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美国之富甲天下-第1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朗克尔虽然是灯泡的发明人,但灯泡的专利权是属于李牧的,所以在商业开发这方面,朗克尔并没有决定权,所以这或许是朗克尔来找李牧的真正原因。
“我已经和亨利商量过了,一个星期之内,我会在斯普林菲尔德成立一家照明公司,以后会为公众或者是个人提供照明设备。”李牧有准备,也有信心依靠灯泡赢得更高社会地位。
其实在现阶段,灯泡是不大可能为平民百姓提供照明的,研究成功灯泡是一回事,怎么办电力稳定的输送到千家万户又是一回事,李牧对爱迪生和特斯拉关于交流电和直流电的一系列官司有所耳闻,虽然这个阶段爱迪生不可能和李牧形成竞争,但麻烦可以预见,要彻底解决还需要时间。
虽然还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这并不妨碍李牧依靠灯泡牟利,这个世界上从来不缺乏乐意尝试新事物的人,所以就算是现阶段照明系统的价格比较高,也肯定不会缺乏市场,这也是李牧把公司选在斯普林菲尔德的原因。
在现在的斯普林菲尔德,骏马投资公司已经拥有足够大的影响力,有亨利这个副市长在,骏马投资公司可以涉足城市公共建设,而这恰好是灯泡“一明惊人”的最佳机会,如果骏马投资公司给整个斯普林菲尔德都装上路灯,那么不需要骏马投资公司宣传,其他城市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城市老板会挥舞着支票主动找上门来。
“那么关于这家公司的股份——”朗克尔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提到关键部分。
“放心好了约翰,有一部分利润属于你。”李牧对待金钱的态度并不是一毛不拔,对于朗克尔,李牧当然是愿意投资的。
朗克尔有意往政坛方向发展嘛,金钱是必不可少的助推剂,想在美国政坛混出头,雄厚的财力必不可少,看看国会里的那些老家伙,他们要么本人就是富翁,要么是富翁的代理人,一介草民不可能在美国政坛混出头。
关于最后这一点,看看本杰明的族谱就知道美国政坛是怎么回事,这家伙从祖爷爷那一辈开始就是政界大佬,到了本杰明他爹这一辈还是,未来本杰明本人也将是,这就是标准的世袭制,说好的民主自由呢?
朗克尔虽然顶着“大发明家”的光环,但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想在美国政坛混出头也不容易,李牧知道朗克尔要从政之后就有了这个打算,朗克尔本人虽然没钱,但李牧现在却是穷的只剩钱,拿出一部分来支持朗克尔不成问题,李牧相信未来朗克尔一定会给李牧足够的回报。
“非常感谢你里姆,希望我们的合作能一直持续下去。”朗克尔心满意足,充满诚意的向李牧致谢。
其实骏马投资公司和麻省理工学院的合作已经非常深入,就在上个月,麻省理工学院正式成立了一个“骏马实验室”,这是彻底把麻省理工学院和骏马投资公司绑到了一起。
朗克尔到今年九月份即将卸任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一职,到时候原化学系主任,现任“骏马实验室”主任富兰克林将会继任院长一职,朗克尔这是把富兰克林扶上马再送一程,确保麻省理工学院和骏马投资公司的合作不会出现问题,这不管是对骏马投资公司,还是对麻省理工学院都有好处。
“当然,我也相信我们的合作将会一直持续下去。”李牧也愿意和麻省理工学院保持这种亲密关系,这不仅仅是出于科研考虑,更是对未来的投资。
李牧正在斯普林菲尔德办学校嘛,招收的都是骏马投资公司员工的孩子,其中固然大部分是华人,也有不少西方白人,李牧现在和麻省理工学院搞好关系,那么就等于是有了一条特殊升学通道,等到这些孩子们到了上大学的年龄,麻省理工学院就将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233 细红线()
和朗克尔相比,威尔来古巴的原因单纯得多,这家伙就是想重新回到军营,继续军营里这种兵戈铁马的生活。
确认关塔那摩步兵团可以信任,威尔马上就行动起来,从关塔那摩步兵团挑选了百余名有骑术功底的士兵,成立了一个骑兵连,并且把自己封为连长,带着骑兵连离开关塔那摩,开始骑兵连的训练。
威尔的骑术开始可以信赖的,所以李牧并没有从中作梗,这也算是圆了威尔的心愿。
令李牧颇为不爽的是,艾德里安居然没有和威尔一起走,而是留在了关塔那摩,这让李牧实在是有点腻歪。
不过这客观上也反映出威尔对艾德里安的失望,如果威尔看重艾德里安,应该把艾德里安带在身边悉心调教,而不是把艾德里安留在关塔那摩,任由艾德里安生活在李牧的淫威之下。
更令李牧无语的是,艾德里安这家伙居然还不自知,每天都跟在格洛丽亚身边大献殷勤,仿佛认定了这就是他的进身之阶。
这种行为虽然令人不齿,但不可否认,这是少奋斗二十年的最佳选择,关键是格洛丽亚好像并不反感艾德里安的殷勤,这让李牧感觉有点不妙。
好在李牧有个最佳情报员桑迪,桑迪也看不惯艾德里安,所以事无巨细都会向李牧汇报,这让李牧安心不少。
“格洛丽亚根本就不喜欢艾德里安那个娘娘腔,虽然我不知道格洛丽亚为什么让艾德里安在她身边,但这一点我很肯定。”桑迪骑着奥布里陪李牧散步,这是威尔给桑迪的任务之一,要监督李牧练习骑术。
说实话,骑术是李牧为数不多搞不定的事,李牧从去年就开始练习骑术,但一直没什么长进,虽然在外行人眼里也算得上是有模有样,但落在威尔这样的大行家眼里,李牧的骑术简直就是埋汰了“乌骓”和“照夜玉狮子”这两匹好马。
李牧倒是不以为意,反正李牧也不想当骑兵,所以骑术对于李牧来说可有可无,关键时刻能骑上马逃命就行,那些花哨的招数对李牧来说没有意义,李牧已经过了要靠这些东西吸引小姑娘目光的年纪。
“艾德里安太恶心了,有一次我居然听到艾德里安对格洛丽亚唱喀秋莎,真无法想象一个大男人拿腔捏调的架势——天,我现在想起来还感觉恶心。”桑迪继续吐槽,还用手抚摸手臂,估计是起了鸡皮疙瘩。
还有这样的事?
李牧心中大定,格洛丽亚应该是看不上这样的草包。
喀秋莎这首歌很神奇,可以唱得很豪迈,也可以唱的很温柔,当然了,也可以唱的很娘娘腔,主要看个人对这首歌的理解。
艾德里安也真会挑,难道艾德里安不知道喀秋莎是李牧捣鼓出来的吗?
如果艾德里安不知道,那就有意思了——
看这样子,艾德里安就是个备胎嘛。
“桑迪,有没有什么事是你一直想做,但一直没做的?”李牧想奖励一下桑迪,这样的情报员还是很难得的。
“一直想做的事——”桑迪歪着脑袋想了半天,突然灵光一现:“我想去月亮上看看——”
李牧马上囧囧有神,这个事——
实在是做不到啊!
最起码现在做不到——
“这个不行,换一个。”李牧败退。
“那就算了——”桑迪兴致缺缺,居然没有继续提要求。
这年头的小姑娘还是很好哄的,关键是这年头的资讯不够发达,桑迪还是小孩子嘛,在来到古巴之前,桑迪甚至以为世界就是斯普林菲尔德这么大——
哦,不对,桑迪还去过华盛顿——
“不如这样,等过几天滑翔伞试飞成功,我带你去天上兜一圈,哪里会距离月亮近一点。”李牧终于想到了个好办法。
“好哇,好哇——”桑迪马上就惊喜万分的鼓掌,两个胳膊都抬起来和地面平行的那种。
两人说说笑笑,不知不觉就来到军营外的山顶上,前面是汤姆在带着一队士兵进行战术训练,李牧和桑迪驻足观看。
汤姆的训练还是很给力的,随着汤姆一声哨响,处于行军状态的四人横列迅速转换成单人队列,士兵们纷纷持枪在手,向着汤姆的军刀指向举枪瞄准。
这就是传说中的“细红线”了——
不对,在古巴,这应该是细绿线。
细红线战术,其实就是传说中的排队枪毙战术,二十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中,英国人使用这种战术击败了数倍于己的俄罗斯骑兵,最终使得“细红线战术”闻名于世。
美国人是英国人的亲儿子嘛,所以英军部队的战术在美军部队中很有市场,“细红线战术”当然也不例外,南北战争时期,“细红线战术”再一次发扬光大,如果没有例外,应该一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细红线战术”才会在重机枪和密集火炮面前烟消云散。
虽然就目前来说,“细红线战术”绝对是最先进的战术,但在李牧看来,这种战术已经是绝对落后了,目前已经有重机枪出现,未来火炮的口径也会越来越大,如果不改变战术,那么关塔那摩步兵团迟早有一天会吃亏。
李牧可不想自己重金打造的部队被重机枪和火炮击溃,所以李牧觉得应该跟威尔沟通一下。
对的,李牧既然承诺不插手部队训练,那么就要给威尔、汤姆他们最大程度的自主性,所以纵然是李牧有想法,也会私下里和威尔、汤姆他们沟通,不会直接在训练场上指出来,那会损害教官们的威信。
当然了,改变战术绝非易事,军人对于传统的维护也是很固执的,除非是打疼他们,否则很难让他们承认部队的战术过时。
对于重返军营的威尔来说,维护传统尤其重要:“散兵线?那是什么?不不不,里姆,我不认为细红线战术已经过时,实际上这种战术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南北战争中我们就靠着细红线战术击溃了南方佬,乔治杜威在艾尔克里斯托也正是凭借着细红线战术击退了西班牙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细红线战术已经过时,反而是你的这个‘散兵线’并没有得到任何验证,所以里姆,还是回到你熟悉的领域里去吧。”
晚饭时,在外面浪了一天的威尔听到李牧提出的“散兵线”,顿时不屑一顾的哈哈大笑。
威尔承认,要论挣钱,威尔比不上李牧,但要说打仗,威尔自认胜过李牧这个胆小鬼十条街,看看李牧怕死怕成什么样,在斯普林菲尔德随便出个门都要带上十几二十号人,当初艾米斯也没有这么过分好吧。
“威尔,战术的出现是建立在战争方式的更新上的,现在的战争和二十年前的战争已经不一样了,二十年前没有重机枪,火炮移动不便,在野战条件下不能为部队提供有效支援,而现在已经有了重机枪,火炮的移动也越来越方面,未来战争是建立在火力的凶猛程度上的,这时候再使用密集阵型就不合时宜,想想看,就算是未来可以伴随部队行动的小口径火炮,一炮也可以将几十平方米内的所有生物全部击毙,这时候再抱着‘细红线战术’不放就不再是排队枪毙,而是排队等死。”李牧不放弃,为了纠正威尔的错误认识,李牧也是苦口婆心。
其实威尔举的例子并不恰当,就在刚刚结束的第一次艾尔克里斯托战役里,如果不是因为西班牙人的火炮不足,乔治杜威那点人早早就已经伤亡殆尽,根本等不到后续支援赶到艾尔克里斯托。
而就在十挺加特林运抵前线之后,西班牙人的攻势迅速崩溃,伤亡大到令威莱尼古拉乌无法承受,这已经充分证明了即使是在现有条件下,“细红线战术”也已经宣告失败。
“你这话不对,重机枪和火炮有着严重隐患,携带不便是最大的问题,野战一般都是突然爆发,你的重机枪和火炮还没有完成战斗准备,我的士兵已经排着整齐的队伍击败你,哪还有什么排队等死哦。”威尔的反击也很犀利,这也是威尔的信心所在。
其实从南北战争时期重机枪装备部队开始,并非没有人看到“细红线战术”的不足,之所以乔治杜威他们仍然使用“细红线战术”,原因和威尔说的一样,就是因为重机枪和火炮这些“细红线战术”的敌人们先天不足。
那么为什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细红线战术”会崩溃?
是因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汽车的出现终于改变了火炮携带不便这个问题,人力推不动可以用汽车拖拽,而武器自身的改进也推动了战术的发展,别忘了在南北战争时期重机枪只是刚刚出现,性能还远远谈不上完备,要等到马克沁重机枪出现之后,重机枪才会真正成为战争的主宰。
这里还有无烟火药的问题,要知道黑火药时代,火药残渣始终是个无法解决的问题,以至于在清日甲午战争期间,大名鼎鼎的“马克沁”居然被评价为“不堪大用”,这也实在是令人无语。
从这方面说,李牧发明无烟火药,正是埋葬“细红线战术”的主力推手。
234 守不住()
李牧不会打仗?
这话让阿尔弗雷德马汉听了,马汉会第一个表示不服。
李牧穿越之前是个宅男没错,但宅男并不是一无是处,就李牧会的这点东西,如果放在二十一世纪,在网络上跟人聊天吹牛或许稍显不足,但放在十九世纪,李牧随口扔出来几个名词,就足够这年代的战术大师们奉为至宝。
当然这也要看跟谁说,李牧只是对马汉随便提了提“海权论”,马汉马上就能围绕“海权论”发展出自己的一系列军事思想。而李牧对威尔提出“散兵线”,却遭到威尔毫不留情的嘲笑。
好吧,这就是天才和凡人的区别。
“野战并不是战争的唯一形态,特定条件下的遭遇战并不具备代表性,攻坚战才是战争中的正常形态,威尔你现在不再是南北战争时期的基层军官了,你应该提升你自己的眼界,这样才能跟得上你身份地位的提高。”李牧不再和威尔在一城一地纠缠,高屋建瓴的假大空才是李牧擅长的。
其实威尔对待“散兵线”的态度也可以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阶级局限性,威尔也是一样,南北战争时期威尔只是个低层军官,现在最起码也是中层,正在向高层发展,如果威尔的目光还是盯在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里,那么威尔在军中的前途并不明朗,或许回斯普林菲尔德当个警长才是威尔最好的选择。
“谁说我没有学习?”威尔表示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哦哦哦,李牧差点忘了,在斯普林菲尔德,威尔的床头还摆着战争论和战争艺术概论学的。
“那好吧,你学到了什么?难道你不知道理论联系实际吗?”李牧继续高屋建瓴。
这——
估计威尔还真没听说过这句话,在另一个时空里正式提出这个说法的那位伟人应该是还没出生呢。
“哼哼,歌德还告诉我们经验才是永久的老师。”威尔的确是没听过“理论联系实际”这句话,但并不妨碍威尔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看样子,西方类似的思想也不少。
也对,毕竟这句话也是总结前人经验才得出的结论。
“你要是这么说的话,那么你应该成立一支类似中世纪时期的重甲骑兵部队。”李牧放弃说服威尔,看样子要借助外力,才能改变威尔的想法。
“我正是这么想的,但要先有轻骑兵,然后才能有重骑兵。”威尔的回答出乎李牧预料之外。
李牧顿时暴走,气得饭都不吃了,这家伙真是个老顽固。
还是桑迪贴心,看李牧气呼呼的离开餐厅,桑迪追上来安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