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靠山吃山-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安华已经平复了情绪,回道:“说起这件事,我阿爹临去时还念念不忘,他说当年阿爷阿乃(nai一声)还在,他也还是个孩子,有一次生了重病,家中无钱医治,眼看人再拖下去就不行了,刚好赶上安善人回青山村,碰到了四处借钱的阿爷,他与我阿爷熟识,知道后不仅让马车把我阿爹送到镇上,还垫付了治病的钱,保住了阿爹的一条命,救命之恩如同再造,他总说若是没有安善人,他早死了,这恩情我们一辈子不能忘。”

    阿爹的性子安轩最知道,笑着拍拍安华的肩头,道:“我阿爹一生行善不求报答,只求心安,以后不要再说甚么恩不恩的了,就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家。”秦风也在一旁附和,安华重重点点头。

    三人又说了些家常话,安轩夫夫留安华两人留下吃午饭,安华也不推辞应承下来,秦风坐了一会儿,就去厨房准备,安华边与安轩闲聊,边注意楚离,见他接连吃了三块糕点,喂了他两口水,再不让他吃了。

    正说着话,就听有人喊着“阿爹、阿么”跑进院子直奔东屋而来,安轩听出是安如宝的声音,与平日相比多了几分急切,知道是出了事儿,忙站起身来往外迎,未等他到门口,安如宝已抱着宋亦进了屋,后面跟着抱着安如玉的宋初,见到安华在两人也只来得及点点头,就冲到了里屋。

第26章() 
安轩和安华不知发生了何事,赶紧跟了进去,不一会儿秦风也跑了进来。

    一进屋,安如宝就把宋亦放到了炕上,七手八脚扒掉他身上的衣服,安轩等人这才发现,宋亦身上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湿透了,尤其最外面的棉衣,吸满了水沉甸甸的,入手冰凉。脱完衣服,安如宝接过秦风递过来的布巾,把他身上的水迹擦干净,方拉过一床被子把他裹得严严实实,让他坐好。

    再看宋亦,一张小脸冻得青紫,嘴唇雪白,围着棉被坐在烧的火热的炕上还在瑟瑟发抖,一看就是刚从水里被捞出来。

    未等他们问,安如宝就把事情经过一五一十说了,原来,今天村里有人在河里凿冰打鱼,一大早宋亦和安如玉就吵嚷着要去看,刚好安如宝也有些兴趣,便带着宋初、宋亦和安如玉一起去了,河边聚了很多人,冰层冻的厚,几个人齐心协力方凿开两个一人宽窄的冰窟窿,下了网,河边看热闹人里还有孩子很多,安良、安立都在,宋亦和安如玉就去和他们凑到一堆,冬天鱼不比其他季节游得快,第一网起时网上来不少鱼,大的小的都有,一群孩子就在一边拍手跳脚的起哄,网里的鱼被拉出水面,还在不停跳动,总会跳出一两条小的,几个孩子就在冰面上捡着玩儿,大人们也没在意,也不知怎么的,宋亦就掉到了冰窟窿里、

    周围的孩子当时就吓傻了,好在是冬日身上穿的棉衣,不容易往下沉,宋亦在水里飘了没一会儿就被人一把拽了上来,安如宝也不敢耽搁,抱着他就往家跑,好在家离得近,中间没花多长时间,不过也足够让人心惊胆战了。

    宋亦在炕上暖了一会儿,脸色渐渐好了些,他可能是惊着了,整个人傻愣愣的,秦风在柜子里给他找出里衣捂在被子里,摸摸他的头,不无担忧地道:“这天寒地冻的,再冻出好歹来,尤其又受了惊吓,我们去镇上看看吧。”

    安如宝边用布巾给宋亦擦头发,边道:“镇上的医馆基本都关门了,再说小亦本就受了寒,在往镇上跑一趟怕是受不住,先让他缓一缓,阿么你去熬些姜汤给他喝,先发发寒气,看看再说。”秦风也是关心则乱,经安如宝一说觉得有道理,刚要去厨房熬姜汤,宋初已出了门,很快熬了腕姜汤来,宋亦喝了,脸色渐渐好转了一些,全家人稍稍放了心。

    这一放松下来,秦风顿觉少了点儿甚么,转头看见安如玉才发现不对劲,依着安如玉平日的性子,今次宋亦掉到水里他该大哭特哭才是,可自打进门就没哭没闹,这会儿只呆呆的坐在炕上,安静的有些反常,秦风上前去摸摸他的脸,叫了声:“小玉”他也只是转头直直地看着他,眼神空洞,不言不语

    秦风慌了,连叫了几声,他都是一般反应,其他人也发现了异常,连忙围了上来,安华道:“怕是受惊过度,吓掉了魂儿,叔么你给他叫一叫。”秦风闻言,忙把安如玉抱到怀里,摸着他的头顶,小声道:“小玉乖,摸摸头,吓不着,小玉跟阿么回来,别害怕,你看小亦好好的,他没事儿,他就在你跟前,你快看看。”

    宋亦喝了姜汤,从里到外暖过来,此时看到安如玉这样,忙哑着声音道:“小玉,奕奕我从冰窟窿里出来了,很快就能和你一块玩儿了,咱们下午抓雀儿,你不是想抓很久了么,奕奕给你抓。”

    安如玉听到宋亦的声音,眼神闪了一下,转头去看他,试探着叫道:“奕奕?”,宋亦忙应道:“奕奕在这儿呢,奕奕一点儿事儿都没有,你别害怕,啊?”安如玉又直直的看了他半晌,这才哇的一声哭了出来,边哭边叫“奕奕、奕奕”秦风拍着他的背,由着他哭了小半个时辰,直到哭累了,窝在宋亦身边睡着了,众人方长出了一口气。

    晌午安华和楚离还是留下来用了午饭,秦风给宋亦和安如玉单独盛了些饭菜端进屋,宋亦在炕上猫了半天,身上发了汗,庆幸的是没有发烧,家里人问过他还记不记得怎么掉进冰窟窿,他摇摇头说只记得有人撞了他一下,是谁没看到,他当时身边都是孩子,可能谁不小心碰了他也是有的,全家人也没深究。

    安如玉睡了一觉醒来,精神了许多,只是不愿离开宋亦身边,不仅非挨着,还得拽着衣袖—宋亦好点儿后,不太好意思光着,自己换上了里衣。

    吃罢饭,安华没有立时走,和安轩、安如宝一起坐着说话,安如宝虽差安华几岁,到底内里是个二十几岁的成人,有着不同于外表年龄的眼光见解,安华在外跑了几年,阅历也自不同,两人很能说到一起,十分投机,很快聊的不亦乐乎。

    楚离显然还是认得宋初的,吃饭时便一直盯着人猛瞧,其后更是追着不放,秦风看在眼里,笑道:“小离好像很喜欢小初。”

    安华听到秦风的话,心下一动,想起昨日的事情,当时他以为楚离走丢了,心中着急,没来的及细看,现在回想,那时小离似乎就与宋初很亲近,当下拉过楚离,问道:“喜欢哥哥?”楚离看了一眼宋初,点点头。安华又问道:“为啥喜欢哥哥?”楚离笑眯眯地回道:“糖,哥哥给。”他话说的简单,安华和生活日久,明白他的意思是宋初给过他糖,他以为是昨日给的,也没在意,其他人不懂,只好看宋初,宋初把祭祖那天的事儿说了一遍,众人方才恍然。

    难得楚离有想要亲近的人,安华就把楚离交给了宋初,因之前楚离只黏着自己,看到楚离乖乖的跟着宋初进了里屋,他心里稍稍泛了点儿酸。

    里屋宋亦和安如玉裹在棉被里嘀嘀咕咕,宋初把楚离也抱上了炕,让他跟宋亦和安如玉一起玩儿,起初楚离还有些局促,可他似乎并不排斥比他小的孩子,目光在宋亦和安如玉身上转来转去,安如玉又是个不认生的,叫着“小离哥哥”,把人拉进被窝,三人一阵嘀嘀咕咕后,很快打成一片。

    等到后晌安华告辞要走,已经恢复很多的宋亦正领着安如玉和楚离在院子里抓雀儿,用拴好绳子的木棍支起一个大笸箩,在底下撒些谷子,拉着绳子另一端在远处盯着,冬日里缺少食物的雀儿很快会被谷子吸引,自动走入陷阱,只要一拉绳子,就能抓住。

    除去抓第一只时,因三人太激动,未等拉绳子雀儿便被吓跑了之外,之后颇有收获,到最后一人手里一只腿上被栓了线的雀儿。

    楚离把雀儿递到安华面前时,眼睛亮的惊人,喜滋滋的模样让安华忍不住在他脸上亲了一口,楚离玩得很高兴,临走时颇有些恋恋不舍。

第27章() 
腊月二十七晚上,天上飘起了雪花,让刚有些回暖的天气又骤然冷了回去,不过年节将近,就是下的刀子,也丝毫不影响村里热闹气氛。

    “最后三天别闲着,发面、煮肉、炸丸子”; 发面、煮肉、炸丸子是腊月最后三天必干的三件事情,秦风自身家世好,奉到安家也是仆役成群 ,来青山村之前他虽偶尔下厨,发面却是不会的,吃罢早饭,拿出一个大盆洗干净倒上半盆面粉,他就开始看着面盆发懵,宋初只小时候见自家阿么发过,也是一筹莫展,最后还是安如宝去安凌家把安凌的阿么路明请了来,让路明对自家阿么和自家小夫郎进行了专业指导,才好容易把面活好,放到热炕头去发着。

    发面关键是面要发起来,蒸出来的馒头才会又白又软,寓意明年生活越来越好,其他倒没有甚么讲究,到了下午揭开面盆上的盖子时,里面的半盆面早已发成了满满一盆,一股带着面香的酸味扑面而来,用手拨开表皮拉起来看看,里面是大大小小的蜂窝眼。

    秦风按路明告诉的方法,把碱水一点点揉进面里,等全部揉匀了,醒一会儿,把面分成几份,揉成长条,用刀切成大小差不多的剂子,再用手揉圆一个馒头便完成了。

    因面发的多,揉馒头时一家人都上了手,孩子火力旺,宋亦在安轩家这些日子养的又好,经过一夜的休息,又活蹦乱跳的了,和安如玉两个也来捣乱,秦风一人递给他们一个剂子,让他们自己去捏着玩儿。

    宋亦是真的在玩儿,左拍一下,又捏一下,安如玉却捏的颇为认真,不过等他捏完拿给家里人看,谁都没认出他捏的是甚么,问他,他十分严肃的回答:“这是小灰”小灰是他养的那只兔子。

    秦风见他还对那兔子念念不忘,到底有些心虚,把他捏的那一团完全看不出哪里像小灰的面团放到了笼屉的正中间,道:“等小灰蒸好了,阿么做主,只给小玉一个人吃,别人都不许。”安如玉一本正经地道:“奕奕也可以吃。”秦风刮刮的鼻子道:“是是,只给你和奕奕吃。”安如玉这才满意地点点头。

    做好的馒头整整蒸了五屉,一百多个,个个徐徐腾腾,白白软软。因家里孩子多,秦风还蒸了一屉糖馒头,点上红点,先给守了半天的宋亦和安如玉每人一个,让他俩到一旁去吃,又装了几个糖的和一屉没糖的,让安如宝给安华家送了过去。

    安如宝不认识路,宋初领着,到了安华家,安华正在陪楚离在屋里喂雀儿,家里不出秦风所料,果然清锅冷灶的。

    安如宝把馒头递给他道:“阿么担心你蒸不好,正好家里蒸多了,就让我给你送一些过来。”

    安华也不客气,笑着接下来,把两人让进屋。

    安华家院子不大,一正两厢,正房一拉三间,正中堂屋,两面是卧房,房顶同村里大多数人家一样用的茅草,加上院子里丛生的杂草,看着有些破败,不过屋子里还算不错,炕烧的热烘烘的,地上摆着火盆,楚离穿着薄棉袄趴在炕上,逗着关在笼子的雀儿,看到宋初跟着安如宝进屋,一下子坐起来,冲着他甜甜一笑,叫道:“初哥哥。”

    宋初过去摸摸他的脸,递给他一个糖馒头,楚离接过去大口大口的吃,脸颊塞的鼓鼓的像个小耗子,安华给安如宝和宋初倒了水,又递给楚离一杯,楚离把吃了几口的馒头递到安华嘴边道:“糖,好吃,华吃。”安华咬了一小口,让他自己吃,他才又吃了起来。

    安华也拿起一个馒头吃了,颇为感慨地道:“我阿么在时,每年二十七都会蒸许多馒头,我阿么手艺好,蒸的馒头特别香,自打阿爹阿么走了后,我再也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馒头了,你们替我回去好好谢谢叔和叔么。”他二叔家和叔叔家都在村里,可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有人惦记他。

    安如宝和宋初在安华家没呆多长时间就告辞了,之后又给安凌家送去一些,送完到家天色有些晚,晚饭吃的也是馒头,路明把自家蒸的馒头也给让他们带了些回来,路明手巧,做的馒头各式各样,还有小动物的,安如玉一见就爱不释手,把亲手做的“小灰”丢在一边。

    过了发面这一关,煮肉和炸丸子都难不倒秦风,尤其是炸丸子,刚好路明给送来不少自己摊的饹馇,前几天在村里豆腐坊买的活豆腐也冻好了,秦风把五花肉、萝卜、饹馇和冻豆腐剁成丁,用面粉活好,调好味道,整整炸了一大盆,照旧给安华送去一些,全家人吃的满嘴流油,直撑的晚饭都没吃。

    这里的三十和安如宝前世年三十一样,都要辞旧迎新,只是名字不同,叫做忘岁,取“旧岁至此而忘,新岁至明而始”除旧布新之意,风俗倒是大体相同,都要洒扫去尘、换门神、钉桃符,是以要早早起床,一家人略坐了坐,安如宝便带着宋初回了西屋。

    雪一直没停,倒是不大,下了三天地上还只薄薄的一层,就是走上去有些滑,安如宝拉着宋初走得小心翼翼,好容易走到门前刚要进屋,忽听院外传来敲门声。

    村里人睡觉早,大多天一擦黑便睡了,是以晚上很少有人串门,安如宝听那拍门声有些急切,怕是谁家有急事,先让宋初回了屋,自己拿着灯笼去开门。

    门一开,安如宝就愣住了,门外站着不止一人,当先站着的是个老者,看到他一脸的激动,颤声道:“宝…小少爷,总算……总算找到你们了。”灯笼的光亮昏暗,仍能看出几人满面风尘,应是赶了不短的路,在寒风中风中瑟瑟发抖,安如宝见状忙把他们让进门,引着来到后院,径直到了东屋门前。

    东屋里宋亦和安如玉已经睡下,安轩和秦风也正准备睡,听到有人敲门,安轩披了件衣服拿着烛台去开门,见安如宝在外面,问道:“怎么了?是是不是忘了东西?”安如宝低声道:“阿爹,方伯他们来了。”方伯原名方立本,是在玉兴城时安家的管家,在安家呆了三十多年,一直忠心耿耿,若不是安家败落,安轩担心方伯身体经受不住,执意不让方伯跟随,方伯当时就跟着来他们一家来青山村了。这会儿安轩听到方伯的名字,以为听错了,重复道:“谁?谁来了?”就听安如宝身后一个苍老熟悉的声音,略带哽咽地道:“少爷,是老仆,是老仆来找少爷来了。”

    方伯看着安轩长大,两人感情自是深厚,安轩听到方伯的声音,心里也是又惊又喜,眼眶一红,道:“方叔?方叔你怎么来了?!快进屋,快进屋。”

    安如宝吹灭灯笼,带着身后几人陆续进了东屋套间,秦风这会儿也披着衣服走了出来,方伯见了叫声:“少主君。”秦风见到他也很高兴,招呼他坐下,方伯哪里肯,自己在一旁站好,对身后几人道:“还不快给老爷、少爷和主君叩头。”他跟随安万义多年,叫安轩少爷是相对安万义而言,其他人自不能如此称呼。

    方伯一行人共有五人,除了方伯,还有一个和他年纪相仿的夫郎以及一对年轻夫夫,那轻夫郎怀里还抱着一个孩子,孩子想必在睡觉,那夫郎不时用手拍一拍,听到方伯的吩咐,三个大人就要跪下,安轩夫夫道:“不用了。”方伯却是不听,安轩夫夫只得生生受了。

    安如宝来到此处几个月,只在玉兴城呆了一月有余,还大多时候是在病中,他生在一个民主社会,对等级观念十分淡薄,此时见三人给安轩夫夫磕完头,又要给他磕,忙一摆手躲过了。

    三人站起来,安如宝搬来几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