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净化空间-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知秋一脸愕然。
第一三零章 国庆来临之前()
小燕说这话是有根据的,前世她一个人在外工作,没有男朋友,也没有女性好朋友,公司同事之间又存在勾心斗角,心里一直觉得很孤单,空闲的时候总喜欢去广场或者超市待着,就是因为那些地方的人多,让她感觉很有人气。
叶知秋走上来拉着小燕的手说:“谢谢你,小燕,你不会说的话我都想不到这些。”
“别多想,我觉得你现在已经做的很好了,只不过这方面的事情我比较敏感,以后你多注意就好了。”
“恩,我们进去吧!”
老村长还是坐在他的那个摇椅上,旁边的桌子上还是放着那个茶杯,估计喝的还是今年摘的大树茶,老村长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炒茶高手,因为农村人喝茶一般都是自制的,所以村民们很多都会简单的炒茶。
“哟,你们俩怎么一起来了?不会是出什么大事了吧?”老村长笑着调侃道,他觉得这两人一起来找他的话肯定不会那么简单,尤其是在李老酒传出要扩建酒坊之后。
小燕笑嘻嘻的说了一句:“村长英明,你简直是我们肚子里的蛔虫,连我们想什么都知道了。”
“拉倒吧,还蛔虫?尤其是小燕,无事不登三宝殿,还是先说事情吧。”老村长哭笑不得的看着小燕在耍宝,年轻就是好啊!
“嘿嘿,是,听从村长的吩咐!”小燕也不再搞笑了,先把国庆节期间带领游客进山摘野果和进溶洞的打算说了一遍,然后重点说了村民们都有点人心浮动,把对村民盲目投资和购买种子上当受骗的担心也说了出来。
刚开始,老村长的表情还有点轻松,但当他知道连大树叔都有打算拿钱做点什么的时候,他的眉头就不自觉的皱了起来。倒不是说他不赞成大树叔做事,而是这其中代表的意义非同寻常。
“小叶,这事你怎么看?”老村长问道。
叶知秋想都没想的说道:“我觉得这是好事。本来发展的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的生活过的越来越好,只要不是拿钱去赌博什么的,想做点事业出来也无可厚非。我们现在最担心的无非就是村民们拿着辛辛苦苦赚回来的钱投资进去之后,结果却是血本无归,所以我觉得我们可以先找一些合适村里发展的事业,然后召开村民大会,让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也让他们了解一下可能遇到的情况,避免上当受骗,你们觉得怎么样?”
老村长的眉头也舒展开来。夸奖的说道:“小叶说的不错,这人就是这样,以前大家都住瓦房吃稀饭的时候还不觉得,一旦某一家赚钱了修了砖房顿顿吃肉。其他人的心里可想可知,阻止是不行的,只能避免走弯路了,这事我在找村里的老家伙商量一下。”
老村长喝了一口茶,接着说道:“小叶,你还没有说你回来有什么事;这会你应该还在养猪场那边吧?”
叶知秋这才想起自己回来的初衷。刚才被小燕打岔,差点都忘记了。“村长,我之前就觉得咱们村还差点东西,本来也没有想起来。今天去养殖场的时候,看到他们挂在门口的那个大招牌,我才终于发现了我们村还差个标志性的招牌,俗话说树的皮人的影,我们也应该学习其他景区在门口挂个某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欢迎您什么的,你们觉得呢?”
“这个主意不错,村长,我们村可不比以前了。正该把名声给打出来。不仅有气势,还能让游客们的记忆更加深刻,又能让村民们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对以后村子的发展有很大作用,这简直是一举数得啊!”小燕毫不客气的吹捧道。
“怕了你们两个了。”老村长的表情显示他也很心动,“这事我会看着办,我刚才已经有了一点想法,先得找个人确定一下才行。至于小燕说的事我也会去找他们商量一下,放心,这两件都是好事,包在我身上,你们俩还是把国庆节期间接待游客的事安排好,这也是我们村今年最后一次大规模的接待游客了。”
叶知秋接着说道:“你放心吧,我们会做好的,对了,村长,我还听说酒叔公开酒坊是因为福禄寿三兄弟打算购买他家的酒糟养猪,这事真的行吗?我只听说过酒糟可以养牛。”
老村长就笑了起来,解释道:“这事我也是刚刚知道,李贵禄说他以前打工的养猪场就是这样的,还牵涉到什么原料勾兑比例,我也不太懂,这事应该没有问题,你们就不要担心了,不过,估计李老酒酿出来的米酒会让你们大吃一惊。”
“真的吗?我也很期待酒叔公的米酒。”小燕眼睛亮亮的,她前世的酒量不差,1斤白酒以上才会有醉意,重生之后还没有喝过村里的米酒,想到这里,肚子里的馋虫开始闹腾。
从老村长家里出来之后,叶知秋和小燕一起走在新修好的水泥路上,这两天因为叶妈的调侃,小燕一直都有点不好意思和叶知秋见面,不是她做作,而是觉得很别扭,谁叫她上辈子从来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呢?
看着村子的新貌,小燕觉得自己最近的辛苦是值得的。米老爷子走之前,把剩下的事全交给了小燕,现在的李家村不说焕然一新,至少也算得上是干净整齐。不说那整齐的院落和新修的水泥路,就是那两边花坛里面种植的各种花花草草,像什么万年青、桂花树已经是最普通的。
小燕还根据网上的一些教材把花坛种成了几个简单的图案,还别说,这在李家村还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加上现在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已经完成,再也看不出来这里是当初那个破旧脏乱的小山村了。
“小燕,你想把整个村子的主打树都种成银杏吗?之前不是说种大树杜鹃吗?”叶知秋找了个话题。
“哎,我也想啊!”小燕叹气的说道,“可惜大树杜鹃的生长条件比较高,加上我带回来的幼苗都被容教授拿走了,迫不得已的我才决定改种银杏的。”
叶知秋安慰道:“我倒觉得银杏树不错,特别是秋天树叶变黄的时候很漂亮,还可以吃白果。”
“呵呵,你就知道吃,我要回完就跑掉了,这速度让叶知秋觉得很好笑,她明明是看见叶妈从那边走了过来,居然还找借口。
叶妈一头雾水的走过来问道:“儿子,小燕遇到什么事了,怎么跑那么快?我正想找她呢!”
叶知秋:“……”
随着国庆节的临近,整个村里的气氛都火热了起来,家家户户的电话都像是要被游客打爆一样,好多村民们脸上的笑容遮都遮不住,这次又得赚好多钱啊。
心里无不感激的想到,小燕这女娃的主意就是多,好多人都是冲着进山摘野果才来的,这些他们平时连正眼都不想瞧的野果,现在却成为了紧俏货,这事放在他们身上谁能想的出来。
“爸,人参叔和老烟叔同意和我进山没有?其他人呢?”
“姐,驱虫的药粉从五叔公那里拿回来没有?其他的常见药呢?”
“妈,买回来的帐篷数量对吗?”
“奶奶,准备的调料准备好了吗?我可不想进山之后发现没有带调料。”
“杨丹,你想不想和我们一起进山啊?”
“我想想,还有手电筒、砍刀、水壶……”
眼看着国庆节只有两天了,报名参加进山摘野果的人数已经突破五百,就算只带年轻人也有三百多人,这么多人不可能全部都让小燕负责。
所幸老村长站出来安排了十多个向导,还和田排长商量派了一些军人,甚至研究所还同意让两个熟悉溶洞的研究生带着大家进去,这真的是喜出望外。
小燕一家人正在院子里清点准备带进山的东西,因为这次属于村里组织的活动,大家对这次进山的安全都特别注意。
现在家里还没有其他的游客,仅有的两个就是那个呼吸道疾病的“卢老”和他的护工,前段时间他回了一趟家,但是在城里没呆几天就回来了。
“你们买那么多的帐篷干什么?既然知道要进山的话,游客们应该会自己准备的吧?”卢老好奇的问道,他现在整天的生活就是在李家村瞎转悠,每天都做的事情就是找村里的老人下棋,日子过的像神仙一样。
小燕手上忙着不停的回答:“不一定全部人都带着帐篷,而且我听说村里和研究所正商量对外开放连云山脉的外围,那里的风景非常不错,我想很多人都愿意去那里玩,打算买点帐篷出租给游客,买的多就比较便宜。”
“呵呵,小燕很有赚钱的头脑,把连云山脉的外围开发出来确实很吸引人,要是像其他风景区一样开辟一条进山的小路就更好了,既安全又不担心破坏环境,就是很费功夫。”卢老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这样的成本不低。
小燕停顿一下说:“现在说这些还太早了,说不定几年后就成了,我还是踏踏实实的准备进山的东西吧!”
第一三一章 金秋十月()
这几天,李家村养猪场开业和酒叔公酒坊扩建的热议话题都就被国庆节的来临给压下去了,毕竟接待游客是眼前可见的利益,而养猪场和酒坊的效益却要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才能看见。
在九月的最后一天,好多迫不及待的游客都连夜赶来,生怕错过进山的机会。
小燕也是出于这些原因的考虑,才决定十月二日清早进山,虽然通过报名的只三百多人,但国庆当天实际来到李家村的总人数高达上千,最后总算确定下来进山的人数在四百人左右,其中有时间去溶洞的只有六十多人。
不要以为四百人很多,等到进山之后就像是几滴雨水进入海洋一样,其实非常不起眼,好在只是在连云山脉的外围摘点野果,不然的话游客在深山里面很容易走失。
这四百人里面有资深的背包客、好奇的无业游民、想放松压力的办公室白领,还有几位常年在外旅游的中老年自助团,最意外的是省里一个爱犬俱乐部,三十多个会员带着几只猎犬摩拳擦掌的准备进山,给人的感觉不是去摘野果而是去打猎的。
十月一日,小燕家里一刻也没有得闲,就在接待和报名中度过,好多野营的小白到了之后才发现进山东西没有准备齐全,因为李家村没有商店,他们只能苦憋的挨家挨户的寻找。
清晨七点,小燕带着五十个人走在进山的路上,这里的空气和村里的不一样,带着一点冷清,本来在村里可以穿短袖,但是在这里不穿秋装就觉得冷。
可能是昼夜之间的温差比较大,再加上山林之中的空气比较潮湿,一路上看到的都是浓雾缭绕的景象,现在的温度不到二十度,要等到中午太阳出来之后,浓雾才会散去,温度才会升上来。
现在大家的视线被浓雾缠绕,根本看不见前方的景色,抬头看上方的天空也像是隔着一层玻璃一样,不过很容易就会发现彼此的头发上都有一些雾水,像是染了白色一样。
这样的情况下,要说最吸引大家的就是满山飘散的挂花香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金秋十月,正是桂花盛开的季节,也是村里做桂花糕的时候。
桂花是中国传统十大花卉之一,集绿化、美化、香化于一体的观赏与实用兼备的优良园林树种,桂花清可绝尘,浓能远溢,堪称一绝。尤其是仲秋时节,丛桂怒放,夜静轮圆之际,把酒赏桂,陈香扑鼻,令人神清气爽。
小燕想起小时候她和小丽姐在灶台边守着奶奶和妈妈做桂花糕,那个场景成为了童年抹不去的美好回忆,就算是重生之后,小燕也还记得曾经桂花糕的味道。
“姐,我们回去的时候摘点桂花吧,我想吃桂花糕了。”这次小丽和杨丹也来了,叶知秋也没有落下,虽然他家在修房子,但是有叶妈在就不用担心了。
“小燕姐,我刚才也正好想到要吃桂花糕,只是现在村里的人都很少做了,说起来我都有点馋了。”杨丹有点激动的说道。
小丽笑着说道:“村里又不是没有桂花树,干什么偏偏要在山里摘桂花回去,要新鲜的桂花糕才好吃呢。”
后面的游客正无聊,周围还是千篇一律的浓雾景色,听到小燕在说桂花糕,立马就说了起来,“虎代表,你们村的桂花糕是怎么做的,现在的市场上最多的就是咸宁、南京和峡阳桂花糕,还有上海的水晶桂花糕都很有名气,回去之后把你们村做出来的给我们尝尝好不好?”
“好,只要你们喜欢,做多少都无所谓,只是我们做的桂花糕手艺比较简单,希望你们不要嫌弃。”小燕说道。
“肯定不会,我们也就是对现场做的桂花糕很好奇。”后面的游客也附和,小燕就把村里制作桂花糕的方法说了一遍。
先是把从树上摘下来的桂花精心挑选一遍,剔除那些枯败、腐烂的花朵,洗去上面残留的尘土。把桂花放在蒸笼里蒸熟,取出放凉之后用野生蜂蜜搅拌均匀,就变成了糖桂花。市场上卖的糖桂花大多是用麦芽糖或者白糖制成,味道怎么也不如蜂蜜那种幽幽的清香。
制、花生油加入蒸熟出锅的糯米饭之中,然后用粗擀杖反复地捣,让几种原料粘连到一起,变成一个整体。如果有芝麻的话,还可以用擀面杖把磨成细粉的芝麻压进糯米饭之中,很快的,香软甜糯的芝麻桂花糕就能做成了。
其实说白了,桂花糕就是一种以糯米粉、糖和桂花为原料制作而成的糕点。因为历史悠久,美味爽口,做法简单,种类也是多种多样,所以能能满足人们对于味道的各种需求。
叶知秋看着大家兴致勃勃的讨论着桂花糕,也开口说道:“桂花不仅能做糕点,还能用来制茶,以桂花做原料制作的桂花茶是我国的特产茶,它香气柔和、味道可口,很多人都喜欢喝,只不过我们这边不知道罢了。”
“真的啊?我怎么都没有听说过桂花茶?”
“桂花茶啊?我好像在那里见过,也不知道味道怎么样?”
“我知道,我喝过的……”
听到后面的游客就这个话题聊了起来,小燕回头就看见叶知秋得意的笑了起来,也是,之前的气氛也太低沉了,还是现在热热闹闹的比较好。
路上也遇到了一些山鸡、野兔等小动物,引起了游客们的大呼小叫,直说不枉此行,不由的更期待后面还有多少惊喜在等着他们。
当太阳突破浓雾的防线之后,大家觉得眼前的景色比起很多风景区也不逞多让,虽然没有其他风景区看起来整齐震撼,但是眼前凌乱的景色更接近大自然的美。甚至一花一草、一树一丛,就连倚靠在大树上蔓藤都仿佛带着一种恣意,隐含着大自然的神奇。
小燕站在山顶上往下看,上次还是绿色的群山逐渐染上了金黄的色彩,而且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金黄色的山峰会越来越多。
中间间杂着的一些四季常青大树,仿佛是点缀在一片金黄色海洋中的几朵绿色浪花,给人的感觉是随时都会被大海淹没,但又顽强的挺直自己的躯干,独树一帜,梦幻般的美丽。
一群叽叽喳喳地山林小鸟站在树梢欢快的叫着,有喜鹊、麻雀等常见的鸟类,经常从上面呼啦啦地扑下来,饱餐一顿之后又呼啦啦地飞回树上。
逐渐变色的群山、欢乐觅食的小鸟、隐藏在树林中的野生动物,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扣人心弦的美景。
走到现在,除了看见几株常见的野葡萄,还是已经枯萎的,几乎没有看见野果的踪迹,这些早在小燕的预料之中,现在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