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晋凶猛-第3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幺唯一还闹心的就是,董鄂七十的身后事。毕竟自家老头的祖坟,那是不能动的。

    哎,都怪老头不听劝,这要是一把火,一了百了,自己抱着老头的骨灰,走哪带哪,哪有这么麻烦。

    虽然不信鬼神,可过年清明的,给自家老头燎两张纸,那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

    老幺倒是不怕老四翻脸,给自家阿玛的尸骨怎么滴。毕竟董鄂氏整个族,老四还惹不得的。

    他就是嫌,往后上坟烧纸的不方便。

    要说老幺考虑的多全面呀,这人的思想,永远在一个很让人无语的基调上。没有在这么大的生死存亡的事情上,想着这么一个让人纠结的问题。

    老四对付兄弟的手段不怎么高明。

    同样老四也有闹心事,那就是他家额娘,老四还没搞定呢。

    十阿哥能乐呵的事情就是,跟自家福晋唠叨一下,老四被德妃为难的时候,兄弟们,是怎么看乐和的。

    当然了十阿哥心里也暗爽就是了。这个老幺从十阿哥的表情中,就能看出幸灾乐祸来。

    一直到十四阿哥回朝。直接被老四发配守灵。十阿哥那是真心的寒心了。

    十四那是老四的亲兄弟。老四能做到这样,十阿哥就在想,到时候他该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

    再怎么没心没肺的人,都得想想这个问题。要是九哥在京城,兄弟两人还能开解一下。

    九哥都被老四给弄的四处转悠去了。

    十阿哥就想了,老四把九哥打发的那么远,也未尝不是在把他敦郡王放在一个孤立无援的境界中。

    老幺把一切都看在眼中,十阿哥那里他从来不管。

    可对于儿子老幺说过这么一句话,谁敢打你的脸,你就废了他的手,敦郡王府的特色就是,从来不受气。还没人敢给敦郡王府俩色看呢,额娘给你的人,从来不是摆设。

    宫里有了太后,虽然这个太后,一直都没有接过凤印,不过毕竟是皇帝的额娘。

    现在缝初一十五,老幺都要进宫给太后请安的。

    在一群的诰命夫人,还有亲王福晋,郡王福晋当中,一直在听说这位太后,也不是很消停。

    一直在嚷着自家十四呢,看来太后的闹腾,根本就瞒不住。不光自家男人在看乐和。

    老幺倒是乐意看到老四的笑话,谁让这人让自己男人不痛快呢。

    要说起来,老四办事效率也挺快的,在老幺给太后请安之前,就把十阿哥看门的工作给转手了。

    现在的十阿哥,就是在兵部领个闲差,还有正白旗的差事,

    倒是正白旗,现在名正言顺的在十阿哥的手上,这也算是雍正皇帝给点实权吧。

    还有一件事,就是三阿哥,老四竟然让老三去给康熙看凌了,当真是狠呀,一个先皇,两个皇子守灵。

    十阿哥虽然不说什么,而且看不上老三,真心的认为,老三,该。

    ps:

    《重生回城记》期待大家点击,收藏。

 正文 第六百零五章 矛盾生

    还有一件事,就是三阿哥,老四竟然让老三去给康熙看凌了,当真是狠呀,一个先皇,两个皇子守灵。

    十阿哥虽然不说什么,而且看不上老三,真心的认为,老三,该。

    可毕竟兔死狐悲呀,这是头一个兄弟,别看老四对外册封废太子为礼亲王,可十阿哥瞧着老四那张脸,就知道这人一肚子坏水,不定憋什么主意呢。

    老幺在宫里听着这些诰命们的小道消息,一边也在掂量,十阿哥不乐意当皇帝,

    再说了,就是想当皇帝,那也不是非的老四要砍你了,在做打算不是。

    心中稍微有点上火。

    关键是拿不住十阿哥到底什么态度,老幺还是乐意,十阿哥自己想到处看看,不是谁都能舍下荣华富贵的。

    虽然她们家走到哪,都少不了荣华。

    其实想看看老四对老十啥态度也不难。前天十阿哥回府说,他跟老四提了,洋人的事情,老四还颇为重视,

    就是在朝廷上一点都没有关于十阿哥的事,明摆着坑人呀,

    老幺叹气这个至少说明老四忌惮自家男人,不愿意他更出彩了。

    被皇帝忌惮,这个人,还能怎么出头呀。可以想象的未来。

    雍正皇帝也郁闷,你说当初康熙皇帝死的时候,他这个未来新任皇帝的话,都不如一个混账郡王的话管事,

    这事对雍正来说,那是想起一次郁闷一次。

    老十的威望不管因为什么,都不能在助长了。即便是因为她混,没人敢惹,那也不成。还有国法吗,还有皇帝吗。

    老幺进宫给太后请安,倒也不是他一人。是一群的兄弟妯娌。

    唯独没有八福晋,老幺对外面的闲事不太关心,恍惚听说。老八封王的时候,八福晋说了什么话。膈应到老四了,老四这人管得宽,竟然敢让兄弟休妻,当真是前无古人。

    平时也没看出来老四这么心里不平衡呀。

    你说死个儿子,没俩小老婆啥的,就能让人这么大的变化,当真是变化太快了。怎么就心里变态了呢。

    三福晋面容憔悴。毕竟自家男人已经去守灵了“十弟妹神采不错”

    这人在记恨老十两口子。

    老幺不跟落水狗打交道,要挑战咱们就挑硬叉子,赢了现在的董鄂氏那也是胜之不武,

    老幺还是有傲气的。咱们当姑娘的时候就能pk你一个皇子福晋,如今咱们儿子都是郡王了,你怎么还好意思在往自己跟前站呢,

    老幺对三福晋“三嫂脸色不好,女人的容颜多重要呀。三哥回来,看了会心疼的,好好的养养吧”

    不打击人的情况下,老幺把三福晋给关怀的嘴唇直哆嗦。

    作为皇后的四嫂走在前面“十弟妹,弘暄可跟着一起进宫了。哀家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他了”

    这个没有孩子的皇后,对弘暄不错。

    疼别人给丈夫生的孩子,不如看一个没有血缘关系孩子,舒心,大概都是这个理。

    老幺不在乎三福晋,快走两步“皇后呀,你这宫里还好吗,不如原来串门方便了,你要是惦记弘暄,回头我让他进宫给你请安”

    说话跟四福晋没有当皇后时候一样,一如既往的让皇后脑瓜仁疼。

    永远不知道十弟妹下一句话说什么,永远不知道十弟妹下一个让谁下不来台。

    好在还给他面子“弟妹呀,太后心情不是很好,你们多陪陪她”

    老幺“是吗,太后心情不好,我还是请过安,就走吧,打扰太后休息,不大好吧,皇后呀,你知道的,我是怕皇上的”

    这个倒是,当初董鄂氏到自己府上赔罪,那都是挑四阿哥不在府上的时候去的,可不是怕的很吗。

    不过作为皇后,说出来的话,敢这么答对的,就老十媳妇一个,

    四福晋的忍性不错“十弟妹想差了,哪能呀,皇上多仁和呀。再说了跟太后说说话,不是让她老人家开怀吗”

    四福晋甚至在想,你要是能噎我这样,把太后给气气该多好呀。

    老幺不吭声了,真不想在宫里耽误时间,她还有正事呢。

    不过既然来了,就要给皇后面子,给太后面子。看看就去看看好了。

    果然给太后请安的时候,太后的心情不是很好。

    老幺觉得尤其是看到自己的时候,心情更是不好。

    老幺心说别是迁怒了吧,虽然咱们家爷们没让你老儿子回来祭拜康熙,可让你大儿子当了皇帝了,好歹咱们当初也是个人证呀,你这么看我,这不是仇恨我吗,恩将仇报呀,

    原来老四跟他恩额娘一样,都不是好东西。

    德妃当了太后,可还在自己的宫里住着呢“老十媳妇,哀家好长时间没有看到你了”

    这是把老幺从一群的诰命中给拎出来,单独训话了。

    老幺觉得这女人虚伪,你不是不乐意当太后吗,怎么还自称哀家呀,有这样找存在敢的吗。

    心中鄙夷,现在估计跟老四搭边的,老幺都膈应“不会呀,初一十五,臣妾都有进宫请安。大概是臣妾气度内敛,没啥存在感”

    太后冷哼,你个蠢妇,哪里有气度可说“听说老十现在专门管旗物了,就老十那个心性,不是哀家说,也就是能管理管理旗物了。”

    这是在贬低十阿哥呀。

    老幺在康熙跟前都不受气,甭说你个小老婆“回太后,十爷生性耿直,能做好一件事情就很值得骄傲。”

    然后抿嘴一乐,说的好不娇羞“谁让当初皇阿玛就那么信任他,非的给十爷那么的差事,哎皇阿玛恐怕是随着十爷折腾呢,就没见过这么宠儿子的阿玛。您是不知道,可是把十爷给忙的呀,生生地瘦了一大圈,臣妾那个心疼呀,如今皇上体恤,倒也松快许多”

    见过不要脸的,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

    仿佛康熙皇帝踹十阿哥踹的那么多脚,跟亲了十阿哥那么多口一样。

    这宫里可不是一个人呀,好多人的脸色都给憋紫了。

    真心的不知道董鄂氏原来是这么奇葩的人。

    德妃不是非的折腾老十两口子,是老十当时在康熙身前说的那话太过分了,

    当额娘的怎么能不记恨,当时十阿哥说的是‘十四回来不回来有区别吗’你说多不客气呀。

    太后这口气就不是憋了一天了。

    咸鱼翻身,当太后了,要是还跟往日一样忍气吞声,那当太后还有什么意思。

    没想到老十媳妇竟然如此不上道。在德妃看来,这是在嫌弃他的出身,当初老十媳妇,在太后跟前可不是这个态度。

    要说起来,这就是德妃自卑了。她这人从来没有从出身上走出来。

    德妃看着老幺脸色难看,这女人不说诚惶诚恐的,还敢得瑟起来。

    老幺这人跟德妃相反,当不当太后我都不是忍气吞声的。而且德妃这人,在老幺看来,康熙活着的时候,还是挺上道的。

    怎么康熙没了,上头没人管着了。就干出来作呢。

    到底是见不得大场面,没人压着,立刻就现行了。当然了也可以理解为,老糊涂了。

    也不想想她董鄂氏什么人,原来的康熙皇帝能压制她,那是老幺给十阿哥面子,好歹康熙害死皇帝的儿子。

    你德妃算个什么东西。小老婆。

    所以这两人见面那可真是有看头。

    皇后在边上不吱声,有人转移太后的眼睛那真是再好不过了,

    就是希望太后长点心眼,不能把老十媳妇逼急了,老十媳妇那真不是一个拿捏的。

    皇后还是晓得轻重的,老十如今可是新贵,别看一直在被免职,可人家依然是手握实权的人物。

    现如今的京城,皇族子弟中,还有点人力物力的,也就是老十了。

    太后“老十媳妇原来是如此豁达之人,到让哀家意外。老十媳妇弘暄多大了”

    老幺看着这个老太太,觉得或许是皇宫的生活太寂寞了,所以非要在他这找点刺激。

    不作不会死,老幺觉得就是对德妃说的“回太后,还不大,十三岁了”

    德妃“哎,你说贵宝比弘暄大了三岁,这说话就十七了,到现在还没有个说法呢,真是让哀家心里着急呀,女孩家家的,在外面跑着,真让人怎么说呀,老十媳妇,不是哀家说你,惯孩子可不能这么惯”

    老幺笑眯眯的“皇阿玛在的时候,给过贵宝口喻,贵宝的亲事,十爷自己定,有皇阿玛的贴身玉佩作证。贵宝是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臣妾是董鄂氏出来的姑奶奶,不敢越权呀。就想太后,从来不过问,皇上的事情一样。臣妾当以太后为表率”

    老幺可不在意说点善意的谎言,在说了,你就是说了也不算,

    大不了往后我闺女不回来,反正也没想着回来。

    至于打太后的脸,老幺可不在乎,现在老幺就怕自己的巴掌扇的没力气。

    顺便给雍正帝添点堵,那是最好的。能让这娘两把积怨弄到明面上来更痛快。

    太后脸色僵硬,小小的董鄂氏说话间,尽然敢奚落挑衅与他“弘暄十三了,也不小了”

    老幺“会太后,嗯,可不是吗,要不是赶上皇阿玛大行,都改说亲了”

    一句话把太后愣是给呛了回去。你也甭拿我儿子说事,你就是想给我儿子说亲,我还信不过你的眼光呢。

    ps:

    强推《重生回城记》

 正文 第六百零六章 小老婆太后

    一句话把太后愣是给呛了回去。你也甭拿我儿子说事,你就是想给我儿子说亲,我还信不过你的眼光呢。

    太后深吸口气,给弘暄说亲,抬举你了,哀家可是没有那个闲心“老十媳妇,老十都到了这个年纪,你说就这么两个孩子,怎么对的起爱新觉罗的祖宗呀,看看他们兄弟,哪个不是多子多福”

    老幺心说你要是在守孝期间给十阿哥送美人,你才是棒槌呢。还多子多福。

    你家儿子,就要把兄弟给坑的差不多了“臣妾愧疚呀”这话老幺说的至情至性。

    太后心下一空,这女人怎么这么配合呀“老十媳妇,不是哀家说你,太不上心了,什么事情大的过子嗣呀。这样吧,哀家给老十挑几个”

    皇后沉不住了“太后,现在还是孝期呢”

    太后“你当哀家糊涂吗,现在老十眼前放着,熟悉熟悉往后不是伺候起来上手吗”

    说着弯了皇后一眼,老十要是受不住才好呢,正好治罪。

    老幺跟着点头“还是太后心疼人呀,自从皇贵妃没了,就数您最心疼我们爷了,臣妾带爷谢谢太后。”

    说完正经八本的对着太后行礼。当然了,在太后听来,董鄂氏再说,她不是十阿哥的正经婆婆,多管闲事。

    老幺真心的就没那个意思。就是那皇贵妃出来,恶心德妃一下而已。

    太后不管这个,现在我说了算就成“还是老十媳妇懂事”

    都说老十媳妇比老八媳妇跋扈,在她的手里不是一样老老实实的。

    当然了就不信有人不怕被自家皇帝儿子给休回去,想必董鄂氏怕了。

    老幺一叹气“本来这事臣妾不想说。不过既然太后提到这里了,臣妾爷不能瞒着了。臣妾把太后当成亲近之人才开口的,虽然太后一直不承认自己是太后,可在臣妾看来。您是皇上的额娘,那就是太后,这话也只能跟您说了”

    太后闭眼。被人扇了一个嘴巴。你不当太后,你凭什么管我呀。还成哀家。不要脸。董鄂氏就是这个意思,可恨呀。

    皇后低头,太给力了。

    接下来就是当皇帝额娘的责任了,不能白让我叫太后。

    老幺“太后老人家,您也知道,我们爷这人,一心为了大清。从不计较得失,可以为了大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个不是臣妾乱说,大伙都知道。十爷,从丰乐敦郡王,从没有拿过一分的俸禄。这个可是不瞒着人的,我家爷高风亮节,朝中无人不晓。我就是想瞒着低调点,那也是不可能的。”

    皇后牙疼。这是啥人呀,睁着眼说瞎话,那是皇帝不给的,罚俸。懂不懂。

    老幺接着感慨“幸得皇阿玛高看,委以重任,从旗物,到兵部,到丰台大营,这些年风里来雨里去,从来没有一声抱怨”

    皇后仰头望天,也就是董鄂氏能把老十赞美道这个程度。

    太后嘴巴有点抽筋,说道跟老十不是一个人。

    老幺“您知道郡王的俸禄咱们就不要了,毕竟都是大清的子民,为国为民那是应该的,可是居家过日子谁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