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凤笙-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量有二更哈。
看着先。
72()
中央大戏院里灯火辉煌;如意班的蔡班头听邵经理说段总督也来给芳菲捧场,喜得脑子都不灵了;赶紧带着上好妆的柳芳菲前来拜见。
包厢的门打开;柳芳菲由张槐引见;腰若扶柳般袅袅走进来。
朝段伯烽蹲了个福;喊“总长好”。
蔡班头满脸堆笑:“给您请安了。”
张槐道:“总长在德国饭店设了席,还请柳小姐今晚务必赏光。”
柳芳菲抬起眼睑迅速扫了眼太师椅上的段伯烽;红着脸点点头。
蔡班头愣了愣,激动得连声道:“一定的;一定的。”
张槐朝张经理比了个暂避的手势。
张经理赶紧带着蔡班头退出了包厢。
只剩下柳芳菲还蹲着。
张槐请她起来。
段伯烽道:“听说你最擅长《贵妃醉酒》。”
柳芳菲道:“您客气。芳菲雕虫小技,只怕难入您的耳。”
她的声音清脆得像冰水溅落清溪;又像初春降落的第一缕薄雾;撩动人的神经。
梦菲拿扇子掩住脸。
张槐把人领进来前,她竟一点儿不知道段伯烽有见柳梦菲的打算。
不确定段伯烽是不是看上了柳芳菲。
直到曲秋民把个人引进来。
这人留着八字须,衣着气派,看起来大有身份。
来的正是安德鲁。
“燕孙,许久不见,近来可好。不对,现如今不能这么喊了。该称呼段总长。”
“你我何必客气。”段伯烽脸上有了点笑意,指指柳芳菲,“柳小姐,在江淮艺曲界有盛名。你不是爱听《贵妃醉酒》,正好,今晚可以一饱耳福。”
柳芳菲蹲下道万福。
安德鲁牵住她的手,在那芊芊玉手上弯腰落了一吻,道:“芳菲小姐艳名远播,在下久仰。”
安德鲁在华,对外只是普通英国华商,做的是丝绸茶叶生意。
然而如今在华夏做买卖,最赚钱的,
一是鸦片膏,一是枪支弹药。
段伯烽去年跟他做了一笔生意,就有三百万银元之数。
请客人就坐后,柳芳菲请辞去了后台。
梦菲很有眼色地去了隔壁。
等戏开起来,说起欧洲战局,安德鲁道:“……烈日久攻不下,死伤已达四万,德国用上了420榴弹炮,看来不拿下烈日,德国人誓不罢休啊。”
段伯烽道:“应该离拿下不远了。”
安德鲁点点头。
420榴弹炮,属于攻城炮,命中一发,一个要塞就什么都没了。
这都是两人能想象的。
“我收到的消息,是12倍口径身管,极限射程14,重820,射界最高70,方向20。你的资料应该更全。”段伯烽道。
安德鲁苦笑着摇摇头:“只知道分量实在不轻,得先分解,到了目的地再组装,还真没见过。”
戏台上在唱:羡只羡鸳鸯戏水成双对,叹只叹梨花带雨相思泪,说什么荣华,道什么富贵,怎如那粗茶淡饭举案齐眉……
段伯烽一时被这唱词攫住了神经。
沉默下来。
安德鲁瞧着二郎腿,一只手扶着膝盖,合拍子。
不忘跟段伯烽说:“还没恭喜燕孙喜得贵子。贤伉俪的佳话,我在新闻纸上都看到了,实在令人羡慕啊。”
段伯烽道:“不是,让你来,就是想跟你说这个……夫人执意离我而去,我亏欠她太多,不好强留……家里开着贸易行,做票号生意……请务必帮衬……”
两人是德国留学时的同窗好友。
关系非同一般。
此刻用了“请”字,已经是从未有过的郑重。
安德鲁点头道:“这都好说。不知夫人怎么称呼?”
段伯烽静静道:“凤笙,岳家姓闫。凤笙何处高楼月,这两个字。”
安德鲁在心里记住了闫凤笙三个字。
台上唱到:待等那青丝白,红颜褪,才知道,千姿百媚,比不过人间真情贵……
段伯烽半夜时分回到公馆,脱了外套,进门后打开吊灯,正要进浴室去洗漱,见李佳玉容穿着丝质睡衣,躺在正房那张双人床上,微微抬起上半身,道:“您回来了。”
掀开被子过来,要替段伯烽更衣。
段伯烽推开她:“人呢?”
翠莲碧玉两人正睡得糊里糊涂,听到叫唤立马赶过来。
见李佳玉容也在,都愣了。
“大爷?”碧玉道。
段伯烽指指床:“换了!“
重新扣上领扣,转身往外走。
李佳玉容见他要走,冲过去,拽住他的胳膊:”你已经十多天没回来了,就一点儿不想看看儿子?他现在长得很好,要不……”
“带她回房。”段伯烽撂开她。
碧玉跟翠莲赶快上来拉人。
李佳玉容挣脱不开两人的力道,只能眼睁睁看着段伯烽又下了楼。
碧玉劝她:“您还是先回房吧。大爷从来不喜欢别人违逆他。”
翠莲冷着脸不说话。
二楼只有这么一间正房,床是她早上重新铺的。被子本该叠得整整齐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明显让人睡过。
这个人是谁,用脚趾头想都知道。
“您先回房吧。”见李佳玉容依旧不动,碧玉又催她。
楼下冷不丁传来东西打碎的声音。
三个人都吓了一跳,李佳玉容趁机用力一挣脱,迅速往楼下冲。
到楼梯口,她惊住了。
两个大兵扛着枪,把持住出口,竟不让人离开这栋楼了。
隔天早上,大家都知道郑管家被总长,拿茶碗砸破了头,总长回来又出去,这之后连着半个多月没再回来。
李佳玉容也因为这事病了。
余汝盈劝她:“师兄就是那么个急火脾气。您实在不必放在心上。”
李佳玉容心里痛苦,摇了摇头:“我只想现在就抱着儿子,离公馆远远的才好。”
余汝盈知道她只是说气话,未必有这个勇气破釜沉舟,道:“再怎么样,段家不至于不重视子嗣……您别怪我多嘴,师兄这一阵实在不正常,恐怕都是因为她……现在最要紧的,是好好照顾孩子。过了这一段,师兄心里淡了,自然就好了……”
“她?”李佳玉容想了想,脸色白了,一下抓住余汝盈的手,“你是说?”
余汝盈低着头,躲避她探寻的视线:“……我也料不到会是这样……”
李佳玉容呆了。
抓住余汝盈那句“再怎么样段家不至于不重视子嗣”,如抓着救命稻草。
她想余汝盈说得不错。
这事确实得慢慢来,再怎么样,一个活奔乱跳的孙子,总能叫段家人心软。
一时都想带着孩子,亲自去沅城认认长辈。
然而眼下公馆里到处有大兵站岗,她想出去都不行。
商量余汝盈:“您有办法吗?”
作者有话要说:冯说民国是前线流血丧命,后线花天酒地,有人一掷千金抽鸦片,醉生梦死,也有人食不果腹。
这是个两极分化、奢靡跟腐朽并存的时代。
但我一直觉得是个很精彩的时代。
因为对比鲜明,更显得时代的浓重艳丽。
73()
余汝盈摇摇头;表示没有办法。
李佳玉容失望极了。
晚上一个人对着孩子发呆。
马嬷嬷劝她:“格格;不过是个戏子、伶人,您跟她计较,不等于白白给自己气受吗?”凑过去放低声音说,“她们那样的人,有的是手段拢住老爷们。咱们有哥儿;不必争一时半刻的长短;啊。”
李佳玉容也知道这话不错;然而内心的不平跟委屈;却像摁下葫芦浮起瓢似的;一刻也没法消停。
老话说窑姐儿的被窝百人钻,十个老爷们;九个九都抵不住;何况是那么个声色绝佳、妖媚勾人的坤伶。
从前也不见段伯烽这么堂而皇之。
难道真像余汝盈说的,是因为她。
“从前那个她,不是说,是沅城人嘛……”李佳玉容道。
“她?哪个她?”马嬷嬷道。
“先前那位,走了的那个。”李佳玉容道。
“嗨,当您说谁呢。不是说,是沅城老家来的吗?不像您跟余小姐进过洋学堂,听说是个很沉闷的人。也不怎么管这里里外外的事。”马嬷嬷道。
“大概他喜欢安静的。”李佳玉容自言自语。
马嬷嬷没听清楚,自顾自道:“您怎么突然问起这个?”
李佳玉容便把余汝盈的话,照原话说给马嬷嬷听。
马嬷嬷听得吃惊,脸色都变了。
拍了下大腿:“这不该啊。”
“什么?”李佳玉容道。
“不说那是个乡下女人,跟总长成亲好些年,因为家里实在劝得厉害,才不得不接来省城住的吗?”马嬷嬷道。
“是这样?”李佳玉容噙着眉。
“之前跟林嫂打听,林嫂是这么说的。还怕郑管家怪罪,不敢提太多。可事就是这个事。说当初成亲,是二爷替总长成的亲。来省城住了也就大半年,一年都不到。”马嬷嬷道。
“难怪一直没孩子。”李佳玉容道。
“不是,不是。”马嬷嬷连连摇头,“这新婚夫妻,怀个孩子哪真用得着那么久?说是她家祖上本来就子嗣不旺,不然也不会……”
从前马嬷嬷一直说,不能生养的女人,跟地里缺肥是一个道理,早晚要荒。
这话虽说不好听。
理却说得通。
李佳玉容下意识在心里松了口气。
就算真像余汝盈说的,段伯烽现如今心里还放不下,那么一年、两年,甚至五年、十年后呢?
李佳玉容跟马嬷嬷商量着带孩子回沅城老家,拜见老太太跟大老爷夫妇。
大老爷则恭恭敬敬站在老太太跟前,说家里的事:“……田庄陈溜一直打理得不错,二弟妹突然说要换人,不知道的,还以为陈溜犯了错……”
老太太闭着眼睛,一粒粒拨着佛珠。
自从段伯烽从军后,这串佛珠就没停转过。
大老爷继续说:“娘,迎珍她知道错了。”
老太太嘴里念着经,像是根本没听见。
“老大也因为这个,一直跟他娘别着呢。”大老爷叹了口气。
“……我说过了,让你媳妇先静养,家里的事交给你二弟妹。你要是不服气,这个家现在就交给你们夫妻,我搬出去。”老太太道。
大老爷听这话不对,一膝盖跪在地上,道:“儿子不孝。”
老太太看着他,大老爷低着头。
当年这个儿媳妇不是她看中的,但老大自己中意,做娘的不好真拆散小夫妻。
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可这么些年过去,媳妇年纪见长,脾气行事却依旧如故,丝毫没有长进。
老太太心里无奈多过失望。
大老爷从正堂出来,无功而返,心里难免郁闷。
垂头丧气地回去,被大太太问起:“答应没有?”
“你说呢。”大老爷没好气。
大太太猜到会是这么个结果,讪讪的。
自从她病后,老太太除了打发陶妈来问过一次,脸都没露过。
老东西自恃家世,瞧不起她。
她也不是不知道。
当年谈亲的时候就看不上她,偏偏段承平没用,事事听从,狗都没他这么听声,老太太让往东,哪里敢往西半步。
大太太想想都觉得恨。
头顶罩着个婆婆,到老都不能安生。
不是老东西、老不死,是什么。
这时候余汝盈建议李佳玉容:“认亲后您还没去俞家走动过吧?”
李佳玉容摇摇头:“不是不想去。不知道该不该上门。”
俞家对她是什么态度,她不清楚。
只知道当时迫于舆论,在新闻纸上公开认了她。
马嬷嬷从前还一直劝她:俞家是之前那位夫人的娘家,格格怀着身孕,还是少走动为妙啊。
就是提醒她,外人是绝对不可信的。
余汝盈提出让她去俞家,李佳玉容在心里皱眉。
见她不怎么情愿,余汝盈笑道:“也可以打个电话,让亲家太太上公馆来坐坐,只是礼尚往来而已。来不来就是他们家的事了。”
孩子现在是余汝盈的心头宝。
余汝盈这么说,便很贴合人的心理。
李佳玉容当即给俞家打了个电话。
夏秀珍没来,而是徐晚晴带着闫凤业上公馆来了。
余汝盈把人迎进来,笑着跟李佳玉容介绍:“这是亲家三太太,上次回沅城,我跟三太太有过一面之缘。当时就觉得三太太保养得好,哪里像有个十岁的小公子?”
见来的不是正室太太,只是三太太,李佳玉容便有些失望。
三个人说着称赞彼此的场面话。
余汝盈提起来:“夫人想带孩子回沅城给长辈们瞧瞧,只是路上太远,也不知道家里会不会同意?”
徐晚晴在心里打了个转,道:“我们家商号里倒是装了电话机。有什么话,我能帮着帮着转达的呢?”
余汝盈笑着牵住她的手,侧过脸去跟李佳玉容说:“我就说太太是个热心人。”
俞家从中牵线,话传到大老爷段承平那边,段承平道:“也好。娘年纪大了,身边多个孩子,看着心情也能好点。让她带孩子回来吧,顺便去祠堂上炷香。”
大太太觉得一个大胖曾孙,确实很能软化老太太的心,便欣然同意。
越是年纪大,越不能看着个粉雕玉琢的金童子,在自己跟前咿呀学语、使劲活泼。
人心都是肉长的,不信老太太还能无动于衷。
既然他们老夫妻俩讨好不上,那就让小的去讨好。
老太太盼长房的曾孙,盼了不知道多少年,不怕她不松口。
段承平在给段伯烽的电报里说,孩子出生到现在,老太太一眼还没瞧过。这不像话。
让他赶紧把孩子送回来。
段伯烽收到电报,一挥手同意了。
李佳玉容第二天一早,便带着孩子跟马嬷嬷、奶娘,回了沅城。
赵香语怕她借孩子在大太太跟前邀宠,最近又成天不见段伯烽回公馆,且公馆上下,如今到哪儿都有大兵把守,随意想去书房看看段伯烽人在不在,都不行,觉得不是回事,跟了回去。
至少老家还有姑妈替她出谋划策。
问苏云,苏云老实巴交地摇摇头,道:“再有几天学校就要开课了,大表姐,我不想还没上学就先逃学。”
“那别说我没事先通知你。”赵香语扬长而去。
待徐晚晴跟俞程礼说起这事,俞程礼道:“你跟她结交也好……大姐儿虽然不在他们家,可也不能真断了来往,以后总得走亲戚。”
徐晚晴心里得意,夏秀珍不愿意上门,还不是白白便宜她?
俞程礼道:“难怪秀珍特意追去工厂跟我说,你带着凤业去了公馆。我还想是什么事。”
原来已经告过状了。
徐晚晴跟俞程礼撒娇:“咱们家这位太太好不听话,什么事都不忘跟老爷报备呐。说实话程礼,二姨奶奶家的这个表侄女,是不是很叫人动心,啊?”
“动心?”俞程礼发笑,捏她的臀,“你吃醋啦?”
“嘁。谁稀罕。”双手挽住俞程礼,贴着俞程礼娇笑。
她如今是万事遂心,只盼着闫凤业快快长大,把家业拿到手。
反正闫宛的女儿,这辈子只能孤零零一个人过了。
想不到峰回路转,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