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潘家彩儿-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声音难听又聒噪,引得店里其他人都纷纷观望,有那好事的还特特跑到胖少爷身边去看。
“果真啊,这么大一只虫子!”
“这店里的东西不能吃呢,我就说这么偏僻的地方卖的吃食不靠谱!”
“该不会我们之前点的汤里也有虫子吧,难道已经被咱们吃到肚里去了?”
潘彩儿心下一沉,开饭店最怕遇到这种情况,她相信方叔决不会这么粗心,而且那些排骨都是她昨天帮着清洗的、熬煮的,那些药材也是乔其善拿来的决不会有问题。
“这位客人,请问是何事吵嚷?”彩儿沉着冷静地走过去,问那胖少年。
胖修儿大叫,“你给我送的汤里有虫子,好大一条!”潘彩儿瞧见他眼中毫不掩饰的得意兴奋,心中更确定这人就是来捣乱的,之前觉得他长得喜庆可爱,现在却越看越是讨厌可恶。
她又去看那碗排骨汤。粉白的汤水散发出药香混合着肉香,牛蒡在汤中若隐若现,红色的枸杞点缀其中,多么美好的食物,却偏偏煞风景地,漂浮着一只肥硕的肉虫。
“少爷------”那小厮轻轻拉着胖子的衣襟,“出来的太久了,老夫人该担心了,回去吧。”
“你敢管少爷的事情?!”胖子一把扯开小厮的手,“这店家还没给我个说法呢!”说完,瞪大一双小眼,恶狠狠地警告小厮。
周围看热闹的也说,是啊是啊,让他们赔!
“这位公子,”潘彩儿走过去,“真是抱歉,不知道您兄弟也和您一起来用餐。”她微微颔首致歉。
“我兄弟?”胖子愣愣地问。
却见潘彩儿拿起筷子,轻巧地夹起那只肥虫,在众目睽睽之下,从容地把肉虫递到了胖子跟前,“烦劳把您家的兄弟看好了,下次带着它来的时候,我給它准备个小点儿的碗。”
第十三章 生意寥寥()
现场的所有人,瞬间一静。都望着那肉虫。那虫子竟然还是活的,在筷子里挣扎扭动着,肥硕的样子倒真有几分胖少爷的风采。有人扑哧一声,憋不住笑了出来。之后是更多的窃窃低笑。胖子明白过来潘彩儿这是在讽刺自己,脸上一时青白。“你胡说什么?!”想他胖修儿纵横京城多年,这一招用的熟烂,不知曾经气得多少店小二无力辩解,怎能在这丫头的手里功败垂成。“不是您带来的自家兄弟么?”潘彩儿冷着脸,“我敢把这店里剩下的所有菜品都端出来一一查看,包括在座各位桌子上的,但凡有第二只,我潘彩儿当场就吞下肚去!”胖修儿被这十岁小丫铿锵有力的一番话震得一愣,下一瞬缓过神来,心中却想,原来她叫潘cai。不知道是包心菜的“菜”,还是彩云的“彩”。“少爷,老太爷叫您回去。”一名皂衣短打的中年男子,走到胖子近前,虽动作恭谨,但语气却不容质疑,胖子好像有点怕这中年人,一瞧见他,之前的那恶霸气息就都收敛了,变成圆圆和气的一团,“不行,我还没和这小丫讨公道。”他声音也低下来,虽然嘴上还不放弃之前的找茬行为。“老太爷要您即刻去见他。”中年人再次强调。胖修儿噘起嘴,脖子下肉下巴堆成几道弯,他看了一眼潘彩儿,后者仍然冷冷地注视着他,警惕又不友好,胖修儿“哼”了一声,灰溜溜地和那中年人走了。快到门口时,又好似想起什么,回过头,色厉内荏地对潘彩儿道,“你给小爷等着!潘菜!”众人眼见胖子由嚣张到灰溜溜,虽未曾听对方承认,也都明白这是哪家的不肖子弟出来闲混讹诈来的,真占着理哪能就这么做罢。潘彩儿环顾店内,对众人道,“诸位都看到了,是有人捣乱趁机讹诈,就看我们店里新开张不怀好意,望各位乡亲给个公道,莫坏了我们店里名声。我可以用乔大夫名誉担保,其膳堂菜品绝对是干净的,每样食材都清洗十遍以上!”她顿了顿,又续道,“为了答谢各位乡邻今日的仗义,在座的每位账单除八折优惠外,再另送一份‘五味子桂圆粥’!”她这两套话,既做实了胖子捣乱的事实,又为其膳堂做了声明,最后拿出免费赠粥更是就此堵住了众人的嘴,吃人嘴短,这些人接受了赠品,也不会好意思出去胡说了。当然,也有那长舌头爱传播小道消息的,这种人你就是给她再大的好处也堵不住她一颗爱八卦的心。至少潘彩儿觉得自己在这件事上尽力了。在座的众人因为要等着给上免费五味子桂圆粥,又是在人家店里,免不了就开始谴责那小胖子的劣迹,然后夸赞潘彩儿临危不惧,机灵大气,免费的好话是顺水推舟,源源不绝。有那刚进店不明所以得,听大家这么夸赞,也能多点几道膳品。潘彩儿满意地点点头,又跑到门口迎客,她把小霞留在店内支应。一时又有些埋怨起乔其善来,这位大爷,自从有这个想法开始,除了贡献出药膳方子外,真的做起了甩手掌柜,就连开张这种大日子也不过来此点了下卯,人家还端着乔神医的架子呢,不屑于这些开店小事。之前他被潘彩儿怂恿出来大干一场的豪情壮志,经过这段时日消磨,又一点点泄散而去了。潘彩儿自觉自己为了这一股收益,真是操碎了心跑断了腿啊。
却说那胖修儿,被府里的管家叫了回去,心中有着几分不甘,又有一丝放松,当时那场景,自己倒是不好下台。想到这里,胸中又涌起一阵怒火,没想到自己居然会在小小的清沛县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手里,这要是让京城的兄弟们知道了,自己的英名岂非不保?!他暗下决心绝不能轻易放过那“潘菜”,势必要想办法挽回一局!年老致仕的修大人,方才已经从那跑回来打小报告的小厮七川口中得知事情原委,这幼孙跑到人家新开张的饭店去捣乱,知道他劣性发作,此刻见胖修儿回来,也不方便在外边给他没脸,只瞪着眼睛呵斥一声,“胡闹!”转身领着王氏重新入轿,这却是要留着回家再一总算账的意思。胖修儿心知不好,唯有装病一途。“哎哟,”他突然弯下腰捂着肚子,“哎哟疼煞我!”王氏顿时慌了神儿,“这是怎的了?”“阿婆,”胖修儿颤巍巍地伸出手,“我要回家去。”他没好意思说“找我娘”这话,毕竟亲娘去了多年,此时提起,徒惹二位老人伤心。可那样子,活脱离开亲娘没人管的可怜小儿。“阿婆,我方才在那家吃了点东西,现今肚子怎么疼得厉害?”潘彩儿如果听到,肯定会给他两脚。修大人望向管家,难道自己冤枉孙子了?管家也是后去的,并没见到自家少爷有没有在那里用餐。便也是一怔。王氏才不管真假,她一迭声喊着小厮丫鬟们快去请大夫。胖修儿哪里会给这个机会,“阿婆,我想先回府里。”王氏却以为这孩子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着急找恭桶方便,“好好,赶紧回府!”她虽只嫁了个六品小官,可娘家是京城承平伯府,她是老伯府夫人的嫡长女,在野外方便这种事,从来就不在她的认知里。修家两老领着孙子人仰马翻地一路赶回清沛县祖宅。胖修儿回到家中,佯装坏肚子出了两次恭,就“虚弱”地说自己没事了,不必请大夫,让二老担心。王氏感慨自己胖孙儿虽然顽劣,却是孝心一片,由此,修大人和王氏,都对那素未谋面的“野店”没甚好感了。
潘彩儿这一日关店后盘点进帐,却是没什么得益。主要是出现计划外的砸场子,为此多支付了不少钱财出去。她也不着急,总之做生意都是来日方长。潘彩儿回到潘家已经过了晚饭时间。她又饥又累,结果厨房里竟然没给她剩下一点饭食。她不由一阵气愤,却也没那精力和人掰扯。“大弟,你这里有吃食没?”她跑去问潘大山。“阿姐,你咋还没吃饭”“厨房里连根毛都没有,我吃啥?”“你不是在店里吃么?”山子诧异地问。“谁说的?”潘彩儿嚼着粗饼的动作慢了下来。“祖母啊,她吩咐说不要做你那份饭食,以后你都不回家吃。”潘彩儿午饭就没回来吃,实在是事情多。这才第一天,没想到这潘家居然马上就想到克扣她的饭食上了。她默默想了一阵,也没说别的,啃完了粗饼,就回到自己房间安歇。第二日照旧一早就赶到其膳堂去帮忙。其膳堂现在共有三十道菜品,荤素都有,甜咸尽揽。定价也不贵,像招牌药膳当归炖鸡、牛蒡鲜淮山排骨汤这种,价格在五十文一份,可说是物美价廉了,里面光是排骨就有七八两,更不要说其中的药材。抛去成本,赚头也就在十文左右。其他的一些甜品如银杏桂花圆子羹,也就在十文不到,都是些养气补身的好东西,可惜其膳堂的潜在消费者都是周围的村民,他们的消费能力不高,也不太认货,不懂得药膳的好处,认为生病了就吃药,饿了就吃饭,吃啥子药膳呢。说是平时强身健体,固本培元的作用,他们也不认同。这一天没有免费的赠品,客人也就三两个。潘彩儿鼓动乔其善开药膳堂的初衷,是为了给自己找借口能获得出门的自由,可真开起来了,不仅因为自己占了一股,也因为自己在其中倾注了无数心血,此时却不能眼睁睁看着它潦倒。她有些意识到,也许药膳在这个四邻都是村民的地方显得太过高大上了,没人感觉是“正经饭食”,也就不会有人拿闲钱来消费。一连几日,其膳堂都是门可罗雀。她坐在空旷的店内,拄着下巴沉思半晌,终于决定先走“药膳小食”这条路。她把自己前世的得意手艺“元宝馄饨”,经过乔其善的建议,改良成一味有药膳功效的“猪肾陈皮馄饨”,这道小食,有健脾益胃,止消渴的功效,一般人通常都有或多或少的脾胃之病,吃了这小馄饨,可以缓慢改善人的脾胃。潘彩儿定价五文一碗,一碗六只,馅大皮薄。又精心炮制一份“老鸭蒸山药”,滋阴补虚,非常适合女人和小儿食用。她打算从那养鸭老头那里进些成熟灰鸭,正好也向这里人展示鸭肉也能做得香嫩可口,好吃而不腻。仍然用五味子桂圆粥做主打甜品,再加一份竹叶通草绿豆粥,此夏日炎炎,早晚喝上一碗,清热泻火,解毒利尿。潘彩儿又与乔大夫合力新创一份“白术香酥饼”,结合前世自家做香酥饼的经验,加入白术和陈皮,鸡蛋打成沫加猪油、盐糖香料等剪成金黄酥脆的油饼,三文一个,配上香味诱人的猪肾陈皮馄饨,这一套优惠价七文。
第十四章 潘家长女()
这一份新增的菜单,比之前的三十套“大菜”更加务实,也更利于打开其膳堂的局面。
潘彩儿还是使人拿着画好的宣传单去各处推广。
这一次偏重周围经济条件较好的,潘家村对面隔着竹林的“小橘村”,那里因为生产一种小叶甜橘,被当朝采为三等贡品,全村人九成村民都种植果树和小叶甜橘。因为物产有朝廷定时采购,那整个村子里连小儿都是手里有零花的人。
他们可能不会乐意花钱吃什么滋补甲鱼汤,可花上七文钱吃一套酥饼就馄饨,倒不会多费踌躇。
潘彩儿这番打算,果然得到了市场验证。
那些看到宣传单子的小橘村村民,有好奇的一个两个,闲时就跑到其膳堂去尝鲜。
潘彩儿使出浑身解数,开始都是自己亲自一个个包馄饨,捏出漂亮的元宝样,烧大骨汤做底,馄饨出锅后清亮透明,再浇上葱花、滴两滴白芝麻油,看着就让人胃口大开。
旁边放一只金黄油酥的白术香酥饼,引得点菜的客人食指大动。
管饱、管好、还有健脾益胃的功效,渐渐地有人成为了固定食客,三不五时地就一大早跑过去吃上一套。
而其膳堂物美价廉的“馄饨酥饼套餐”也在周围村民里闯出了名头,连带着店里其他的菜品点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
小橘村村长的老娘,上了岁数牙口不利,又偏爱吃荤,偶然一次村长领着孩子去吃套餐时,听潘彩儿的推荐,点了份老鸭蒸山药带回去孝敬老娘。没想到老娘就此爱上了这口,托着村长的照顾,老鸭蒸山药也成了道必点的“名菜”。
这样一来,生意总算是上了轨道。
一个月后,潘彩儿和乔其善算账,把他送过来的药材成本也去掉,二人净赚了三两零一百二十文。
潘彩儿按占股比能分到320文,刨去交给家里的50文,自己能拿到270文。
对于这样的结果,潘彩儿还是很满意的,毕竟现在才刚开始,有这样的“业绩”算是很不错了。
“在想什么?”乔其善并没有那么兴奋,这钱他还真没看上眼,要知道每次出诊,怎么也能有个百十文。
“我在想,咱这三两银里,除开靠馄饨套餐赚得,也有一部分来自于那些从附近经过的行商、过客。”
潘彩儿拿起账本,指给他看,“这个月共来了两次行脚的过客,他们都点了些‘大菜’,淮山排骨汤、当归炖鸡、竹笋炖鲫鱼,连‘太子参青葙猪肝’都卖了一份出去,你当初还说没人识货呢!”
“太子参青葙猪肝”是乔家祖传药膳方子里有名的一道药膳,具有益气养血清肝明目的功效,曾经靠着它治好了一位老大人的眼疾。
乔其善见没人点这道药膳,还只说别人不识货。
谁想说这话的第二天,就来了一群路过的客人,其中有一个蓝衣锦袍的男人,更是点了这无人问津的药膳,那菜的品相,说起来真是不怎么样,完全引不起人的食欲,猪肝么,总是要爆炒才好吃
可这太子参青葙猪肝,是先将猪肝切片,与太子参、青葙子、生姜、料酒、盐、葱末一起放入砂锅内煮沸后,再改文火煎,吃起来也并不香。
难为那蓝衣人吃的起劲,几乎整份都是被他一个包圆了。
“说起来,”潘彩儿忽然注意到一件事,“你发现没有,咱们这边从前没有这么频繁地有人经过。这两批人,似乎都是往一家人奔去的。”
“谁家?”乔其善心不在焉地喝着茶水,他这些时日没什么出诊,听说那**方也在家呆着,似乎在钻研什么“足颤”,他也找出本《张氏辩症》来跟着研究。
“好像是姓修的,”潘彩儿疑惑地问,“咱这里有姓修的大户么?”
其实她更想问这里有大户么。
“你说姓什么?”乔其善却一骨碌从歪着的姿态坐正,瞪大眼睛问。
“姓修。吃饭的时候都和我打听这姓修的在哪里住。”
乔其善皱着眉,不说话。
“怎么了?你认识?”
乔其善却略有些烦躁地挥挥手,“你先家去吧,银两不用给我,咱们半年一结就成。”
潘彩儿顶着一脑袋问号告辞离开。
这一日因为结账,回来的略早,她想起来家里肯定没饭,索性就跑回铺子里吃了一套“馄饨酥饼”。
然后慢慢地散步回家。
刚一近家门,就感受到一股不同以往的热闹。
有大人的说笑声,还有小孩的吵嚷声。潘彩儿望了望潘老太太的房间,却听到潘三婶夸张的大嗓门,“翠儿啊,你得谢谢你三婶不,不是我你能有这样的好日子,刁家待媳妇倒是不薄啊。”话语里不无酸气。
翠儿?潘翠儿?这前身的亲姐姐,也是整个潘家的第一个孩子,嫁人已经三年了,家里不常提起她,让潘彩儿差点都忘了还有这么一个人。
前身和谁也不亲近,唯独这长姐想起来还有几分温暖。
只是现在的潘彩儿对她却没啥感觉。
哒哒哒哒,五岁的墩子挪着小短腿欢快地从二房的南屋里跑出来,也没看到潘彩儿,一径往前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