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高果然就在走廊上,看样子正在和人道别,并且和老高道别的人李华勇也认识,赫然是鹏城市委的李秘书长。
李华勇的现身也被这两位注意到了。
“哟,这不是那个那个……”
“小李,三天一层的最重要功臣之一。”老高笑眯眯的对李秘书长解释。
“对对对,我的那个本家,在三天一层时立下大功的我的那个本家,你看我这记性,哈哈哈,你好你好。”
李秘书长热情的和李华勇握手寒暄,,一副很亲热的样子。不管怎么说,李华勇在“三天一层”中的表现也让他结下不少善缘啊,因此李秘书长这个态度实属正常。
“小李怎么有一段时间没看到你了呢?”
没等李华勇开口,老高帮他解释:“小李前段时期去香江投标去了,不瞒李市长,这次我们能中标中银大厦,小李那又是立下大功啊。”
“哦?后生可畏,后生可畏,我这个本家还真不含糊,哈哈哈。”
李秘书长毕竟是准备离开的,李华勇的出现对于他来说只是个插曲,大家又寒暄几句后,他就正式告辞离开。
李华勇却注意到老高刚才对他的称谓:
“李市长?”
老高看了李华勇一眼笑着解释道:“是啊,老李现在已经不是秘书长了,由于过年期间的精彩表现,老李也算是出了一次彩,论功行赏,他现在已经被提拔了。”
“成市长了?”
“不是,常务副市长,虽然和以前一样都是常委,但是排名和实权都不可同日而语。”
“厉害厉害,他刚才还说我厉害,人家这才是真正厉害呀。”
李华勇一边摇头晃脑发着感慨,一边和老高一起走进他的办公室。要说李华勇虽然和高启功打交道打得少,论亲近也不如雷建军他们。但两人毕竟从来没有发生过本质上的冲突。并且两人之间还有一个纽带,那就是李华勇的老乡李明达,李华勇要喊“哥”的人,这位可是老高心腹中的心腹,因此从广义上说,老高也一直很想把李华勇看作是“自己人”。
从蔡老头到老雷到老高,再到邓超群李二愣子他们,李华勇和华建九局上上下下的关系都交好,这也是他现在能在这里混得如鱼得水的原因。
“成了常务副市长以后,按说老李应该很忙吧,他今天怎么有空来工地?他是专程来看完高书记?还是来看望他的发家之地?”
自己此行的目的双方都心知肚明,而且那是大老板交代下来的,因此李华勇也不急着说正事,他和老高唠起了嗑。
听了李华勇的话后,老高笑笑:
“看他的发家之地很有可能,他怎么可能专门来看我?不过你有一句话说得对,成了常务副之后,老李现在确实忙啊。目前鹏城市的城建就是他分管。他今天过来这里,就是问我们华建九局,愿不愿意承接一些市政工程。”
嗯?!
听到老高这样说,李华勇第一反应是自己听错了,第二反应是老高这是在吹牛。
一个市的常务副市长,主动跑到你一家施工单位去,然后主动问你愿不愿意做一些市政工程,这样的事情可能发生在中国吗?
不过李华勇仔细想想,觉得这事发生在其他任何年代和其他任何城市都不可能,唯独发生在这个年代的鹏城倒是很有可能。
要知道几年前的这个地方,那根本就是个小渔村,基础薄弱不说,并且这个城市的市政工程量那不是一般的大。
“那您答应了吗?”
李华勇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声音有多急切。
“正为难呢,按说老李和我们的关系不错,他的面子肯定要给,但小李你也知道,现在我们九局的活不少,尤其这中银大厦一接后,人手根本就不够用了,哪里还有能力去做那些修修补补的琐事。”
无语!这个时候的李华勇只能表示无语。
当然喽,李华勇也对老高的话表示理解,因为正如老高所说,“修修补补的琐事
”,这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市政工程。这就是老高不愿意干的原因,这也是“李常务副”需要主动找人干的原因。
但问题是,鹏城的市政工程,那是其他城市的市政工程能比的吗?
李华勇上下打谅着老高高启功书记,他这个时候只希望,说服老高不要太难。
第一四一章 熟人的生意不好做()
“高书记,咱们公司这么多工程局,现在的情况都怎么样啊?”
“不怎么样。”
老高看着李华勇,虽然他不明白李华勇为什么突然问这样一个问题,不过面对面前这个有点特别的年青人,老高并不介意和李华勇多交流。
“现在很多工程局的情况都不容乐观啊,小李你也应该对我们的情况有所了解,我们有很多工程局,最开始都是依托某个大项目而组建,是先有项目后有工程局。因此在以往的年代,我们是从来不需要考虑揽活问题的,大家干什么,在哪里干?这些都由国家来安排,以前我们只要想着怎么干好活就行。但是现在不行了啊,现在国家分配下来的任务越来越少,等以前那些项目做完后,现在几乎所有工程局都面临吃不饱的问题,在这方面,现在可能也只有我们九局的情况要好点。”
“咱们九局刚组建,一没有底蕴,二没有包袱,暂时和其他兄弟单位没有可比性。虽然任务不饱满是所有工程局都面临的普遍问题,但这其中总有情况好一点的吧,高书记觉得从二局到咱们九局,哪家的日子过得最滋润?”
老高呵呵一笑:“这个就说不好,不过比较普遍的看法,在这么多工程局当中,应该是二局,三局,还有八局的情况要好点。”
“为什么是这几个工程局的情况更好呢?”
见李华勇继续追问,老高跟他解释:
“二局和三局都是总公司下属的老牌工程局了,和其他兄弟单位相比,应该说这两家的实力明显要强一些,底蕴也更深厚,再加上这两家工程局占的区域位置也不错,二局自不用说,总部就在京城,而三局的总部是在鄂省的武汉。占的位置好,能揽的活就多,因此这两家的日子相对好过。至于八局,主要是胜在成立的年头比较晚,人员少,包袱轻,再加上八局一直坚持走精兵路线,他们员工的文化程度和平均素质,应该是所有工程局中最高的,因此他们的小日子也过得很不错,我觉得咱们九局以后的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向,应该就向八局学习,小李你说是不是?”
李华勇笑道:“学不学八局我不知道,我现在就对二局和三局感兴趣,高书记,我们现在就来说说这两家吧,在这两家中,您又觉得哪家更好呢?”
“这个……”
老高沉吟一会:“这个还真说不好,他们两家大致上应该差不多吧,不过从趋势上讲,感觉这几年三局的势头更猛一下,以前他们本来是要比二局差一点的,现在应该能够平起平坐了吧。”
“那您觉得为什么是三局能发展得更好呢?”
老高有点醒悟过来,他没有正面回答李华勇的问题,而是含笑反问道:
“那小李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我觉得吧,是三局占的位置更好,所以它能够比二局发展得更快。”
老高一愣:“三局是在武汉,虽然说大武汉的确不错,但是和京城相比……”
“除了申城,当然没有哪个城市能和京城相比,但是高书记您别忘了,正是因为那里是首都,所以竞争也激烈呀,其他的不说,光是一个京城城建集团,其规模和实力都不会比二局差吧?而且人家是地头蛇,因此当地的工程,二局还真未必竞争得过人家。反观三局就不同,无论当地的省建市建,都和三局不是一个档次。而且三局有一个习惯很好,他们在当地能沉得下去,和当地政府的关系很好,什么工程都愿意做,而不像二局那样喜欢端着,总以为自己是国字号部队,一般的小工程看不上眼。大工程紧张激烈,小工程又看不上眼,这就是二局渐渐被三局赶上的原因了。”
李华勇拐弯抹角说了这么多,老高要再不明白那就不是老高了。
高启功冲李华勇笑道:“小李你这个家伙,你这是委婉的批评我刚才的态度嘛。你是觉得我们应该向三局学习,就像他们扎根武汉一样,我们也牢牢扎根鹏城,和当地政府搞好关系,多承接一些本地的市政工程,并把这个当做我们九局发展壮大的基础?”
“高书记高见。”李华勇先拍了老高一下马屁,然后正色说道:
“高书记您应该知道,像香江中银大厦那种项目虽然是整个公司的重头戏,但那种项目不可能时时都有的,一两年能捞到一个就不错。我要是九局领导的话,绝不会考虑把宝全部压在那种项目上。比如雷局现在还兼着第一工程公司的经理,那我就考虑成立一个第二工程公司,两家公司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一公司专门承接像鹏城世贸以及中银大厦那样的大项目,而二公司呢,则专门承接一些本地的市政工程,高书记您别小看这些修修补补的市政工程,积少成多以后,到时候论及贡献,这样的二公司未必就会比一公司差。”
高启功沉默了。应该说李华勇说话实在不够艺术,他这话非常露骨,摆明就建议老高争取当这个第二工程公司经理。
但对于这样的建议,老高不可能不心动。
要说老高现在的地位其实是有点尴尬的,虽然他在体制内的排名要比雷建军更高,但他现在的实际权力其实是比不上老雷的。
因为建筑企业的一个特点,权力其实来源于项目。你只有掌握项目,才能调动很多资源。而一个人的权力大小体现在什么地方?不就是看你能调动多少资源吗。
比如说雷建军现在正在筹备中银大厦项目部,因为这个项目的存在,因为这个项目的需要,而老雷又是这个项目的第一负责任,那他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调动整个九局的很多人力,物力甚至财力。
这些东西是什么?这些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实权”。
在“实权”面前,很少有人会不心动的,老高自然也不会例外。而且老高虽然是政工干部出身,人却并不矫情。他短暂沉默一会后,就很坦然的冲李华勇一笑:
“小李你这个家伙,你这个建议……不行不行,既然你都批评我了,那我就要马上改正错误,小李,要不我们现在就去市政府一趟?”
“嗯?”
“去改正错误呀,人家李副市长刚才主动送工程上门,我还不冷不热的,我现在呀,就准备去主动改正这个错误。”
李华勇还真没想到老高居然如此风风火火,他哭笑不得的说道:
“可是高书记,我今天是来……。”
老高一拍大腿:“哟,我还真把这事给忘了,不过你帮我们搞基建的事情,这事还有什么好谈的吗?这活不给你做给谁做?这样吧,你等会。”
老高走到门口扯一嗓子:“老张,老张,你来一下。”
张永平走进老高办公室:“高书记,什么事?”
老高冲老张笑笑:“还能什么事,当然是小李帮我们搞基建的事,这事其实没什么好谈的,蔡总也交代过,肯定就交给小李来做啦。当然喽,虽然小李也不是外人,不过协议总是要有一份的。老张,这个具体拟定协议的事情,现在就交给你,你负责去和小李具体谈,协议拟定好之后,等蔡总回来大家通过一下,小李就可以开始干活。”
李华勇和张永平对视一眼,两人同时说道:“好的。”
老高挥挥手:“好了好了,既然小李还要谈协议,那我就另找一个人陪我去市政府吧。快去快去,你们俩现在就去谈,争取早日谈好早点开工,你们出去以后,帮我把李明达工长给我叫过来。”
老高带李明达去市政府的事暂且不提,单说李华勇和张永平谈协议的事。
这已经不是李华勇第一次和张永平谈施工协议的事了。从去年的人工挖孔桩开始,这是两人第三次谈施工协议的事情。
由于大家平时关系不错,再加上有过类似经验,因此在最开始的时候,两人都没把这事当回事,认为这事很快就能轻松搞定。
可是当两人真正开谈以后,却发现这份协议意外难搞,两人坐在那里经常性大眼瞪小眼,好几天没谈出个所以然来。
“熟人的生意就是难做啊。”
再一次走出张永平的办公室后,李华勇只能在心里这样感慨。
这一份施工协议之所以难弄,主要是因为没有一个参照物。这次的协议和以往不同,去年在蛇口的时候,华夏建总算是总包,李华勇算是在华夏建总手下分包,因此双方在谈施工协议的时候,大家可以把主合同作为参照,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一个参照,这样的协议大家才好谈。
但是这次的情况却不同啊,这次华建九局算是正儿八经的甲方,李华勇也不是分包了,而是正儿八经第一“乙方”。
正是因为大家的关系熟,同时也没了个参照。李华勇和张永平就不知道怎么办了。李华勇要价高了,他怕人家张永平为难。同样的道理,老张如果把价钱压得太低,就先别说李华勇答不答应了,老张可能自己都有点不好意思。
于是这份协议就这样难产。
怎么办?
这件事情直到蔡老头从京城回来。
第一四二章 羊城市政()
“鹏城世贸”工地,“华建九局”局长蔡老头临时办公室。
办公室里李华勇和张永平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终还是张永平先对蔡老头开口:
“蔡局,要不你看这样,是不是换个人来和小李谈这个合同问题……”
老张的话还没说完,蔡老头把眼一瞪:
“换个人谈?那你现在告诉我还能换谁来谈?你不知道我们工程局的人手有多紧张吗。”
说到这蔡老头换了一种语气:“小张啊,咱们工程局的情况你也知道,我这次去京城,本来是指望总公司能支援我们一些人手,夯实我们这个班子的,但现在看来情况不容乐观,所以你们这些人啊,都要做好挑更重担子的准备。我就搞不懂了,一份普通的施工合同而已,你还是甲方,这样的东西也弄不出来?这样的东西都弄不好,那你还怎么挑更重的担子?现在我不管,反正这个事就是你的事,不仅没有人替换你,而且你还要尽快把这事办好,争取让小李他们早日动手。”
“就是因为是甲方,所以这事才不好办啊,如果我们是乙方的话,那我还真知道怎么据理力争。”老张在心里吐槽一句,当然他也只能在暗地里吐槽,蔡老头既然都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那这事肯定不容更改。
“那行蔡局,我争取早日把这份协议拟定出来。”
老张的话虽然是这样说,他后面又和李华勇谈了几次,不过还是那句话,熟人之间的生意真不好做,由于两人始终掌握不好那个度,因此这份协议依然难产。
施工合同虽然还没落实,但这活肯定是交给李华勇来干那是肯定的,因此施工准备工作还是要做。
这一天,李华勇带着手下的石伟军和李水生,来到了南山区,也就是华建九局准备拿来建生活区的那块地。这个时候的南山可不是后世gdp全国第一的“中国第一区”啊,放眼过去荒凉无比,不远处的鹏城大学,现在也就像个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