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偷工”不成,那大多数人都只好把主意打到“减料”上面。“减料”这种事情好啊,不仅利润丰厚,而且还具备相当强的隐蔽性。因此这才是建筑业内的惯用手法。这种事情不仅私人爱做,企业也爱做,不仅私营企业爱干,国有企业同样也爱干。

    这其中唯一的区别:有些“减料”的档次很低,减得一点技术含量没有,把“减料”做得跟“偷工”似的。而有些“减料”的技术含量就很高,具备非常强的隐蔽性和专业性,这种层次的“减料”有时甚至能真正做得“神不知鬼不觉”。

    李华勇在这个项目上做的,就是第二层次的“减料”,他甚至比这个层次还要高,属于最高层次的“减料”。因为他在这个项目上的“减料”,对工程质量没有任何影响。就算别人知道他节约了那么多的水泥,少打了那么多方混凝土,他也不会受到任何指责。

    那么这1000多方混凝土到底是怎么节约出来的呢?这就要提到一个专业名词;充盈系数。这是一个在桩基施工中特有的专业名词,李华勇也就是依靠这个,才活生生在这个项目中抠出1000多方混凝土。

    提到“充盈系数”,可能很多人不好理解。但是如果提到“损耗”,提到建筑材料在施工过程中的“损耗”,这个也许大家就很好理解了。

    举一个简单例子,用建筑工地上最常用到的钢筋来举例。我们假设盖一栋房子,这栋房子理论上需要用到1000吨钢筋。那么施工单位在采购钢材的时候,他仅仅进货1000吨够吗?

    所有人都能想象出来,这显然是不够的。因为钢厂出厂的钢材和你工地上使用的钢筋显然不同。你在施工的时候需要裁剪,需要把钢筋加工成各种形状。那么这样一来,就会产生不少“边角料”。

    那些无法继续使用的“边角料”,那当然就要被视作建筑材料的“损耗”。

    在建筑行业中,这种钢材的损耗比例大概是多少呢?普通规定是2%到3%左右。

    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比例,一顿钢材都是大几千块钱啊,比如后世那些大项目,动堪就是成千上万吨钢材,假如你能降低一个点的损耗,这里面的利润就非常可观。

    说完损耗,再回过头来说说“充盈系数”。到这个时候可能大家对这个概念就有所了解了。

    “充盈系数”也是“损耗”的一种,是特指混凝土施工中的损耗。

    在这里必须特别指出的是,在普通的土建施工中,混凝土是不存在“损耗”这种说法的,因为混凝土都要浇筑在模板里,有模板隔着,那就该怎么样就怎么样,你实际浇筑的方量应该和理论方量一样。

    这就和钢筋的情况不同的。在施工中,裁剪钢筋的时候会产生边角料那是没有办法,这种情况在做预算的时候就要考虑进去。而混凝土呢?如果你说混凝土也有什么“损耗”的话,人家甲方根本不予承认。

    前面说的是普通土建施工,不过桩基工程却有不一样。在桩基施工中,混凝土很容易产生损耗。因为桩基工程可是没有模板的,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很容易向边上的泥土挤压,渗透,导致实际浇筑的混凝土,在绝大多数时候都要远远超过理论方量。

    这就是桩基工程中混凝土的损耗,这就是“充盈系数”这个名词的来由。

    雷建军和夏明焕他们为什么一听李华勇提到材料节约就面露复杂表情呢?

    这是因为他们以前做惯的普通的土建工程,桩基施工的经验少,整个项目部前期都忽略了“充盈系数”这件事情。

    别人可以忽略,但李华勇却没忽略,甚至早在开工以前,他就一直惦记着这件事情。对于自己的“第一桶金”,李华勇早就在这上面做了很大指望。

    为了测算自己大概能赚多少钱,李华勇早在开工以前,就仔细翻看了设计图纸。在这里需要特别提一句的是,也不能完全怪雷建军等人忽略了这个问题,因为目前国内的设计院,基本很少采纳“充盈系数”这个概念,他们的“设计工程量”,往往都是“理论工程量”。

    别说是现在这个年代了,哪怕是到了后世,设计院倒是不会再忽略,可施工企业自己要么直接忽略,要么在投标的时候把这一块优惠掉。

    可偏偏这个项目是日本人设计的,偏偏李华勇是穿越人士。更重要的是,这个项目之前还进行了一次设计变更,由机械成孔改为人工挖孔,这就为李华勇赚取利润提供可能。

    日本人给出的“充盈系数”是多少呢?8%!

    也就说“理论方量”如果是2万方的话,日本人给出的“实际方量”是21600方。

    8%的充盈系数不算高也不算低,因为这个东西和地质情况有关,碰到好的地质,5%以下也有可能,但如果碰到国内那种常见的“喀斯特”地貌,超过10%都很正常。因此日本人给出的这个数据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但是有这样一个数据,对于李华勇来说就足够了。

    由于前面的设计变更,这个项目的很大一部分由机械成孔改为人工挖孔。而大家知道,人工挖孔桩是需要施工“护壁”的,而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护壁”能起什么作用?那当然能起“模板”作用,能阻挡混凝土向外渗透。

    同样是因为人工挖孔桩,导致下部的机械钻孔工作量减少,速度加快,而速度一旦加快,各种塌方,塌孔的现象也随之减少。

    这一切的一切,无形中就减小了“充盈系数”,虽然依然还有损耗,但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一个非常小的比例。比如张永平所说“节约1000多方”,其实就是由此而来。

    现在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在雷建军的办公室,李华勇相信以屋子里这些人的水平,他们很快就能想通其中关节。

    李华勇微笑看着面前项目部几大巨头,他表情虽然平静,心里却有点忐忑不安。

    “这节约下来的材料钱,项目部会给自己吗?”

第42章 彼此赞赏() 
在雷建军的办公室里,当李华勇提出材料的利润分成后,他就闭口不再说话了。然后静候众人反应。

    整间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雷建军背着手,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而其他几位副职更是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努力把自己装成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随着时间的推移,李华勇内心不安加剧。

    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了;关于节省材料利润分成的问题,李华勇不是早就和项目部签过协议的吗?这都已经白纸黑字了,而且正如前面介绍的,这又不是偷工减料,可以说李华勇这个钱挣得是堂堂正正。难道他还担心“华夏建总”这么大单位还会说话不算数不成?

    如果你真这样想的话。。。那您还真是猜对了。在这个时候,李华勇确实是在担心项目部不给他这部分钱。

    这种事奇怪吗?如果是一个在体制内混过的人,就知道这种事情一点都不奇怪。

    “华夏建总”是国有企业,这个项目部产生的材料节约,理论上也是为公家节约。雷建军能做得了这些钱的主吗?换句话说,前面签的协议,能称得上是“有效合同”吗?

    李华勇自己就是在体制之内混过的。他清楚像这样的事情,别说是这个年代了,哪怕是十多年以后,在真正的“项目经理负责制”建立起了之前,国有企业都是能赖就赖。

    开工之前为了忽悠包工头好好进行材料管理,答应人家如果产生材料节约就进行利润分成。可等到工程结束以后,等人家真的找上门,就各种理由,各种大道理进行搪塞。

    而其中最常用的理由,项目经理会跟你说:这个东西我做不了主,像这种钱需要上级领导批准。。。

    李华勇非常清楚国有企业的这种尿性,因为像这样的事情,李华勇自己就干过不少,因此他现在有点忐忑不安。

    在前世的时候,李华勇赖过别人的钱,而现在呢,李华勇是担心别人赖他的钱。

    雷建军还在那来回踱步,李华勇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继续等待。雷建军终于停下脚步,他盯着李华勇,一字一句的说道:

    “十万!材料节约这部分我就给你十万,小李你认为怎么样?”

    李华勇大喜,他几乎想都不想脱口而出:

    “没问题,既然雷经理开口,那么十万就十万。”

    如果真正严格按照五五分成的话,应该是不止十万这个数的,雷建军大概扣下了李华勇几万块钱。但是在这种情况下,李华勇内心根本没有任何不满。

    作为同样坐过雷建军这个位置的人,他知道老雷能做出这个决定已经非常不容易。由于有协议在先,这也许不算什么非常严重的错误,但如果碰到有心人非要找茬的话,不说记过吧,雷建军挨一顿通报批评肯定是少不了。

    李华勇和雷建军的目光在空中相遇,两人同时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赞赏。

    “这小子。。。”

    “这家伙。。。”

    李华勇赞赏雷建军,是赞赏老雷有决断力,有市场意识和合同意识,并没有沾染体制内的很多毛病,像一个真正的项目经理。

    而雷建军赞赏李华勇呢?是赞赏李华勇大气,做事毫不拖泥带水,几万块钱说放手就放手,一点都不跟自己纠缠。

    等雷建军终于开口后,整个房间的气氛稍微有点松动。雷建军和李华勇说完,他又转向自己的几位副手:

    “大家觉得给小李这个数怎么样?”

    李华勇在旁边默默观察雷建军,同时也在观察他的几位副手。从这个细节上,也能看出雷建军一些行事风格。你老大都已经做了决定了,你这个时候再来询问副手?这还有谁会反对吗?

    这样的做事风格,往坏的方向想可以认为老雷做事霸道,他有极强的掌控欲。往好的方向想呢?可以认为面前这几位都是雷建军的心腹,他根本就不担心自己这样做。

    李华勇通过观察,他认为第二种的可能性居大。

    听到雷建军询问,经营经理张永平率先开口,只见老张微笑着说道:

    “我在签这份协议的时候就说过,这样的协议对我们又没有什么损失和风险,因此这个钱是小李该拿的。”

    雷建军把目光转向夏明焕,夏明焕同样笑着说道:

    “虽然我对小李撒的小花招有点不满,你说这家伙明明早就知道,怎么当时就不跟我们明说呢?不过这次我们还是从小李身上学了一手啊,十万块钱,就当时我们的拜师费吧,这个价钱我认为还是值。”

    当所有人的目光都对准邓超群的时候,邓超群的反应最奇葩,他在这个时候竟然伸了一个懒腰“批评”起雷建军来:

    “我说雷队,真搞不懂你今天怎么这么墨迹,给这个钱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吗?人家小李这几个月那么辛苦,说是头号功臣都不为过啊,雷队你难道还好意思昧他这点钱?你就不怕大家戳你脊梁骨啊。”

    “滚。”

    “哈哈哈哈。。。”

    随着雷建军这声“滚”字,随着大家的笑声。整间办公室的气氛彻底变得轻松。大家又开始像李华勇刚进来时候那样有说有笑。而且这时候雷建军也参与进来。

    “老张。。。”

    雷建军突然对张永平询问道:“真没想到啊,打几个月桩,居然节约了那么多水泥,那么钢筋呢、你们统计过没有?钢筋有没有节约啊?”

    “这个。。。统计当然是统计过,钢筋的用量正常,既没有产生节约,不过损耗也在可控范围之内。”

    听到大家提到钢筋的问题后,由于这个时候李华勇心情不错,他忍不住开始显摆:

    “我说咱们这个项目部吧,我到底是说大家老实好呢?还是说你们这些人真是太笨。通常在打桩的时候吧,钢筋本来是最容易节约的,可是你们这些人倒好,连水泥都能节约那么多,却不知道怎么节约钢筋。你们呀,真是的,啧啧。。。”

    说到这李华勇在那摇头晃脑,做孺子不可教状。

    “哦,这话怎么说?小李你说来听听。”

    李华勇开始向这些人传授桩基工程中偷工减料的经验。

    其实在桩基工程中,真正最好偷工减料的还真就是钢筋。毕竟像这个项目这样节约水泥的方法,那可不是每个工地都能碰到。

    那么钢筋要怎么偷呢?就拿这个项目举例,这个项目的桩基桩长大概都在25米左右,而大家知道,钢厂出厂的钢材大多都是9米左右,这个长度决定了一个钢筋笼的长度,那么在一根桩基中,通常要放3个钢筋笼。

    “不可能吧,你是说少放钢筋笼?除了最上面需要露出来的那个钢筋笼外,其他两个都不放?这。。。这也太大胆了吧?”

    面对夏明焕惊讶的表情,李华勇做鄙视状:

    “是呀夏总工,我就大胆了,我就这样偷了,那你又能拿我怎么办呢?你难道还能检测出来吗?”

    夏明焕默默无语,假如真有人这样偷工减料的话,那么只要没被抓到现行,事后还是很真难检测出来。

    由于桩基是埋在地底下的,这就增加了检测的难度。你总不可能每根都挖开来看。而且就算退一万步说,你真的要挖开来看,人家上面9米都有钢筋,只有9米以下没有钢筋,你总不可能每根桩都挖9米吧?

    因此桩基检测的内容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检测桩基的完整度,另外一种是检测桩基的承载力。

    检测完整度的方法在业内俗称为“小应变”,这是一种类似运用探测波的方法来检测桩基是否完整。

    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桩基检测方法,同时也是每根桩基的必检项目。

    偏偏用这样一种方法,根本检测不出底下有没有配筋。

    当然,要对付这种偷工减料也并非没有办法,比如检测桩基的承载力。由于少放了钢筋,这肯定会导致桩基的承载力降低,极有可能达不到设计要求。

    只不过桩基的承载力检测,是桩基检测的“抽检项目”。因为想要检测桩基的承载力,需要采用一种叫“静载”的办法,也就是直接在桩基上压东西,压很重很重的东西,看看这根桩到底能承受多大的压力。

    这样一种办法,被称为“破坏性试验”,因此不可能每根桩基都这样做,只能采用抽检的方法。

    这个抽检的比例是多少呢?比如这个项目800多根桩,最多只要做3到4根“静载”。

    如此低的抽检比例,大家都懂的,施工单位有100多钟方法不让有问题的桩被抽检到。

    “你小子,哪来那么多歪门邪道?快滚快滚,别把我的人给带坏咯。”

    当李华勇将其中的道道娓娓道来,在引起众人惊叹的同时,也惹来雷建军一阵笑骂。

    见天色已晚,而且正事已经办完。众人纷纷告辞准备离开。在大家离开之前,雷建军又嘱咐大家两件事:

    “今天晚上的事,大家最好不要在外面多嘴呀。。。”

    雷建军的目光从自己几位副手脸上一一扫过,最后停留在张永平脸上:

    “老张你明天去造个表,把材料节约出来的钱给大家发点奖金,项目部全体人员都有,具体怎么个章程、你先弄个初稿,完了大伙再合计合计。”

    李华勇在旁边听了频频点头,感情雷建军扣下自己几万块钱就为了这个事啊。这样也好,本来就算雷建军不这样做,李华勇也没准备吃独食的。

    老雷既然当自己的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