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这种级别的结账,其主要的依据,就是各种各样的签证单或者签工单。

    比如刚刚完结的活,李华勇承包的工程内容主要分为3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人工挖孔桩,第二部分是搅拌站后台人工放水泥,第三部分则是各种各样的零星用工。

    李华勇想和项目部结账的话,前两部分依靠“签证单”,第三部分则需要用到“签工单”。

    先来说说人工挖孔桩吧,这是李华勇承接的最主要任务,也是李华勇和项目部签订的协议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刚刚签订协议的时候,双方约定这部分的合同金额暂定为24万左右。

    为什么要暂定?这是因为这个24万的来源是这样计算的:

    整个项目总共800根桩,每根挖10米左右,那么:

    800*10*单价30元每米=24万

    在这个算术式中哪个是变量呢?那当然是“挖10米”这个数字是变量。因为这个双方约定的“10米”,是根据漂石层的埋深来确定。但是在实际施工中,有可能在9米碰到漂石呢?有可能在11米碰到漂石呢?甚至有些孔桩根本就没有碰到漂石呢?

    尤其在没有碰到漂石的时候,人工挖孔往往需要挖得更深,因为越是没有碰到漂石,越怕石头还在更底下,因此,12米,13米。。。直到根据岩层标本分析,确定底下再没有漂石后才上钻机。

    碰到这种情况怎样计算工程量?那当然就要靠现场签证,一根桩一份签证,800多根桩就要800多份签证。

    这是一个非常麻烦的过程,这又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过程。正如李水生所说,这才是真正的钱。

    这一部分的签证工作几乎都是由李华勇本人做的。但他深知做这种统计工作的道理,一个人无论再厉害,再牛逼,再耐心细致,总难免还有出错的时候。因此找个人做做复核工作总是不会错。

    而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那自然就落到李水生这个“大侄子”身上。

    “既然都整理好了,那就走吧。”

    李华勇一行人往项目部走去,在走在路上的时候,李华勇又问表哥柱子:

    “搅拌站后台的活,你都和项目部的材料部门核对过吧?”

    “都核对过,总共2万多方混凝土,这一块大概6万多块钱,不会错的。”

    李华勇面露苦笑,要不为什么说“放水泥”是比“搬砖”还辛苦的存在呢?

    每搅一方混凝土,项目部给出的单价是每方3块钱。那么脏那么累的活,总产值也才6万多块。由于这部分的计量比较简单,李华勇才把这件事情交给柱子来办。

    问完表哥柱子后,李华勇又把目光对准石伟军:

    “石头,现场签工的事是由你在负责的,这个工作不好做啊,需要和项目部各个部门打交道,那些零星用工你都找和项目部的人确认过吗?”

    石伟军话也不多,他拍拍手中一大摞签证工单:

    “除了领导没签字外,实际用工的职能部门都已经签过字。”

    “那就好那就好。。。”

    李华勇大笑:“那我们就快点,争取一两天之内就把钱拿到手。”

    接下来大家开始忙乎,几个人开始分头行动,李华勇居中统筹安排。首先从项目部各个职能部门开始,施工,安全,质量,物质部,经营部。。。反正几乎所有部门都要跑,所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都要在决算书上签字。

    由于前期工作做得扎实,再加上李华勇人缘不错,这个年代的人还算淳朴,大家并没有遇到故意刁难的情况。在忙乎2天后,到了第2天下午,一份完整的“工程决算书”已经递到雷建军面前。

    “晚上你过来一下。”接过决算书的时候,老雷面无表情的对李华勇来了一句。

    “您不说我也要来找你。”李华勇笑着回应一句。

    当天晚上,也就是桩基全部打完后的第3天,李华勇再次来到项目部。和白天不同的是,这次是李华勇一个人过来的。

    李华勇之所以一个人过来,是因为他有另外一个事情要办,一个最好不让太多人知道的事情要办。

    记得还在当初签协议的时候,李华勇就和项目部约定,如果在施工中能产生材料节约,那么节约的那部分他要和项目部五五分成。

    李华勇现在就是来办这件事,而这一部分,才是李华勇最看重的利润来源。所以他必须一个人来。

第40章 邪火() 
吃过晚饭后,李华勇独自一人来到雷建军的办公室。

    和几个月前谈合同时候的情形很像,在项目部这边,雷建军,夏明焕,张永平和邓超群这4位项目部几大巨头一字排开。而另外一边,则只有李华勇一个人。

    一切又和几个月前的情形不同,几个月前彼此都不是很熟,大家在说话的时候,或者在谈判的时候都有一点拘谨和客气。可经过几个月大家一起共事,彼此之间已经非常熟悉。

    当李华勇走进办公室的时候,张永平热情的和李华勇打着招呼,邓超群和李华勇勾肩搭背,夏明焕熟捻的和李华勇开着各种玩笑,一种流传在建筑行业内部,只有工程师才听的懂的玩笑。

    唯一显得异常的好像就只有雷建军,自从李华勇进来以后,他不仅没有和李华勇打招呼,他甚至一直用一种很不爽的眼神盯着李华勇。

    老雷的确是有理由不爽的:就在昨天的时候,老雷刚刚收到一封信,这是女儿走进大学校园之后给自己寄来的第一封家信。

    刚收到女儿的家信时老雷那个高兴呀,心说女儿真是孝顺啊,和自己这个做父亲的真贴心,你看这才分开几天丫,这么厚的一封信,连用的信封都比普通信封要大上一号,可见女儿有很多话想跟自己这个当父亲的说。

    只可惜等拆开信封之后,雷建军的好心情消失殆尽。因为在女儿寄来的大信封里还套着一个小信封。小信封上“转李华勇亲启”的字样严重刺激了老雷的神经,差点没让老雷暴跳如雷。

    这是什么情况?敢情这封信厚就厚在里面这个小信封上面了?

    看着自己手中薄薄两张纸,再看看那个厚厚的小信封,雷建军心里悲愤交加,在那一刻,他甚至很有一种撕开那个小信封的冲动。

    女儿和这小子这才认识几天?好像也只有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吧?自己辛辛苦苦养了女儿18年,竟然还抵不过这小子半个月?

    因此老雷现在的心情可想而知,他现在横竖看李华勇不顺眼。当然老雷现在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为人父母的,那怎么也不可能怪自己的儿女。要怪的话,那只能怪面前这小子招惹自己女儿。

    只可惜李华勇还不知道自己被雷建军迁怒了,他依然在和其他几位谈笑风生。

    “咳咳。。。”

    雷建军板着一张脸,做威严状打断大家聊天,等大家都把目光对准他后,他先是瞪了李华勇一眼:

    “来办正事就来办正事,你怎么就嘻嘻哈哈没个正形。”

    李华勇莫名其妙,其他几位也莫名其妙。

    大概也觉得自己这个说法太没来由,雷建军扬扬手中那份“决算书”,对自己几位副手说道:

    “这个这个,这份东西你们都审核过了吗?难道就没有发现还存在什么问题?”

    几位副手继续沉默,这时谁都发现老雷的情绪有点不对了。按照“华夏建总”这种大型央企的决算程序,决算书首先是由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签字,其次是项目部副职领导签字,最后才汇总到雷建军这里。

    到了现在,夏明焕,张永平以及邓超群这几位都已经在这份决算书上签过字了。假如大家发现问题,还能在上面签字?

    这时老雷自己大概也觉得自己的语气有点冲了,为了掩饰,他装模作样低头翻看起那份决算书来:

    “我来看看我来看看,我就还真不信了,这么厚的一本决算书还能一点问题没有?”

    谁都看出雷建军现在有一股邪火,同时谁都知道老雷现在是在装模作样。这份决算书几乎经过整个项目部所有人的努力,反复的核对,反复的计算。你就这样翻一翻,你就能发现问题?

    但是没有办法,毕竟老雷是老大呀,老大有邪火,身位副职的那当然只能在旁边待着。

    整间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只听到雷建军翻看决算书发出的沙沙声。

    几分钟之后,只见雷建军一拍大腿:

    “我就说嘛,怎么可能没有问题?来看看,都来看看,这不就是问题是什么。。。”

    李华勇和其他几位面面相觑,就这么一会,难道还真被他发现问题不成?

    最先凑上去的是张永平,因为他是经营经理,假如决算书真有问题的话,那他就要负主要责任。

    “雷。。。雷队,您看到什么地方还有问题了?”

    “我不是说你,我是说这小子有问题。。。”说到这老雷又瞪了李华勇一眼,然后继续对张永平说道:“正好你过来看看,看看他跟项目部借款这一项,这难道就不是问题?”

    张永平又往前凑了凑,看着那份决算书:

    “3个月总共借款2万3。。。。这没什么问题呀?小李打的借条我们都一张张核对过的,总共就是2万3这个数字,而且我们这次决算的时候,已经把这个钱扣回来了。。。”

    “你也知道是2万3呀!大家来。。。大家都来说说看,这才多长时间呀?这不到3个月时间他就敢花去2万多,哪有他这样大手大脚花钱的,这不是败家子是什么。。。”

    李华勇目瞪口呆,而其他几位哭笑不得。

    李华勇借的这笔钱,当然是维持日常开支,是所有工人的伙食费。总共100多号人,3个月时间才花了2万多,平均一个月还8000块不到,摊到每个工人头上,平均每人每天才2块多钱。

    当然这个年代大家的平均工资普遍偏低,大多数人的月工资才几十块钱。但是要知道,人家工人这几个月都是没日没夜在干活,几乎所有人的工作时间都在12小时以上。

    作为穿越人士的李华勇还经常为此感到愧疚,他觉得自己的钱花少了,觉得自己实在是够“黑心”的,居然只用2万多块钱就把3个多月时间对付过去。

    可是到了雷建军这里,自己这样。。。居然是大手大脚?

    李华勇没反应过来,其他几位则是惊诧莫名。还在前一段时间,雷建军还在对李华勇改善工人伙食的行为大加赞赏。认为李华勇为人敞亮,做事大气,这是一个将来能做大事的人。

    可怎么就这么区区几天,曾经的年轻有为大好青年,在雷建军口中却变成了败家子了?

    “。。。你这个家伙年纪轻轻的,你以为赚点钱容易吗?啊?!你就不懂得什么叫艰苦朴素?你就不知道省着点花。。。”

    雷建军劈头盖脸滔滔不绝把李华勇教训一通。

    李华勇眼观鼻,鼻观心,只当做自己没有听到。

    其他几位自然也是眼观鼻,鼻观心,当做自己根本不存在。

    既然是“无名之火”嘛,虽然没人知道老雷的邪火从哪来,但对付“邪火”的最好办法,无非就是让他发泄出来再说。

    老雷大概教训了李华勇足有5分钟,也许是因为累了,也许是因为邪火已经发泄出来,雷建军终于开始谈及正事。

    “你们几个都核对过?我们应该支付三十一万六千五百三十四块,是这个数字吧?”

    张永平首先点点头,夏明焕和邓超群跟着点点头。

    “如果没问题的话那我就在上面签字了?”

    雷建军一边掏出钢笔在决算书上签字,一边继续对李华勇说道,不过这次的语气稍微平和一点:

    “这里弄好后明天赶紧去财务支钱,首先把工人的工资都发下去再说,对了你那里那么多工人,到时要不要我们财务去帮忙啊。。。”

    李华勇就在旁边微笑着听着,既不说需要,也不说不需要。

    等雷建军把字签完,把签过字的决算书拿到手,李华勇才微笑着开口:

    “雷经理,多谢您关心啊,不过我想支不支钱什么的先不急,我现在还不急着去找财务,您看这份正常的决算已经弄完,现在我们是不是该谈一谈材料节约的问题呀?”

    听到李华勇这话,雷建军面露复杂表情。不仅是他,其他几位同样面露复杂表情。

    “你小子。。。”

    雷建军长叹一口气,他深深看了李华勇一眼之后问张永平:

    “材料的盘点已经弄完了吧?最后节约了多少?”

    “还真是奇了怪了,光水泥就节约了好几百吨,这要折合成混凝土的话,足够打1000多方了。。。”

    李华勇继续在一旁微笑听着。他知道张永平没有说假话,他对此早就心中有数。要知道李华勇可是把材料节约这部分的利润看得非常重,在搅拌站后台安排人手干活的时候,他早就让自己人把这个数字统计得清清楚楚。

    如果张永平报的数字没错,总共节约了1000多方混凝土,那怕是要跟项目部五五分成,李华勇也能到手10多万块钱。

    这就是建筑工程中材料的厉害啊。你看李华勇带着100多号工人辛辛苦苦在工地上干3个多月,总产值也才31万多。

    这其中还包含工人工资,包括日常开销,李华勇真正能拿到手的并没有多少。

    但仅仅是材料节约这一项,就能让李华勇赚取的利润翻番。

    那么在没有偷工减料的情况下,这部分材料是怎么节约出来的呢?

第41章 减料不偷工()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材料从来都是利润的最主要来源。

    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多人都听过施工从业人员这样说:在做工程的时候,仅仅依靠人工费是很难赚钱的,甚至在很多时候,人工费往往还会产生亏损,真正想赚钱的话,那还是要从材料中想办法啊。

    必须承认这是一句真话,这句话也能体现出国内建筑业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大家只要记住这个比例就行:三七开。

    由于在国内的建筑成本中,材料费几乎永远占大头,永远占据工程造价的最大比例。其实也不用多说,仅仅就这样一个特点,就能知道建筑材料对一个项目来讲有多重要。一个项目的经营活动,从成本核算,到计划利润来源,建筑材料永远是施工人员思考的重点,甚至建筑行业内很多猫腻,绝大多数时候都是围绕建筑材料来展开。

    比如大家常说“偷工减料偷工减料”,说实话在现实生活中,“偷工”的情况还真不多,真正厉害和严重的还是“减料”这一项啊。

    “偷工”的现象为什么少?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一点“偷工”这种事情在实际施工中其实很难做到。

    比如一个工程需要5道工序,你还能省下一道工序不成?你要真敢这样做的话,别说相关部门很快回来找你,就连吃瓜群众都能很容易看得明白。

    其次一点是“偷工”其实产生不了多少利润,几个人工费而已,你怎么偷也赚不了多少钱。

    利润不高,偏偏还具备很强的风险性,因此在建筑行业内部,真正有经验的施工人员是从来都不屑做“偷工”这种事情的。

    碰到真正敢这样干的同行,李华勇只能给出三个字的评价:

    傻大胆。

    “偷工”不成,那大多数人都只好把主意打到“减料”上面。“减料”这种事情好啊,不仅利润丰厚,而且还具备相当强的隐蔽性。因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