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凤笙-第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段明月撒娇:“大嫂你怎么也欺负我。“

    凤笙拍着她的肩安慰她。

    其实两个人年纪相差不多,但此刻怎么看,都像是凤笙比段明月年长了不止一两岁。

    少年老成,这点跟段伯景倒像。

    冯珏看得好奇,小声问段伯瑞:“你大嫂跟七妹差不了几岁吧。”

    段伯瑞道:“她们同岁。”

    冯珏眼神毒辣:“难怪你家小五喜欢。”

    段伯瑞一改往日的风流浪荡,警告地看了他一眼:“这话别再说。”

    冯珏道:“怎么?”

    段伯瑞正色道:“我这位大嫂,是旧家庭出来的女子,在老家连家门都不出。刚才你这么说,不小心传出去,带累她的名声不说,老家长辈那儿,让她怎么交待。再说,我大哥对她……原来就没什么感情,你是想让她因为几句流言,连长辈的宠信都丢得一点不剩?这会让她在我们家更煎熬。”

    冯珏听得哭笑不得,直摇头。

    两人低声交谈,凤笙在问郑管家:“总长中午回不回来?”

    郑管家道:“一般不特别交待,总长都是不回来用午饭的。”

    凤笙想起昨晚余汝盈特意在路上等段伯烽,应该是有事,段伯烽今天多半不得闲。

    “小五跟二弟都喜欢吃螃蟹,宋太太送的一篓蟹,不是还留着一些吗,中午都煮了做香辣蟹。口味重点,他们会喜欢的。二弟的那位友人……你去问问伯瑞,该怎么安排。”

    郑管家小道:“那位冯三爷,以前经常跟二爷来咱们公馆玩。他的口味,小的倒是知道的。”

    这就好办了。

    客人有段伯瑞招待,凤笙也安心公馆上上下下把她当成沅城来的,什么也不懂的旧式女人,忙着让听差给段伯瑞段伯景收拾房间。

    她趁空对段伯景:“你四姐这两天不舒服,我已经让春雁去问了。一会儿她要是精神还好,我们就去看看她。”

    段伯景不傻,听出这话有蹊跷:“出了什么事?”想了想,自言自语道,“难怪二哥要跟过来。”

    “等见到你四姐,你四姐肯说,她会告诉你。”凤笙道。

    段伯瑞要招待客人,凤笙待春雁回来,告诉她四小姐醒着,就带段伯景过去。

    段明玉见到段伯景很高兴。

    段伯景是长房一支的老幺,从段伯烽到段明玉,没有一个不疼他。

    正说着话,丫头在外面说“小姐来了”。

    余汝盈提了个玫瑰红镶暗金的描花西点纸盒进来,见到段伯景,熟稔地说:“原来伯景在这儿,师兄刚刚进门就在找你……我是来告诉你们好消息的,那人抓到了,也都招了。”

    她让丫头把西点盒子里的点心拿出来,用盘子装好,亲自拿给段明玉,喜滋滋道:“这是大洋商号对面那家西点店洋大厨亲手做的,你最爱的一款起司蛋糕,我跟师兄坐车路过,看到了,就给你带了一块。”

    段伯景的脸色沉下来。

    这个女人太能生事了。

    作者有话要说:  二更,为了二更,孩子们也要留爪啊。

31() 
段明玉哪里还顾得上吃起司蛋糕,站起来就往外走。

    段伯景道:“四姐,你身体不好,躺着。我去问大哥。”他长腿长脚,几步就赶上段明玉,拦下她,然后迈开大步出去了。

    半路遇到正往这边走的段伯瑞,兄弟二人一块折回来。

    进了屋,段伯瑞支开所有人,单独跟段明玉,说了半个多小时的话。

    究竟说了什么,谁也不清楚。

    隔天下午,霍庆翔就让段伯烽放了出来。

    四小姐两天之内,经历了这么一场上天入地般的磨难,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这实在是件晦气的事。

    在饭桌上时,段伯瑞有意要活跃一下沉闷的气氛,便笑着提议:“大嫂、七妹跟小五,都是头一回来省城,趁眼下人多,不如这周六咱们办个宴会,请些人过来热闹热闹,怎么样?”

    他那安逸的神情,仿佛就都是为了贪图享乐。

    冯珏朝他举举酒杯,笑得臭味相投:“我的请帖就用不着派了。”说完“不正经”地朝段明月眨了眨眼睛。

    段明月正偷看他,被抓了个正着,羞得满面通红转过脸去,望着凤笙的眼睛里闪耀着雀跃、期盼的动人光芒,既紧张又激动,生怕凤笙不允许她抛头露面。

    一同看过来的还有冯珏,笑意盎然地望着她。其他人注意到后,也朝凤笙看了过来。

    凤笙侧脸去看段伯烽。

    余汝盈道:“今年各地粮食歉收,干脆把宴会办成慈善晚会,师兄你看呢?”

    “可以。”段伯烽没有异议。

    “那就这么定了。”段伯瑞道。

    凤笙没有办西洋宴会的经验,余汝盈在这方面倒有些经验,便全权交给她。

    得了空,凤笙给沅城去了个电话。

    俞程文接到她的电话很激动。

    两人说了说商行年底的收益,很快就说到了大米。

    “现在的市价,是十一块一石。咱们要不要跟这个价走货?”俞程文道。

    “所有的库存加起来,差不多有八十万石吧?”凤笙道。

    “八十四万石。”俞程文道。

    “看这天气,再往后十来天,一场大雪恐怕跑不了。这样,到时候,在咱们日昌各分号附近,多搭几个粥棚。”凤笙道。

    “你要施米?”俞程文惊得半天说不出话,“……凤笙,别怪二叔眼睛盯着银子,这可是七八十万,近百万银元。何况咱们还欠着德国银行三百多万呢。”

    何止三百万?

    其实是三千六百万马克,按现在的汇率,就是一千两百万银元。

    凤笙道:“我已经让贺先生,帮我在上海看地了。等过了年,贺先生那儿有了消息,咱们就开工建厂。先办一家纺织厂、一家面粉厂。与其让爹跟别人合伙,不如咱们自己买地建厂。您看这样好不好?”

    “好是好……”俞程文还是觉得施米的事,凤笙做得太过武断冲动了。

    商人重利是天性。

    没有白白把银元往外扔的道理。

    退一步说,即便想要行善,三五万不打紧,不伤筋不动骨,但一次扔出去一百万,再厚的家底也经不住。

    俞程文劝她:“真像你说的,今年是个灾年,咱们这点库存,杯水车薪的,又能救几个人?能救得了一时,能救得了一年?半年?还是三个月?“

    凤笙反过来也劝他:”二叔,天灾只是一时。我的确救不了所有人,只能尽人事、听天命,有几分力出几分,能救一个是一个。或许等明年开春,天气转暖,就会好了。“

    俞程文眼见在电话里根本劝不了她,急得简直想立刻买张火车票,去省城当面问清楚。

    他也不是不讲良心,完全唯利是图,甚至比起大多数商人,已经算是很讲良心。

    可他们毕竟还欠着德国银行那么一大笔钱呢。

    万一到时候还不上,难道真要把闫家百年的基业,拱手让给洋人?

    那是多少代人的心血?

    又关系着多少人的生计?

    即便凤笙不心疼,他又怎么能眼睁睁看着商行在自己手里垮掉?

    俞程文心急如火,嘴里都长了泡。

    想了两天,实在放不下,干脆带上商行的印章跟钥匙,买了张火车票,去省城找凤笙。

    他谁也没告诉,连廖氏都以为他这一趟,是去隔壁市的分号查账。

    风风火火赶到省城,打听到去公馆的路线,花两块大洋叫了辆洋包车,拉他过去。可洋包车不比洋人的小汽车,走得慢,路上时不时还得停下歇歇,这么一来,前后花了两个多小时才到。

    到公馆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多。

    大家伙正忙着为晚上的宴会做准备,听差进来说,有位俞家二老爷要见夫人,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三太太最先反应过来,忙道:“还不快把亲家二爷请进来!”

    凤笙也接到传话赶了过来。

    家里没有其他长辈,段伯烽不在,三老爷段承和便代替段伯烽,先招待了俞二老爷。

    凤笙过去时,段承和跟俞程文正相谈甚欢。

    “如今他们小一辈都爱喝洋酒,我就不喜欢,说起来,绍兴的花雕,贵州的茅台,山西的汾酒,哪一样不比洋酒好喝。”段承和道。

    “我也是这个意思。洋人的酒,只有酒味,没有酒香,反正我是喝不惯的。”俞程文道。

    凤笙推开门进去,喊“二叔”、“三叔”。

    段承和这些年在官场历练,很有眼力,知道俞程文匆匆赶来,事先连个电话也没打,必定有要紧事商量凤笙,就点点头先出去了。

    等只剩下他们叔侄俩,俞程文劈头盖脸道:“你要真想做善事,也不是不可以,但我们总得先保住底本。”

    凤笙苦笑:“我何尝不想。可今年冬天长,施米不是一两天的事。总不能一边以高价卖米,一边看着人死在我们面前吧。”

    俞程文气得着急:“可我们还欠着德国银行钱呢。你知道还不上欠款是什么后果吗?洋人的钱是那么好借的吗?凤笙,你是不是以为,商行传到你手里,你就可以想干什么干什么了?别人喊你一声东家,你不能只口头上应一声,却不对他们负责啊。你知道万一商行被德国人收去了,会有多少人无家可归,饭也吃不上吗?”

    俞程文痛心疾首,凤笙却是有苦说不出。

    她怎么跟俞程文说,四年后,就算只变卖几件古董,这笔贷款也能稳稳当当还上呢?

    俞程文如果追问,她该怎么说?

    未卜先知吗?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的哈,一定继续留爪哈,保持日更。

32() 
凤笙道:“二叔见过大灾的年景吧?我……小时候总听娘说,有一年大冷,地里不出粮,死了很多人,数都数不过来。河里的水连牲畜都不敢喝,怕染上瘟疫。很多大户家里也都遭了抢。可见真把人逼急了,无论好坏,什么事都干得出来……我如今身边只有二叔帮衬,这次的事,家里、商行只怕都瞒不住,还要您替我周全。“

    俞程文道:”你就不怕底下掌柜们闹事?“

    凤笙道:“他们如果跟闫家不是一条心,只怕也待不长久。”

    俞程文道:“那些老伙计呢?很多可都是从你爷爷在的时候,就跟着闫家做事的啊。”

    凤笙道:“我知道。他们对闫家忠心,我也绝不亏待他们。有我一口饭,肯定有他们的。您让他们不用担心,无论如何,商行都不会倒。我总会保他们周全的。”

    “说是这么说,可咱们欠洋人那三百万,到时候拿什么还呢?凤笙,我们做生意,求的是一个稳。不能做事不计后果啊。“

    凤笙摇摇头:”二叔,您放心,我没拿日昌号做抵押。压的是闫家的古董,还有,那块田黄石镇纸……“

    “什么!”俞程文惊呆了。

    那块镇纸,跟前朝宣宗的宝玺,用的是同一块籽料,都是福建寿山的田黄石,如今想寻一块完整的寿山田黄已经不大可能。

    而镇纸上刻的”文正忠定“四个字,是宣宗亲笔书写,作为凤笙曾祖父六次荡海寇有功的嘉奖。

    先前晴姨太太不识货,把这东西当玩意,给闫凤业玩,实在是她暴殄天物。

    俞程文也曾听闻,说宣统帝下位时,什么也不带,只带走一方田黄石的“皇帝之宝“,自此,田黄石更加有价无市。

    他忍不住着急:“那你怎么能抵出去?“

    这样的东西,就算砸锅卖铁,都得好好留着,传给子孙后代的。

    “您放心,东西我压在花旗银行,还清贷款就能拿回来。没让德意志银行拿去。“凤笙道。

    俞程文这才觉得好受了些:“施米的事,还得从长计议。”

    凤笙话题一转:“您知道上海天津那儿,很多工厂,先后倒闭的事么?

    俞程文道:”是经营不善?“

    凤笙摇头:”不全是。不少是被人一把火,一夜间烧光的。“

    俞程文很吃惊:”查出是谁干的了吗?“

    凤笙道:”还不知道……很可能是日本人……“

    俞程文想了想最近几年,日货确实盛行,日本人的工厂遍地开花,发展之迅速,简直令人瞠目结舌。

    他在心里叹了口气:“我明白你的意思。如今外国人在我们地头上作乱,我们自己人再欺压自己人,不是逼他们造反么?世道一乱,再大的家业,也得一朝付诸东流……可这事没这么简单啊,你不愿意赚人命钱,外面多的是人眼红。那么多人眼馋的肉,让你扔出去了,你想想,会是什么后果?这事我得好好想想再说,你别再说了。”

    两人在屋里说话,却不知道,段伯烽回来后,听三太太说,亲家二老爷来了,便特意过来见上一见,却机缘巧合,听到了这番话。

    段伯烽没有进门,转去书房,写了张批条,叫来张副官:“给张思成,让他明天早上十点来公馆见我。”

    张思成如今任省财政厅厅长。

    张副官拿着批条出去,段伯烽坐在太师椅上,手里握着一只玉貔貅。

    凤笙……

    闫家怎么会教出这么个女儿?

    听闻她幼年丧母,家里因为有个受宠的姨太太,养得她格外本分、木讷。

    段伯烽觉得传言果然不实。

    那是个胆大、敢为的女子。

    从前只以为她遇事机敏。

    当然也有女子心慈的通病。

    公馆今晚被布置得一片灯火辉煌,五颜六色的电灯泡,用电线牵引,从院子里,一直绕到公馆大门的台阶前。天刚暗下来,公馆里所有的灯都点亮了。夜色里,公馆坐落在一片橘色光晕中,显得那么明亮、热闹、气派非凡。

    一辆辆溜光锃亮的小汽车,穿过大铁门开进来,在庭院里停成很长的一溜。

    不断有歌舞笑闹声,从前头传过来。

    段伯烽处理了几份文件,郑管家在外头敲门:“总长,二爷说宴会就要开始了,请您过去呢。”

    那都是些年轻的少爷小姐,段伯烽懒得去凑那个热闹,跟郑管家说“让他们自己玩”,不等郑管家要走,又问:“夫人呢?”

    “夫人刚刚带亲家二老爷,去前头跟三老爷、三太太说话了。小的这就去前头,喊夫人过来?”郑管家觉得今儿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总长平时除了忙公务,可从来不会问及夫人小姐们。

    “算了。”既然在陪长辈,段伯烽就想,待会儿还是亲自过去看看。

    这时候外头郑管家在喊“汝盈小姐”。

    余汝盈道:“师兄还在里面吧?”

    “在呢。”郑管家道。

    “师兄,是我,给你拿吃的来了。有你爱吃的香辣蟹,先歇会儿吧。”余汝盈道。

    书房的门嘎吱一声打开。

    段伯烽穿着军装,从里面走出来,看了眼余汝盈手里的餐盘,摇了摇头:“你自己吃吧。”头也不回地吩咐郑管家,“去,让夫人回来,我在房里等她。”

    “哎。”郑管家答应着。

    再一看,段伯烽已经上了楼,连人影都不见了。

    余汝盈有心跟上去,又觉得实在太落痕迹,只好端着餐盘去追郑管家。

    她脚程快,很快就赶了上去。

    “刚刚听听差说,前头棋牌室的留声机好像不唱了,要不您去瞧瞧?可别怠慢了伯瑞那帮朋友。”

    “夫人那儿……”郑管家有些踌躇。

    “我去说吧。反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