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材料帝国-第3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了这样一些传闻,材料学院的地位便远远高于安河大学、安河工大等省内重点高校了。有些中学老师甚至声称,除非学生能够考上京大、华清等几所顶尖高校之外,否则就应当优先选择材料学院。你进材料学院的时候也许只是一个大专生,但从材料学院出来的时候,起码也能带着一张重点院校的博士入学通知书了……
“听你这样一说,我对材料学院真的有些兴趣了。”田如芝笑道,“这么了不起的一所学校,真的值得去拜访一下。”
出租车司机用手一指前方,说道:“你看,前面就是材料学院的大门了。不过,你要去材料学院的什么地方,最好还是让我送你过去,要不学校太大了,你从门口走进去,说不定还要走半个钟头呢。”
“我要去……”田如芝这才想起在电话里联系王瑾时对方给她报的楼号,赶紧从兜里翻出来,对司机说道:“是梅园7号楼……”
司机对于材料学院还颇为熟悉,开着车进了校园,便径向教师宿舍区开去,依次经过了什么松园、竹园。田如芝坐在车上,忍不住一阵阵地心惊,虽然秦海向她介绍过材料学院的情况,但她还是万万想象不到,这所学院竟然有这么大。
最初王瑾跟她说什么楼号的时候,她还有些不屑,觉得一家省里的学院能大到什么程度,进门随便问问不就能找到了吗?现在看来,她真是低估了学院的规模,如果要从门口走进来,半小时或许有些夸张,但十几分钟是最起码的。
“大姐,你看,这就是梅园7号楼了。”司机停下车,对田如芝说道。
田如芝给司机付了钱,拎着包走下车来,认真地打量着眼前这幢住宅楼。这是一幢极具现代风格的6层住宅楼,外墙刷着米黄色的涂料,所有的玻璃窗都是国内很少见的棕色铝合金窗。透过一楼住户硕大的玻璃窗,田如芝能够看到屋里漂亮的板式家具和彩电、冰箱等电器,显示出户主的生活水平丝毫不亚于京城的富裕人家。
王瑾真是一步进入小康生活了……田如芝在心里感慨道,一股羡慕与嫉妒交织的情绪悄悄地涌上了心头。(未完待续。。)
第六百一十六章 失落的田如芝
“如芝!”
“王瑾!”
房门打开,两个分别已经四五年的闺蜜互相夸张地呼唤着,拥抱在了一起。孙玉智帮田如芝接过了包,然后笑呵呵地站在旁边,看着两个女人重逢的场景。
对于王瑾和田如芝二人来说,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重逢,因为在过去的几年时间里,她们分别都经历了人生中重大的变化,都有过痛苦的煎熬,也有过绝处逢生时的欣喜。相比之下,田如芝的感慨又远比王瑾要多得多,看到闺蜜的身材、皮肤都保养得颇为讲究的样子,田如芝不禁偷偷地藏起了手,不敢让王瑾看到她手上因为常年端盘子、洗盘子而留下的粗糙痕迹。
初见面时的激动终于过去了,王瑾让着田如芝在自家客厅的沙发上坐下,又端来了茶水和水果,然后兴冲冲地说道:“如芝,快说说,你在美国这几年过得怎么样?肯定比国内强得多吧?对了,我听说美国家家户户都有车,你家老刘是不是也已经成天开车上下班了?”
“老刘刚刚毕业,我们现在还没有闲钱买车呢。至于生活嘛……唉,真是一言难尽,如果不是秦总给我们雪中送炭,我都不知道还能不能再见到你们呢。”田如芝百感交集地说道,虽然自曝家丑是一件难堪的事情,但她还是不想欺骗自己的好朋友。再说,留学基金是由秦海建立起来的,说不定孙玉智、王瑾他们早就知道她和刘汉松在美国的窘境了。
孙玉智在旁边插话道:“我上次去美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听几个在美国的中国学者说起过,说他们刚到美国那几年,生活非常艰难,想必你和老刘也吃了不少苦吧?”
“是啊。这种苦是你们想象不到的。”田如芝说道,“有好多次,我都后悔出国去了,在国内虽然苦一点,可好歹还能受人尊重,我在美国餐厅里打工。完全就是下等公民啊,那种滋味……唉!”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嘛。你看现在老刘已经博士毕业了,你们也算是在美国定居下来了,咱们过去的同事有多少人羡慕你们啊。”王瑾说道。
“羡慕我们什么呀!”田如芝道,她用手指了指客厅里的各种陈设,说道:“我看他们应该羡慕你们才是,孙老师成就这么高,你们的生活又这么好。你们家这套房子。最起码也有100平米吧?”
“是124平米,阳台算是送的,不在124平米之内。”王瑾略带得意地说道,在那个年代,124平米的楼房绝对算是豪宅了。以往也有京城工业大学的同事到红泽来开会、出差,到她家来的时候,都被房子的面积之大给震住了,这算是王瑾最为自豪的事情。
“这都是学院分配的?”田如芝问道。
王瑾道:“我们学院的住房。可以租,也可以买。我们是自己买下的。一平米240块钱,这一套房子足足3万块钱。买下来的好处就是自己可以装修一下,而且以后即使我们不在材料学院工作了,这房子也还是我们的。”
“说什么呢,不在材料学院工作,我上哪去?”孙玉智瞪了王瑾一眼。对她的这种说法颇为不满。
“我只是打个比方嘛……看你,对材料学院比对自己的老婆还忠心耿耿……”王瑾佯作嗔怒地对孙玉智说道。
“3万块钱……王瑾,你和孙老师的工资够买得起吗?”田如芝关注的,却是房子价格。她这趟回京城的时候,曾经回工业大学去走了走。也了解了一下工业大学老师们的收入。她了解到,这两年老师的收入比以前有所上升,但平均月薪也就是在400至500之间。考虑到物价上涨的因素,其实家家户户的余钱并不多。拿出3万块钱来买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还好吧。”王瑾轻描淡写地说道,“玉智现在算是有突出贡献的教授,工资有4000多;我的工资低一点,只有1500,我们两个人一年就差不多能够赚到6万多块钱了。另外,玉智刚刚搞出来的铈基稀土永磁材料,市场前景非常好,集团一次就发了10万块钱的奖金,所以买房的钱不算什么大问题了。”
“你们的工资竟然有这么高?”田如芝的眼睛瞪得滚圆,心中五味杂陈。
当年,她和刘汉松毅然辞去了在京城工业大学里的公职,自费前往美国留学,就是为了追求一种更富裕的生活。在经历了两年苦不堪言的打工生活之后,他们幸运地遇到了秦海,通过秦海设立的留学基金改善了自身的生活,不过这也仅仅是改善而已,距离他们期待的富裕还相差甚远。
好不容易等到刘汉松博士毕业,在美国公司里找到了一份工作,他们算是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像很多美国人那样生活了。刚才王瑾问她家里有没有买车,其实他们已经有了一个买车的计划,打算在一两年后买一辆二手车。在他们看来,能够开车上下班,无疑是融入美国社会的一个重要表现,也是能够在国内的朋友面前炫耀一下的资本。
这次回国,她见了几位在工业大学时候的同事,和他们聊起美国的生活时,田如芝是带着几分自豪的,而大家看着她的眼神,也是充满了艳羡。的确,他们曾经吃过不少苦,刘汉松现在的工作也不算轻松,但他们能够住上100多平米的公寓,能够有买车的可能性,至于各种家电,那更是不在话下,用她对同事们说的话来说,“家电相对于在美国的收入而言,根本就不贵”。
所有这些自豪的感觉,在她站在王瑾家的楼下时,就已经开始消退了。及至进了王瑾的家门,看到屋里应有尽有陈设,再听王瑾说到两个人有6万元的年薪以及一次性拿到的10万元奖金,田如芝感觉到自己和刘汉松是两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自己两口子吃了那么多苦,最终反而不如留在国内的孙玉智夫妇,这让她情何以堪呢?
如果要拿汇率来算,刘汉松的年收入也能到10多万人民币了,如果拿回国内来花,当然能够找到富豪的感觉。可他们毕竟是要在美国生活,2万多美元的年薪,只能算是过得去,要想稍微奢侈一点就远远不够了。可孙玉智夫妇的10多万人民币可就值钱了,没听王瑾说吗,一套124平米的住宅,也不过就是3万元而已。
“王瑾,听你这么一说,我真觉得我和汉松出国去,是大大的失误了。”田如芝用酸楚的口吻说道。
“可不能这样说。”王瑾道,“国内这几年经济状况比你们出去之前稍微好了一点,老师的待遇也有所改善,可是和美国还是没法比的。至于说我们家,这只能说是托秦总的福,如果不是秦总把玉智调到材料学院来,我们估计现在还住在筒子楼里呢。”
“这倒也是。”田如芝稍稍地把心理调整过来了一些,她说道:“来安河之前,我回工业大学去看了一下,真的还有很多老师还住在筒子楼里呢。不过,现在的筒子楼倒是比咱们过去住的强一些了,都有了厨房、卫生间,起码生活上是方便多了。”
“这是国家的筒子楼改造工程,各高校都是这样做的。”孙玉智笑道,“其实就是在原来的筒子楼外面接了一截,算是人性化了一点吧。”
田如芝道:“是啊,怎么也没法跟你们材料学院比啊。我原来听秦总说起过材料学院的生活待遇,心里还没什么感觉。看了你们家,我才知道,你们这是提前进入了小康社会啊。”
“如芝,你说什么呢,什么叫‘我们’材料学院,你现在不也是集团的人吗?咱们还是同事呢。”王瑾笑着纠正着田如芝的措辞。
有关田如芝的使命,在大秦集团内部是保密的,不过孙玉智和王瑾却知道其中的内情。按照集团的设计,田如芝要来找孙玉智合作开发铈基永磁电机,孙玉智如果不了解田如芝的真实身份,就很难开展合作,所以秦海便让人把具体情况都向孙玉智夫妇做过通报。当然,这个消息仅限于孙玉智夫妇知道,材料学院的其他老师是不了解这个情况的。
“没错,从现在开始,我也算是大秦集团的一员了。”田如芝说道,“我想好了,要认认真真地把秦总交代的工作做好,对得起他当初给我们的帮助。”
“如芝,我告诉你,秦总这个人虽然年轻,但非常有魄力,而且非常体贴职工。只要你好好工作,做出了成绩,他是绝对不会亏待你的。”王瑾郑重其事地向田如芝交代道。
“嘻嘻,我可不在乎什么亏待优待,只要未来秦总能够给我分配一套在材料学院里的房子,哪怕没有你们家这么大,我也知足了。说不定,过几年我就让汉松把在美国的工作辞了,也来材料学院工作呢。”田如芝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未完待续。。)
ps: 推荐一下上山打老虎的新书《唐朝小官人》。老虎是历史大神,前面已经写过4本精品书,这本我一直在追,感觉比前面4本写得更有趣,大家不妨去看看。
第六百一十七章 非常看好安河
最早接到秦海的要约,让她扮演外商收购红泽电机厂的时候,田如芝想得更多的是感恩和回报,对于自己能够从这件事中得到的利益并没有太大的期待。在她心目中,秦海算是她和刘汉松的恩人,没有秦海的留学基金贷款以及给她安排的基金会的职位,她也许会累死在打工的餐厅里,刘汉松也不一定会如此迅速地拿到博士学位。
刘汉松和田如芝都算是比较传统的中国人,知恩图报这种观念,在他们心里是根深蒂固的。秦海帮助过他们,那么现在秦海又需要他们的帮助,他们自然是无法拒绝的。秦海其实也对田如芝说起过做这件事情的报酬,田如芝只是付诸一笑,说自己并不是为了报酬而答应做这件事,报酬多少对她而言是无所谓的。
田如芝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想的。她家的经济状况已非两年前可比,秦海能够给的那点报酬,对她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这件事情需要耗费的精力和时间都不少,甚至会影响到她正在读的博士学位。她能够舍弃这些来给秦海帮忙,自然就不会太在乎报酬与否了。
可是,这种想法在她与孙玉智、王瑾夫妇的交谈之后便发生了改变,她突然意识到,成为大秦集团的一员,远比在美国拿个学位再找一份不上不下的工作要好得多。孙玉智夫妇所以能够得到这样的生活条件,完全是因为孙玉智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能够为大秦集团做出贡献。她田如芝不是搞科学的,但在经营管理方面有自己的专长,如果能够以这项专长在大秦集团脱颖而出,集团给自己的待遇。难道会比不上给孙玉智的那些吗?
赛米公司收购红泽电机厂,并完成对安河电机厂的蚕食,这是一个关乎集团战略的大项目。因为种种原因,田如芝成了这个项目的关键人物。按照约定,田如芝将管理红泽电机厂一至两年时间,然后再找一个借口把电机厂转让给大秦集团。届时她的任务就算是完成了。田如芝最初的想法,也是把电机厂转让出去之后,就回美国去继续自己的学业,但现在,她有了新的想法。
她想到,如果自己能够在这一两年时间里表现出卓越的管理才能,那么在电机厂转让给大秦集团之后,集团是否会让自己继续留在厂里担任领导工作呢?当然,如果她对此没有兴趣。秦海是不会勉强她的。但如果她主动流露出愿意留下的意思,集团应当会予以考虑吧?
在与秦海交流的过程中,田如芝知道大秦集团的产业扩张得很快,管理人才一直处于短缺的状态。如果她愿意留在集团里工作,而她前期的表现又能够让集团觉得满意,那么留下来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如果能够留下来,就意味着她成了集团旗下一家重要企业的领导人,其地位应当在孙玉智这样的专家之上。孙玉智、王瑾夫妇能够享受到的待遇。她也同样可以享受到。如果能够在国内拥有丰厚的收入和令人仰望的地位,她和刘汉松又何必在美国当一个外来移民呢?
我能够做到的!田如芝在心里默默地说道。
王瑾和孙玉智当然不知道自己的无心之举居然为集团招揽到了一名管理人才。田如芝也非常聪明地没有在他们面前说出自己的想法。她知道,自己能不能得到秦海的青睐,取决于她正在做的事情能不能做得漂亮,一切都是要靠实力说话的。
田如芝在王瑾家里吃了一顿家庭便宴,席间与孙玉智探讨了一下有关铈基永磁电机的技术问题,并对好了未来与省里沟通时的口径。饭后。孙玉智和王瑾陪着田如芝参观了一遍材料学院,向她介绍了学院这些年取得的学术成果和技术专利,这让田如芝又加强了要留在大秦集团的决心。
第二天一早,田如芝带着马格,乘出租车来到了红泽市招商局。听说有一家美国公司要在红泽投资。招商局长朱晓东顾不上矜持,亲自下楼迎接,把田如芝和马格二人带到了招商局的大会议室,招呼他们坐下,又喊来七八名下属,围着田如芝和马格坐了足足大半圈。
“这位是美国赛米电机公司的ceo马格先生,我是马格先生的助手,兼公司的财务总监,我叫田如芝。”田如芝端坐在朱晓东对面,用极其商业化的腔调进行着自我介绍。
“欢迎欢迎,欢迎马格先生,欢迎田总监。”朱晓东满脸堆笑地应道,他学着田如芝的样子,把自己的下属分别介绍了一通,然后才小心地问道:“不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