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芷若之只想种种田-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秀英一见周芷若沉吟,便知其意,马上道:“如果这个妇人只是个奸细或是骗子,让伯父和伯母这么远的路跑一趟,也太麻烦了。不如差人把她送去武当山吧。”
周芷若听了道:“这也不急的,等解了洪都之围再说吧。”
马秀英笑了笑,脸上有点不自然,但也没有再说什么。周芷若却知道她是想说洪都以寡敌众,薛显万一战死了,那还不是一样要把这妇人送去武当山!而且现在朱陈两军大战在即,奸细什么的,也是的确够能挑动人的神经。可如果真是周芷若的外祖母,让她这样一直住在馆驿里,也不是个办法。
周芷若想了一回,便问道:“那她有没有提起有我母亲这样一个女儿?”
马秀英道:“我问过她有几个孩子,她说有四男一女,二儿子就是你舅舅薛显,她带着的孩子只有十岁,却是你外祖的遗腹子,还算是你的小舅舅呢!”
周芷若听了大奇:“不会吧?我外祖母年纪也不小了吧?”
马秀英道:“这却不知,只是看上去她年纪似乎挺大的了,不过若要骗人,也不会用这个来骗吧。”
周芷若一想也是——不过母亲薛氏今年三十七岁,她十五岁便与父亲私奔,十七岁生下了自己。而二舅舅薛显今年已经三十八岁,外祖母如果也是十八岁生的二舅舅,那小舅舅今年虚岁十岁,九年以前的话,她该是四十七岁,虽说不是完全不可能,但也太过离奇。
但是马秀英说的也有道理,如果是骗子,哪会有这样大的破绽!
于是便道:“姐姐说的不错,待我去问问她好了。”
心想母亲的闺名,只是自己和父亲、大舅舅薛显三人知道,便是沐英也不知。去试探一下,自然便知真伪。
马秀英见了,便道:“那也好,我陪妹妹一起去。”
朱元璋道:“既然如此,你们速去速回,我也还有些公务要处理。”
他这次去庐州也有半个月了,府里的事务自然也要处理一下。
周芷若便在马秀英的引领下去了城中的驿站——来到目标所在的屋外,周芷若推门进去,却见里面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正拿着一本书,在教一个孩子认字。
那妇人和孩子见有人进来,便抬头来看,见是马秀英,那妇人便行礼道:“夫人来啦,不曾远迎,还望恕罪。”
马秀英笑道:“老夫人不必多礼。”然后一指周芷若,“这是我的一个妹子,想来见见老夫人。”
那妇人看了看周芷若,对她笑了笑。周芷若上下打量了一下这个老妇,只见她约莫的六十余岁,眉目间既不与母亲相似,也不与舅舅相似——也许舅舅和母亲长得都像外祖父?
其实薛显和薛氏虽然性别不同,但是长相却有些相似,这也是当初周芷若一下子就接受了薛显的原因之一,而现在的这个“外祖母”,以及这个“小舅舅”,与母亲和大舅舅的长相,却是完全不同。
这时那妇人对周芷若行了一礼,道:“见过姑娘了。”
周芷若忙还了礼——万一真是外祖母,可不能受她这个礼——道:“请问老夫人有几个孩子?”
那妇人愣了一下,没想到周芷若上来就问这个,然后看了一眼马秀英,然后道:“我有四子一女,这个是我最小的儿子,也是我丈夫的遗腹子。”
大概她以为马秀英又找了什么人来试探自己吧,所以才会又看了马秀英一眼。
周芷若问道:“请问老夫人尊姓?”
那妇人道:“老身娘家姓吴。”
周芷若点了点头——这倒是真与自己的外祖母一个姓氏,便又问道:“那请问您的女儿,闺名是什么?哪一年出生?”
吴氏上下打量了一下周芷若,眼中露出疑惑之色:“我女儿闺名悦芝,乃是泰定四年生人。”
周芷若心里“格登”一下,母亲的确是叫悦芝,但还怕弄错,又问道:“那她有乳名么?”
吴氏面上神色更显惊奇,但仍道:“她乳名乃中唤作闰娘,因为她是闰月里生的。”
周芷若一听,知道这的确是自己的外祖母不错了,便上前裣衽行礼道:“芷若见过外婆。”
吴氏一惊,上前扶起周芷若,颤声道:“你……你是……你是闰娘的女儿?”
周芷若点头道:“是,家父姓周,讳字上远下达。”
吴氏听了,眼中滚下泪来:“原是周家的与你娘一起走了的,我只当这一世再难与你娘相见,却不想连你都这么大了……那……那他们现在还好么?”
周芷若浑没料到今日会在这里遇到自己的外祖母,心中也是激动万分,便道:“他们现在住在武当山上,待等过几日,我便送您去他们那边!”
吴氏一惊,道:“你舅舅不在应天么?我听说你舅舅在这边,才来找他的。”
周芷若心想做母亲的依靠儿子,也是正理,便道:“他现在在外打仗,忙得很,大概没什么工夫来照顾您呢!”
心想既然真是我的外祖母,那也该远远地送走,不要留在应天,以免受到朱元璋的牵制才是。
这时马秀英笑道:“那可真是太巧了,今日芷若妹子才来,就遇到了亲人,这可真是天大的喜事!”
说着吩咐下人替吴氏收拾东西,让吴氏先住到朱元璋的府邸去,然后对周芷若道:“妹妹放心,我会好好照顾老夫人的,等洪都的事了了,再作安排。”
周芷若见马秀英这样说,也不好坚持,便点头应了。
吴氏突然之间见到了外孙女,也是激动万分,带着儿子与周芷若、马秀英一起坐了马车回去,一路上细问了薛氏这些年来的情况,当得知周芷若都有了儿子,自己已经做了外曾祖母的时候,更是喜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周芷若见她头发花白,容颜枯瘦,五十多岁的人,看上去年近七十一般,也知她这些年来日子过得苦,便也问了她这些年来的境遇。
第三章 沐英初阵
原来自从周芷若的外祖薛恭与薛显、薛杲兄弟二人并不在一处修河堤。薛恭有相熟的人,通过诈死的方式逃了回去,薛显薛杲二人后来寻访他的下落,却是真的当他死了。
他也不敢在白天回在集庆的老家,只是在夜间回了村子,看到妻子已经不在了,便去了妻子的娘家找她,却不想在路上相遇——原来吴氏和三儿子薛炅走到半路遇了强盗,吴氏逃得性命,薛炅却受了伤,在客栈里养了几个月伤,却得了感染死了。
这一下路费也没了,吴氏只得在这附近做了人家的佣人以糊口。
薛恭见到妻子,便带着她一起走了——此时正逢乱世,也没人会来抓一个逃走的仆妇。
薛恭也不敢回集庆,怕再被抓走,便带了妻子一路南下去了浙南。
虽然三个儿子都失散了,而且看来也都是凶多吉少,但是薛恭却在晚年又得了一个儿子薛纲。只是两年前薛恭得了病,拖了半年多死了,吴氏和儿子又流落他方,却听说有个叫薛显的人在应天作官,便带着儿子来看看。路上又打听了薛显了相貌和籍贯,更加确定是自己的儿子,却没想到到了这边,儿子却被陈友谅的六十万大军围在了洪都城里。
吴氏得知这个情况后,倒是想走也不能了,如同软禁般地被安置在了驿馆里,直到周芷若这天到来。
回到府里,吴氏知道了女儿和女婿在武当山过得也不错,想到当年女儿与周远达私奔的事,心里也是嗟叹不已,只是嘴上不说罢了。
马秀英安排好了吴氏和薛纲,自己便离开了,周芷若与吴氏其实也没有什么亲情,相见之下,反而没有吴氏那样激动,只是从身上又拿出了些银子给她,让她自己花用,不要事事都去烦马秀英。
吴氏虽然出身也不甚低,但是这二十年来生活得也苦了,见了周芷若和马秀英的样子,反而当周芷若如今是什么身份高贵的人,不敢多多亲近。
周芷若也不怎么放在心上,只是想着等洪都的事完了,就想法子让外祖母离开这里——这总不是个事,就算住到薛显家里去也是好的。
但是现在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慢慢地等着,等朱元璋的兵都集结起来。从四月中旬一直到五月下旬,终于集结了二十万可以出征的大军,开始出发。
却说沐英自从到了洪都后,就把各种丐帮的力量都集中到洪都来,虽然军中的大部分力量都被陈友谅控制,但仍然有一部分听从丐帮的调遣,纷纷赶到了洪都。
朱文正表面上是个纨绔子弟,但实际却有大将之材,在听说陈友谅有可能来打洪都后,也不着急,仍然是每天喝酒,把城防的事都交给了沐英。
薛显虽然勇猛,倒不是个草包,见此情况便与另几个朱元璋派来辅佐朱文正的人对沐英道:“朱文正乃是我军主将,他如此形状,看来我军将无斗志。你不必折在这里,还是走吧。”
沐英道:“陈友谅如果要直扑应天,我们也不须忧虑,只等着应天的战局发展再做决定。如果来攻洪都,这正是你我立功的机会,为什么要走呢?围攻小城,人越多越难胜!刘秀昆阳破王莽、张辽合肥破孙权、沈璞盱眙破拓跋焘的战例都是如此。”
朱元璋手下的人都是些大老粗,沐英举的这些例子,除了张辽破孙权有些人知道外,另两样都不怎么了解,反而要沐英详为解释。
但是这样一来,这些人也都更佩服沐英了。
于是前世这一战的主帅乃是朱文正,这一世却成了沐英。
沐英也不管名声了,在附近大肆搜刮粮食,然后吩咐军中工匠赶制各种守城器械。等到四月陈友谅来攻时,沐英已经准备多时,只等着他来了。
沐英不是没有想过去暗算刺杀陈友谅,实在是朱文正看上去实在是个只知每日里花天酒地的家伙,他怕自己一走,朱文正也开溜了——那就算丐帮的人不动,朱元璋的这一万多人没了主将,也是没有斗志再战了。
虽然现在实质上的主将是沐英,但朱元璋的部队的主将毕竟是朱文正。
陈友谅先是顺流而下,沐英早得了军报,派出邓愈毁了所有的码头,在岸边列阵等着陈友谅。
陈友谅倒也机灵,知道他们这是准备“渡河未济,击其中流”的意思,倒也不敢马上命令弃船登岸。
前一世朱文正整天花天酒地,等陈友谅攻到洪都城下,这才如梦方醒指挥守城,平白丢了这个机会。
这一次沐英主动出击,陈友谅见对方严阵以待,便让大队人马都先上了南岸,到了下游一点的地方找渡口,只留一部分兵让猛将张定边率领在这里牵制邓愈。
朱文正这时认为既然已经出兵迎战了,就索性真刀真枪地干一场,应该分兵抵御,不让对方搭浮桥,延缓陈友谅的进攻锋芒。
沐英道:“陈友谅为人奸诈,不可能这样大张旗鼓地另找登岸的地点,这乃是为了吸引我军的注意,使留在这里的张定边可以乘虚渡河。我若分兵,正中其计!”
可足足等了一天多,派去监视陈友谅大军的薛显才派人送信来说陈友谅离了很远才驻扎在一个渡口前,却并不登北岸,而是在南岸休整,此时众将都主张以分兵抵御较为稳妥。
沐英解释道:“陈友谅率大军六十万前来,必有轻我之心,他故意到要走一天路程以外的地方去找渡口,又不立即登岸,就是想诱我分兵。张定边这里仍有约两万人,我若分兵,必中其计!只要我们乘此反击,可以必胜。敌军虽有浮桥,在薛显在,渡河仍需时间。我军趁此机会强攻张定边,只要一天工夫,就可以解决他,所以不必忧虑。”
朱文正惊道:“薛显只有三千人,如何挡得住六十万大军?”
沐英道:“张定边是陈友谅最得力的猛将。我军若攻蒲陈友谅,张定边必定来救,即便张定边兵少,我军两面受敌,也是必败无疑。我让薛显带去的三千兵都是我丐帮的精锐,陈友谅一时半会拿不下他的。而我军派只要派邓愈前去挑衅,张定边性急,一定会来决战。陈友谅持重,又相信张定边的能力,不会马上来救。我以全力打张定边,必可将他击败。张定边乃是陈友谅军中之胆,只要他被击败,陈友谅全军士气也会受到影响,我军方可坚持守住洪都。”
众将听了都拜服,却不知这都是沐英熟读史书兵书,以及《武穆遗书》的结果。
却说邓愈派一支小部队去挑衅,张定边见这样小的一支兵也敢来挑战,当即命令部下强行登岸。
沐英却让邓愈一触就走,引张定边全军上岸。张定边欺对方兵少,果然上当,结果沐英与赵德胜两支兵左右出击,拦腰把张定边的兵截断,然后从早上辰时打到晚上酉时多,张定边的部众渐渐支持不住。
而沐英仗着倚天剑,剑气纵横,一路杀到张定边的中军前。张定边要与沐英决一死战,却被左右架住,强令撤退——倚天剑威力太强,张定边武功再高,再勇猛,也不是沐英的对手!
这一仗沐英大获全胜,几乎把张定边的部队全部歼灭,陈友谅果然来不及前来相救,只得继续猛攻挡在他面前的薛显。
薛显的兵少,吸引了陈友谅的注意,让陈友谅以为很快就能消灭掉他,然后救张定边,所以延误了战机,使得张定边几乎全军覆灭。
薛显带的都是丐帮的精兵,在岸边布下了狼牙铁钉的拒马,把车辆布置成一个半圆形的阵势,半圆形的顶只离岸一百多步,让陈友谅军冲不起锋来。
陈友谅太自大了,以为兵力占绝对优势,也没细看就下令登岸冲锋。薛显的每座拒马后面配了二十名士兵,还有一张大弩,在拒马后面还竖起厚盾以掩护士兵的身体。
此时已是夏天,陈友谅大举进攻,从清晨打到中午,对着半月阵的锋顶猛冲,结果被薛显的大弩杀得人仰马翻。眼看到了中午,天气渐热,陈友谅又不知张定边那边的情况,就下令稍作调整。
待到午后未时过了,陈友谅军得到了那边沐英出兵与张定边厮杀的消息,果然没有派兵去增援张定边,而是传令再度攻击登岸,想自这里登岸,然后从侧面攻击沐英军。
这一次陈友谅军从三个方向同时进攻,不但进攻锋顶,还从两侧攻打薛显的军圆弧。
薛显这一次又用弩撑了小半天,但是敌军越来越多,渐渐地逼到拒马之前,他这边的弓弩已经发挥不出威力。
于是薛显命令把随身携带的长矛截断,只剩四五尺长,拒马后第一排的人执矛透中拒马的孔洞刺敌,后面的人用大锤锤矛。丐帮的人都是身怀武功的,一人可以背五六根长矛。拎两把大锤,照样可以行军赶路,所以武器一定不成问题。
由于陈友谅军人多,又都密集在拒马之前,一矛可以刺穿五六个人,致使陈友谅军一下子死伤惨重,不得不溃退下去,薛显趁势转入追击,又杀伤了上千人,陈友谅拔剑杀了好几个人都没有阻拦得住这次溃退。
陈友谅无耐,只得让士兵退到船上,然后重新集结起来再行进攻。
不料待到陈友谅重新整军完毕后,已经是晚上了,薛显已经完成了沐英交给他的阻击任务,引军撤退了。
待到陈友谅发觉对面已经只是一座空营,已经是晚上戌时了,不禁气急败坏,马上传令追击——他的船上带着马匹,命令骑兵出击,结果眼看要追上了,却传来了张定边惨败的消息。
陈友谅吃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