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军嫂奋斗史-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国去,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才能拥有大格局大视野,对你今后的人生才会有更大的帮助。”
她知道徐华是为了她好,这些都是他自己的经验之谈,但是她并没有枯坐书斋的耐性,更愿意到社会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务性工作,就算四年后她选择了留校深造,也是为了将来有更高的起点下到地方去。
她不忍拂了老人的好意,话锋一转,将话题引向她认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上去,“徐老师,既然英语的学习这么重要,我有个建议,为了方便大家学习我们的专业英语,咱们能不能想办法开设一门法律英语课程,编写一本专业英语词典。现在我们是与其他专业的同学一起上英文大课,接触的都是一些日常词汇,学好了在沟通交流上是没有问题,但是阅读专业文献却很成问题,英文词汇量很大,我们阅读的时候需要检索这么厚的一本词典,从中选出自己需要的词汇,这无异于大海捞针,降低了我们的阅读效率,如果有一本专业的词典,更方便大家学习,也能降低我们的学习成本。”
“你说的问题我也之前也有考虑过,但是我们现在的师资力量有限,如果开设了法律英语的课程,就必须编写相关的教材,还有其他最重要的几门学科的教材都还需要修改完善,暂时还抽不出这么多的精力放到法律英语上,事有轻重缓急,这门课程只能延后开设了,或者等到研究生阶段再开设。咱们现在连专业教材都编不出来,更别说专业词典了,这么大的工作量不是咱们这么几个人花一点时间就能做出来的。”徐华有些遗憾地说,“时间啊时间,我们最缺少的就是时间!我们这门学科百废待兴,需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你们在学习,我们这些做老师的也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咱们落后得太多了,得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努力才能迎头赶上。”
刘好好点点头,不仅是他们学科如此,各行各业都面临这样的情况,基础薄弱,各方面的条件都不行,但是没有人觉得气馁,每个人都卯足了劲想要迎头赶上。
“我其实挺好奇的,听说你是南省农村来的,你们南省人连普通话都说不好,你的普通话不仅字正腔圆,你的英语口语也不错,你究竟是哪儿学的啊?”徐华奇怪地看着她。
“普通话是小时候跟着生产队里的大喇叭学着的,我没事儿就喜欢学那些播音员说话。”她一边说着,一边还绘声绘色地给徐华学了一句,逗得老人哈哈大笑起来。
“还别说,你这播音腔还真够像的!真不逊于那些播音员了。”
“英文是我跟着老师学了字母和音标之后,自己拿着书背单词,一个人的时候大声背课文背出来的,我也不知道自己的发音准不准,但就是胆子大,不管说得好不好敢张口,可能还带着我们那儿的土腔,让你笑话了。”
“哪里有土腔?我觉得挺标准的,没有一点南省腔,自学也能学到这个地步,还真是少见。”徐华稀罕地说。
刘好好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她就是一个普通人,压根就不是什么自学成才的天才,前世好歹学了十几年的英语,不知道上了多少培训班,还请了外教来一对一纠正她的口语,虽然没有出国留过学,但那口语还真不会比留过学的人差。
“翻译呢?我觉得你这段话翻译得很精准,且不论你的翻译速度如何,能够这么精准地把握原意实在不容易,就算是英语专业的都未必能做得到。”徐华对她更好奇了。
“至于翻译这种事,有一本大词典在,谁都能七拼八凑地翻译出来,但在把握原意和语句润色上靠的是自己对专业的理解和中文的语感,咱们这种专业的英文文献让外行的英语系来翻译,还未必有我们翻译得到位。”
“你说的很有道理!过去有完全不懂外文的翻译家,就是靠自己的理解来翻译小说的,这其实就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很不容易。”徐华很自然地接受了她的解释。
第三百六十六章 教务处()
徐华一脸羡慕地看着她,“你大概就属于那种有天赋的人吧,你们这种人学外语特别快。【几句话就能学会人家的方言,这种本领真是天生的,我就不行,我是十几岁时学的英文,那时候可真不容易,花了我许多功夫,还是学不好,一直到了美国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还是上课听不懂,也不敢和人交流,现在想想那段日子可真难熬。”
“我也不是那么有天赋的人,前段时间我以为自己这么轻易就把英语学好了,多学一门语言应该也没有问题,所以去听了俄语课、法语课,发现真的很难啊,现在已经完全放弃俄语了,法语也只能磕磕绊绊地学着,所以人还真不能贪心。”她赶紧顺势给自己圆了一波。
“你就知足吧,能学好一门外语不容易,不过你这么说我心理就平衡一点了,不然我真要怨老天不公平了,凭什么我学得那么辛苦,你就学得这么轻松。”徐华是个一点架子都没有的老人,面对比自己小了这么多的刘好好,也能大喇喇地自黑,“不过俄语和法语都比英语难上许多,不仅在用词上十分精确,发音也特别难,要学好这两门语言的确不容易。既然你现在选择了法语,就想办法好好学,到时候把法国民法典翻给我看看。”
“徐老师,你也太抬举我了……”刘好好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学习法语的,在这么好的学校,拥有这么好的学术氛围,不多学一门语言太可惜了,至于能不能学成,她也没有给自己太大压力。
“老徐,”办公室外站了一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一个木制的资料夹,对着徐华唤了一声。
刘好好和徐华不由自主地循声望去,正对上那男子的眼神,看到曾经有过一面之缘的对方,两人都有些惊讶。
“怎么?你们认识啊?”徐华见那男子盯着刘好好看,也觉得奇怪。
“南省状元刘好好?”男子想了想,用资料夹对着刘好好指了指笑道。
“老师好。”刘好好礼貌地问好,心里对他的话有些尴尬,京大高手云集,各地的状元几乎都集中在这里,她这个南省状元的头衔还真没有什么含金量。
“还真认识?”徐华恍然大悟,“一定是苏弘毅和杨平介绍你们认识的。”
这是哪儿跟哪儿啊?刘好好连忙澄清,“不是的,我来学校报到的时候,正巧在火车上见过一面。”
当时她推断他是个知识分子,却没想到他也是京大的老师,现在人家记住了她,她却还不知道对方是何方神圣。
“她是历史系的?还是你们法律系的?”男子也有些好奇,虽然在火车上对刘好好这个谦和的学生印象颇好,可京大的学生那么多,他后来也没有特别关注过她究竟是哪个系的,现在刘好好这么个大一新生就和历史系、法律系的泰斗们交情颇深,倒真让他产生了几分好奇。
“当然是我们法律系的。”徐华自豪地说,“她天生就是学法律的料,怎么可能会去学历史。好好,这是我们学校教务处的老陈陈海澜,你应该早就知道了吧?”
“陈老师好。”刘好好立刻乖巧地问好,原来他竟是京大教务处处长陈海澜。
“在火车上就觉得你是个有见识也,懂进退的女孩子,在外没有丢我们京大的脸,很不错。”陈海澜点点头,表示赞许,“你才入学没多久,就能得到你们系主任徐老师这么高度的肯定,可见你确实是很有才华。”
虽然是客套话,但是教务处长已经算是校领导了,能和她客套这么多,已经让她受宠若惊了。
现在大学尚未扩招,办学规模并不大,老师和学生的数量都不多,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亲近平等。
刘好好看出陈海澜有事找徐华,便很识趣地告辞出去,却被陈海澜叫住了,“你是个优秀的学生,加入我们的学生会了吗?”
“加入什么学生会啊,好好学习才是正经。”徐华一向对社会事务不耐烦不热衷,刘好好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替她一口回绝了。
“徐老师,你要是真心为了孩子好,还真得让她加入学生会,今后留校任教或者考研,有很多好机会都会优先考虑学生会的干部,还有学校里有一些重要的活动也都是先让学生会的干部参加的。”陈海澜耐心地解释道,他的话一半是说给徐华听的,一半则是向刘好好解释。
刘好好还真有些犹豫了,之前杨小勇也动员过她让她加入学生会,她也曾经有些心动,但是报名的那天晚上,正是庄立军要执行任务和她告别的前夜,两人当时离情依依,她哪里还想得起有这么一茬事儿啊。
等到他走后,她想起报名的事情时早就过了时间,索性也就不再纠结了,做学生会干部虽说是一种历练,可她也是在官场那种地方历练过的人,学生会这种地方还真是小儿科,不去也罢。
但是现在教务处长陈海澜主动向她抛出了橄榄枝,还提到学校对学生会干部的种种优惠,她又有些心动了。
作为全国最好的大学,京大在国内的地位绝对是举足轻重的,社会影响力不同凡响,京大学生会能得到多少机会也是最多最有影响力的。
“我之前也想过要报名参加学生会干事选拔的,但是报名的那天晚上正好有事儿耽误了,所以就没报上名。”刘好好遗憾地笑了笑。
“报个名而已,是多大的事儿,让陈老师直接录用。”徐华简单粗暴地说,只要是对她未来发展有利的事情,他都会大力支持,哪怕是卖了他这张老脸。
“徐老师,你还是教法律的,一点都不懂规则啊。”陈海澜开玩笑地说,“我也就只能推荐一下,学生会可不归我们教务处管。”
第三百六十七章 学生会()
“就是因为教法律,所以比谁都懂你们的规则,你推荐的人还有人敢不给你面子?”徐华“嘿嘿”一笑,“放心吧,刘好好这个孩子绝对优秀,我敢说学生会里十个干部都比不上她一个,她不会让任何人失望的。要不是你刚才说加入学生会对她今后的个人发展有好处,我是绝对不会放人的,绝对要把她带在身边好好培养。”
陈海澜真对刘好好刮目相看了,她只是个大一新生而已,就能得到系主任徐华这样毫不保留的赞赏,究竟是做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啊?
刘好好被夸得很不好意思,她明明什么都没做啊,就翻译了几段论文而已,至于被这么夸吗?徐华的赞美虽然是好意,但还真有些言过其实了。
陈海澜虽然比徐华年轻,却是教务处处长,在京大是实实在在的实权派,对他来说塞一个刘好好进学生会完全是举手之劳,这刘好好看上去就十分精干,又能卖徐华一个人情,何乐而不为。
刘好好的同班同学中报名参加学生会选拔的也有小几十号人,毕竟学生会这么有影响力的地方,谁都想要争取,但没有一个被选上的,除了和他们自身的素质有关之外,与法律系在学校里属于弱势院系也有很大的关系,除非他们表现得特别优秀,否则那几个负责面试的学生会干部提拔自己的师弟师妹都来不及,根本不会选他们这种冷门院系的学生进入学生会。
这么一来,通过后门进入学生会的刘好好就特别显眼了。
“这刘好好是个什么来头?没报名没面试就直接进来,后台很硬啊。”
“教务处那里直接打了招呼,这后台能不硬吗?”
“京城里什么时候有这么一号人,我怎么没听说过?”
“不是京城的,听说是南省状元。”
“南省人也敢在京城这么嚣张了?”
“说不定是京城下到南省的。”
“这南省状元应该也是靠他们家的后门吧?”
“嘿,那可牛气了,除非南省书记是她爹。”
“就算是南省书记都不敢这么干吧。”
这一届刚恢复高考的学生都还是大学新生,自然不可能一下子就当上学生会里的主要干部,在场议论的都是大二大三,甚至是大四的学生会干部,他们是通过推荐进入大学学习的,又成功加入了学生会,不乏有许多干部子弟,有些人就对这些靠自己考入大学的师弟师妹们产生了酸葡萄心理。
“你们说什么呢?刘好好之前的高考作文可是满分作文,还被登在了报纸上,全国人民都看到了,这难道还做得了假?她是靠着自己的真才实学考上京大的,你们攀扯南省书记做什么?真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杨小勇只是个普通干事,本来这里是没有他发言的份的,但是这些人说的话实在让人听不下去了,忍不住跳出来怼道。
“你倒是对她挺了解的嘛,怎么看上她了?”一个女生嘴角带着刻薄的笑意。
杨小勇气得不行,霍然起身,“你怎么说话的?怎么这么难听!”
“好了好了,就算她没有参加面试,能被教务处的领导看中,说明她是个很优秀的同学,这样的新鲜血液充实到我们学生会的队伍里,我们应该觉得高兴才对,你们就不要再做无谓的猜测了,都好好想一想,新的一年我们该举办哪些活动,该怎么培养我们的新干部们,有什么好的意见,大家尽管畅所欲言。”戴着眼镜,仪表堂堂,举止稳重的男生抬了抬手,三言两语就止住了一场纷争。
这个年纪轻轻在学生会这帮干部面前极具威信的男生,正是这一届的学生会主席方新国,也算是京大校园中的一段传奇,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提起他几乎没有不说好的,他还以有史以来的最高票当选了学生会主席。
所以他一开口,刚才那个刻薄女生和一脸忿忿的杨小勇都立刻消停了下来,不管怎么样,他们对方新国还是服气的,他处事公道,能力又特别强,是学生中的翘楚。
和学生会里的其他干部不同,方新国对刘好好并不好奇,他是农村出来的孩子,靠着自己一路奋斗,披荆斩棘拿到了推荐读大学的名额到了京大,毕业之后就是妥妥的国家干部,他原以为自己算是天之骄子了,谁想到恢复高考之后,他们这些推荐上大学的学生,无形中矮了那些正儿八经考进来的学生们一截。
如果说心里不泛酸,那是不可能的,要是凭实力,他也未必考不上京大,所以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有什么比别人差的。
但他是个目的性很强的人,他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把时间浪费在自怨自艾上毫无意义,所以他很快振作起来,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学生会的工作中去,身为学生会主席,他不仅对留校的名额势在必得,而且他想得更深更远,想要得到的更多。
至于刘好好这个关系户,他不介意卖教务处一个好,但她要想在学生会这种地方混下去,那就得靠她自己了,他是不会浪费时间帮她一分一毫的。
学生会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是个江湖,能够在里头玩得转的人并不多,可是刘好好却真没把它当一回事,一来是觉得玩这种小儿科的勾心斗角浪费时间没意思,二来是觉得他们争来争去的东西,自己还未必看得上。
所以在这一批新招录的学生会干部中,她是最洒脱的一个,开会的时候人家一早就打扮得齐齐整整,比赴恋人之间的约会还要上心,她却穿着寻常的衣服,只比规定的时间早到了五分钟而已。
刘好好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一抬头眼神在不经意间和一个年轻的男孩子对了个正着。
她微微一怔,暗自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