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96章 外向型()
“大家并入“华夏建总”也有些日子了,到现在对其他工程局的情况应该也有所了解吧?”
听到李华勇用这句话做开场白,众人都点点头。像华夏建总这样的大型央企规模实在太大,动堪十多万员工,总公司下面有工程局,每个工程局下面又有很多分公司,然后每个分公司下面可能又有很多专业分公司或区域分公司总而言之一句话,在这种单位工作,某两个人可能名义上是“同事”,但两位“同事”一辈子都没打过交道甚至没见过面,这种情况非常正常。只不过对于“工程局”来说,这就属于“华夏建总”的一级下属机构了,对这种一级下属机构现在大家当然有所了解。
“那么大家认为,假如现在总公司再接一个类似于“鹏城世贸”那样的活,这个活会有新工程局的份吗?”
“嗯?!”
李华勇笑笑,他换一种说法:
“像鹏城世贸这种项目,基本就代表目前国内民用建筑的最高水准了,那么新成立的工程局,大家认为在民建方面的实力,能和其他兄弟单位相比吗?”
大家差不多知道李华勇的意思了,这时也都不吱声。“华夏建总”本身算是国内民建领域执牛耳者,尤其底下排名前几位的工程局,例如总部设在京城的华建二局,总部设在武汉的华建三局,那更是业内的佼佼者。
你一个新成立的工程局,虽然级别和人家一样,名头看上去也差不多,在外人看来也许没什么区别,但自家人知自家事,论及实力和底蕴,那肯定是比不上人家的。而各大工程局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同一个单位,但其实也存在竞争关系,正如李华勇举的例子,假如现在又有一个类似于鹏城世贸这样的项目,新工程局能竞争过人家吗?那就先不说正常的竞争了,就算让总公司来“分蛋糕”,总公司会考虑把这块蛋糕分给你吗?
“墩子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新工程局的定位,不能定位在这种民用建筑的高调领域,我们在这方面既没有优势,总公司也不希望我们是这种定位,是这个意思吧?”
说这话的是夏明焕。听到夏明焕这样说,李华勇把大拇指一翘:
“不错不错,我就是这个意思,夏总看问题还是蛮透彻的嘛。”
众人听到李华勇开口“表扬”夏明焕,多多少少都升起一种怪异的感觉。好在大家认识也有段时间了,对李华勇各种“不同寻常之处”已经有所习惯,张永平笑着开玩笑道:
“今天夏总能得到墩子的表扬,我认为这才是真正不容易啊。不过听你们这么一说好像也是哈,这个即将成立的新工程局,好像真是蛮尴尬的,不好找准它的定位。”
“这有什么难定位的,不做那种超高层,那我们就做其他的嘛。比如就像…。我们现在做的这个项目,我觉得这种工业厂房还是挺好,尤其是外商投资的那就更好。雷队,我听说鹏城世贸那边现在虽然忙得要死,现在还闯下诺大名声,其实那边的日子还没这边滋润是吧?”
邓超群口中的“滋润”,指的是收入的高度,尤其是项目部管理人员收入的高低。这个项目部大家的收入之所以高,除了因为业主是香江人,各种工价相对较高外,其实也和前期那个设计变更有关,更和李华勇创造的“材料节约”有关。
雷建军把眼一瞪,他警告邓超群:
“这种话不要到处乱说。”
“好好好,不乱说不乱说,不过这不是没外人吗…。。”
就在邓超群小声嘀咕的时候,雷建军转向李华勇:
“是啊,既然超高层建筑竞争不过兄弟单位,那我觉得这种工业类建筑还是不错。”
“工业类建筑你们更竞争不过人家…。”
听到李华勇这样说,邓超群又不愿意了,他没等李华勇说完就打断他的话:
“我们怎么竞争不过人家了?墩子我告诉你,我们原来在部队的时候,就建过很多工厂的,比如说某某某大厂…。。”
正当邓超群准备讲述他们的光荣历史的时候,这次轮到李华勇打断他的话:
“我知道你们可能建过很多三线工厂,部队出来的嘛,那肯定是什么地方最艰苦就去什么地方。不过我观察咱们项目部的成分,大家以前即便是做工建,可能还是以土建为主吧?”
说到这李华勇顿了顿:
“而大家知道,工业建筑的核心竞争力,其实在于安装。就拿工人来说吧,在土建中,“木,泥,钢,架”这些工种是主力,而在安装工程中,“电,钳,铆,焊”这些工种才是重点。在这方面,咱们公司又有什么优势呢?能竞争过人家那些冶建公司,电建公司,或者油建化建公司吗?就拿咱们这个项目来说吧,说实话我还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接到这个项目的,这要换一家冶建公司来做的话,人家会让安装的活从手中溜走吗?这不还不因为你们没这方面的实力?至少说你们这方面的实力人家“林氏”看不上?”
听到李华勇这样说,邓超群哑口无言了,因为李华勇说的是实情。“华夏建总”在国内的确算牛,但牛也只牛在民建领域。说到国内的工业建筑,那还是要看哪些林林总总的工业类行业建筑公司。
其他的不说,就单说一个铁路部门,“铁老大”可是名不虚传,华夏建筑总公司下属才不到10个工程局,而人家“铁老大”呢,工程局的“番号”都有20多个,他们的规模和实力,尤其在工业建筑和基础设施建筑方面的实力,比华夏建总只高不低。因此在工业建筑领域,别说是一个新成立的工程局了,就算整个华夏建总都未必有竞争优势。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听你这么说,咱们这个新工程局好像还真的很难找准自己的位置呀。我看我们也别想什么定位问题了。反正这种事也是上头的事,我们这么多人,我就不信国家会不管我们。我呀我的要求也不高,也别考虑高端低端,到时随便揽些活,能让大家都有事做就行。”
李华勇冲张永平一笑:
“我说张经理,这不是我批评你,你这种想法可有点危险,你如果真这样想的话,那没准你们过不了多久就真没活干。”
张永平哈哈大笑:“墩子不亏是能评劳模的人啊,这思想觉悟就是高,那你说说看,我这种想法怎么就危险了?”
“就凭你们是华夏建总啊,堂堂一个“国字号”,你们还想随便揽活吗,你们如果随便揽活,那人家省建呢?市建呢?大家可别忘了,在咱们国家,也是绝大多数县城都有自己的建筑公司。在中低端市场,大家还能和这些人抢活干?就先不说跌不跌份的问题,其实这里面的竞争才是真正的惨烈无比,真要竞争起来,你们的国字号身份反而是个劣势。”
大家听了再次默默无语,因为李华勇说的又是很有道理。真要说起来,中国的建筑业相比于其他行业,算是市场意识觉悟得比较早的一个行业。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做工程的需要“揽活”呀,而“揽活”这种东西,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行为。因此哪怕是这个年代,李华勇和面前几位算是行业精英的人物在这方面进行交流,那都没有任何障碍。即便是邓超群这样的,他只是懒得主动去想这方面的问题,这并不代表他不理解,更不能说他不知道国内建筑业的现状。
国内建筑业除了市场觉悟比较早,另外一个现状就是:充塞着各种保护主义。很多行业都有自己的建筑公司,这算是一种行业保护主义。而各级省建市建乃至县级建筑公司呢,那当然很容易导致一种地方保护主义。
而对于华夏建总这样的国字号央企来说,大家其实很容易想象: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保护主义,它永远都不会是“被保护”的那个呀。而这一点,在中国的国情中,其实就是这种大型建筑央企一个很大的劣势。而李华勇以上讲的几个问题,可以说是这个即将成立的“华建九局”,它马上将面临的几个最现实的问题。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李华勇才要和大家说“定位问题”。
“听你这么说好像还真是哈,搞了半天我们这个新单位除了名头好听,其实根本就没多少实际好处呀。那墩子你说说,我们这个新工程局,你认为应该怎样定位呀?”
“呵呵,要说新单位没有任何好处那也不能这么说,我认为至少有一个地方算是很大优势。”
“嗯?什么优势?”
“地点,新工程局落户在鹏城,这可能就是它最大优势。”
“就这?好吧我知道这是经济特区,未来发展可期,可就这一个小渔村…。这算什么优势。”
李华勇对众人的反应表示理解,现在毕竟才85年初,鹏城的吸引力远没有后世大家想象中那么大。
“外向型。”
“嗯?墩子你说什么?外向型?”
“我说的是这座城市的定位。”李华勇微笑着说道:
“其实我更想说的是,咱们这新成立工程局的定位。”
第97章 年关()
听过李华勇的话后,这次是雷建军最先给予回应:
“外向型?小李你的意思是说:新成立的工程局,以后以涉外项目为主?”
说到这雷建军一手端着酒杯,另一只手有节奏的敲着桌子。认识这么长时间,李华勇知道这是雷建军在凝神思考时的习惯性动作。不过他很快摇摇头:
“思路是个好思路,可以作为一个重点考虑方向,或者说作为重要补充,不过把这作为整个工程局主要定位的话,那可能就有点不切实际了。”
说到这雷建军还开了句玩笑:
“这如果我在总公司党委按你这个思路提,那可能都要被批为好高骛远。”
听了这话众人都笑,这哪里是什么开玩笑,这明显是用一种“委婉”的方式在批评李华勇了。不过被批为“不切实际”和“好高骛远”的李华勇并不生气,这时候正好大排档的老板把啤酒端了过来,李华勇冲大家笑笑:
“来来,开酒开酒,都满上,大家走一个先。”
一杯啤酒下肚,雷建军舒服的咂咂嘴,他又倒上一杯酒对李华勇示意:
“小李别介意啊,只是现在这个情况…。来来,不说那么多,去鹏城世贸之前就说好要请你喝酒,可这不一直没有机会吗,今天借花献佛,我单独敬你一杯。”
李华勇端起酒杯和雷建军干了。对于雷建军现在这个时候的反应,李华勇并不觉得奇怪。别说是其他人了,就连李华勇自己,他也觉得在这个年代提“外向型”,的确有点太过超前。
但李华勇依然要提。
这其中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目前国内做涉外工程的建筑企业不多,不能说没有,但数量极少极少。因此作为一家新成立的工程局,尤其是一家准备把总部设在鹏城的建筑企业,那么把“外向型”作为突破口,或者说作为一个主攻方向,无论如何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第二个原因,这也和李华勇的个人经历有关。前世的李华勇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反正他参加工作将近20年,倒是有一多半的时间在做海外项目。当年从大学毕业参加工作还不到一年时间,就有机会参与第一个海外项目,从那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在之后的十几二十年,李华勇虽然也参与过不少国内项目,但更多时候还是满世界乱跑。大非洲,大南美,东南亚,大中东…。。到处能看到“李副总工”苦逼的身影。
这里说“苦逼”那还真不是李华勇矫情,他倒是很想去北美或欧洲这些经济发达地区做工程呀,但也要有那个机会不是?
这两个地方的建筑市场,哪怕到李华勇穿越的时候,北美市场算是有所突破,比如在美国,那还是能见到一些中国建筑企业的身影,但是在欧洲的话,尤其是西欧国家,那还真是很少很少。
因此在国外做工程,那的确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条件艰苦不说,还经常碰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危险。用业内人士自己的话来说,去国外做一个工程,那就和出国坐牢没什么两样啊。年轻没成家时做两年可以,既增加点收入,也累积点阅历和资历。可长年累月那样满世界乱跑,那还真不是个事。
而上辈子的李华勇,他就干了10多年这种“不是事”的事。这干的时间长了,还让“李副总工”干出一种非常一般的“海外工程”情结。这也是他今天怂恿雷建军的一个原因。
当然,李华勇上辈子参加工作时候都已经是九十年代中后期的事了,而现在才是八十年代中期。这个时候就提“外向型”,李华勇自己也觉得不靠谱。
这个“不靠谱”不是指思路上的不靠谱,应该说这样一个思路,在大方向上还是正确的。关键是在这个时候,李华勇自己也理不出多少头绪。
“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合适的项目啊,如果有一个具体的项目,大家通过一个项目的具体运作,相信有我这个老油条在的话,大家很快就能理清思路,可是在这个年代,又去哪里找这样的项目呢…。”
李华勇一边这样想着,一边不准备和在座的几位继续这方面的话题了,同时他也默默把这件事记在心上。
“好了不说这些事了,反正这种大方向的事,那也不是我这种升斗小民能关心的。大事咱关心不了,那还是来关心一些具体的小事吧。我说夏经理,这马上就要过年了,你对我那些工人有什么安排没有?”
听李华勇提到过年,大家的话在次多了起来。夏明焕先看了雷建军一眼,然后对李华勇笑道:
“先不说其他人,首先是墩子你,那今年肯定是不能回家过年了吧?”
李华勇点点头,他对这个问题早有思想准备。目前“鹏城世贸”都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明星工程,那么按照这种趋势,“三天一层”是绝对不可能会停下来的,方方面面都会要求这样的状态持续到大楼封顶。
李华勇刚接手的时候,总共还剩34层,经过11月份7层,12月份10层,元月份完成10层问题同样不大,那么到春节之前,“鹏城世贸”的主体框架其实也就只剩下几层,不到一个月的工作量。
当然这里“不到一个月工作量”指的是按照正常施工速度。假如施工因为春节而停顿,等春节过后再来恢复施工,光是一个重新启动问题,就会浪费相当多的时间,这样一种情况,当然是很多人都不愿看到的。
李华勇同样把目光投向雷建军:
“雷经理,那边春节是怎么安排的?”
雷建军却一脸轻松:“这不关我的事,怎么动员工人留下了,怎么做大家思想工作,那是老高的事情。”
李华勇哈哈大笑,他又转向夏明焕说道:“我估计是要留在鹏城过年了,现在主要是看咱们这边,咱们这边又是怎么安排?这个夏总你要提早告诉我,也让我有个提早安排不是?”
夏明焕微笑道:“这边留不留人,留多少人?其实也不是我做主的呀。墩子你对咱们这边的情况很清楚,现在咱们土建主要是在配合安装在施工。他们施工力度如何?就决定我们需要配备多少人手。他们在春节时如果继续大干,那我们当然要留人,如果他们都回家过年,那我们也没必要傻乎乎的留那么多工人在工地。墩子你说是不是?”
一旁的邓超群笑着补充一句:
“所以墩子你这次回来正好,本来你今天不和雷队回来的话,我们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