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唉,自作孽,不可活啊。。。。。。。”李华勇长叹一声,他发了一句这样的感慨。
“我就不明白了,这些指标政府又不是不允许买卖,而且你那个情敌又是出的高价,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还有什么问题吗?真搞不懂你为什么一副如临大敌的样子。”
“你不懂的。。。。。。”
“就你懂!”
李华勇愕然抬头,见林兰花同学一副气鼓鼓的样子,他心里暗暗好笑。
本来像这样的“俗事”,李华勇是真不想和林徽说的,后来转念一想,尤其想到她父亲对自己的交代,李华勇又觉得什么都不说也不好。不指望她来做这些俗事吧,但人林兰花同学至少有知情权。
“兰花姐,你是不晓得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这样吧,反正一直到现在,还没告诉你这个项目是怎么运作的,今天正好和你说说,也好让你知道这个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哼!我还以为你一直不想告诉我呢。”
听到林兰花同学这语气,李华勇再度愕然,他心说之所以一直没跟你说这事,那不是考虑到你有文青病吗,怕你沾染上这些俗事,你现在既然把我的好心当成驴肝肺,那行,那我就和你说道说道吧。
“兰花姐,你知道这个项目很大,原先是两个工厂改造,现在又加上一条步行街,超过300亩的土地开发面积,涉及几百号人的动迁和安置,这样的体量,这样的规模,就算放在香江那也是非常大的项目了吧,正是因为这个项目太大,就决定了这个项目的构成复杂,兰花姐我先问你,这个项目我们是作为开发商之一,那你知道谁是这个项目的最大股东吗?”
“这。。。。现在不是已经明确整个项目由我们林。。。林家主导吗,我们难道不是最大股东?”
“当然不是。”
“那是谁?”
“当然是内地政府。”李华勇盯着林徽说道:“你别忘了国内是什么体制,由于土地的公有性质,这就决定了不仅是这个项目,其实任何类似的房地产项目,最大股东就一定是内地政府,我认为这是在内地做房地产务必认清的一个问题,切记切记。”
“这。。。。。。。”
应该说李华勇刚才这话的道理还是一点都不难懂,不过林徽听过之后还是一脸茫然,因为她完全不清楚李华勇为什么要跟自己讲这个。
见到林徽现在的模样,李华勇在心里叹一口气,他觉得自己今天又搞错谈话对象了,这话要是跟林蔚说的话,那自己那位现实理工女的女友立刻秒懂,可偏偏面前这位不是,这是位有严重文青病的文艺女青年。
“兰花姐我这样跟你说吧,我为什么说搞清楚这个问题至关重要呢?你应该知道在任何商业活动中,最大股东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它的态度代表了整个项目的态度,它的意志决定了整个项目的意志。就拿这个项目来说吧,内地政府是最大股东,我们算是第二股东,胡家排在第三,除此之外,那300多位需要安置的职工,或者说现在那300多份买断指标,现在就变相成为300多个小股东。。。。。。”
“哦哦我知道了!”还没等李华勇说完,林兰花同学就跳了起来。
李华勇诧异的看她一眼:“你知道了什么?”
“难怪你那么紧张人胡家二哥收购那些小股份了,你是担心他们收购多了以后,他们的股份会比我们还高,然后拿走我们的项目主动权,是不是?”
李华勇微微一笑:“错了。”
“你骗人,哼,你肯定就是这样想。”
“我真不是。”
“你就是。。。。。。”林徽还想争辩的时候,李华勇及时把她打住:
“好了好了兰花姐,我告诉你为什么不是的理由,我刚才不是跟你说了吗,在这样的项目中,地方政府永远是第一大股东,你可以想想,无论胡家二哥怎么收购,他就算把那300多份小股份全部收购过去,他能变成最大股东吗?恐怕还是不能吧,他最多也就超过我们变成第二大股东,说句大实话,除非变成最大股东,否则谁第二第三真没多大关系。”
“那你到底担心什么?”
李华勇稍微定了定,然后缓缓说道:
“因为我在担心,他这样子做法,最后会得罪一大批小股东,其实仅仅得罪小股东也就算了,我真正的担心,是担心他到最后把最大股东也给惹怒了。”
“啊?!”
李华勇冷冷一笑:“那是当然,兰花姐我跟你说,你以为这次在收购那些小股份的,只有胡家二哥一个人吗?不是的,他除了自己在收购外,还充当了很多人的代理人。”
“什,什么人的代理人?”
“当然是体制内的一些官员。”
李华勇笑声更冷:“比如说你认识的那个梁区长,我现在已经可以确认,他就通过胡家二哥之手,这次收购了好几个买断指标。”
第四零三章 江湖越老 胆子越小()
“兰花姐你要知道,虽然那些买断指标并没禁止交易和流通,但如果有体制内官员涉足其中的话,这在国内就是很大的问题,相当严重的问题,懂不?”
“不懂。”
林徽看着李华勇的眼睛,然后老老实实承认自己不懂:“阿勇我跟你说,我之前也是看过政府下发的文件的,我就不明白了,既然政府应许对那种买断指标进行交易,并且文件上也没说政府官员不能参与这种交易啊,人家胡家二哥出高价收购,就算像你说的那样,他是充当了很多官员的代理人,但是这又怎么样呢?这完全是正当合理的买卖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是看不出这有什么问题。”
李华勇睁大眼睛,说实话林兰花同学刚才讲了这么多,他其他倒没听得很仔细,却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
“呀?兰花姐还看过政府下发的那些文件啊,不错不错,啥时看的?”
林徽脸一红:“你少给我打岔,我我就不能看文件啊?快说,你到底在担心什么。”
在那一瞬间,李华勇还真被林兰花同学给问住了。关于这个工厂搬迁项目,羊城政府还真下发了允许买断指标交易的文件。
至于允不允许体制内公职人员参与其中的问题要知道现在才是1987年,后世不允许公职人员及其直属亲属经商的规定,眼下可并没有出台,不仅没有出台,现在的大环境可是鼓励公职人员“下海”啊,因此胡家二哥等人的行为,其实是符合这年代“政治正确”的。
那么李华勇在担心什么呢?
在那愣了一会神之后,李华勇突然问了林徽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兰花姐,你觉得过程正义和结果正义,这两种正义谁更重要?”
“过程正义和结果正义”
林徽显然被这个问题问得一愣,愣过之后林兰花同学暴怒,她狠狠瞪着李华勇:“阿勇你是不是有病呀?我刚才是问你为什么担心,你怎么问我这样一个莫名其妙的问题。”
李华勇笑道:“兰花姐,这个问题可一点都不莫名其妙,你如果想知道我在担心什么的话,那就必须搞清楚这个问题,你尤其需要搞清:国内目前运行的体制,是以哪种正义为指导原则。”
“那你说是哪种正义?”
李华勇叹一口气:“既然都说内地是一个人情社会嘛,那么在人情社会中,自然是以结果正义为指导原则,虽然内地的体制从没承认过这点,但是兰花姐我跟你说,这种以结果正义为指导原则的思想那是深入骨髓的呀,这既是大多数国人的思维习惯,其实也是国内体制的运行习惯,你如果能理解这一点,也许就能理解我为什么担心。”
没错了,这才是李华勇最担心的地方。
过程正义又叫做程序正义,严格来说,这玩意其实是属于法学范畴,在法学界,关于这两种“正义”那种更好一直争议不休。李华勇不是学法的,他对法学界的争议没有任何兴趣。不过李华勇却知道,想在国内做一番事业的话,那却非要注意这个问题不可。
就拿胡家二哥他们这次收购买断指标的事来说,这件事目前法律许可,并且他们在收购的时候暂时也没发现采用了其他什么违规手段。因此这事表面上看上去没有任何问题,是标标准准的“程序正义”。
然而就是怎么样一件“程序正义”的事情,它的最终结果却未必正义。不,这里用“未必”这个词并不恰当,作为一名穿越人士,李华勇当然知道这件事的最终结果肯定“不正义”。
这其中最不正义的地方,就是胡家二哥他们给的价格太低了。尽管他们给出的价钱,现在已经高出官方定价的两倍,尽管现在世面上一个买断指标的价钱,已经相当于羊城一名普通职工10年工资的总和。然而这个价格依然太低了。
因为就这样的价钱,怎么也比不上将来那块地价的上涨。
记得刚准备运作这个项目的时候,李华勇就曾开玩笑般的想:那两个工厂的原职工,很快就要进入所谓“改革开放最大受益者”的那个群体啊,未来在那300多人当中,不知道要出多少百万富翁。
可胡家二哥来了这么一手后,那就不知道要消灭多少百万富翁了。
如果只是消灭少数几个也就算了,可他现在是在大面积消灭。可是偏偏,他又没有办法全部消灭干净,因为在那300多号职工当中,最后还是会有人成为百万富翁的。
那么等过上几年之后,那些原本能成为百万富翁的人,就是因为卖掉了买断指标而没能成为百万富翁,这些人会怎么想?
尤其是看到自己原来的一些同事,朋友,他们原先可能还不如自己,现在人家成了百万富翁而自己不是,那么这些人会怎么做?
未来到底会发生什么,现在的李华勇当然无法预计,然而两世为人的他却知道,这些人至少会觉得这事的结果“不正义”,他们会有不满,他们会有情绪,他们会找体制讨个说法,甚至会企图推翻之前看起来程序正义无比的事。
“兰花姐你现在知道我担心什么了吧?这个项目要说搁在香江,或者搁在任何讲究程序正义的地方倒也没什么,那就活该胡家二哥发财,也活该那些人倒霉,然而搁在内地却不一样,因为我刚才跟你说了,内地的体制也是更看重结果正义的,一旦他们认为这事的结果不正义,那么他们多半就会出手,现在虽然还无法预计将来政府会怎么处理这事,但这个项目多半就顺利不了。这才是我最担心的了,你也知道根据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个项目至少要做3到4年,我之前测算过,假如能4年之内把这个项目干完的话,那我们的利润还是相当可观,一旦超过这个期限,那就会凭添很多未知数,总之时间拖得越长,我们赚到手的钞票肯定就越少,这一点肯定是毫无疑问的。而胡家二哥现在干的这事,在我看来就是在挡我财路呀,你说我怎么可能不想办法阻止他?”
真累!李华勇觉得跟林徽这样一个文艺女青年解释这样的利害关系实在是太累,正当他讲的口干舌燥,不准备继续解释的时候:
“你不用说了,我懂了。”
“哦,懂了呀,那好那好,那我就不多废话了”
顿了一顿李华勇又多嘴的问了一句:“那兰花姐懂了什么?”
“我现在懂得你就是个胆小鬼呗。”
“”
林兰花同学似笑非笑盯着李华勇:“刚才听你怎么一说,我倒想起南江那个项目。”
“南江?这关南江那个项目什么事?”
“你当时提出“花钱买不管”啊,细想一下的话,你对这个项目的想法,倒和那个思路一脉相承。”
李华勇一想好像还真是,自己上辈子毕竟一直在体制内混着,因此自己的思维习惯难免带有很深的体制烙印。
“嘿嘿,你说我胆子小我承认,不过我可不认为这是什么坏事,不是有句俗话说得好,叫做江湖越老,胆子越小吗?所以在我这个老江湖看起来呀,胡家二哥现在做的事,那就纯属毛头小伙子才能干出来的事。”
李华勇的自吹自擂换来林兰花同学一个鄙视的眼神:
“切,胆小鬼就是个胆小鬼,还什么老江湖呢,你现在才多大呀。”
李华勇嘿嘿一笑不说话了,毕竟这话根本就没有办法接。
由于李华勇没有接茬,两人的交谈暂时停顿,就静静的站在原地。然而让李华勇没想到的是,在停顿了3秒钟以后,林徽问了一个更难接茬的问题:
“阿勇我问你,你是不是做什么事都那么胆小呀?”
“”
必须承认,这个问题李华勇是真不知道回答,也没办法回答。还好就在这个时候,他的电话响了,这个电话解救了他。
李华勇一边接电话一边对林徽挥手:
“好了兰花姐不跟你说了,我告诉你吧,我可不是什么事都胆小,有的时候我大胆起来呀,那可能连我自己都怕。”
第四零四章 卖玉米的老王()
又过了半个多月,当时间来到10月中旬后,整个项目的规划设计终于完成。
这一天,羊城市荔湾区城建局,在局里某间大会议室的门口,李华勇正在和自己的新员工赵鹏说话:
“小赵,等下的项目情况汇报就由你来主讲了。。。喂你别紧张啊,你紧张什么?没事的,你毕业前应该进行过论文答辩吧,你就把今天也看成是一次论文答辩,大家辛苦了这么多天,等下如果有人问话的话,你就把咱们的规划思路和设计理念如实汇报就是。”
“李。。。李总,我没紧张。”
“还说没紧张,你看你都额头冒汗了,还有你看你,怎么说话的声音都好像有点颤抖,不行不行,今天的专家评审会事干重大,你要实在紧张的话我看这样,对了小袁呢,今天就让袁琳琳同志来主讲好了。。。。。。。”
看着在自己面前喋喋不休的李华勇,赵同学只能在那表示无语。
他心说我现在是真的不紧张,说我额头出汗,我这不是被热的吗,哥们可是个北方人,谁知道羊城这鬼天气,这都10月份了居然还这么热。
对了还有那什么“声音颤抖”神马的,我这不是还没适应您的身份吗,而且我又不像你那样厚脸皮,现在我可是知道,你这家伙明明年龄比我还小,我就搞不懂了,你这声“小赵”这么能叫得那么自然。
不过李华勇已经没有机会继续教育自己的新员工了,就在这个时候:
“阿勇,你过来一下。”
李华勇转身一看,却是林应彪在喊自己。
今天这个评审会很重要,因为一旦通过今天的项目评审,就意味着这个项目可以正式立项了,也意味着整个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因此林应彪出现在这里并不奇怪。
不过李华勇的注意力是被林应彪边上一个人吸引,此人30出头,容貌和胡家二哥长得有几分相似。
“阿勇我来跟你介绍,这位是阿斌,你胡世伯的大公子。。。。。。”
“胡启斌,你好。”此人微笑着对李华勇伸出了手。
“原来是胡家大哥呀,怎么胡家二哥没来。。。。。。。”李华勇心念急转,表面上却同样满脸堆笑对此人伸出了手:“哦胡大哥你好你好。。。。。。。”
这位胡家大哥倒也爽快,简单寒暄过后,他拐弯抹角说明今天为什么是他来这:“呵呵早就听过阿勇的大名,今天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阿文因为有其他的事,现在已经被家父叫回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