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就这样,当李华勇来到这里以后,来“拜访”他的人络绎不绝。有来打探消息的,有来套近乎的,而有的人干脆就仅仅是好奇,他想看看那个在蛇口工地传得神乎其神,夸得仁义无双的小李老板到底长什么样?
说实话这本来正是李华勇想达到的效果,不过时间长了以后,李华勇那个难受啊。这就像刚才那样,别人跟他打招呼,别人过来套近乎,可他根本就没有印象不是?
不过还好,这边毕竟还有一个李明达李大工长。在李工长的热心帮衬下,总算让李华勇避免了更多尴尬。
李工长是个很念乡情的人啊,对于李华勇的到来,他是发至内心的高兴,他不仅高兴,他是真心为自己这个小老乡感到骄傲。
“墩子,想不到啊。。。”李明达感慨的看着李华勇:
“墩子你这次回来,是不是会跟着雷经理在这边做事呀?”
对于自己的老乡,李华勇也没什么好隐瞒的:
“应该会在这边找点事做吧,只不过到底做什么?我现在也不知道。”
“那是那是。。。”李明达露出一副“我懂的”的表情,他用手往领导办公室方向一指:“这不领导都还在开会吗?等他们开完会以后。。。”
“李工长,李工长。。。”
这时候又进来一个人打断李明达说话。见到来人,李明达慌忙起身给李华勇介绍:
“墩子,这是我们项目的行政科长云科长,对了云科长您找我什么事?”
“你好你好。”
“你好你好。”
这个时候的行政科长,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办公室主任。寒暄过后云天川科长笑着对李明达说道:“李工长我可不是来找你的,我是来找你这位小老乡,就知道你现在会在这里。。。”
说到这云科长表情复杂的看了李华勇一眼:“李老板,我是领导让我过来的,他们想请你过去谈点事。”
“啊?领导的会开完了吗?”这个时候李明达多了一句嘴。
听到这话,云天川的表情变得更加复杂:
“没有,他们的会还在开,领导专门吩咐我过来请李老板过去开会。”
李华勇跟着云天川向老高的办公室走去。而就在他过去的同时,办公室内,雷建军正在给大家介绍李华勇的情况。
“。。。蔡总,说起来你也是见过这个人的。。。对对对,就是那天跟我们一起过去拜访甲方的那小子。。。”
“。。。这小子以前就在咱们这个工地干过,说起来我还要感谢高书记啊,不是高书记大力支持,我蛇口那个工地也不可能干得那么顺利。。。”
“。。。就拿前面的桩基来说,这次桩基工程之所以能如此顺利完工,能得到各方面不错的评价,说时候我雷建军还真不敢居功,高书记支援给我的那些工人可是发挥了关键作用,尤其是这个李华勇,那我还真不是帮他吹牛,这小子管工人啊,那还真是有一套啊。。。”
“。。。我知道这样做不合规矩,咱们这项目很多工人都是公司的正式职工,把这些人都交给一位农民合同工管理确实显得不怎么很合适。但是蔡指挥,高书记,我认为咱们这个项目是非常时期,非常时期就要行点非常之事。。。”
“。。。我们刚才都讨论过,接下来咱们这个项目就要采取精兵战术了,要对人员重新进行整合,要组建最好的班组,要真正挑选出一支精悍的队伍。那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是谁最了解咱们这样工人呢?是我们的管理人员吗?是我们这些当领导的吗?我认为都不是,真正最了解和最熟悉咱们工人的,那还是咱们工人自己。。。”
正当雷建军在滔滔不绝的时候,云天川云科长敲门进来:
“各位领导,李老板到了。”
当李华勇走进办公室,只见房间里几道目光齐刷刷对准自己。
最开始的时候,李华勇还是比较淡定,毕竟是当过“李副总工”的人嘛,应对几道目光还是没问题的。只不过20分钟以后,当李华勇回答了一些莫名其妙的问题,当蔡老头跟他说了一句话,李华勇不淡定了;
“什。。。什么?你们说把这个工地的工人都交给我管?你们。。。你们不是在开玩笑吧。”
第64章 过河卒子()
把这个工地所有工人都交给自己管?赋予自己这么大权力?
当李华勇听到蔡老头跟自己说出这样的话,在这一刻,李华勇在惊讶之余,他陷入了沉思。
首先必须说明一点,李华勇这时候的惊讶真不是装的,他是真没想过这个项目的决策层居然会让自己挑起这样的重任。也正是因为之前从没想过,这完全出乎李华勇的预料,所以他才要好好思索一下
李华勇不是三岁小孩,自己虽然是一个穿越者没错,不过李华勇可不认为所有穿越者都有什么“主角光环”的,更不可能所有人见到自己就“纳头便拜”。
就拿眼下这件事来说吧,这件事实在是太反常了,按说以自己的身份,哪怕自己之前的表现再优异,哪怕自己和雷建军的关系再好,按理说这样的事情也落不到自己头上。
李华勇更不认为自己真有那么能干,这个项目缺了自己就玩不转。事实上在真实历史中,人家“鹏城世贸”在没有自己这号人物的情况下,照样创造“三天一层”的“鹏城速度”。
李华勇猜测,蔡老头他们刚才在开会的时候,肯定不仅仅只考虑过自己一个人,他们肯定还有其他人选,例如说,真实历史中的那个人。但是他们为什么选择自己呢?这就由不得李华勇往更深层次思考问题。
李华勇的思维在发散,他在努力回忆真实历史中的“鹏城世贸”,只可惜年代太久远,而且那时候李华勇还小,他对真实历史中的“鹏城世贸”了解还真不多。
除了“三天一层”这个众所周知的事情外,李华勇依稀记得,等这个项目出名后,这个项目发生的另外一件事还引起媒体小范围的讨论。
就是在“三天一层”赶工期间,“华夏建总”给了工人不算低的工资,有些工人在那几个月的月收入突破了200块。可就这么一点事情,这时候的媒体就争论开了,有些媒体在议论给工人这么高的工资合不合理?
当然这样的争论不能和“姓社姓资”的争议,以及“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样的大争论相比。发生在“鹏城世贸”上的争论只能算是小争论。因为大家对这个问题并没有争论多长时间,好像没过多久,几乎所有媒体都“统一了思想”。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大家能给这样的争论找到“理论依据”啊:给工人这么高的工资,至少能体现“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
想起这个花絮,李华勇渐渐有所明悟,同时他看向蔡老头以及雷建军他们的眼神已经不善。搞了半天,他们之所以选择自己,那还真不是认为自己有多能干,这些家伙是想把自己当枪使啊。
真实历史中的争议虽然很快平息,但毕竟曾经引起过争议不是?而体制之内的人怕什么?哪怕是蔡老头这个级别的人,他们也怕这种争议。
“鹏城世贸”现在遇到的问题,真是什么技术问题吗?真是什么管理问题吗?李华勇认为都不是,说一千道一万,这个项目的现状,其实都是体制上的一些弊病造成。例如“吃大锅饭”,人浮于事,收入分配制度不合理等等等等。。。这些问题才是关键,这些才是这个项目急需解决的问题。
像这样的问题,或许像老高这样的政工干部一时没有意识到,但是像蔡老头这样的老狐狸,或者像雷建军这样的人精,他们肯定是看得一清二楚。
李华勇的思维进一步发散,他虽然不了解真实历史中的“鹏城世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他估计,真实历史中的情况应该也和现在差不多。“三天一层”,那不是干出来的,应该是逼出来的。因为按照正常的施工组织设计,一般人是不会去考虑“三天一层”这种超常规施工速度的。“三天一层”虽然诺大名气,但实事求是的说,这种施工速度蕴藏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李华勇完全可以想象:在真实历史中,“鹏城世贸”项目应该也碰到跟现在差不多的赶工问题。那么要怎么赶工呢?“华夏建总”的有识之士应该意识到,想要赶工,想要提高工人的作业效率,那首先就必须割除体制上的一些弊病。
只不过在前世的时候他们应该找的是别人,而现在呢,他们找上了自己。
是啊,还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选吗?李华勇换位思考,他认为在蔡老头以及雷建军他们心目中,应该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选。首先自己展现出一定的能力,其次自己是体制外的人,要打破体制内的一些规矩,那当然还是体制外的人来做最合适。
当然这还不是最主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只是个小人物啊!别看他们刚才讲得天花乱坠,说的比唱的好听。又是什么委以重任,又是什么不要钱的好话好话一大箩。但他们真正的想法,应该是觉得自己更好控制。自己在前面冲锋陷阵,如果确实有成效那固然好,但如果一旦发现不行,或者出现其他问题,他们再跳出来就很方便。所谓船小好掉头嘛,他们随时可以进行干预。
这就是刚才李华勇眼神不善的原因,这分明就是把自己当枪使唤,把自己当成一个过河卒子。
没多少人愿意当别人的枪的,哪怕这把枪看上去很酷很拉风。因此当李华勇想通这一切,他生出一股立马拒绝的冲动。
但是自己能拒绝吗?这个问题让李华勇很纠结,因此在下一刻,李华勇的头脑高速运转,他继续在那愣愣出神。
除了不愿意被人当枪使之外,李华勇还有一个拒绝的理由。他知道自己一旦接下这个任务,对自己并没有多少现实利益,最起码在这个项目上,自己肯定赚不了多少钱。
李华勇再次想象:假如这个项目和前世一样出了名,假如那场“小讨论”如约而至。。。
嗯,一个工人的月工资200那当然没有问题,这种事情值得表扬和提倡。但假如一个包工头在这个项目上赚了2万。。。李华勇相信:假如真出现这种情况,哪怕自己现在和“华夏建总”签订协议都用处不大,到时候“华夏建总”未必敢给,而自己也未必敢要。
纠结啊,李华勇心里那个纠结。在这一刻,他是真不想趟这趟浑水,他心想干脆放弃这个项目算了,自己就专心致志回蛇口那个工地做事,毕竟那边是“港商”啊,在“港商”那里多赚点钱,大家还是不会有那么大反应。
但自己真能够拒绝吗?李华勇知道自己不能够。这个话是蔡老头当着众人的面在正式场合提出来的,这不是给不给面子的问题,如果自己敢拒绝的话,那以后就别想跟着“华夏建总”混。
“唉,哥们只是一个搞技术的,这种带着工人干活的事,这真不是我擅长啊。难道穿越一次,老天就注定要让我当个包工头。。。”
就在李华勇胡思乱想的时候,一个声音打断他的思路:
“小李,思考得怎么样啊?”
看着蔡老头努力装出来的那副“和蔼可亲笑容”,李华勇真想一个拳头砸了上去。
当然,他也只是敢想想而已。
李华勇定了定神,在心里又思考几个问题后,他也努力装出一副“和蔼可亲笑容”:
“既然大家看得起我,那我小李也不能不识抬举,这个活,我接下了。当然咯,在接下这个任务之前,我想说说我的看法,或者说我想提提我的条件,大家认为可以吗?”
“那是当然,你说你说。。。”
第65章 五大班组()
在老高的办公室内,众人静静等待李华勇开口。
“第一,我准备在这个项目组建5个班组,因此我希望项目部能指派5名工长或者技术员配合我的工作。”
嗯?李华勇这话稍微有点出乎大家预料,这是直接进入谈工作的节奏啊。
李瑜李大工程师盯着李华勇,饶有兴趣的问道:
“5个班组?5个什么班组?”
“木工班组,泥工班组,钢筋工班组,架子工班组,最后再加上一个维修班组,或者把这个班组称为综合班组,这就是我想组建的5个班组。”
众人一听,这样的分类还是比较科学啊。在这样的土建工程中,“木,泥,钢,架”这4大工种通常都是工作量最大,同时也是需要工人数量最多的工种,是土建施工中“常规三项”的主力,因此单独组建班组很有必要。
除此之外,建筑工地还需要“电,钳,铆,焊”等工人,因为工地上还有不少施工设备,例如搅拌机,卷扬机,塔吊等等,这些设备都是需要维护的,需要确保它们能正常运转。另外像“鹏城世贸”这样的大楼,肯定还有管道预埋,线路铺设等工作,这些工作当然同样非常重要,而且繁而杂。这就是李华勇准备单独编一个综合班组的意思。
应该说李华勇这个条件很简单,而且看上去很合理的样子。只是找5位管理人员配合他的工作而已,其实就算李华勇不提,项目部肯定也会这样做的。当然到底是“配合”还是“监管”,那就要看李华勇自己的表现了。
蔡老头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他笑眯眯的盯着李华勇:
“这个条件没问题,说,小李继续说下去。。。”
“第二,我需要技术部门用最快的速度把倒排计划拿出来,这个倒排计划越详细越好,我看最起码要细化到。。。每层吧,项目部必须先给我这份东西,我才能进一步展开工作。”
咦?众人越听越惊奇了。都心说这家伙是怎么回事?你这是在谈条件吗?我怎么像是看到一位一心扑在工作上的好同志呢,你这家伙有这么好?你这家伙到底是什么意思?
当然在座的都是老狐狸,尽管有迷惑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表露出来。依然是李瑜顺着李华勇的意思提问:
“你为什么要这份东西。”
“不是我想知道,我是想让所有工人师傅都知道。。。”李华勇顿了一顿:
“咱们这个项目不是需要赶工吗?我认为赶工的一个先决条件,必须让工人师傅在干活的时候做到心中有数,自己需要干多少活?有多长时间来干这个活?甚至每天需要干多少活?我认为只有让工人知道这些,我的工作才好开展呀,最起码到时能做到有的放矢。”
“好!这是精细化管理的思想啊。。。”李二愣子嘴里冒出一句这个年代很有逼格的名词,下一刻他兴致勃勃的追问道:
“你既然说按每层为单位排计划,那你认为排计划的时候按什么速度,就是排几天一层好呢?”
李华勇却没有理睬李二愣子,心说你这是在侮辱我的智商吧,连人家蛇口的经营经理张永平都知道,半年时间需要干35层,扣除天气以及春节等不可控因素,那你认为这个计划需要怎么排?
不仅李华勇没有理睬他,其他人也对李瑜这问题直接无视,而李二愣子大概自己也醒悟过来,面前的这位,那可是好像懂得“精细化管理”的人,那么自己刚才这问题。。。那实在是显得档次有点低。
为了掩饰尴尬,李大工程师主动请缨:
“那行,既然你要这份东西,那这个倒排计划就我来弄吧,暂时。。。暂时就按四天一层考虑吧,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