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转重生1990-第2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怕这一切都是梦,梦醒了,一切都变回原样。”宋海明说,“我们本来就是小户人家,承受不起这种大富大贵的。人家提拔我做经理,我为什么会不好好呆着享福,要跑来这里给你丢脸?因为我要告诉别人,我不是吃闲饭的,因为我怕有一天自己被打回原形,因为我告诉自己,无论什么时候都要自食其力!”

    宋志超把手中燃烧的香烟掐灭,伸手搀扶起老爸,说了一句话:“走吧,我们回家。”

    “好咯,回家啦!”宋海明笑着说。

    宋志超把他搀扶起来,让他靠在自己肩膀上,趔趄地朝家中走去。

    半路,宋志超忽然停下脚步,在宋海明耳边说了一句话:“无论我变成什么样,有一件事情永远都不会变………你是我爸!”

    酒醉的宋海明身子明显停顿了一下。

    黑夜中………

    他的眼眶湿润了。

    。

    

654【筹建仪式】() 
接下来的一周时间内………

    南都市第一食品厂和另外两家食品厂正式合并,成立资产高达1000万人民币的“万达食品有限公司”。

    该公司以进出加工小食品为主,主要商品有“双汇火腿”,“南都薯片”,“泡椒凤爪”,以及“五香牛肉干”和“五香鸡腿”等。

    曾经担任第一食品厂厂长的赵铁柱,继续留任,担任万达食品厂分厂厂长。

    作为南都市发改委和招商部一把手的方国庆,兼任万达食品厂的名誉主席。

    不过最让整个南都市都好奇的是,除了方国庆这位官场大员担任名誉主席外,另外一名名誉主席却是籍籍无名的人物,他叫………“宋海明”。

    随着南都市各大报刊进行报道,这个叫“宋海明”的神秘人终于浮出水面。

    宋海明,南都市肉联厂普通员工一枚,一直在本职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虽然没有太大突出成就,却也任劳任怨,最近更是被破格提拔成为肉联厂的业务经理。

    另外,宋海明还兼任正在建立的万达玉器加工厂的名誉代表,南都市筹建高速公路的主要投资负责人。

    此消息一出,整个南都市从上到下全部哗然。

    一个工厂普通员工,怎么会突然跃至这样的高位?

    多重身份包裹下的他,到底是个怎样的大亨级人物?

    投资500万的玉器厂,投资1000千万的食品厂,还有投资2个亿的高速公路建设………

    如此众多的重大项目,竟然都有他的身影,这个宋海明到底是何方神圣?

    南都市的媒体记者虽然不像香港那样疯狂,对于此事却也是充满了好奇。

    于是,在投资2个亿的高速公路筹建仪式上,《南都日报》的官方媒体,作为独家采访,采访了招商部的一把手方国庆。

    ……

    作为南都市发改委主任,以及招商部一把手,方国庆这段日子过的很滋润。

    是的,真的很滋润………与之前招不来商相比,玉器厂,食品厂,还有高速公路建设,这三个重大项目的投资和落实,让方国庆终于在上峰面前挺胸抬头,扬眉吐气。

    之前,因为他所在的招商部工作业绩太差,花了无数力气,却招不来商,因此,在各种大会上,还被上峰点名批评。这些还都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过完年,就要面临年后的业绩大比拼,每个部门都要给上峰交出一副令人满意的答卷。

    方国庆苦也,他的业绩是最差的,准确地说不仅没业绩,还让政府倒贴很多钱。这次不仅上峰对他不满意,连他自己都对自己很不满意。

    可是随着三个重点项目落实,方国庆直接从“办事不利”“招商部吊车尾”,摇身变成了“励精图治”,“为民服务”的好领导,好同志。

    方国庆擦一把额头上的冷汗,开始在组织内不断地被点名开演讲,传授自己成功招商的经验,并且成为典型和榜样,让众人学习。

    对于眼前突然冒出来的众多荣誉,方国庆一方面对宋志超感激涕零………没有宋志超的投资,就没有他方国庆的今天。

    另外方国庆也更加的谨慎细微,对待工作更是认真,毫不懈怠。

    这个年代的人很多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方国庆就是其中一位。他的理想就是能让老百姓全都富起来,他的抱负就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所以当《南都日报》的记者采访他的时候,方国庆就把自己藏在心里的理想和抱负说了出来。

    “我的项目我会全权负责到底,不允许出现一丝纰漏………因为这是利国利民的项目,是我们南都人摆脱贫困的大项目!”

    “无论是玉器加工厂,食品厂,还是修建高速公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可以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带给南都人民更多的实惠!”

    “当南都人民全都富裕起来的时候,就是我功成身退的时候。”

    面对方国庆这样的回答,不要说日报社的记者了,连带很多现场围观的群众都感动不已。

    毕竟,在这个年代肯为老百姓做好事儿办好事的人太少了。

    “真是个好官啊!”

    “就是,这才叫为人民办实事!”

    “比那些只吃饭不干活的强多了!”

    “方部长是个好人!”

    众人交口称赞,也让方国庆这么多天来的辛苦化作了甘露,心中美滋滋的。

    试问,有什么比得到老百姓认可还要高兴的?

    很快,那名采访他的媒体记者就问:“请问,在这次的三大投资项目当中,出现了一个神秘人,不知道方部长能不能介绍一下这个叫宋海明的负责人?”

    方国庆闻言笑了:“这种事情你们怎么能问我呢?诺,他就在那里,你们怎么不去采访他?”

    媒体记者:“……”

    众多人民群众:“……”

    忙随着方国庆指着的方向看去,却见在人群中,一个很不起眼的中年男子正站在人群中,笑眯眯地嗑着瓜子,看着舞台………准确地说看着舞台上的戏曲表演。

    ……

    原来,为了庆祝这次合作项目的顺利筹建,组织方特意邀请了南都市有名戏曲团队在这里为人民群众免费表演著名豫剧《打金枝》。

    此时,一向喜欢看戏的宋海明带着老婆王金凤正钻在人群中看表演。

    作为三大项目的名誉主席和负责人,宋海明丝毫没有成为大人物的觉悟,准确地说,他不怎么看电视,也不怎么看报纸,丝毫不知道现在自己已经成了南都市的“大明星”。

    当初儿子宋志超给他安排这些职位的时候,宋海明也不在意,以为和肉联厂那个“吃闲饭”的“业务经理”职位差不多,也就是个噱头。

    现在的宋海明也想开了,儿子有本事就有本事吧,做老子的跟着沾沾光怎么了?有本事你们也生这么一个儿子出来。

    宋海民的心态随着现实,发生了转变。

    如果说从一开始他的忐忑不安,自认窝囊,感觉爹不如儿子,到现在的,以儿子为傲,面对名利处之泰然………不泰然的话,也不会抓着老婆来这里看大戏了。

    相比老公宋海明,作为女人王金凤反而更能接受自己儿子的成功。准确地说,作为女人,王金凤的思想其实很传统的,女人嘛,在家不就是前靠老公后靠儿子。现在儿子有出息了,干嘛不高兴?

    王金凤高兴的很啊,这几天做梦都在笑,尤其在村子里头,不管谁见了她都要夸她儿子两句,谁见了她都要喊她一声“婶子”,奉承她几句,说她又年轻又漂亮了。

    现在王金凤也开始用那些很贵的化妆品了,并且很多都不是自己亲自买的,而是别人送的,比如说南都市的西施兰化妆品公司的总经理,就亲自跑到宋家,给她捎了一大包化妆品,说是让她帮忙试用试用,如果效果好的话就推荐给他儿子宋志超,告诉宋志超,现在西施兰公司准备扩大生产规模,准备进军海外市场,缺的就是资金和渠道。

    王金凤不傻,当然明白这些人打的是什么算盘,化妆品小儿科,还有人跟她送衣服,送珠宝首饰的,也都是各种名堂,各种说辞。

    王金凤就准确地选择,凡是对儿子影响不大的,收下;影响太大,明显自家吃亏的,统统拒之门外。

    可以说王金凤用传统农村女人的狡猾,把那些打宋志超主意的投机商人们好好地耍了一把。

    今天,是高速公路筹建仪式正式启动的好日子。

    方国庆等人一大早就通知了宋海明,告诉他,让他务必来这里参加活动,如果可能的话,跟众多领导和负责人一起上台,胸前戴着大红花,对着群众讲几句话。

    这事儿宋海明可不干,他做了一辈子工人,从没上台讲过话,万一讲砸了,那可怎么办。

    所以,宋海明直接拒绝,只说自己会过来看看,至于上台出风头这事儿,就算了。

    方国庆了解他为人,也就没怎么劝解,只是说当天会有精彩的戏曲表演,让他早点过来看表演。

    这下正戳中宋海明心思,于是一大早还真就来了………穿着很普通的衣服,不显山不露水,混迹在人群中,和老婆王金凤还买了包“傻子瓜子”,一边嗑着瓜子,一边看着《打金枝》,别提多爽了。

    可是让宋海明万万没想到的是,很快,让他就会成为今天开幕仪式中最闪亮的一颗明星。

655【接受采访】() 
戏场子下面………

    人头攒动,人民群众正在乐呵呵地观看喜闻乐见的豫剧表演《打金枝》。

    《打金枝》的全名是《醉打金枝》,故事来源于唐朝,讲的是唐代宗将女儿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七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往,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公主哭诉父母,逼求唐皇治罪郭暧,郭子仪绑子上殿请罪,唐皇明事理、顾大局,并加封郭暧。皇后劝婿责女,小夫妻消除前隙,和好如初。

    此时,台上正在高唱:

    “有为王我金殿上观看仔细,

    殿角下吓坏了王的驸马儿。

    为王我不传旨哪个敢斩?

    斩驸马,斩驸马本是把孤王来欺!”

    台下,宋海明就吐出瓜子皮,指着那个唱戏的,问老婆王金凤:“老婆啊,你看这唱戏的像不像我最喜欢的那个名角刘忠河?”

    刘忠河是宋海明最喜欢的名角,可以说宋海明也是他最硬的“铁杆粉丝”;可惜,人家刘忠河豫剧泰斗,一般都在大城市演唱表演,很少会来南都这种四线城市。

    “像,挺像的!”王金凤盯着台上,嘴里含着瓜子琢磨了一下说。

    “什么叫挺像,就是刘忠河!”旁边有个抱着膀子的汉子说道,“你们俩八九没看今天的演员目录吧,人家万达公司请来的可都是大腕!”

    宋海明:“……”

    忙问:“这表演队伍是万达请来的?”

    那个汉子:“当然啦,你以为政府真的有钱啊,名义上是免费的,实际上都是人家万达公司出钱邀请的………尤其这刘忠河,据说是那个万达背后的大老板特意点名必须要来的。”

    宋海明:“……”

    王金凤:“……”

    夫妻二人像是明白点什么,连瓜子都不嗑了。

    抱着膀子汉子见他俩这表情,就嗤之以鼻:“你们这是什么反应?咋搞得这刘忠河是你们邀请来似的………就你们这样,要是能邀请来刘忠河,我就能请来常香玉!”

    周围人闻言,哈哈大笑起来。

    “就是啊,还真以为这台戏是他们请来的!”

    “看他们的样子就知道是普通人了。”

    “过来蹭戏看就蹭戏看,还把自己当成角儿了!”

    面对众人的说笑,宋海明倒没什么,王金凤却忍不住了,把手里拿着的瓜子往老公宋海明手中一塞,叉腰道:“这出戏就是我儿子请来的,特意让他爹看的,咋的啦!”

    抱膀子汉子:“……”

    以及众人:“……”

    怔了一下之后,全都哈哈大笑起来………觉得这夫妻俩吹牛的功夫,比这台上唱戏的功夫还好看。

    “真是会吹牛!”

    “吹皮都快吹破了!”

    “知不知道万达的大老板是谁?”

    “听说是姓宋的,跟你们鸟关系没有!”

    众人议论纷纷。

    更有正义之士站出来说………

    “人家宋老板可是大好人,帮咱们南都干了不少好事儿,这高速公路,还有这食品厂,都是人家出资投建的!”

    “是啊,听说那可是大善人,长得模样都是方面大耳的,跟弥勒佛差不多!”

    “就你们这样,还想蹭人家的温度,省省吧!”

    眼看自己说了大实话,还被一大帮子人冷嘲热讽,王金凤实在憋不住了,也顾不得老公宋海明对她讲的做人要“低调”,叉腰大声说:“我说的都是真的,你们偏不信!你们口里的那个宋老板,他就是我儿子!”指了指自己鼻子。

    这一下,周围人笑得更厉害了。

    感觉这女人疯了,竟然敢自称是神秘大老板的老妈………旁边她男人呢,怎么就不管管这个疯婆娘。

    宋海明呢,原本听大家如此称赞自己儿子宋志超,心里头还蛮高兴的,可是见老婆被人笑话,也感觉脸上无光,这时候解释也不是,不解释也不是,正在他头疼的时候,就听一个声音道:“可找到了你了!请问您是不是宋海明先生,我是《南都日报》的记者,能不能帮你做个采访?”

    宋海明:“……”

    面对杵到嘴边的话筒,还又突然蹦出来的媒体记者,旁边还跟着一大群摄影的,他愣住了。

    同样愣住的还有王金凤,眼看老公被媒体逮着。

    周围其他人则集体泥化掉,什么意思?要采访他?为什么要采访这个人?他是谁?他不是在吹牛吗?

    众多疑问,搞得众人一个个瞪大眼,充满好奇。

    ……

    “你们要采访我?不太好吧,我不怎么会说话。”面对突然冒出来的女记者,宋海明有些紧张地说。

    “是啊,咱说他穿的衣服也不合适,我看那些接受采访的都西装笔挺的。”王金凤忙凑过来帮老公说话,免得老公单打独斗。

    面对这种问题,经验丰富的女记者早有准备,“没关系的,现场这么多观众,大家可以帮帮忙………我看你的上衣挺不错的,可以先借给宋先生穿一穿。”

    “还有这位通知你的裤子也不错,能不能脱下来,让宋先生换上,我们采访完,就还给你!”

    “对了,还有朋友你的鞋子,对,一双就够了!多谢啊,谢谢你们支持我们的工作!”

    人民群众遇到这种事儿还是很热情的。

    于是,现场观众们都开始非常主动地帮助宋海明,这个脱上衣,那个脱裤子,那个换鞋子。

    宋海明:“……”

    换了上衣,换了裤子,换了鞋子,果然,马上精神百倍,焕然一新………隐约竟然有些大佬的派头。

    那个换上衣的说,“还是我的上衣好啊………穿了精神。”

    那个换了裤子的………竟然就是之前讥笑宋海明夫妇的那个抱臂大汉,此刻双手提着裤子………他腰粗,宋海明的裤子太窄,他穿不了,嘴里说:“还是我的裤子板正………看看,多精神!”

    那个换鞋子的不乐意了,凑过去,瞅了瞅拍摄镜头,对女记者说:“麻烦你,记者同志,给我的鞋子也来个正面特写,对对,就跟他们的上衣和裤子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