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建筑大师-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认为两个必备因素,产品好,路好。根据内地目前的情况,我甚至认为第二个因素比第一个还更重要,国内现在是所谓的“紧缺经济”嘛,生产出来的东西还真不怕没有销路,这个你们看鹏城那个纸箱厂应该就有体会。真正怕的其实就怕物流不畅。因此你刚才说降低公路等级标准,用套路话说这是制约自己这个工厂的发展,说难听点呢,那其实就是挡自己财路啊。这样的事情我认为还是不要考虑。”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
听到陈挺这样说,李华勇也沉默了。
今天大家之所以跑到这个地方来,听他们的对话就能听得出来,他们其实是在探讨怎么样才能“节约投资”的问题。而为什么要探讨这个问题呢,那就要从李华勇这几天做的主要事情:“概算”说起。
所谓概算,顾名思义就是“大概估算”的意思。和“预算”相比,“概算”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准确,毕竟“预算”是可以对着图纸来算的,一项一项可以算得非常精确。而“概算”是图纸出来之前做的一道工作,这样得出来的数字比较粗陋。
当然喽,尽管只是“大概估算”,但是对一个稍微有点规模的工程项目来说,这个工作还是必不可少。我们常在电视新闻上听到“某某工程计划投资多少多少”,这个“计划投资”,其实就是概算出来的数据。
为什么要做这个工作呢,道理其实很简单,因为预算是需要成本的,并且成本还不低。大家知道做预算是需要有图纸的,而对于一些大型或者超级工程来说,光是设计图纸的成本就以亿记。你总不可能先花个几亿把图纸设计出来,然后再来发现这个项目可能存在问题。
说你这时候才发现成本不堪重负,或者说你这时候认为这样做性价比不高,做这个项目可能划不来。这样显然是不行的,这其实也就是“概算”存在的理由。
在工程界有句行话,叫做“概算要松,预算要紧”。这句话外行听了可能会满头雾水,而内行听了可能就会会心一笑。
为什么呢?因为这基本也算是工程界一个公开的“潜规则”。
这其中道理并不复杂,因为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概算”出来的数字才是大家的第一印象,很多大型工程项目,很多人可能听说这个项目的“计划投资”,却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具体预算。
普通人是这样,其实大多数领导也是这样。
讲到这里,大家应该可能理解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潜规则了吧?
举个简单例子,假设某一个大型工程,完成这个工程的实际成本大概是10亿,如果你概算的时候报出来是11亿,那么等这个项目立项以后,等你开始做这个工程的时候,你的日子就好过了。你大手大脚一点没什么问题,你铺张浪费一下那也不是个事。就算你挥霍了5000万,花费10。5亿完成这个项目,最后没准还能获得表彰不错不错,“计划投资”11亿,居然花10。5亿就做成了,为国家节约了0。5亿。。。。。。。
与之相反,假如你当初报的概算是9亿,那你今后的日子就苦逼了。至于怎么个苦逼法,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大家可以自行脑补。
在最近这一个多星期时间,李华勇其实就在做这件事,他已经完成了这个项目的概算。
当然喽,因为这个项目的性质问题,李华勇这次倒不用遵循业内的“潜规则”来做这项工作。与之相反,他必须反其道而行之,必须想方设法压缩这个项目的投资规模。
毕竟这是垫资项目啊,是需要自己或者说是需要老陆拿出真金白银来投到这里面的。
然而到现在,李华勇感觉自己已经没法再压缩下去了。
站在那个半山坡沉默一会后,李华勇对陈挺问道:
“陈生,那个陶瓷厂是什么情况,那边的概算出来了吗?”
“出来了,中午我还和钟生通了电话,他说按我们报的一亿额度,完成一期建设还是没问题的,至于以后要不要追加资金扩大规模,那要视今后的经营情况而定,反正不是现在考虑的事。现在就是我们这边。。。。。。”
陈挺没有继续说下去了,李华勇也没有继续问了,因为这个概算就是大家在一起做的,李华勇如何还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2。5亿啊!想完成这个工业园的基础建设工程,做出来的概算居然是2。5亿!这显然超出了之前的预计。
可怜之前只是准备花一亿建个陶瓷厂而已,可是现在,这个基建项目居然比陶瓷厂本身还要大。饶是李华勇之前有所心理准备,可他也没想到居然差距这么大。
又在那想了一会后,李华勇对陈挺和刘凌风两人说道:
“大家走吧,别在这待着了。最近几天,还要麻烦两位在这边看好场子,和政府那边做好接洽工作。”
一听李华勇这样说,陈挺有点明白过来了:
“嗯?阿勇你这是准备出去吗?去哪?”
“唉,还能去哪,我等下当然要去洪城,这样大的事,我要找老陆商量商量去。”
第二七二章 融资()
南江省省城洪城,南江宾馆,依然在那间商务套房,李华勇和老陆已经谈了将近半个小时。
“呵呵,小李,别急别急,这样吧,我看你也讲得口干舌燥的,我来帮你沏壶茶,这是庐山云雾,啧啧,我以前还真不知道,原来你们南江也有这么好的茶呀。”
见老陆慢悠悠开始沏茶,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李华勇心里一阵歪腻。
人有时候是很奇怪的,要说李华勇自己吧,他平时其实也挺喜欢像老陆这样“装”一下,遇到事情的时候,讲究个“每逢大事有静气”什么的。
然而人性就是这样,他自己喜欢这样,却不代表他见得惯别人也这样。
现在的问题很清楚了,概算出来那个2。5亿的数字让李华勇左右为难,让他心里没底,同时也让他有点骑虎难下。
这样一个数字如果搁在后世的话那倒不算什么,尤其对一个工程项目来说,这样的投资规模那真是稀松平常,就连李华勇这种混国企的,偶尔也能喊出“八千万以下的项目我们不谈”这种装逼的话。
可是现在毕竟不是后世,现在才1986年,这年头大多数人的平均工资,估计也才100块钱左右吧?因此这年代的2。5亿,李华勇当然知晓其中利害。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项目是他怂恿人家老陆来做的,并且是怂恿人家按照bt模式采用垫资的方式来做。这是李华勇之前的全盘计划中很重要的一环,甚至是最关键的一环。
可是偏偏,就在这最关键一环中,和李华勇之前的设想出人很大。这才促使他刚把概算做出来,马上就火急火燎来找老陆。
可现在好了,李华勇在那火急火燎,老陆却摆出一副风淡云轻的架势,你说李华勇歪腻不歪腻。
“来来,小李别在那愣着,喝茶呀,嗯,不错,这茶真是不错,小李你觉得怎么样?”
“泉叔你知道我的,我对这玩意没什么讲究。对了那谁,蔡老头,就是华建九局的蔡局,他倒是也好这口,泉叔如果有兴趣的话,倒是可以到鹏城和他交流交流茶道。”
老陆当然看出李华勇的心不在焉,同时也看出他有点心神不宁。于是老陆不再提喝茶的事了,开始说起了正事,他冲李华勇笑笑:
“概算出来是2。5个亿,所以你火急火燎跑到洪城来见我是吧?小李,我现在就问你一个问题,你到底在担心什么呢?”
对此李华勇也没什么好隐瞒的,他决定实话实说:
“泉叔你知道的,这个数字和我之前的设想出人有点大,按照我最开始的计划,我原本以为做这个项目到不了一个亿的,可没想到。。。。。。”
老陆依然满脸堆笑,他含笑打断李华勇:
“我没问你这个,我是问你在担心什么呢?你这样急匆匆跑来找我,是担心我会反悔?还是担心我陆于泉垫不起这笔钱?”
李华勇被噎住了。要不大家常说有的时候真不能讲实话呢?其实讲实话的真不怕遇到讲假话的,讲实话的最怕遇到的是,人家讲的是比你还要真的大实话呀。
现在,李华勇的“实话实说”就是被老陆的大实话给噎住的。他火急火燎跑到洪城来,可不就是心里隐隐有这两条担心么?
“这个这个,嗯。。。嘿嘿。。。。”
李华勇在那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他的窘样自然被老陆尽收眼底。也许是给他留点面子,这时候老陆突然转移话题:
“对了,莲花呢?莲花这次怎么没有跟你一起过来?”
“她前几天到景德镇去了,说是她姐一个人在那不放心,要去陪陪她。”
“哦?那你算出来的这个数字,莲花知道吗?”
“应该还不知道吧,这不我昨天刚算出来,今天就过来了。。。。怎么了?”
“呵呵,没什么。”
说这句话的时候,老陆貌似随意的看了李华勇一眼,可李华勇总感觉他大有深意。
“对了,我这些天在洪城,感觉你们南江人民对这个项目还是很重视啊,不仅明确这是个省级重点开发区,据说还将成立相应的指挥部和管委会,现在连我这个香江人都知道,据说有很多体制内官员,为了争这两个机构的位置抢破头呢。”
李华勇对老陆的东拉西扯表示无奈,不过还是耐着性子陪他聊天:
“这种情况很正常呀,无论是指挥部或者是管委会,那都算是国内一等一的好单位呀,这些官位子被人争抢太正常了,对了,泉叔这段时间在洪城,难道你也听到什么小道消息不成?”
这种情况的确正常,所谓“指挥部”当然就是所谓的“工程建设指挥部”,这种机构是这年代做大项目的常态。而“管委会”自然就是“某某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这两个机构那当然算是体制内非常好的单位了。
例如说经济特区,这其实也是一个开发区了,只不过是国家等级级别最高的开发区。设立经济特区的后果,让鹏城这样一个原来的小渔村直接升格为副省级城市。再后世的“雄安新区”,原来是没什么人知道的几个小县城,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之后呢?新区一把手直接由省委常委担任。
在咱们国家今后几十年间,为什么大大小小林林总总的开发区此起彼伏延绵不绝呢?为什么各级政府都那么热衷搞什么工业园或者开发区呢?
李华勇认为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成立这样的机构,能额外提供一大批的官帽子。
“呵呵,其他的我不清楚,不过我倒是听说,咱们侨联的欧阳大主席很可能会动一动,他会到你老家那里工作。”
“嗯?他动?他去能干什么?”
“具体还不太清楚,不过据说是准备担任工业园的工高官吧。”
“哟!那他可真有魄力,还真能放下身段呀。”
如果这个消息属实的话,那欧阳的做法的确称得上够魄力也够放得下身段。侨联这种单位别看是清水衙门,但胜在人家的级别够高呀。省侨联主席的话,不说是实职正厅吧,起码副厅肯定是没跑。而这个石门工业园呢?虽然号称是省级重点,但眼下撑死也就一处级单位。在体制内我们从来都只听说过“高配”,这样一种“低配”的做法那当然是非常罕见。
“嘿嘿,有想法,有魄力!看来以前还小瞧这位欧阳大主席了呀,看来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和此人好好结交一番。好了泉叔,咱们也别说别人的事了,您还是跟我交个底,对于这个2。5个亿。。。。。。”
李华勇努力想把话题往正事上扯,只可惜老陆好像一点都不自觉,他依然在那云山雾罩东拉西扯:
“小李你想过没有,你说欧阳他一个侨联大主席,他为什么会想到你老家那个破山沟去任职呢?”
“人家的想法我怎么清楚,泉叔我们还是。。。。。。”
只可惜李华勇的话再次被老陆打断,他继续带着淡淡的笑意看着李华勇:
“我就在想啊,不管他出于多少种考虑,不过有一点几乎是肯定的,那就是他判断,这个陶瓷厂项目是个好项目,他觉得到这个工业园去工作前途一片光明,小李你说是不是?”
李华勇若有所悟,这个时候他差不多已经明白老陆的态度了:
“泉叔你的意思是。。。。。。”
看到李华勇的表情,老陆哈哈大笑:“小李你现在知道我刚才为什么要怪你了吧?想想人家都知道这是个好项目,难道我陆于泉会不知道吗?这样的好项目,你竟然担心我可能会犹豫,会打退堂鼓,我真不知道你是怎么想的。”
李华勇一听大喜,舔着脸开始拍老陆的马屁:
“对对对,泉叔您睿智,您英明,不过这2。5个亿。。。。。。”
说到这李华勇的马屁拍不下去了,老陆的态度倒是明确了,可是这实际问题呢?这个他可还没有说如何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这个时候老陆也不跟李华勇兜圈子了:
“小李,你现在概算已经做完,在正式图纸出来之前,想来接下来一段时间你应该没什么是吧?”
“嗯,像这样的规划设计,我估摸着最快也要好几个月吧,3个月,最快最快也要2个多月,嗯?泉叔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假如没有其他很多事的话,小李过几天陪我回一趟香江如何?”
“回香江?您这个时候回香江?回去干什么。”
老陆哈哈大笑:“还能干什么,去解除你的担忧啊,回香江,当然就是去,融资。”
第二七三章 保证金()
“去香江时记得把你那份大理石矿的承包合同带到,李村民。”
“带这个干嘛?”
“方便融资啊,笨蛋,你请人家泉叔垫资做这个项目,本身就是用那个大理石矿担保的,没有这份东西作为凭据的话,人家凭什么借钱给你?”
“哦?”
对于这次被林蔚鄙视,李华勇倒是毫不在意。前世的李华勇毕竟只是个上班族,并且还是在国企上班的人,因此对于融资这种事情,他平时只是听得多,接触得少,至于亲自经历或者操作,那更是一次都没干过。
反倒是林蔚,毕竟是在香江这种地方出生和长大的,对这种事情可能司空见惯,因此回来后听老陆要带李华勇去香江融资后,她倒也没说其他什么,只是拉住李华勇开始嘱咐这嘱咐那:
“到了香江以后,一切都让泉叔做主,什么事情都听他的,就算有人私下找到你,说要借钱给你什么的,你也不要理他,知道了吗?”
李华勇笑道:“怎么?你还担心我去借印子钱呀,九出十三归那种。”
听李华勇这样说林蔚也笑:“那可不一定哟,在香江你是不知道,几乎每天都有人上这种当呢。”
“好好好,我这次去就是全程打酱油,保证全都听老陆的对了,你既然这不放心那不放心,干嘛不跟我一起过去?”
“走不开哟。”
林蔚看着李华勇说道:“那批大理石第一张订单,马上就快到交货时间了,我还是在大陆先陪陪我姐,等把这事先办完再说吧。”
李华勇点点头,这的确是个大事,从某种角度说,最近几个月发生一系列事情,都是因林徽从欧洲带回了那两张订单引起。
“那行,你在这好好陪陪你姐吧。”
“你什么时候走?”
“不是说好都听老陆的吗,估计把这边的事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