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醉枕香江-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金镛对此行却抱有极大的信心,他站在远处观察了一会儿,等林宥伦和朋友打完招呼,又应付完那些攀交情的人,他便端着酒杯走了过去。
周彗敏跟着经纪人林小曼去了别处,王组贤在酒会上的应酬比林宥伦还多,林宥伦找不到说话的人,正准备找个安静的角落一个人坐坐,转身却看到一个和善可亲的老者,在儒雅气质的衬托下,显出一种不言而喻的身份。
“后辈晚生,见过金大侠!”林宥伦抱拳向金镛行了一礼,别具一格的见面方式让金镛不觉莞尔一笑,摆摆手说:“今天又不是英雄大会,你这一套我可吃不消。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们就以平辈论交吧。”
“查老先生是香港的文坛盟主,况且以后我还指望着在《明报》上继续写小说赚钱,你这么说可是折煞我了。”林宥伦这么说倒不是刻意恭维,香港的文化人多少都跟《明报》有过关系,所以金镛在香港的文化和出版界,隐然有“盟主”之地位。
香港经济学的教父级人物林山木曾在《明报》资料室做过资料员,经金镛赏识派往英国学习财经,后自立门户建立《信报》;以散文广受欢迎的作家张君默在《明报》做过记者小说家江之南曾经是《明报》的编辑,女作家亦舒也在《明报》当过娱乐记者。
而《明报》的专栏版在香港文化界更是极具江湖地位。大报低酬,仍然趋之者众。在《明报》开专栏已经成为香港文化人身份一种象征。
金镛呵呵笑道:“我好不容易才让郭靖守住了襄阳,可你倒好,直接让梁萧领着元军将南宋打了个底穿,既然我们都已经交过一次手了,你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我猜您来找我,肯定不是为了讨论小说故事的。”林宥伦没再坚持,不过语气依旧恭敬。
“林生对大陆如今的时局有何看法?”金镛出此一问,却是存了考校林宥伦的意思。
林宥伦并没有直接发表任何的观点,却先和金镛说了一个笑话:“有一次联合国召开会议,中国、美国和苏联的元首都坐车去会场,三辆车行驶到一个丁字路口,美国人朝左转,苏联人朝右转,司机请示后面的首长走哪条路,首长告诉他,打右灯,朝左转!”
金镛听完那位首长的回答当场就笑了,可很快他便收住了笑,仔细琢磨起了这个笑话里的深意,慢慢表情变得严肃了起来。
《明报》在60年代曾开辟“北望神州”版,每天刊登有关大陆的消息,满足香港人对大陆一无所知的需求,从此《明报》便以“言论读力”的形象成为报道中国消息的权威。
尽管《明报》与金镛在有关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常被人讥笑为“机会主义者”和左摇右摆的“墙头草”,但进入八十年代《明报》已经发展成为一份拥有读力报格的知识分子报刊,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明报》的社论一直对香港社会具有较大影响,不仅备受港英当局关注,甚至也受到内地和台湾的重视。
金镛一直在关注大陆的改革开放,和很多香港人一样,金镛对这项政策能否长久执行心存疑虑,不过听林宥伦这个笑话里的意思,他对大陆的改革开放倒是很有信心。
这种事情除了等待时间检验,谁都不敢妄下结论,金镛原本只是想要试探林宥伦的态度,没想却听到了一个有趣的回答。
“我听说查老先生已经答应加入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在这里我有一个不情之请。”林宥伦收起玩笑的表情,神色肃整地说:“我知道基本法的制定,就是为了保证回归之后香港在大陆的体制下保持相对的读力地位,但我希望查老先生在草拟基本法时,也要考虑回归后香港和内地的沟通融合问题,不要等十年二十年以后,香港人依旧觉得自己是香港人而不是中国人。”
一想到后世香港回归十余年,港人依旧对大陆有诸多排斥,林宥伦心中便觉有些悲哀。见金镛面露不解,他接着解释说:“港人治港的基本原则没有错,但基本法应该是一座桥梁而不是一堵墙。大陆的改革开放政策若能一直持续下去,至少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都能够保持经济的强劲增长,而香港的地缘已经决定了,回归之后对大陆的依托姓会越来越强,如果内心里就对这个国家缺乏归属感,回归后港人又将何以自处?”
【求收藏、推荐】
第90章 《明报》副主编
林宥伦的一番话让金镛陷入了深思,这时沈宝新也端着酒杯走了过来。
“两位大才子,看你们聊得那么开心,连我这个满身铜臭的商人也忍不住过来凑凑热闹,不会不欢迎吧?”
一般人提起《明报》只知道金镛,事实上在《明报》的草创阶段,除了靠金镛的武侠小说吸引读者,沈宝新的经营手段亦功不可没。只是沈宝新在《明报》占股不多,而无论在编辑委员会还是行政委员会,长期担任家长角色的金镛都是最高的决策者,所以知道沈宝新名字的人并不多
经金镛介绍,林宥伦这才知道沈宝新的身份,说了声“久仰”,却猜不透沈宝新过来的意图。
沈宝新朝林宥伦举杯致意,“听说了林生不少的轶事,心中好奇难耐,特意过来见见你这位藏身录像厅写作的世外高人,还望林生不要见怪才好。”
“沈先生说笑了!”林宥伦举举酒杯,只当这是沈宝新见面暖场的玩笑话。
“可我最近又听说一件事,林生好像已经不在那家录像厅上班了,不知如今在何处高就?”沈宝新接着又问。
“闲在家,暂时还没想好要干什么,沈先生莫不是有什么好工作要向我推荐?”林宥伦从沈宝新的话里琢磨出了一些味道,但不是很确定。
“《明报》的副主编,林生可有兴趣?”这是金镛和沈宝新早就商量好的决定,沈宝新抢在金镛之前开口,便是想和林宥伦先套上交情,以后金镛如果真把《明报》转给林宥伦,有引荐这层关系在,沈宝新也不会太吃亏。
沈宝新态度转变之快,令金镛也有些措手不及。不过转念一下,便明白了沈宝新这是为将来留后路,人之常情,金镛也不好说什么,何况沈宝新邀请林宥伦加入《明报》,金镛本来也就是这个意思。
林宥伦确实很意外,无线、嘉禾拉拢他还说得过去,怎么《明报》也突然对他感兴趣了?
“既然答应加入基本法起草委员会,便不能再分心两用,不曰我就会辞去《明报》社长的职务,但报社的事务总要交给一个放心的人去打理。”金镛看着林宥伦,他看中的人是谁已经不言自喻。
林宥伦摇摇头,“我这个人懒散得很,让我写东西还行,管理一家报社恐怕是力有不逮。”
金镛邀请林宥伦加入《明报》,许之以副主编的职位,一开始并不指望林宥伦能直接上手管理,只是让他对《明报》有所了解,而金镛也需要一段时间来考察他的能力,以确定他究竟能不能成为自己的接班人。
金镛与妻子育有两子两女,寄予厚望的长子在美国自杀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痛,而次子钟情美食评鉴,在报社做了多年会计,转到出版公司工作,念念不忘的依旧是吃,自号“八袋弟子”,师从美食家蔡阑,为很多报纸杂志写过食评。长女嫁人之后便专心相夫教子,小女儿12岁拜师水墨画家丁衍镛,醉心作画,三个子女都没有继承金镛衣钵的想法,随着年纪渐长,金镛却不得不开始考虑接班人的问题。
《明报》是金镛毕生心血的凝结,即便有将股份转让的想法,也要认真的考察人选,林宥伦从各方面都符合他的要求,唯一缺的就是对《明报》的认识,让他从副主编开始做起,逐渐地了解《明报》的方方面面,曰后金镛才放心将《明报》托付于他。
后世金镛便是在1992年《明报》最鼎盛的时期,将股份转售给商人于平海。金镛此时道明心意,林宥伦惊讶之余,心想金大侠还真看得起自己。要买下《明报》,4、5年内至少得攒够数亿身家,换成别人这基本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明报》意外投来的橄榄枝,倒是让林宥伦对未来多了几分期待。在娱乐圈拍电影圈钱,在文化界办报刷声望,名利双收的事情林宥伦当然不会拒绝。
林宥伦答应加入《明报》,金镛在酒会上还有其他的应酬,见目的达成,约好改曰见面详聊,便心满意足的和沈宝新一起告辞离开。
林宥伦手拿着酒杯,正低头想着去《明报》上班的事情,身后突然有人轻轻叫了一声“林先生”,转头一看,发现邱淑珍就站在自己身后。
“那个死胖子呢?”
林宥伦下意识地问了一句,看到邱淑珍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这才发觉不该问得这么直接。一时想不到其他合适的话题,林宥伦便说起了邱淑珍的今天打扮:“这条红裙子和你身材很配。”
“我这是随便租来的,哪有林先生送给周小姐和王小姐的裙子漂亮。”邱淑珍幽幽地叹了口气,语气中有些自怨自艾的味道。
林宥伦不以为然地耸耸肩,“随便租来的衣服也能穿这么漂亮,邱小姐有这份傲人的资本,以后还担心会没有漂亮裙子穿?”
这话终于让邱淑珍变得开心了起来,接着就说起王京在《赌圣》中安排她做女主角的事,因为是林宥伦写的剧本,邱淑珍就想问问他的意见。
林宥伦喝了一口红酒,放下杯子便点点头,说:“我觉得你挺适合的,而且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难说你拍完这部戏就变成大明星了呢。”
王京拍电影,别的方面不一定靠谱,但选女主角的目光一定是不会错的,虽然他电影里的女主角大都是以花瓶的形象出现,但这些花瓶都很姓感,很可爱。
王组贤应付完身边的狂蜂浪蝶,恰好经过这里,见到林宥伦和邱淑珍在这边站着说话,便走过来问:“你们在聊什么?”
“自然是在说你。”林宥伦耸耸肩。
“说我什么?”王组贤一脸狐疑地看着林宥伦和邱淑珍,心里根本不相信有这么巧的事。
“说王小姐今天穿的裙子很漂亮。”邱淑珍反应也快,马上就接上了林宥伦的话。
王组贤脸上出现几分凄切,叹口气说:“又不只是我有。”
林宥伦听到王组贤情绪低落的话语,不由悯怜生爱,哄她说:“下次一定送你份独一无二的礼物。”
王组贤这才高兴请来,不过却对邱淑珍说:“阿珍,你可不要被这家伙的花言巧语给骗了,男人都是这般口是心非,这时候他哄着你,心里却不知正想着谁呢。”
【求收藏、推荐】
(求三江票!!)
第91章 不识抬举
“我是不是错过了什么?”周彗敏从侍应生托盘上拿下一杯香槟,盈盈走来,柔弱的外表下却有股倔强不服输的气质。
王组贤心想着说曹艹曹艹到,脸上却笑盈盈地回答说:“周小姐的应酬都已经结束了?”
“王小姐不也忙完了吗?”周彗敏心照不宣地回了一句。
两女本来就是宴会上的焦点,此时聚到一起,酒会上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过来,可惜林宥伦却无福享受众人艳羡的目光,他现在一个头两个大,都不知道该怎么把王组贤和周彗敏劝开。
酒会上的其他人却不这么想,他们只看到周彗敏和王组贤一左一右站在林宥伦身边,旁边还站着一个穿红裙的娇俏女郎,可谓是艳福不浅。不过对这一幕,倒是没有多少人感到意外,林宥伦年少多金,又顶着“才子”的头衔,不打上“风流”的标签怎么行?既然大家都觉得是才子就得奉旨风流,那么林宥伦此时众美环绕便无损于形象,传扬出去甚至还是美事一桩。
可偏偏就有人看不过眼,私底下冷冷哼了一声。
“那三个女人都不是省油的灯,别看那小子现在得意,以后谁玩谁还不知道呢。”
潘笛生等了半天,见身旁无人回应,只好借着咳嗽掩饰尴尬。
“潘少,这个林宥伦是嘉禾、邵氏都争相拉拢之人,不能对他掉以轻心啊。”洪劲宝好心在旁劝了一句。
嘉禾向来支持有实力的电影人自己成立卫星公司,只管投资,不干预制作,而邹闻怀对公司旗下影人外出拍片的擅自行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洪劲宝除了经营自己的宝禾公司,又在珠宝商潘笛生的资助下,与影坛怪杰岑健勋搞了一家德宝公司。
潘笛生持有德宝公司60%的股份,名义上便是公司的大老板,若不是看重这家伙舍得花钱拍电影,洪劲宝根本没功夫陪这位公子哥来参加无线的酒会。
潘笛生手里夹着根雪茄,满不在乎地说:“不就是一个剧本卖一千万吗?你过去跟他说,德宝也给出一千万,买他一个剧本!”
潘笛生确实好面子,但他一点都不傻,嘉禾的《宝贝智多星》和永盛的《赌神》可都是赚得盆满钵满,光卖埠收入就是本土票房的数倍,一千万买个剧本听起来很荒谬,但电影公司在背后其实赚得更多,要不然那么多人对林宥伦的剧本趋之若鹜。
《赌神》的卖埠收入没有《宝贝智多星》那么高,但永盛给林宥伦和王京的分红加起来至少也有800万,潘笛生野心勃勃想要在电影圈大展拳脚,当务之急不是拥有自己的院线,而是要想办法先打响公司的名气。深谙广告之道的潘笛生自然不会做赔本的生意,他心里早打了一盘如意算盘。
林宥伦现在风头正劲,德宝从他手上买下一个剧本,然后再将消息透露给媒体,到时候大张旗鼓的一番宣传,德宝还愁没名气?
不过真正的想法,潘笛生并不会对洪劲宝说,他就是要摆出一掷千金的豪富姿态,好叫洪劲宝以后都死心塌地的跟着他干。
洪劲宝虽然从心底里看不起潘笛生这样的富家公子,但绝不会跟钱过不去,潘笛生要他过去和林宥伦交涉,他也正希望借这个机会和林宥伦攀上一点交情,自然满口答应。
洪劲宝肥胖的身影挤到林宥伦身边,确实有些煞风景。好生生的一副才子戏佳人的场面就这样给破坏了,众人扫兴之余,都觉得林宥伦既是“才子”,肯定看不上洪劲宝这样的“粗夷武夫”,洪劲宝这时凑过去只会自讨没趣,可没想到林宥伦接下来的反应却叫众人大跌眼镜。
“三毛大哥,你怎么来了?”林宥伦做出一副和洪劲宝很熟的样子,热情走上前和洪劲宝打招呼,暗中却不停地给洪劲宝使眼色。
洪劲宝如果不来,林宥伦还真不知道该怎么从周彗敏和王组贤之间脱身。
洪劲宝反应也够快,反应过来之后立刻拍拍林宥伦肩膀,和他称兄道弟的客气了一番,两人这番表演,硬是没有叫王组贤和周彗敏看出破绽。
两女都以为林宥伦和洪劲宝早就认识,洪劲宝这时候过来找林宥伦肯定有正事,所以都很懂事的没有继续纠缠林宥伦。王组贤拉着邱淑珍一起走了,周彗敏虽然留了下来,但也乖巧地站在一边,不打扰林宥伦和洪劲宝谈事情。
洪劲宝啧啧嘴,伸出大拇指夸道:“林老弟,真是好福气啊。”
林宥伦苦笑着摇摇头,“三毛大哥,你就别笑话我了,要是齐人之福真那么好享,我还用得着像现在这么狼狈么?”
戏已经演完了,洪劲宝就不好再叫“老弟”、“老弟”的称呼林宥伦,便改口叫“林先生”,接着又把潘笛生请林宥伦为德宝公司写个剧本的意思转述了一遍。
“我们德宝愿意开价一千万,请林先生帮写一个剧本。”
潘笛生里原话是“让”林宥伦写个剧本,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