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人工挖孔桩这种施工工艺,它本身没有多少技术性可言,和机械成孔相比,这种施工工艺也难称高效,它最大的好处,其实就在于这种方法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个好东西呀,正是因为人工挖孔桩有这么一个好处,因此哪怕到了30年以后,这种施工方法也在国内被大量采用,在国内建筑市场随处可见,大家对此司空见惯。

    不过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人工挖孔桩虽然在国内随处可见,但是走出国门后却很难见到,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那些比这年代华夏还要贫穷落后的第三世界,都很难见到这种施工工艺。

    这是什么原因呢?前面讲了人工挖孔桩的优点和好处,这种施工方法既然不被大量采纳,那自然就要从这种施工方法的缺点说起。

    人工挖孔桩的缺点很明显,就在于它的不安全性!

    一个直径只有一米多的洞口,深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深度。塌方,地下水,流沙,暗河。。。就先不说这些复杂的地质结构吧,单想象一下七八月份鹏城的天气,一两个工人,在如此狭小的作业平台,将地底下的泥巴一桶一桶装出来。。。

    工人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这种作业的危险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就连普通人都能够想到,这种作业方法其实有那么一点点。。。不人道。现代社会不是越来越讲究工人权益保障吗?不是越来越讲“人权”吗?这就是发达国家很少见到人工挖孔桩的原因。

    当然,“讲人权”神马的那只是发达国家的事,那为什么那些不发达国家也很少见到人工挖孔桩呢?真心不吹不黑,像人工挖孔桩这种事,那还真只有咱们中国人能够干的好。

    到了后世以后,随着国家日益强大,中国人在海外承接大量工程,其中不少工程的设计也是由国内的设计院来做。国内的设计院嘛,那当然会考虑人工挖孔桩这种施工方法。

    一个有趣的事情:人工挖孔桩只要是在国内,那么放在任何一个地方都没问题,施工单位也很高兴干这种活。但只要走出国门,施工单位就不愿意了。人工挖孔桩是纯粹的人工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那些非洲的黑人大叔们,印度的阿三,东南亚的猴子,南美的野人。。。你让这些人来干人工挖孔桩,那么后果只有一个,你能被他们活活气死。你从国内调集工人去海外吧,但桩基施工的工期一般较短,辛苦出趟远门,人家工人也不一定愿意,而且在海外管理大量工人也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因此哪怕是中国的建筑企业在海外遇到人工挖孔桩,他们也会建议设计单位修改设计,把人工成孔改为机械成孔。

    “小李你的意思是说:设计方主要是顾虑人工挖孔桩的安全性,这就是他们不肯进行设计变更的原因,是这个意思吧?”

    “安全性是一个方面,这是一个很重要因素,但这还不是决定性的,最重要还是另外一个原因。”

    “哦?什么原因?”

    “钱!修改设计涉及到工程造价,这才是日本人不肯进行设计变更的最主要原因。。。”

    在建筑业中,大家通常把工程造价分为两部分,也就是所谓的“直接费”和“间接费”。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这些必不可少的刚性花费,在建筑业中被称为直接费,而其他如税金,保险,计划利润,涉及到安全质量管理的各种措施费用,以及各种管理费用等等,这些就叫做间接费。

    在这里间接费先不去说它,主要就说说直接费,因为在一个建筑物中,直接费一般是占大头。一个建筑的直接费是多少,基本就决定了这个建筑的工程造价。

    在直接费包含的这3大费中,大多数国人应该都有这样一个普遍认识:在一个建筑物中,机械费和材料费肯定是要比人工费更贵。比如你自己盖一个房子,你自己在做预算的时候,肯定会把更多的钱留在买材料上面。如果有人跟你说,你花的人工费可能会比材料费更多,你绝对会认为这个人疯了。

    没错,大家的认识一点都没错。在直接费中,人工费从来都是占小头,材料费和机械费才是占大头,这是国内建筑业的实情和现状,这种现状哪怕到李华勇重生的时候都没有改变。

    那么人工费到底占多少呢?非专业人士不需要知道那么多,大家只要知道“三七开”这个概念就行。也就说盖一个房子,人的费用占三成左右,而其他的都是材料费和机械费。由于建筑不同,这个比例不可能非常精确,但大致情况基本就是这样。

    但是要特别注意的是,这个比例只放在国内有效,如果是放在国外的话,尤其是放在那些发达国家,那么这个比例就要倒过来!

    在发达国家,机材费只占三成,而人工费却要占到7成!

    了解这些,就知道“伊藤建设”为什么不肯进行设计变更了吧?

    如果把机械成孔桩改为人工挖孔桩,这不仅存在更多安全隐患,而且在日本人看来,这需要调整工程造价。

第13章 合同风险() 
“啧啧,这里面居然还有这么多道道,涨见识了呀。小李,谢谢你,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李华勇累得说不出话来。

    “累,真累呀,这样和你们说话可是真累。。。”李华勇心里感慨道。

    刚才讲的东西并不复杂,李华勇只是简单思索一会就找到问题的关键。而且李华勇相信,经过这样一提点,对面两位应该也完全明白自己的意思。不过李华勇还是累,这个累,是累在表达方式上。

    不管别人怎么看待自己,李华勇自己心里却非常清楚:自己目前的身份,其实就是一农民合同工。既然是这个身份,那就必须按这个身份的语气来说话。

    这样刚才在叙述这件事的时候,李华勇采用大量“我好像听别人说过。。。”,“我猜。。。”,“我是这样乱想。。。”这样的字眼。

    在这个时候,李华勇突然想起自己在前世听起点某大神说过的一句话:对于一位穿越人士来说,装逼从来不是问题,真正困难的其实在于藏拙,只有懂得藏拙的穿越人士,才是一个合格的穿越人士,一个成功的穿越人士,因为只有懂得藏拙,才可能获得更多的装逼机会。

    “有道理啊,这话真有道理啊,难怪人家能成为大神。。。”李华勇再次在心里感慨到。

    李华勇当然不是在胡乱感慨,因为就在这个时候,他自己就获得一个更大的装逼机会。

    “小李你既然知道问题所在,那我想你肯定也知道怎么解决吧?我看你也别藏着,你再和我们说道说道,我们要怎么做,或者要怎么修改,才能让日本人同意这个设计变更?对了小周小周,你去把经营部张经理也一起叫过来。。。”

    “就是就是,小李你就告诉我们这个报告应该怎么打。。。对了小周小周,你去叫张经理时随带也到工程部去把小邓叫过来。。。对对,叫他过来记录。。。”

    5分钟之后,雷建军的办公室多了两个人。张永平,男,40出头,作为本项目的经营经理,他也是本项目的领导层成员之一。邓超群,男,看面相还不到30,项目工程部部长。工程部部长虽然不算领导层,但也算是项目上最重要的职能部门领导。

    他们两位再加上雷建军和夏明焕,基本就代表本项目最核心管理层。

    可目前这个最核心管理层成员们,正在聆听一位18岁农民合同工的教诲:

    “。。。夏工我看过你打的报告,你建议把所有机械灌注桩改为人工挖孔桩,这样做肯定是不行的。其中原因我前面已经说过,我们这个项目桩长都是在25米以上,哪怕是出于安全考虑,日本人肯定不会通过这个方案。。。”

    “。。。大家请记住,我们之所以考虑设计变更不是因为其他原因,最主要是为了对付负10米左右的那层漂石层,只要人工挖孔能穿透那层漂石,那我们的问题也就解决了。因此我建议我们的报告就这么打;我们的人工挖孔只挖10米左右,以穿透那层漂石层为目的,等穿透之后在上钻机。。。”

    “小李的意思是说:人机结合?”

    “没错,就是人机结合。挖25米他们不会同意,但如果只挖10米左右的话,安全隐患大大降低,这样方案通过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除了只报设计变更还不够,夏工你这边还要编制新的施工方案和安全防范措施,尤其是后面这条,这条非常重要,有必要的话最好编制一份专门的安全保证方案,把这个附在设计变更申请后面一起报上去,这样就更有把握通过。。。”

    “。。。还有新的施工组织设计。。。”

    “。。。质量保证措施。。。”

    李华勇在那滔滔不绝,其实他说的这些东西如果是放在后世的话,那只是设计变更的必要流程。对于流程上的东西,“李副总工”当然是再熟悉不过,他完全就是信手拈来。

    不过旁听者的感受就不一样,听过李华勇的话后,屋子里几位个个眼中异彩连连,所有人都觉得,如果按照李华勇的话去做,通过这个设计变更绝对没有问题。

    李华勇的话终于停了下来,雷建军却像是意犹未尽:

    “小李,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华勇犹豫一下,话当然还没说完,李华勇只是在犹豫自己是否合适说下一个问题。迟疑片刻后李华勇还是开口:

    “这个。。。雷经理,您能否让我看一下这个项目的施工合同?”

    施工合同,原则上算是一个项目的商业秘密。既然是商业秘密嘛,李华勇很有自觉,他知道以自己目前的身份,过问这个问题是稍微有点出格的。不过在这时候,李华勇还是决定提一下。

    一份好的设计变更从来不是为了解决具体施工问题,更可能涉及很多经济利益。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做出一份设计变更,这个变更确实能加快进度,解决你施工中遇到的问题,但如果按照你这样做却要亏钱,那么这样的方案当然不能算好的设计变更。

    再说得具体一点,具体到眼下这个项目。日本人为什么最开始的时候就没有考虑人工挖孔桩?甚至看到设计变更报告后现在都在犹豫呢?可以设想假如这个项目是在日本本土,因为他们那里人工成本相当高,比机械成本还要高,因此如果把机械成孔改为人工挖孔,那么将极大增加施工成本。而放在中国的话。。。

    任何人稍微想一想就非常清楚,这里面一进一出差距巨大。

    虽然从理论上说,在中国进行这样的设计变更,那完全可以节约施工成本。但是有一个问题需要想到,节约成本未必就代表施工单位能够赚钱。

    万一节约下来的成本都是归业主所有呢。。。

    这就是李华勇想看看施工合同的原因,这个项目的业主是香江的林氏集团,虽然是香江同胞,但是别忘了李华勇现在是有立场的,他必须站在“华夏建总”的角度思考问题,看看这样一个设计变更,会不会给“华夏建总”带来亏损。

    而这一切,必须看过施工合同后才知道。

    “呵呵,你这个小李呀,你就是不说,我也准备把这个合同给你过过眼的。我这几天也考虑过,我琢磨着按照以前的合同,变更之后应该并不存在合同风险。当然了,你也知道我们以前没有做过这种国际合作项目,合同里面一些东西我也并不是十分清楚。来来来,你今天不是正好来了吗,我今天把张经理叫过来就是这个意思,还是要请小李再帮我们把把关啊。。。”

    旁边的张永平张经理冲李华勇笑笑,然后从随身带的手提包中拿出施工合同递给李华勇。

    李华勇在接过合同那一刻有点发愣。在这一刻,李华勇再次对雷建军,或者说对他这个团队刮目相看。

    要知道,在这年头,没有多少建筑企业知道什么是“合同风险”的。

    这并非是李华勇小看他们,这是由目前国内的国情决定。

    在现在这个年代,国内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虽然在几年前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有计划商品经济”这种提法,但真正的市场经济,或者说真正的市场意识根本就还没有建立。

    反应在建筑行业,雷建军虽然号称项目经理,其实在李华勇看来,他根本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项目经理。他和目前国内很多厂长经理一样,什么生产成本之类的东西根本就不是他们考虑的事情。

    他们拿得是死工资,项目赚了钱,和他们没有多少关系,一起都听上面的。项目亏了钱,其实也和他们没多大关系,反正一切由国家负责。甚至连建筑材料的选择和采购,他们都做不了多大主,一起都由国家统购统销。

    因此在李华勇看来,像雷建军这样的根本就不是什么项目经理,他就是一个施工队长,后世的一个生产经理而已。

    李华勇知道雷建军是部队出身,按理说部队出身的人应该更没市场意识才对。

    可偏偏就是这个部队出身的雷建军,却跟自己大谈什么“合同风险”。

    “这几个都是人才呀,看来以后潜力巨大。。嗯,这应该就是传说中的好大腿,我以后要好好抱住。。。”

    李华勇一边翻看着合同,一边在心里胡思乱想。

    “怎么样?小李?”

    雷建军的询问打断李华勇的胡思乱想,李华勇嘴角挂起一丝笑意:

    “雷经理说得对,这份合同,确实不存在合同风险。。。”

    “好好好那就好,哈哈。。。”

    听了李华勇的话之后雷建军笑得很开心,笑过之后他杀伐果断的一面就体现出来了,他开始对手底下的人下指令:

    “还愣着干什么,就按照这个方案,执行吧!”

第14章 准备谈钱() 
雷建军他们办事果然干净利落,执行力相当强。

    等到第2天,李华勇再次来到蛇口的时候,得知设计变更已经通过。第3天,雷建军通知李华勇准备进场干活。

    第4天,在鹏城人民路的“鹏城世贸”工地来了2台“解放牌”卡车,这个卡车是帮工人搬家用的。

    这次是雷建军亲自过来,鹏城世贸这边则是高启功高书记亲自接待。

    “谢谢,谢谢。”雷建军紧紧握着高启功的手。

    “谢谢,谢谢。”高启功同样紧紧握着雷建军的手。

    两人的感谢当然都是发自真心,没有任何虚情假意。雷建军那边需要大量人手,而老高这边正在为如何安置工人发愁。因此碰到这样的事,那简直就是标准的一拍即合。对,就是“一拍即合”这个词,再也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形容。

    “高书记,谢谢您啊,这次您可是帮了我的大忙。。。”

    “应该的,应该的,雷经理你别跟我客气,兄弟单位嘛。。。对了我们现在已经不能说什么兄弟单位,我们现在完全就是一家人嘛,雷经理你说是不是?既然是一家人,你就更别跟我客气。。。”

    不过话说回来,两人的话虽然发自真心,但两人的心境却大不相同,雷建军现在可以说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而高启功现在依然是焦头烂额。

    心境不同自然就影响了两人的交流,两人说了一大堆没有营养的客套话后,高启功借口有事离开,雷建军来到李华勇身边。

    “小李,今天搬过我们那边去没问题吧?”

    李华勇冲雷建军一笑:“雷经理是哪人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