了一会,就到后院,将昨天留的地瓜挑大个的拿出来,去井边用水洗干净。然后,她又去菜园子里,掰了两棒嫩玉米,又摘了些新鲜的蔬菜,都装在篮子里,打算去镇上看王幼恒。

    五郎和小七今天休沐,就说要跟着一起去。

    他们也没套车,就提着篮子,走到镇上来。进了济生堂,王掌柜忙迎上前来打招呼,知道他们是来看王幼恒的,就直接将他们领进了后院。

    “……少东家在书房读书。”王掌柜告诉连蔓儿几个。

    还是伏天里,济生堂的后院花木扶疏,书房窗下是用花砖围成的小小的花坛,里面一丛美人蕉正在怒放,窗台上摆放着三五盆粉的、红的月季和白的茉莉。

    王掌柜将他们领进书房,王幼恒手里捧着一卷书正在看,见他们来了,就将书卷放下,站起身招呼他们都身边坐。

    “送些点心,再将酸梅汤冰镇了送过来。”王幼恒又对王掌柜吩咐道。

    王幼恒今天穿了一件淡紫色的夹纱直缀,头发简单地拢在头顶,只松松地插了一根白玉簪子,脚下是双千层底、棉绫面的便鞋。连蔓儿认出,那正是出自张氏之手。

    王幼恒看见了五郎手里提的菜篮子,就笑了。

    “怎么又送菜来了?”

    王幼恒住在镇上,这附近也有他家的田地,但是没有菜地。不过有三十里营子的王举人,王幼恒也不至于缺了菜吃。即便如此,每隔几天,或是连蔓儿、或是五郎和小七,就会送一篮子的鲜菜、或者鸡蛋、鸭蛋的过来。她家园子里有什么新鲜菜,王幼恒也肯定是第一个吃到的。

    就比如说嫩玉米,现在身价这么金贵。但是送给王幼恒的,就一直没有断过。

    “幼恒哥,这次有好东西。”连蔓儿说着话,就先将玉米拿了出来。

    “蔓儿。我说过好几次了,这玉米你们还是留着卖钱吧,别总给我送。”王幼恒就道。

    “幼恒哥,你再说这话,我可就生气了。”连蔓儿就停住手,故意板了脸,对王幼恒道。

    “好吧。是我不好。我再不说了。”王幼恒见连蔓儿这样,就笑着转了口风。

    连蔓儿这才又笑了,又将几样鲜菜从篮子里拿出来,这才露出篮子底的几根地瓜。

    “幼恒哥,你看这是啥?”连蔓儿笑着让王幼恒看。

    “地瓜?!”王幼恒将手伸进篮子里,拿出一根地瓜来,放在面前仔细地打量,“还真种出来了。”

    王幼恒受连蔓儿的影响。也将番薯叫做地瓜。

    “千里迢迢地给咱送过来,幼恒哥又写信又求人的,我们也花了大力气。这地瓜当然得种出来。”连蔓儿就道。

    “没错,这叫……有志者事竟成。”王幼恒就道。

    “幼恒哥,你的学问,又进益了。”连蔓儿就学着鲁先生的强调,说道。

    “你这小丫头,又来打趣我了。”王幼恒放下地瓜,伸出手指,虚捏了捏连蔓儿的鼻子。

    连蔓儿作势闪开,小小地惊叫了一声,就笑了。

    王幼恒、五郎和小七也跟着笑了起来。他们经常这样笑闹。都觉得很有趣。

    王掌柜这时带着伙计送点心和酸梅汤进来,王幼恒就让他将连蔓儿送来的东西都收了起来。

    等王掌柜带着人退了出去,几个人才又都在桌案旁坐下。

    连蔓儿就将他们刨地瓜,发现地瓜产量极高,想要推广的事情跟王幼恒说了。

    “这是好事,我赞成。”王幼恒就点头道。

    “幼恒哥。要把这地瓜在咱这一县,更大点说,再咱这一府推广开,咱自己个能做的有限。……幼恒哥,你看这件事,咱咋办好?”

    “这件事啊……”王幼恒低下头来,沉思了一会。

    推广产量高的作物,这是造福众多百姓的好事、大事。他对这件事,是持绝对赞成的态度。就像连蔓儿所说,如果是他们私人推广,速度会很慢,要更多的人受惠,将会有一个比较长的过程。而如果是由上至下的推广,就不同了。

    这就要他们将这件事向官员上报。

    大明朝注重农耕,推介、推广高产量的农作物,这是一件很大的功劳。

    如果真的要推广地瓜,那么连蔓儿一家是首功。但是,不用想也知道,真的层层上报上去,功劳肯定不会落在平民百姓的连蔓儿一家身上。而且要让推广的事情进行的更顺利,还要那么听取汇报的官员信任连蔓儿一家。

    王幼恒对玉米的事情,知道的比别人多,因为连蔓儿没有可以隐瞒他,只是告诉他,跟他说的话,最好不要再和别人说。

    因为有玉米的事情在前,要推广地瓜,对连蔓儿一家最有利的办法,就是依旧去找沈六。

    但是连蔓儿没有这么做,而是来找他,而且让他决定这件事情。

    连蔓儿这是为了他着想。

    “蔓儿,这事,为什么不去找沈家?”王幼恒抬起头,看着连蔓儿,轻声问道。

    “幼恒哥,地瓜这事,沈家的人都不知道。我没跟他们说。地瓜本来是人送给王太医的,是幼恒哥你特意要来,给了我们。幼恒哥,什么朝廷、官府的事,我也不大懂,不过我知道,这地瓜的事要是成了,就是件大好事。……幼恒哥,你和王太医和我们不一样。这件事,要是有功劳,我想让幼恒哥去领。”

    连蔓儿说的比较直白。当然,还有一个考虑,她并没有说出口。她认识的最有权势和本领的人,只有沈家的沈六。但是王幼恒一家,却并不一定是如此。谁知道王家是怎么想的那。她也并不知道怎么样,才对王幼恒最有利。如果她贸贸然地将事情告诉沈六,那就等于将王幼恒、王家也拉的与沈六近了。

    这么做,对王幼恒和王家是否有利,他们是否愿意?

    所以,连蔓儿想将这件事情,交给王幼恒去决定,她甚至没有提议将沈家作为一种选择。

    王幼恒听了连蔓儿的话,就笑了,看着连蔓儿的目光中满是暖意。

    “蔓儿……”王幼恒叫了连蔓儿一声,突地顿住,低笑了几声,这才又再开口,“有玉米的事情在先,这地瓜的事,还是告诉沈家的好。”

    “幼恒哥,你不用为我们考虑。反正我们是小百姓,啥都不懂。玉米种子是我从沈家要的,玉米的事我才跟他们说。地瓜不一样的,幼恒哥,你不用顾虑。要不,这事先放两天,幼恒哥你回县里,和家里商量好了再说。”

    “不用,这件事,现在我就可以做主。”王幼恒就笑道,“蔓儿,晌午在这吃饭吧。……五郎、小七,你们都留下吃饭。”

    正说到紧要处,王幼恒突然说要留她们吃饭。

    而且王幼恒说做就做,立刻就叫了王掌柜进来,让他安排厨房做饭。

    “蔓儿,你喜欢吃什么。五郎、小七,你们也捡喜欢的点。”王幼恒就道。

    “幼恒哥要请吃饭啊。”连蔓儿就笑。

    “对,爱吃什么,我让厨子去做。”王幼恒就笑道。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交换了一个眼色,以前王幼恒也常留他们吃饭,不过今天,总觉得王幼恒些奇怪。

    “幼恒哥,留我们吃饭行,还用点啥菜啊。幼恒哥,你平常吃啥,我们就跟着吃啥。”连蔓儿就道。

    “对。”五郎和小七都点头道。

    连蔓儿、五郎和小七都不肯点菜,王幼恒也没强求,只是向王掌柜说了几个菜名,要厨房里务必好好预备。

    小七坐在椅子上,大眼睛忽闪了忽闪,歪了头,心里纳闷,“怎么幼恒哥说的这几道菜,都是我姐最爱吃的那?”

    小七双手托着包子脸,看一眼王幼恒,又看一眼连蔓儿,心里暗想,果然,幼恒哥还是最喜欢我姐的。

    王掌柜退了下去,大家才又继续刚才的话题,最后商定,还是由连蔓儿写信给沈六,说明地瓜高产的事。

    “现在就写,一会就送到石太医家去。”连蔓儿就道。

    “也好。”王幼恒点了点头,就铺开信纸,用镇纸压了,又亲自研磨,然后将笔蘸好了墨汁,又在砚台上匀了允,这才交给连蔓儿。

    连蔓儿结果笔时,不小心碰到了王幼恒的手。

    “幼恒哥,你手上有茧子。”连蔓儿看着王幼恒的手道。和庄户人家因为做惯粗活而形成的粗糙的茧子不同,王幼恒手上的茧子不大,而且还有些软软的、凉凉的。

    “写字多了,就会有。”王幼恒道。“你看五郎手上也有。”

    连蔓儿就让五郎伸出手来,果然在相同的位置也有茧子。

    “五郎很刻苦。”王幼恒道。刻苦的超过了同龄的几乎所有人。

    小七也将右手伸出来,低头找了半天,也找不到同样的茧子。

    “我和哥一天上的学……”小七幽幽地道。

    “你自己也知道了,你看哥是咋念书的,再看看你。”连蔓儿就虎着脸道。

    “我要跟哥学。”小七两只小胖手握成了拳头,眼睛闪闪地道。

        …………      

    先送上一更,求粉红支持。晚上会有二更。(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章 出伏

    二更,求粉红。

          ………………      

    笑闹了一阵,连蔓儿才坐下来写信。在信中,她依照着上次玉米的事,将他们是如何种植地瓜,又如何发现地瓜产量很大的事详细地说了,好列上了她估计的地瓜的产量。当然,她在心里还着重提到了地瓜是来自于王幼恒王家。

    写好之后,连蔓儿就将信递给王幼恒看。

    王幼恒看了信,点了点头,并没有说什么。

    他们王家交游自然广阔,但是在辽东府做事,他们不好越过了沈家。王家与沈家也有来往,王太医就曾几次去沈府,为沈家的老太君诊脉。当然,他选择沈家还有为连蔓儿考虑的原因在内。

    说实话,从方方面面来考虑,沈家都是必然的选择。所以他才说他就能够做主,并不需要回家去问家里的意思。

    连蔓儿又将信给五郎和小七看过,这才装进信封里。时辰还早,她打算现在就将信送去石太医的府上。

    “我送你去吧。”王幼恒就道。

    从书房出来,王幼恒就叫王掌柜将连蔓儿送来的地瓜挑好的装了个小篮子。

    “总要让人看到实物才好。”王幼恒道。

    连蔓儿也没和王幼恒客气。

    “幼恒哥,等我回去,另外送地瓜过来。”连蔓儿就道。

    王幼恒又要叫人准备马车,被连蔓儿拦住了。

    “幼恒哥,总共也没几步路,走过去就行了,花不了多少工夫。”连蔓儿就道。

    “那也好。”王幼恒笑了笑,没再叫车,而是叫伙计送了两把油纸伞来。

    “幼恒哥,拿伞干啥,天又没下雨。”小七就道。

    庄户人家的孩子,都没那么多的讲究。冬天的北风地里,夏天的大太阳底下,他们都能玩的活蹦乱跳。油纸伞是稀罕物,而且只是在雨天用来挡雨的。他们根本就没有遮阳这个概念。

    “太阳有些毒,遮着点好。”王幼恒说着话,递给五郎一把伞,然后就将自己手里的伞撑开,遮在了连蔓儿的头上。

    五郎也将纸伞撑开,遮在了他自己和小七的头上。小七并不怕太阳晒,但是伞下的阴凉很好玩。

    纸伞撑在头顶。连蔓儿有瞬间的错愕,随即就莞尔,王幼恒真的是个相当体贴的男人。

    他们挑了条安静的小巷子走,不逢集日,巷子里行人稀少。有了年岁的青石板路面,因前两天的雨水冲刷,显得格外的干净,杂草顽强地从石峰里钻出来。偶尔还能看见一朵、两朵黄色的、小小的野花,就在路中间,向行人扬起它的笑脸。小巷两侧。大树下有三三两两乘凉的人。

    空气中弥漫着花香、草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