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朝-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是走在前面的谢颖,突然间回头看了眼刘义真,眼中尽是有些复杂,甚至有那么一丝的崇拜。
待看到刘义真也在盯着自己看时,谢颖的俏脸又是微微一红。
这下子,刘义真心中乐开了花,心道:难道我的魅力那么大,虎躯一震就把谢颖大美女征服啦。”
(本章完)
第112章 太直接了()
进得这谢景仁老宅前,刘义真抬头望了望大门房梁上的匾额,才知道这座院子,名曰:逸园。
跟着谢家家人,进得逸园,绕过影壁,穿过垂花门,再沿着回廊往里走,通过回廊右侧墙壁上开的花窗。
刘义真心中微微赞叹,从外面看这逸园,和普通人家的府邸没什么区别,可进来后才知道,这逸园离别有洞天。
先别说自己通过窗花看到的那座绝美的花园,就是自己左手边这小小的院落里,那鹅暖石铺的小道,两旁精心布置栽种的花草,就足够让人耳目一新了。
而那坐不知耗费多少心血修建的花园,更是让人喜欢。
里面除了栽种的松柏,竹子,还有两层高的楼阁,阁楼下是一条长长的回廊,连着两边的院子。
阁楼前是一个占地不小池塘,池塘周围堆满了怪石。两旁还栽种了不少的柳树,以及修剪的非常好看的花圃,此时在微风吹拂下,柳絮飘飘。
沿着回廊再往前走,跟着谢家人在回廊的拐角处,刘义真还看到了,就在那花园池塘的边上,还用石块精心堆砌了好几座假山。
其中一座假山上,不仅种了竹子,还建有一座小小的四角亭,四角亭一侧更有一道人工制造的瀑布,在阳光下水花飞溅,闪着耀眼的晶光。
“长安公,请!”
还在流连那座别具一格花园的刘义真,这才发现已经到了逸园的正堂,这才收回那赞赏心思,看了看一脸笑意朝着自己做着请的手势的未来丈母娘。
刘义真忙谦让道:“夫人您是长者,还是您先请!”
“咯咯。。。”
谢夫人掩嘴轻笑,道:“那老身就谢过长安公了!”
说着,谢夫人也不在礼让,轻挪莲步就进了正堂。
进得正堂,就见得正堂上方悬挂一方烫金匾额,上书:“忠贞廉洁!”落款竟是刘裕。
见此,刘义真便知,这块匾额怕是自己父亲赐给谢景仁的,忙朝着那块匾额躬身行礼,身后的许久和四名亲卫亦是慌忙行礼。
等着拜见完那块刘裕赐的匾额,众人这才坐好。
“不知长安公,此次来逸园是为何事啊?’
坐在正堂对面的谢夫人,首先微笑着看着刘义真问道。
刘义真忙拱了拱手道:“此次义真冒昧前来,就是来看望夫人的。”
说着刘义真挥挥手,就见得站在刘义真身后的许久和四名侍卫,将手中的锦盒打开。
只听刘义真继续道:“这是义真准备的小小的心意,是送给夫人和小娘子的,还请夫人和小娘子笑纳。”
“呵呵。。。”
却见得谢夫人再次眼嘴轻笑道:“好,长安公准备的礼物,老身收下了。不过长安公真是来看望我这老妇人的?”
此话一出,刘义真微微一愣,他实在有些诧异,心道:“我能说是主要来看您的女儿的吗?”
想着还不忘偷偷的看了眼坐在谢夫人下首的谢颖,此时的谢颖更是羞得有些满脸通红,那美的,脸蛋都快滴出水了。
这屋里的众人,谁不知道刘义真和谢颖那是刘裕和谢景仁早就订好的娃娃亲。如今这谢夫人如此问,别说打趣刘义真了,连着自己的女儿也给扯进去了。
可看到谢夫人促狭的笑意,刘义真就知道,自己这未来的丈母娘怕是相处起来会很头痛哦。
“咯咯。。。”
谢夫人又掩嘴轻笑了声,道:“你们这些年轻人啊,就要多多的接触接触,以后才能过好日子。这样。。。”
说着,谢夫人轻轻的抓起一旁谢颖的小手,然后轻轻的拍了拍,眼中满是慈爱的看着自己的女儿,有些欣慰的说道:“长安公既然来了府上,你就带着长安公去趟后院的秋水亭吧。你父亲在的时候,每次回来都会在秋水亭上弹琴作赋,你带长安公去一趟?”
“母亲!”
谢颖俏脸通红的看着自己的母亲,语音间有些撒娇的叫了声。
她实在有些不好意思,听自己的母亲提到自己那去世的父亲,谢颖心中心疼不已。可是让她一个花黄大闺女领着一个陌生的男子去后院的秋水亭,虽然这个男子和自己订了娃娃亲,但毕竟是第一次见面,这样做太羞人了。
“没事的,你们就得多多的聊一聊的!”
说着,谢夫人拍了拍谢颖的小手,然后微笑着看着刘义真,严重竟也有那么一丝欣慰和慈爱,然后说道:“长安公昨天刚到建康,今天就来逸园,老身实在没有想到,不过老身高兴。”
这话,这声音怎么听着这么煽情啊,只听谢夫人有些叹息的说道:“景仁是去的太早了,如果他今天还在,看到长安公如此的诚心,相信也会非常高兴的。”
“我这女儿啊。。。”
“母亲。。。”
一边的谢颖似乎知道自家母亲要说什么,再次不好意思的叫了一声,可是谢夫人只是欣慰的拍了拍谢颖的小手,然后继续对着刘义真道:“我这女儿啊,从小被我和景仁惯坏了,以后还望长安公要多多包涵才是。”
此话一出,刘义真愣了好一会儿,这是在托付吗,这。。。这我还没提亲了,不过看着温婉的谢颖,刘义真还是起身,朝着谢夫人拱了拱手道:“请夫人放心,以后义真会做到的。”
“好!”
谢夫人微微点了点头,然后看了看自己的女儿和刘义真,道:“不要觉得我今天说的比较唐突。”
谢夫人看着眼前这两个即将走到一起的孩子,有些语重心长的说道:“我们都是活在乱世的人,曾经我也跟着我的夫君上过战场,见证了太多的生死。活在乱世的儿女,就不要有太多的俗礼。”
“这自打进府以来,母亲能够感觉得出你们之间的郎情妾意,我这做母亲的也放心了。但是年轻人还是要多多的接触接触,聊聊天。”
说着,谢夫人顿了顿,笑道:“颖儿你就领着长安公去趟秋水亭吧,那是你父亲经常去的地方,去那你为长安公抚琴一首,也算是告慰你父亲的在天之灵。”
说到此,不论刘义真也好,谢颖也好,都知道眼前这个慈祥的母亲,就是想让他们尽早的走到一块儿,了却他们老一辈的一桩心愿,也是对已故的谢景仁的告慰。
“女儿明白了!”
谢颖起身,也没了刚才那种扭捏,反而大方的走到刘义真跟前,温柔的行了个礼,轻声对着刘义真,坚定的问道:“长安公可否听小女子弹琴一首。”
刘义真看着眼前这个毫不做作,敢爱敢恨的女子,心中也是佩服。这要是换成别的女孩子,怕是早就羞涩不已了吧,便起身还礼道:“恭敬不如从命!”
(本章完)
第113章 谢颖()
跟着还是略显拘谨的谢颖出了正堂,刘义真突然有一种感觉。
眼前的这个知书达理,温婉大方的女孩子,在其温柔的性格之下,还掩藏着一股子难得的刚强。以后真要是在一起了,说不定会成为很好的贤内助。
穿过回廊,来到了刘义真来时所见的那个花园里,微风拂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青草夹着泥土的芬芳。
池塘上也荡起一阵阵闪着点点晶光的涟漪,两边柳树那嫩绿的丝条更是被吹得高高飘扬。
院里的柏树,竹子上更是有数只鸟儿正在欢快的名叫,几只刚从外面捕食回来的春燕,也是叽叽喳喳的飞回了自己那筑在屋檐下的窝。
跟着谢颖上得那假山上的四角凉亭,放眼望去,整个花园都尽收眼底,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美不胜收。
“不知长安公想听什么样的曲子?”
正沉醉在这美丽花园美景中的刘义真,听得谢颖的问话。这才发现,在凉亭里早就准备好了一张七弦古琴,一旁还燃着淡淡的檀香。
刘义真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道:“娘子随意弹奏一首便可。”
“那奴家就给公子唱一首我父亲生前喜欢的歌!”
说着谢颖的眉黛略微浮起一丝惆怅,不过眨眼间便被她用微笑掩盖了过去,然后她轻轻的捋了下长裙,温柔的坐在古琴前的胡凳上,伸出如柔荑般的纤纤玉手,而后轻轻的拨弄着面前的古琴。
顿时,悠扬的琴声自她的手中缓缓溢出,那琴声古朴而苍凉,厚重的琴声中,不时会让刘义真感觉到一种悲壮的战争场面,让他想起了凤翔城下那两军交战时的惨烈情形。
接着刘义真又听到了谢颖口中,唱出了一首悲戚的歌曲。
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为我谓乌:且为客豪!
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
水声激激,蒲苇冥冥;
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
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
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
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
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一曲唱罢,刘义真愣了好久,他听过这首歌,这是一首汉时从乐府中流传出来的民歌。是为战场上的将士们而作,歌以战士之口描绘了战争的残酷,道出了百姓只是战争中微不足道的牺牲品。
但是刘义真没想到的是,眼前这个柔弱的女子,竟能唱出这首歌中的悲壮和苍凉。在他想来,就算一个男人,没有上过战场,也是唱不出那种感觉的。
“啪。。。啪。。。啪。。。”
刘义真不自觉的抚掌,道:“娘子一首战城南,道出了战争的惨烈,也道出了普罗大众的无奈呀!只是不知娘子,为何能唱出一般男子也唱不出来的感觉了?”
“公子过誉了!”
谢颖朝着刘义真微微福了福身,道:“父亲生前很爱唱这首歌,每次回来都会跟我和大哥讲战场上的残酷。可能是久了吧!也能体会到父亲的那种心情。”
说着谢颖竟是微微叹了口气,道:“天下百姓太苦了。”
刘义真看着眼前这个弱女子,心中说不出的震惊。
一个从小生长在富贵之家,从来没有受过苦,可以说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千金小姐,竟能体会战场上的悲壮,更能心系百姓,这样的女子天下怕是不多见。
便道:“实在难以想象,娘子虽为女流,竟能心系天下,义真实在佩服。”
“公子真的过誉了!”
谢颖,有些凄婉的笑了笑,道:“义熙十二年,父亲去世之时,我和母亲,哥哥一道回了陈郡,途中见到了因为司马平西叛乱之时,扬州一带无家可归的人们。”
“那时候所见的一幕幕,对我的触动太大了。在此前,父亲每次讲到战争,讲到天下黎民受苦之时,我不是很明白,但是从那以后,我明白了。”
“哎!是啊!”
刘义真也是有些无奈的笑了笑,道:“自古以来,不论王朝兴衰,最终都是百姓最苦。兴百姓苦,亡也百姓苦!可叹,也可悲!”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谢颖不自觉的念出这句话,眼中流露出一眸柔情,看着刘义真,轻声道:“公子这句话道出了天下人的无奈。”
“不过,奴家了解到公子在关中,特别是凤翔一役之后,一直在大力的恢复民生,任用贤能。不知道公子是否是想改变这种天下人的无奈了?”
刘义真看着眼前这个聪慧的女子,心中竟是升起一股怜惜之意,微微笑道:“我是想啊,但是谈何容易。”
说着刘义真微微一叹,道:“如今的天下,四分五裂,中原还在鲜卑手中,河套也为铁弗所占,而那西北也有西秦北凉。天下如此之乱,如不能一统,战争就将无休止的进行下去。天下百姓亦难于安宁!”
“那公子是不是也想一统天下了?”
刘义真听得,惊讶的看着眼前这个柔弱的女子,只见她的眼眸是那么的清明,看来只是随口一问。
刘义真微微笑了笑,道:“一统天下,恐怕是每一个大丈夫都想要的功业,我也不例外。如有一天,天下真能统一,即使是死,又何足惜。”
“公子的志向,奴家敬佩不已!”
谢颖朝着刘义真再次福了福身,眼中尽是微微闪着泪花,道:“父亲在时常说,如今天下大乱,百姓流离失所,那些被迫走上战场的军士,好多也再不能回到亲人的身边。”
“父亲每次说到这,都会潸然泪下,他真的希望看到天下一统的那一天,他经常说的就是如有那么一天,他会拼尽一生好好的辅佐君王。可是天不如人愿,父亲再也等不到那一天了。”
看着谢颖洁白的脸颊上挂起的两行清泪,刘义真心中竟是有些心疼,不自觉的伸出手,想帮他轻轻的抹掉,不过碍于男女授受不亲,也没有唐突到佳人。
只道:“我相信天下一统的那天不会太远的!谢常侍生前的愿景,必将实现。”
谢颖微微笑了笑,刚才刘义真的举动,她虽然有些害羞,但是到真的希望刘义真会做。不过,刘义真收回手,她反而觉得眼前的长安公,并不像回来时所见那样轻浮。
道:“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公子会治理好天下,让天下苍生都不在流离失所吗?”
刘义真微微一笑,点了点头,道:“如有那么一天,我将穷极一生所知所学,还这天下黎民百姓安居乐业。”
“好!”
谢颖微微一笑,看着刘义真道:“希望公子记住今天所说哦!”
说着谢颖还伸出了她圆润的小指头,道:“公子可否与奴家拉钩,就为刚才公子为天下苍生的承诺!”
“哈哈。。。”
刘义真大笑一声,没想到这谢颖还有那么可爱的一面,便道:“当然!”
说着,刘义真也伸出自己的小指,和谢颖的小指轻轻的勾在一起。
(本章完)
第114章 瓦宫寺()
巳时末,日头以是当空。
在阳光的照耀下,这三月的天气竟是有些热了。
像谢夫人,谢颖和谢恂夫妇告辞之后,刘义真领着许久和四名侍卫,急急的朝着东府赶去,他得向他的祖母豫章太夫人请安。
只是,到了东府城中,刚进得自己祖母豫章太夫人的慈恩园,就被慈恩园的下人告知,说太夫人去了建康城西南的瓦宫寺祈福去了。
不得已,刘义真又调转马头,再次沿着淮水走御道,出朱雀门,过朱雀航的浮桥,在绕过西口市,直至午时过半才到了瓦宫寺门前。
骑在马上,仔细的打量着眼前这座规模宏大的寺院,这进进出出前来上香的香客不少,这些人不论贵贱,到了这里都很谦卑恭敬。
有时候,刘义真就觉得,这人啊就得有个心灵上的约束,不管是来自现实的,还是来自那看不见的,特别是在这乱世的时候,要不然就更容易出乱子。
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是比较现实的,更愿意信奉历史,信奉祖宗,对于神神鬼鬼这看不见,摸不着的,都是信三分,留七分的,没有遇到困难,没有做亏心事是不会想到去求神拜佛的。
所以这佛教传入中国之地,从东汉初叶汉明帝之时到现在,算算时间怎么着都快四百年了吧!
可一直到了东汉后期黄巾起义后,佛教才开始在中国之地迅速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