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啃老时代-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爸,这些活你都不让他干,他就一直帮不到你”王强说道“大不了,刚开始的时候你可以在旁边看着嘛”
“知道了儿子,明天我就让他上上手”王文虎摸了摸王强的头说道。
第二天王强中午回来看到父亲在一辆车上干活,张明伟在另一辆车等着维修的车上给更换蓄电池。
见父亲忙完后没有去立马帮张明伟,而是让他自己做,王强就知道王文虎已经开始改变自己教徒弟的方式。有了学徒后王文虎果然轻松了很多,中午也不会忙的吃都不上饭了。
到九四年冬天的时候,王文虎的修理生意已经开始慢慢的稳定了下来,王强也就暂时不用操心家里的事情了,他每天除了放学去书屋查账收钱就早早回家。
王强从小就怕冷,以前一直在家还好,现在上学了,学校这个年代还没有暖气,冬天的时候特别冷,王强手上,脚上全是冻疮。看到同学们都冻的小手通红,王强就打算给自己班买个炉子,但是不知道以什么方式送来。
这天,王强正想着怎么匿名给自己班捐个炉子,正好刘小龙来找王强,看到刘小龙王强突然眼前一亮。刘小龙和王强是同班同学,王强就买了个炉子让刘小龙的父亲以他们夫妻俩的名义捐给了自己儿子的班级。搞得老师和同学都觉得刘小龙娇气,虽然他们也都享受了有火炉子后,班里温暖的读书和教学环境但是却不妨碍他们有自己的看法,事实上刘小龙只是给王强背了黑锅。每次看到刘小龙哀怨的眼神王强就感觉十分的不自在。
时间不知不觉就走过了一个学期,到了王强放寒假的时候。虽然学前班的内容对王强来说只能感到无聊,但是为了让父母高兴,王强还是让自己的语文和数学都得了一百分。尽管语文考了几个拼音字母,数学也只考了几个数字。
小学的寒假放的比较早,差不多春节前十天就开始放假。放假后,王强每天都在小书屋里做事,经过几个月的积累,现在书屋里的书籍已经超过了三四千本,书本的来源也不再只局限于废旧物品回收站,王强也抽空让刘小龙的父亲去县城里的书店买了一些。
小书屋现在光充值的费用就超过了六千元,还有每天进账的一千多,王强自己的小金库现在已经有一万多块钱了,当时开小书屋的时候,股份是按王强占百分之五十,其余五人每人百分十的方式划分的,所以王强自己现在的资金已经超过了六千块钱。
寒假正是小书屋生意最好的时候,每天都有很多学生来租书。看到这些学生来租书,王强感觉自己像看到钞票在向自己走来,十分高兴,服务也越发热情。
等到春节前三天的时候,小书屋的人开始少了起来,王强就打算关门停业,春节后再开门。关好小书屋的门,王强打扫了一下里面后坐在桌子前翻看这半年的账目,想着自己家里这一年来的变化,王强对新的一年更加充满期待。
第九章 过年()
腊月二十八的时候,王文虎也终于关掉修理铺的门和老婆孩子一起回老家过年。
陈淑瑛已经在几天前回来将家里里里外外都清扫了一遍,这就是有些地方风俗里的‘扫舍’,这是一种传统风俗,从唐朝就开始有了,过年前各地人家开始大扫除,房间里所以地方都要打扫干净,有些家里连箱子什么都要搬到外面去晒一下,意思是去晦气图吉利。
王文虎的平房盖在一片宽十米长六十米的土地上,这是当时村里批复的标准盖房用地,每家都一样,只有到2010年以后,才改成了宽十五米,长三十米的样子。所以王文虎家的房子整体呈‘L’型,最里面是一个小院子,小院子里有个厕所,院子往前是两间并排挨着的卧室,一间王文虎夫妇住,里面有张大炕以及他们结婚时候的家具,另一间面积一样的房间里放着一张床,三兄妹在上面睡。王强他们的卧室往前是个客厅,说是客厅其实是放杂物的地方,客厅侧面直通前面院子,客厅再往前试厨房,前院就是客厅和厨房旁边的地方,呈长方形。
王文虎家的整体建筑长度差不多有三十多米,其余的三十多米预留着打算以后需要的话再动土。
一家人住上新房后都很高兴。
“家里打扫这么干净,住得我都不想再去镇上了”陈淑瑛说道。
“不去镇上,哪有钱盖得了这么大的房子?”王文虎说道。
“你就不能让我发一下牢骚”陈淑瑛不满道。
“好吧,好吧,你发吧”王文虎笑道。
“你怎么这么讨厌”陈淑瑛笑道。
看到父母在斗嘴,王强和姐姐王静在旁边嘿嘿直笑,只有妹妹王清不知道发生什么情况,看了看姐姐哥哥也跟着傻笑。
虽然已经扫过舍了,但是回来后陈淑瑛又带着孩子们把家里打扫了一下。
年三十的时候,王文虎去祖坟请先人(过年的时候要请去世的长辈回来一块过年,大年十五再送回坟里),回来后和陈淑瑛给家里供奉的各个神点蜡烛、焚香,有土地爷、灶王爷、财神、仓神、天神、还有两位门神,然后就放鞭炮迎新年。
做完这一切后一家人带着做好的饭菜去爷爷奶奶家聚餐,奶奶也做了几个菜,一大家人坐一块边吃饭边聊天,聊今年的收成,来年的日子有什么打算。期间王强三兄妹还要给爷爷奶奶磕头,领压岁钱。等到快八点的时候,一家人又都返回新家包饺子看春晚。
差不多要一直守到12点以后才能睡,这就是俗称的“守岁”,但是小时候王强每次熬着熬着就睡着了,然后就被父母抱去房间里睡觉,当然守岁的时候父母也会给一些压岁钱。
大年初一起来放完鞭炮,吃了饺子,王强三兄妹开始串门要压岁钱。父母则在家等着叔叔伯伯家的的小孩来讨压岁钱。
从初二开始王强开始和家人走亲戚,过年期间亲戚们总是拿最好的来招待来的客人,又要给带来的小孩发压岁钱。虽然现在这点钱对万元户王强来说并不多,而且过完年也都会被父母们'被保管',但是小时候过年领到压岁钱那种乐趣是许多年后都不会忘怀的。
过年期间村里的孩子特别多,都出来一起玩,再冷的天气好像也阻挠不了孩子们过年的热情。有的打沙包(用碎布片缝一个正方体,里面填充沙子或玉米后封口,)两个人用沙包打中间的人,打中但没有被中间的人接住得一分,被中间的人接住对方得一分;还有打纸包,纸包翻身就算赢,赢家可以拿走输家的纸包。这些游戏都是那个年代娱乐匮乏的产物,是孩子们智慧的象征,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加了乐趣,哪像以后的小孩都是在家里玩电脑游戏都不怎么出门。
王强家亲戚比较多,初二去王强的舅爷家和姥姥家。由于舅爷家离得远所以王强早上和父亲去舅爷家,母亲陈淑瑛带着姐姐王静和妹妹王清去姥姥家,下午王强父子俩又都赶过去;初三去好几个姑婆家,初四王强家接待亲戚上门,初五初六又有几个姑姑家要去,初七还有姨妈家。一直到初七以后才基本走完,有些特别远的当天没去的,后面还要补上去看望一下。
那时候家里只有一辆自行车,大冬天去亲戚家特别冷,每天要八点就起来,然后分头走不同的亲戚家,如果哪天只有一家亲戚要走的话还比较好,离得近的都去,离得远的去个代表就行了。
剩下的日子王强一家除了父亲王文虎开始去镇上开店外,都在家里待着,等到过完元宵节才会都去镇里住。
正月十五和过年的时候一样也是放鞭炮,北方有“小初一大十五”的说法,意思是正月十五要比正月初一还要过得热闹。那时的正月十五很少有放烟花的,而且烟花对当时的人来说也是个奢侈品,顶多也就是父母给孩子买点手里拿的小烟花。但是农民们也有自己过元宵的方式,很多人会用废纸做成一个个孔明灯,买点柴油点燃后放飞。小孩子们看着孔明灯高飞都欢呼雀跃,有些小孩还好几个人组队一块去追孔明灯,别说,在风不大的时候还真有追到的,但是大部分都会在降落过程中自燃。
过完正月十五以后天气慢慢的变得暖和了,王强和姐姐王静也开始准备上学了,到了镇上后王文虎的修理铺也已经开门一周多了。
“你总算来了,这几天我一直吃饭店里的饭,都快吃吐了”王文虎夸张道。
“饭店的饭吃多了是对身体不好,你不会自己做点饭吗,你就是懒”陈淑瑛说道。
“我不是没你做的好吃嘛”王文虎连忙讨好道。
“行了,中午我给你做饭”陈淑瑛道,“我只拿了点能拿动的东西来,还有一些在家里扔着,你有空骑自行车回家取一趟。”
“行,没有问题,你也和孩子们快点去里面歇着吧”王文虎看又有人开车来修理了连忙道。
陈淑瑛将孩子们带进店铺,将拿来的东西放好,没有歇息就又转身出去帮丈夫了。
随着王强姐弟两的上学,生活也又开始步入了正轨。
第十章 舅舅()
周末的一天,王强正好从小书屋回来,刚进店铺门就听见大舅舅陈海鹏爽朗的笑声。
陈海鹏有两个舅舅一个姨妈,他母亲陈淑瑛是老大,大舅陈海鹏是老二,姨妈陈淑霞是老三,小舅舅陈海涛最小现在刚初中毕业在家待业。
陈海鹏很早就结婚了,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家务农。不久后应该会跟着别人去学建房子,几年后成了一个建筑工人。
“舅舅,你怎么来了?”王强跑到舅舅身边抱着舅舅的腿道。
“舅舅想过来看看我外甥,不行啊!”看到王强,陈海鹏也很开心,逗道。
“行啊!我也想你了”王强也叫道。
“你舅舅忙完农活一直在家闲着,就想问问你爸看能不能想个事情做”陈淑瑛在旁边摸了摸儿子的头道。
“我爸能想到什么好活啊”王强说道。
“臭小子,怎么说老爸呢,是不是又欠揍了”刚进门的王文虎听到儿子这么说自己立马反驳道。
王文虎不懂表达自己对孩子们的感情,所以在子女心里面他一直都是一个严父的角色。其实又有哪个父亲不想子女可以把自己当做榜样崇拜呢,所以听到儿子这么说他虽然不是很生气但是也会点不舒服。
“爸,你修车厉害,让你想和修理有关的你肯定在行”王强赶紧狂拍老爸马屁“但是舅舅不一定就干修理,这就情况比较复杂了”
“怎么个复杂法?”王文虎笑道。
见父亲不再生气,王强笑道“现在赚钱很容易,就不知道舅舅是要做赚钱快的还是赚钱慢的”
陈海鹏不知道王强在家里做过的几点事情已经让他在家里的话语权有所增加,看见他们父子俩的交流感觉很有趣笑道“那强强你给舅舅想个赚钱的行当,舅舅给你买甜糕吃”
王文虎也想看看王强能想出什么来也示意儿子讲。
“这就看舅舅打算做长久的生意赚慢钱,还是短期的先挣点快钱了”王强看着陈海鹏道。
“你都给舅舅讲讲”陈海鹏憋着笑意道。
王强知道舅舅不会相信自己的本事,只是想逗自己,但是为了舅舅以后不用五十多岁还出去跟着小工程队施工,累了一身的病,也为了让自己在家里以后更有话语权决定露点锋芒。
“长久的生意我觉得舅舅可以去做蜂窝煤,蜂窝煤随着家用煤炉的普及市场会越来越大,一吨煤可以做一千七百块左右的蜂窝煤,一吨煤现在110块钱左右,一块蜂窝煤两毛钱,一吨下来可以挣多少你可以算算”
陈海鹏本来只是想逗外甥王强玩玩,没想到王强能说出这么好的一个方案,他在心里摸算了一下,利润很高但还是觉得应该回头再自己打听打听。
“那快钱怎么挣呢”陈海鹏现在开始对外甥有点期待了。
“现在国家电力供应紧张,我爸卖汽车蓄电池,应该有一种仪器能把汽车蓄电池中的电转化为家庭用电,你可以和我爸去看看,买回来后配合蓄电池一起销售应该能挣钱”王强想了想道。
“姐夫,有没有这种仪器”陈海鹏看着王文虎道。
“是有这种仪器,叫逆变器”王文虎说道,说完还惊讶得看着王强。
“我也是瞎想的”王强赶紧道,其实是王强上一世听父母说过有人在国家电力紧张的时候专门卖逆变器,在一个镇上就挣了几万块钱的利润。如果陈海鹏把整个县都跑一下,挣十来万应该不成问题。
“姐夫,这些我不太懂,可能到时候还要你陪我去安西看看”陈海鹏对王文虎说道。
“这个没问题,我还可以配套的多卖点蓄电池”王文虎笑道。
“强强,可以啊!今天帮了舅舅大忙,走,我带你去吃甜糕”陈海鹏对今天来姐姐家得到的成果很满意,大方道。
王强没有拒绝舅舅陈海鹏的好意,跟着舅舅去街上,陈海鹏不仅给王强买了甜糕,还要买别的吃的,但是被王强拦住了。
“甜糕我就吃了,别的东西等舅舅你挣到钱再请我,还得是大餐!”王强说道。
“那没问题,到时候地方随便你挑”陈海鹏笑道。
两个人回来后,陈海鹏就走了,说是回去和舅妈商量一下。
陈海鹏走后王文虎把王强叫到跟前道
“臭小子,可以啊!什么时候也给老爸我介绍个好生意”。
“可以啊,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时候到了自然会告诉你的”王强一本正经道。
“你这臭小子”王文虎笑骂道,说着还用手去敲王强的头。
王强闪过父亲的手指头,往外面跑去,边跑边道“老爸,你就不怕把你这天才儿子的脑袋敲傻了”
没等王文虎回话,就跑远了。
陈海鹏回家和妻子商量了一下,又自己调查了一番,觉得做蜂窝煤,现在他没有那么多钱买设备。打算先卖逆变器,等资金积累够了以后再上蜂窝煤。
打定主意后,陈海鹏几天后就和王文虎去了安西,打算看看什么牌子的逆变器既好又便宜。
等到他们回来的时候已经带回了一个,用蓄电池试了下,果然可以将蓄电池的电转化为家庭用电,运行一晚上之后也没有任何问题,两人马上就打算做这个生意。
他们先向那些家电维修的人售卖,很多人用了以后又都买了几台打算卖给来修家电的人,这个年代经常限电,他们也知道市场需求肯定很大。虽然能够买的起的人不是特别多,但是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由于王文虎还要忙修理铺的事情,所以等陈海鹏熟悉了流程之后就开始自己跑,不仅在附近的几个镇售卖,还去相邻的县都卖了好多。看到舅舅陈海鹏每次回来说起他卖了多少逆变器和蓄电池那兴奋的神情,王强很是欣慰。
虽然现在陈海鹏很是忙碌,但是资本的积累阶段就是这样而且舅舅却乐在其中,也许只有等舅舅家的蜂窝煤厂开起来之后他才会不那么忙碌。
等到一个月后陈海鹏总计已经卖了一百多台,盈利达到近一万元。
第十一章 降温()
随着资金的快速回笼,陈海鹏的摊子也越铺越大,逆变器和蓄电池一套价值要近五百块钱,这对当时的人来说算比较贵的东西,经过王强的指点陈海鹏只在镇中心、县城售卖,大部分卖给了那些有铺面做生意的生意人。他们为了停电后不影响生意很多都买了一套备用。
一套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