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都猎手-第3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喟叹,包蕴了作者对生命流程的理性思考?“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一句点
    出林花匆匆谢去的原因是风雨侵龚,而作者生命之春的早逝不也是因为过多地
    栉风沐雨?所以,此句同样既是叹花,亦是自叹。“无奈”云云,充满不甘听
    凭外力摧残而又自恨无力改变生态环境的感怆。换头“胭脂泪”三句,转以拟
    人化的笔墨,表现作者与林花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这里,一边是生逢末世,
    运交华盖的失意人,一边是盛时不再、红消香断的解语花,二者恍然相对,不
    胜缱绻。“胭脂泪”,遥按上片“林花谢了春红”句,是从杜甫《曲江对雨》
    诗“林花著雨胭脂湿”变化而来。林花为风侵欺,红^叟鲛肖,
    状如胭脂。“胭脂泪”者,此之谓也。但花本无泪,实际上是惯于“以我观物”
    的作者移情于彼,使之人格化——作者身历世变,泣血无泪,不亦色若胭脂?
    “相留醉”,一作“留人醉”,花固怜人,人亦惜花;泪眼相向之际,究竟是
    人留花抑或花留人,已惝恍难分。着一“醉”字,写出彼此如醉如痴、眷变难
    舍的情态,极为传神,而“几时重”则吁出了人与花共同的希冀和自知希冀无
    法实现的怅惘与迷茫。结句“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一气呵成益见悲慨。
    “人生长恨”似乎不仅仅是抒写一已的失意情怀,而涵盖了整个人类所共有的
    生命的缺憾,是一种融汇和浓缩了无数痛苦的人生体验的浩叹。
    苏幕遮①
    【宋】范仲淹
    碧云天,
    黄叶地,
    秋色连波,
    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
    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②
    追旅思,③
    夜夜除非,
    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
    化作相思泪。
    【作者】
    969-1052,字希文,吴县
    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
    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
    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
    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
    【注释】
    ①此调原为西域传入唐教坊曲。“苏幕遮”是当时高昌国语之音译。宋代词家
    用此调是另度新曲。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双调,六十二字,上下
    片各五句四仄韵。②黯:形容心情忧郁。黯乡魂:用江淹《别赋》“黯然
    销魂”语。③追:追随,可引申为纠缠。旅思:羁旅之思。
    【品评】
    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碧云天,
    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
    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
    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
    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
    的画面。“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
    交相辉映。同时,“斜阳”又点出所状者乃是薄幕时分的秋景。“芳草无情”
    二句,由眼中实景转为意中虚景,而离情别绪则隐寓其中。“芳草”历来也是
    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之一,如传为蔡邕所作的《饮马长城窟行》:“青青
    河畔草,绵绵思远道”;李煜的《清平乐》:“离恨恰如草,更行更远还生”。
    埋怨“芳草”无情,正见出作者多情、重情。下片“黯乡魂”二句,径直托出
    作者心头萦绕不去、纠缠不已的怀乡之情和羁旅之思。“夜夜除非”二句是说
    只有在美好梦境中才能暂时泯却乡愁。“除非”说明舍此别无可能。但天涯孤
    旅,“好梦”难得,乡愁也就暂时无计可消了。“明月楼高”句顺承上文:夜
    间为乡愁所扰而好梦难成,便想登楼远眺,以遣愁怀;但明月团团,反使他倍
    感孤独与怅惘,于是发出“休独倚”之叹。歇拍二句,写作者试图借饮酒来消
    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全
    词低徊婉转,而又不失沉雄清刚之气,是真情流溢、大笔振迅之作。
    渔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②
    衡阳雁去无留意。③
    四面边声连角起,④
    千嶂里,⑤
    长烟落日孤城闭。⑥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⑦
    羌管悠悠霜满地。⑧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注释】
    ①此词为北宋年间流行歌曲,始见于北宋晏殊,因词中有“神仙一曲渔家傲”
    句,便取“渔家傲”三字作词名。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四个七字句,一个
    三字句,每句用韵,声律谐婉。②塞下:边地。风景异:指景物与江南一带
    不同。③衡阳雁去的倒文。湖南衡阳县南有回雁峰,相传雁至此不再南飞。
    见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五十五。④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
    声。角:军中的号角。⑤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⑥长烟:荒漠上的
    烟。⑦燕然:山名,即今蒙古境内之杭爱山。勒:刻石记功。东汉窦宪追击
    北匈奴,出塞三千馀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
    业未成。⑧羌管:羌笛。霜满地:喻夜深寒重。
    【品评】
    一○三八年西夏昊称帝后,连年侵宋。由于积贫积弱,边防空虚,宋军一
    败于延州,再败于好水川,三败于定川寨。一○四○年,范仲淹自越州改任陕
    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延州当西夏出入关要冲,战后城寨焚掠
    殆尽,戍兵皆无壁垒,散处城中。此词可能即作于知延州时。原有数阕,皆以
    “塞下秋来”为首句,欧阳修尝称为“穷塞外之词”(宋魏泰《东轩笔录》卷
    十一)。但流传至今的却只有此词。词的上片着重写景,而景中有情;下片着
    重抒情,而情中有景。这恰与《苏幕遮》仿佛。但它的题材与风格却是有别于
    《苏幕遮》的。首句“寨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
    的异样感受。次句“衡阳雁去无留意”以南归大雁的径去不留,反衬出边地的
    荒凉,这是托物寄兴。接着,“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
    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长烟落日”,画面固不失雄阔,但续
    以“孤城闭”三字气象顿然一变,而暗示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过片后“浊酒
    一杯”二句,写戍边将士借酒浇愁,但一杯浊酒怎能抵御乡关万里之思?久困
    孤城,他们早已归心似箭,然而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还乡之计又何从谈起?
    “羌管悠悠”句刻划入夜景色,而融入其中的乡恋益见浓重。“人不寐”二句,
    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霰的正是这种
    感伤之情。不言而喻,此词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
    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其情调与唐人建功异域、追奔逐北的边塞诗迥不相同。
    但范仲淹到延州后,选将练卒,招抚流亡,增设城堡,联络诸羌,深为西夏畏
    惮,称“小范老子腹中有数万甲兵”。此词慷慨悲凉,同样表现了他抵御外患、
    报国立功的壮烈情怀。而更值得重视的则是,范仲淹以其守边的实际经历首创
    边塞词,一扫花间派柔靡无骨的词风,为苏辛豪放词导夫先路。
    蝶恋花①
    【宋】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②
    望极春愁,
    黯黯生天际。③
    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④
    对酒当歌,⑤
    强乐还无味。⑥
    衣带渐宽终不悔,⑦
    为伊消得人憔悴。
    【作者】
    987?-1055?,字耆卿,初号三变。因排行七,又称柳七。祖籍河东(今属
    山西),后移居崇安。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
    柳屯田。由于仕途坎坷、生活潦倒,他由追求功名转而厌倦官场,耽溺于旖旎
    繁华的都市生活,在“倚红偎翠”、“浅斟低唱”中寻找寄托。作为北宋第一
    个专力作词的词人,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发
    展了铺叙手法,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有
    《乐章集》。
    【注释】
    ①此词原为唐教坊曲,调名取义简文帝“翻阶蛱蝶恋花情”句。又名《鹊踏枝》、
    《凤栖梧》等。双调,六十字,仄韵。②危楼:高楼。③黯黯:迷蒙不明。
    ④拟把:打算。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⑤对酒当歌:语出曹操《短歌
    行》。当:与“对”意同。⑥强:勉强。强乐:强颜欢笑。⑦衣带渐宽:
    指人逐渐消瘦。语本《古诗》:“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
    【品评】
    这是一首怀人词。上片写登高望远,离愁油然而生。“伫倚危楼风细细”,
    “危楼”,暗示抒情主人公立足既高,游目必远。“伫倚”,则见出主人公凭
    栏之久与怀想之深。但始料未及,“伫倚”的结果却是“望极春愁,黯黯生天
    际”。“春愁”,即怀远盼归之离愁。不说“春愁”潜滋暗长于心田,反说它
    从遥远的天际生出,一方面是力避庸常,试图化无形为有形,变抽象为具象,
    增加画面的视觉性与流动感;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春愁”是由天际景物所触
    发。接着,“草色烟光”句便展示主人公望断天涯时所见之景。而“无言谁会”
    句既是徒自凭栏、希望成空的感喟,也是不见伊人、心曲难诉的慨叹。“无言”
    二字,若有万千思绪。下片写主人公为消释离愁,决意痛饮狂歌:“拟把疏狂
    图一醉”。但强颜为欢,终觉“无味”。从“拟把”到“无味”,笔势开阖动
    荡,颇具波澜。结穴“衣带渐宽”二句以健笔写柔情,自誓甘愿为思念伊人而
    日渐消瘦与憔悴。“终不悔”,即“之死无靡它”之意,表现了主人公的坚毅
    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词境也因此得以升华。贺裳《皱水轩词筌》认为韦庄《思
    帝乡》中的“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疑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
    羞”诸句,是“作决绝语而妙”者;而此词的末二句乃本乎韦词,不过“气加
    婉矣”。其实,冯延已《鹊踏枝》中的“日日花前常病酒,镜里不辞朱颜瘦”,
    虽然语较颓唐,亦属其类。后来,王国维在《人间词语》中谈到“古今之成大
    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被他借用来形容“第二境”的便是“衣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大概正是柳永的这两句词概括了一种锲
    而不舍的坚毅性格和执着态度。
    雨霖铃①
    【宋】柳永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②
    都门帐饮无绪,③
    留恋处,④
    兰舟摧发。⑤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⑥
    念去去千里烟波,⑦
    暮霭沈沈楚天阔。⑧
    多情自古伤离别,
    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
    晚风残月。
    此去经年,⑨
    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
    更与何人说。⑩
    【注释】
    ①此调原为唐教坊曲。相传唐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
    铃声。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又名《雨霖铃慢》。上
    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②骤雨:阵雨。③都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
    帐幕设宴饯行。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④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⑤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后用作船的美称。⑥凝噎:
    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一作“凝咽”。⑦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⑧暮霭:傍晚的云气。沈沈:深厚的样子。楚天:南天。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
    楚国,故称。⑨经年:一年又一年。⑩风情:男女恋情。
    【品评】
    柳永多作慢词,长于铺叙。此词表现作者离京南下时长亭送别的情景。上
    片纪别,从日暮雨歇,送别都门,设帐饯行,到兰舟摧发,泪眼相对,执手告
    别,依次层层描述离别的场面和双方惜别的情态,犹如一首带有故事性的剧曲,
    展示了令人伤心惨目的一幕。这与同样表现离情别绪但出之以比兴的唐五代小
    令是情趣不同的。北宋时柳词不但都下传唱,甚至远及西夏,“凡有井水饮处,
    即能歌柳词”。柳词盛行于市井巷陌,同他这种明白晓畅、
    情事俱显的词风不无关系。下片述怀,承“念”字而来,设想别后情景。刘熙
    载《艺概》卷四:“词有点有染。柳耆卿《雨霖铃》云‘多情自古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秋节。念宵酒酲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上二句点出离别冷落,
    ‘今宵”二句,乃就上二句意染之”。确实,“今宵”二句之所以被推为名句,
    不仅在于虚中有实,虚景实写,更因为以景“染”情、融情入景。“今宵酒醒
    何处”,遥接上片“帐饮”,足见虽然“无绪”却仍借酒浇愁以致沉醉;“杨
    柳岸、晓风残月”,则集中了一系列极易触动离愁的意象,创造出一个凄清冷
    落的怀人境界。“此去”以下,以情会景,放笔直写,不嫌重拙,由“今宵”
    想到“经年”,由“千里烟波”想到“千种风情”,由“无语凝噎”想到“更
    与何人说”,回环往复又一气贯注地抒写了“相见时难别亦难”的不尽愁思。
    宋人论词往往有雅俗之辨,柳词一向被判为“俗曲”。此词上片中的“执手相
    看泪眼”等语,确实浅近俚俗,近于秦楼楚馆之曲。但下片虚实相间,情景相
    生,足以与其他著名的“雅词”相比,因此堪称俗不伤雅,雅不避俗。
【诗经…国风…周南】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逑:,双鸟之意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水草名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寤:睡醒,寐:睡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①之。①:毛加草头,音帽,有选择之意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葛:植物名。覃:借作藤
    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是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