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花都猎手-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明代建筑
    明代开始,中国进入了封建社会晚期。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规划和经营,清代帝王的宫殿也是在明宫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这一时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建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长城,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建筑水平达到最高。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西至甘肃嘉峪关,长达5660公里。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关城,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八达岭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等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长城
    这一时期,建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官式建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质的作品,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明代,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此外,此时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明式家具也闻名世界。
    值得一提的是,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时期,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寺庙建筑
    庙是中国佛教建筑之一。起源于印度的寺庙建筑,从北魏开始在中国兴盛起来。这些建筑记载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的发展和宗教的兴衰,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人在建筑格局上有很深的阴阳宇宙观和崇尚对称、秩序、稳定的审美心理。因此中国佛寺融合了中国特有的祭祀祖宗、天地的功能,仍然是平面方形、南北中轴线布局、对称稳重且整饬严谨的建筑群体。此外,园林式建筑格局的佛寺在中国也较普遍。这两种艺术格局使中国寺院既有典雅庄重的庙堂气氛,又极富自然情趣,且意境深远。
    中国古代寺庙的布局大多是正面中路为山门,山门内左右分别为钟楼、鼓楼,正面是天王殿,殿内有四大金刚塑像,后面依次为大雄宝殿和藏经楼,僧房、斋堂则分列正中路左右两侧。大雄宝殿是佛寺中最重要、最庞大的建筑,“大雄”即为佛祖释加牟尼。隋唐以前的佛寺,一般在寺前或宅院中心造塔,隋唐以后,佛殿普遍代替了佛塔,寺庙内大都另辟塔院。
    洛阳白马寺
    始建于汉朝的河南洛阳白马寺,是中国官方最早营建的佛寺。寺院呈长方形,占地约4万平方米。白马寺的兴建,有力地促进了佛教在中国及东亚、东南亚地区的发展。因此,白马寺至今仍是许多国家佛教徒朝拜的圣地。
    五台山佛教建筑
    山西省五台山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山上保存的古代佛教建筑多达58处,其中较著名的寺庙建筑包括建于唐朝的南禅寺和佛光寺。南禅寺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有一座木结构寺庙建筑;佛光寺在建筑上荟萃了中国各个时期的建筑形式,寺内的建筑、塑像、壁画和墨迹被誉为“四绝”。
    恒山悬空寺
    值得一提的还有山西省境内北岳恒山悬空寺,这是一座凌空架起的寺院,上靠危岩,下临深谷,造型独特,是极为罕见的建筑。悬空寺位于浑源县城南3。5公里处的金龙峡谷西侧绝壁的山腰上,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建于悬崖上的木构建筑。始建于北魏时期,唐、金、明、清历代均有修葺。整个建筑面对恒山,背依翠屏,壁岩无阶,高楼仰止,是北岳恒山第一奇观。
    布达拉宫
    喇嘛教是中国佛教的一派,喇嘛教寺庙建筑的特点是佛殿大、经堂高,建筑多依山势而筑。位于西藏拉萨的布达拉宫是典型的喇嘛教寺庙建筑。始建于唐代的布达拉宫经历代修缮增建,形成庞大的建筑群。整个宫殿建筑依山势叠砌,辉煌壮观,其建筑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内有殿堂20多个,正殿供奉着珍贵的释迦牟尼12岁时等身镀金铜像。布达拉宫具有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也吸取了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艺术特色。
    此外,承德“外八庙”及北京雍和宫,也都是著名的喇嘛教建筑。
    中国民居
    中国各地的居住建筑,又称民居。居住建筑是最基本的建筑类型,出现最早,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显现出多样化的面貌。
    中国汉族地区传统民居的主流是规整式住宅,以采取中轴对称方式布局的北京四合院为典型代表。北京四合院分前后两院,居中的正房体制最为尊崇,是举行家庭礼仪、接见尊贵宾客的地方,各幢房屋朝向院内,以游廊相连接。北京四合院虽是中国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和家庭制度在居住建筑上的具体表现,但庭院方阔,尺度合宜,宁静亲切,花木井然,是十分理想的室外生活空间。华北、东北地区的民居大多是这种宽敞的庭院。
    堂屋和土楼
    中国南方的住宅较紧凑,多楼房,其典型的住宅是以小面积长方形天井为中心的堂屋。这种住宅外观方正如印,且朴素简洁,在南方各省分布很广。
    在闽南、粤北和桂北的客家人常居住大型集团住宅,其平面有圆有方,由中心部位的单层建筑厅堂和周围的四、五层楼房组成,这种建筑的防御性很强,以福建永定县客家土楼为代表。在中国的传统住宅中,永定的客家土楼独具特色,有方形、圆形、八角形和椭圆形等形状的土楼共有8000余座,规模大,造型美,既科学实用,又有特色,构成了一个奇妙的民居世界。
    福建土楼用当地的生土、砂石、木片建成单屋,继而连成大屋,进而垒起厚重封闭的“抵御性”的城堡式建筑住宅——土楼。土楼具有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和强烈的宗族特性。楼内凿有水井,备有粮仓,如遇战乱、匪盗,大门一关,自成一体,万一被围也可数月之内粮水不断。加上冬暖夏凉、防震抗风的特点,土楼成了客家人代代相袭,繁衍生息的住宅。
    少数民族居住建筑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居住建筑也很多样,如西北部新疆维吾尔族住宅多为平顶,土墙,一至三层,外面围有院落;藏族典型民居“碉房”则用石块砌筑外墙,内部为木结构平顶;蒙古族通常居住于可移动的蒙古包内;而西南各少数民族常依山面水建造木结构干栏式楼房,楼下空敞,楼上住人,其中云南傣族的竹楼最有特色。中国西南地区民居以苗族、土家族的吊脚楼最具特色。吊脚楼通常建造在斜坡上,没有地基,以柱子支撑建筑,楼分两层或三层,最上层很矮,只放粮食不住人,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
    北方窑洞和古城民居
    中国地域宽广、民族较多,各地民居的形式、结构、装饰艺术、色调等各具特点。在此,主要介绍一下个性鲜明的北方窑洞和古城内的民居。
    中国北方黄河中上游地区窑洞式住宅较多,在陕西、甘肃、河南、山西等黄土地区,当地居民在天然土壁内开凿横洞,并常将数洞相连,在洞内加砌砖石,建造窑洞。窑洞防火,防噪音,冬暖夏凉,节省土地,经济省工,将自然图景和生活图景有机结合,是因地制宜的完美建筑形式,渗透着人们对黄土地的热爱和眷恋。
    此外,中国还有保存较完好的古城,这些古城内均有大量的古代民居。其中,山西平遥古城和云南丽江古城均在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平遥古城是现存最为完整的明清古县城,是中国汉民族中原地区古县城的典型代表。迄今为止,这座城市的城墙、街道、民居、店铺、庙宇等建筑,仍然基本完好,其建筑格局与风貌特色大体未动。平遥是研究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建筑、艺术等方面历史发展的活标本。
    始建于南宋的丽江古城是融合纳西民族传统建筑及外来建筑特色的惟一城镇。丽江古城未受中原城市建筑礼制的影响,城中道路网不规则,没有森严的城墙。黑龙潭是古城的主要水源,潭水分为条条细流入墙绕户,形成水网,古城内随处可见河渠流水淙淙,河畔垂柳拂水。
    中国现代特色建筑
    上海和平饭店
    上海和平饭店建于1929年,原名华懋饭店,属芝加哥学派哥特式建筑,楼高77米,共十二层。饭店外墙用花岗岩石块砌成,有金字塔式绿色铜瓦楞皮的尖塔楼;旋转式大门;宽敞的大厅和走廊;意大利大理石地面和立柱;古铜式老式灯具;独一无二的九国风格特别套房……整个建筑物华丽而古朴,享有“远东第一楼”的美誉。
    南京中山陵
    南京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坐落在南京市东郊钟山,整个陵墓建筑群依山势而层层上升,气势宏伟。整个墓区平面形如大钟,钟的顶端为山下半月形广场,中山陵由南往北沿中轴线逐渐升高,依次为广场、石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墓室。中山陵的建筑风格中西合璧,钟山的雄伟形势与陵园内各建筑物,通过大片绿地和宽广的通天台阶,连成一个整体,十分庄严雄伟,被誉为“中国近代建筑史上的第一陵”。
    人民大会堂
    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西侧,是中国国家领导人和人民群众举行政治、外交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人民大会堂建于1959年,建筑面积达17万多平方米,大会堂壮观巍峨,黄绿相间的琉璃瓦屋檐,高大魁伟的廊柱,以及四周层次分明的建筑,构成了一幅天安门广场整体的庄严绚丽的图画。人民大会堂正门面对天安门广场,正门顶上镶嵌着国徽,迎面有12根25米高的浅灰色大理石门柱,进门便是典雅朴素的中央大厅。厅后是宽达76米,深60米的万人大会场,大会场北翼是有5000个席位的大宴会厅。人民大会堂共有100多个大厅和会议室,每一个都独具特色。在建筑风格上,人民大会堂不仅保留了中国传统的设计理念,还吸取了外国的建筑精华,布置得大方雅致,极有特色。
    北京香山饭店
    位于北京西郊的香山公园内,建于1982年,由美国著名的贝聿铭建筑师事务所设计。建筑吸收了中国园林建筑特点,对轴线、空间序列及庭园的处理规整中略带轻巧。整座建筑凭借山势,高低错落,蜿蜒曲折,院落相见,建筑物本身大面积采用白色粉刷,特征极为鲜明,建筑的立面是城堡式的,窗洞皆很有规律。香山饭店院落式的建筑布局既有江南园林精巧的特点,又有北方园林开阔的空间,其中山石、湖水、花草、树木与白墙灰瓦式的主体建筑相映成趣,整座建筑既符合中国传统园林建筑风格,也能满足现代旅游功能。香山饭店于1984年获美国建筑学会荣誉奖。
    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
    1991年建成,新馆与1919年及1931年两次建成的老图书馆连成一体,和谐并存,又不失自身的时代感,新老图书馆一起成为校园中心区最大的建筑。如何与原有建筑和谐共处,是每一个新建筑都面临的问题,清华大学图书馆新馆在这方面是成功的。这一建筑入选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办公楼
    是一座集办公、商务、接待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以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建筑语言共同构筑,建筑空间形态独特,色彩与外饰均引人注目。该建筑形成三角立面,以一道玻璃将喷泉分为室内外两部分,一道从树冠间穿梭而过的空中廊桥将砖红色建筑物的两部分连成一体,并形成一个自然的室外庭院。整座建筑细节考究,细腻耐看,是上个世纪90年代北京十大建筑之一。
    上海金茂大厦
    在上海浦东黄浦江畔、被誉为“中华第一高楼”的金茂大厦,1999年8月全面建成开业。
    金茂大厦高420多米,主体建筑88层,是迄今为止中国最高的大厦,也是全球高度第三的摩天大楼。金茂大厦总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是融旅游观光、商务酒店、写字楼、会议展览及娱乐、餐饮购物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大厦。
    金茂大厦的设计和建设,体现了中国建筑风格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完美结合,开辟了中国建筑史上数十个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是现代建筑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以中国人为主总承包的世界一流的建筑工程。
    【建筑学年谱】
    约公元前5000~前3300年
    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留存大型木构榫卯干阑式房屋。
    约公元前4800~前4300年
    中国陕西西安半坡村和临潼姜寨村有氏族社会聚居遗址,出现木构架房屋雏形。
    公元前3000年
    巴比伦城逐渐形成。
    约公元前27世纪
    埃及萨卡拉建昭赛尔金字塔,为台阶形。
    约公元前27~前26世纪
    埃及吉萨建金字塔群,其中最大的为胡夫金字塔。
    公元前2350~前1750年
    印度按规划建摩亨朱—达罗城,有大量砖建筑。
    公元前2000年
    埃及代尔…埃尔—巴哈里建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公元前2000年
    克里特岛建米诺斯王宫。
    公元前19世纪
    埃及兴建卡洪城。
    公元前1900~前1500年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存商代早期宫殿遗址,是中国已知最早的宫殿遗址。
    公元前1530~前323年
    埃及卡纳克建阿蒙神庙。
    公元前14~前11世纪
    中国河南安阳留存商代盘庚迁殷后的都城和宫殿遗址。
    公元前11世纪
    《诗经…大雅》记载,周文王营灵囿中国西周兴建洛邑。
    公元前8世纪
    亚述建萨尔贡王宫。
    公元前7世纪
    中国春秋时期楚国始建长城。
    公元前6世纪
    建新巴比伦城,伊什达门用琉璃贴面。
    巴比伦建空中花园。
    希腊建普南城,前4世纪重建。
    公元前518~公元前460年
    波斯建波期波利斯豪华宫殿。
    公元前500年~公元750年
    墨西哥留存特奥蒂瓦坎城,有太阳神金字塔建筑群。
    公元前5世纪
    中国春秋末期《考工记》成书,其中“匠人”部分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建筑文献。
    建雅典卫城,中有帕提农神庙等建筑。
    希腊希波丹姆规划米利都等城,建立了城市规划模式。
    公元前3世纪
    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筑园于雅典。
    约公元前250年
    印度桑吉建宰堵波。
    公元前214年
    秦始皇在战国时期秦、赵、燕三北边长城的基础上修成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公元前212年
    中国在渭河南岸兴建阿房宫。
    公元前210年
    中国在骊山建成秦始皇陵。
    公元前194年
    中国西汉建新都长安城。
    公元前156~前141年
    中国西汉粱孝王刘武在今开封建兔园。
    公元前104年
    中国长安建建章宫,创“一池三山”园林布局。
    公元前27~前23年
    罗马维特鲁威著《建筑十书》。
    公元4年
    中国在长安建明堂辟雍,为皇帝宣明政教和祭祀的场所。
    公元36年
    中国四川梓潼建李业阙,为现存最早的阙。
    公元68年
    中国洛阳建白马寺,为中国最早的佛寺。
    公元70~82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