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南朝-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到此,刘义真顿了顿了,眼中充满了些许无奈,道:“去年的三四月间,我微服私访,但看到的大多还是不如人意。”
“自打南渡之后,百余年来,关中之地战乱太过频繁,老百姓一直处于水深火热当中,过不上几年太平日子就又遇到打仗,有时候甚至于年年都在打。”
“加上关中易主也是频繁,这样的日子过久了,老百姓内心深处,怕是没有一丝一毫的安全之感啊!”
说着,刘义真微微叹了口气,望着远处奔腾不息的长江,无奈的摇了摇头,道:“现如今的关中,虽然一直在谈恢复民生,也一直在做。但是老百姓的心中,还是没底呀!”
听得刘义真一席话,刘义隆心中却是震撼。
他到不是想着百姓如何,而是觉得自己的这个二哥,心中所思所想,所图甚大!
大哥这人,太过于玩世不恭,并不大适合做天子主宰天下。
自己在荆州,虽然也是出台了不少的惠民之策,但毕竟不能像眼前的二哥一样,自己做决定。
听说,父亲有意将关中完全交与二哥打理,这个算是考验吗?如果父亲登基以后,大哥为太子,二哥这个王该怎么封?雍王,还是秦王?
想到此,刘义隆心中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在荆州也应该有所动作了,不然这以后除了大哥,二哥,就真的没自己什么事了。
想着,刘义隆脸上却是满脸敬佩之色的,朝着刘义真微微躬了躬身,恭敬的说道:“二哥心系百姓,心系天下,弟实在佩服。弟要向二哥多多学习才是!”
“呵呵。。。”
刘义真微微一笑,摆了摆手道:“三弟也不差,如今的荆州可比以前好了不少!不过,老百姓的的确确是第一位的,古人言:‘民似水,君似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啊!’”
“这个道理振聋发聩!你我兄弟二人,可要好好为父亲,守好这来之不易的大好山河呀!”
“弟明白的!”
刘义隆再次恭敬的朝着刘义真躬了躬身道。
“哈哈。。。”
刘义真大笑一声,将刚才的阴郁一扫而空,他相信自己一定能治好关中,所以手中的马鞭一扬,对着刘义隆大叫道:“三弟,你我赛马可行?”
“哈哈。。。听哥的!”
说着也是一扬手中马鞭,大喝一声:“驾!”
兄弟二人在官道上飞驰着,尽情的享受着兄弟间难得的亲情。
因为他们心中都清楚,只要此次建康之事一完,回到彭城之后,他们就要各自为政。
再见面时,虽然还有割不掉的血脉关系。但是,是敌是友就难说了!
(本章完)
第108章 建康与台城()
两日后,也是就元熙元年二月的最后一天。
从彭城来建康提亲的三千人使团,终于到了。
他们沿建康城以北往京口的京口大道,从覆舟山下,入北篱门,沿着穿城而过的青溪,过南尹桥,在沿着潮沟,终于来到了苑市的广莫门前。
一路上万人空巷,到处都是摩肩接踵的人群,人声鼎沸。
居住于建康城内的百姓们,早就听说宋国公派使臣来向天子提亲,要为宋国世子刘义符迎娶海盐公主,所以早早的就挤满了街道两旁。
骑在马上的刘义真,感受这眼前的热闹和繁华,突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六朝烟雨楼台,这些只存于前世所见的史料中,没想到会真真切切的展现在自己的眼前。
想起书中所载的建康城,有宫墙三重,南拥秦淮、北倚后湖、钟山龙蟠、石城虎踞的帝王气象。
再看看眼前,此起比邻的青砖灰瓦建成的房屋,王侯世家们所居的亭台楼阁,到处的小桥流水,街道两边种满的高大的槐柳,微风吹拂中,柳絮飘飘,真的叫一个美不胜收。
如今的建康城,虽还比不上其最为辉煌的时候,但是就眼前这繁华景象,却是别的地方难以比拟的。
也却如后世史料说言,建康无外郭城,不过因其西南有石头城、西州城,北郊长江边筑白石垒,东北有钟山,东有东府城,东南两面又沿青溪和秦淮河立栅,设篱门,这些都成为了拱卫建康的外围防线。
如此别具一格的建筑真的少有,不过也构成了如今这建康城,独一无二的美感。
在人群的欢呼声中,刘义真,刘义隆当先打马来到了队伍的最前端。
只见此时的广莫门前,早已站满了大大小小的官员,他们大多都是跟随刘裕的北府老将。
当先一人,绯袍玉带,头戴三梁冠,脚踩丝质步云履,消瘦的脸颊上微微浮着一抹笑意,不过皱纹已是明显,观其年岁,怕以年过半百了。
身后一个年岁与其相仿,同样绯袍玉带,只是头戴两梁冠,面颊微胖,此时亦是笑盈盈的站在其身后。
“哈哈。。。”
下得马的刘义真,刘义隆皆是笑着翻身下马,朝那二人走去。
而后朝着那头戴三梁冠的男子抱拳道:“侄儿车士,侄儿车儿,见过二叔!”
“哈哈。。。”
那被刘义真,刘义隆称为二叔的半百老者,微微抚着那撮山羊胡,笑着看着刘义真,刘义隆,连声道:“好!好!”
此人正是刘裕同父异母的仲弟,如今镇守京口的司空刘道怜。那些跟随刘裕南征北战,如今还留在京口的老将,文臣,皆受刘道怜辖制。
而落后于刘道怜身后一步的脸型微胖的半百老者,此时也朝着刘义真,刘义隆拱了拱手道:“下官见过长安公,彭城公!”
“徐仆射免礼了!”
刘义真,刘义隆也像那微胖半百老者微微拱手道。
此人正是接替已故的尚书左仆射刘穆之之位的,丹阳尹,尚书仆射徐羡之。
“老朽在此,也见过司空,仆射了!”
刘义真,刘义隆身后,突然响起了孔靖爽朗的声音。
刘道怜和徐羡之一见孔靖,也是赶忙的拱了拱手道:“孔老令君多礼了,我等可当不起您的大礼啊!”
“末将,见过司空,见过仆射!”
刘遵考亦跟在孔靖身后,朝着刘道怜和徐羡之拱手行礼道。
“好!”
看着自家这个族弟,刘道怜微微笑着点点头。
一阵寒暄过后。
走在前面的刘道怜,才看了看自己的两个侄儿,关心的问道:“车士,车儿,听说你们在广陵遇刺,都无大碍吧!”
“多谢叔父关心,我和弟弟皆相安无事!”
刘义真恭敬的答道。
“嗯!”
刘道怜点了点头,口吻有些严肃的说道:“以后出门要多带侍卫,莫要把自身的安全视为儿戏!”
“诺!”
刘义真和刘义隆恭敬的拱了拱手。
见着恭敬的刘义真和刘义隆,刘道怜拍了拍了自己两个侄儿的肩膀,才继续道:“莫怪叔父严厉,一家人叔父才如此说。”
说完,刘道怜朝着孔靖微微拱了拱手道:“老令君,那咱们就一同去台城吧,天子正在太极东堂等我们!”
“好!”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上了马车,进得苑市,而后从东掖门进了台城。
下得马车,望着那巨大的斗拱飞檐,层层叠叠的壮丽宫殿,刘义真心中震惊的无以复加。
这就是台城,在他的前世记忆中,台城亦是仅存于史料中,如今同样真真切切的展现在眼前。
如此宏大巍峨的宫殿建筑群,的确让人震撼。
在前世,他是去过故宫参观的,可是与眼前的台城比起来,的确还是差了一点。
台城宫殿建筑群的那种雄伟,那种气势,更显得古朴庄严,大气磅礴些。
眼前的台城,建于孙吴的苑城旧址之上,于成帝咸和六年建成,命名为建康宫,又名显阳宫。
并且因作为朝廷中枢的尚书台,也在这皇城之内,所以世人又把这建康宫称作台城。
台城内城垣多重,前朝包括了百官议政的尚书朝堂、皇帝朝宴的太极殿。后朝则是后妃们居住的后宫内殿、和宫后园囿华林园。
在几名太监宫女的引领下,刘道怜,孔靖,刘义真,刘义隆,徐羡之皆是沿着回廊,朝着台城的太极殿走去。
太极殿,为台城正殿,是天子举行隆重典礼之地,亦是台城内建筑风格最为宏伟的殿阁建筑。
站在太极殿一侧的回廊上,望着那巨大雄伟的太极殿,刘义真才真正明白,为什么只要手中权力达到巅峰的时候,都想做那万万人之上的皇帝。
那种威严,那种权势,那种主宰天下,俾睨天下的气魄,全部在这象征皇权至尊的皇宫大内,展现得淋漓尽致。
“天子口谕,宣司空刘道怜;卫将军,长安公刘义真;荆州刺史,彭城公刘义隆;宋国尚书令孔靖;尚书仆射徐羡之,入殿见驾!”
站在巨大的太极殿前,随着一名太监的高声唱喝。
刘道怜,刘义真,刘义隆,孔靖,徐羡之等皆是在太极殿东堂的走廊上,脱掉鞋履,解下佩剑,而后鱼贯进入东堂。
(本章完)
第109章 无奈的皇帝()
“臣等参见陛下,参见皇后!”
“诸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午后的天空碧空如洗,蔚蓝的天上白云悠悠。
阳光下的台城太极殿,更显得巍峨庄严。
太极殿东堂,随着君臣见礼完毕,刘义真这才跟着刘道怜,刘义隆,孔靖,徐羡之退到一边。
“来人,给司空,长安公,彭城公,尚书令,尚书仆射,看座!”
随着上首龙椅上的大晋天子发话,几名值守东堂的太监,赶忙的端上了铺有软垫的胡凳。
随着众人谢过之后,坐在刘道怜下首的刘义真,这才开始有意无意的打量着,龙椅上端坐的皇帝司马德文和皇后褚灵媛。
这司马德文,算年岁也不过三十二三,可他的眼角间,已经有了一丝淡淡的鱼尾纹,他的眉宇间更有着一道深深的皱纹,脸色也不是很好,脸上的笑容给人的感觉有些假。
不过想想也能理解。
就他现在的处境,不过是父亲刘裕所立的傀儡,他的手里要钱没钱,要人没人,要不是那图谶所言‘昌明之后有二帝’,恐怕司马德文也坐不上那皇位。
如今的他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特别是他的兄长,安皇帝被刘裕命人勒死之后,他更是每日都担惊受怕,有时甚至会从噩梦中惊醒。
到是跟司马德文坐在一块儿的皇后褚灵媛,让刘义真都忍不住多看了两眼。
这褚灵媛本为褚爽之女,晋康皇帝的皇后是其祖姑母,在司马德文还是琅琊王时,下嫁司马德文为琅琊王妃,司马德文被立为皇帝后,褚灵媛随即被册封为皇后。
褚灵媛天生丽质,少有美名,是宫廷贵妇们间传扬的大美人,如今虽然已经三十余岁,还生下了海盐公主司马茂英,和富阳公主,但是依然魅力不减。
加上其穿着的微露胸脯的宫装,一瞥一笑间,都有着一股子成熟妇人才有的妩媚味道,如果刘义真在年长几年,他自信怕是对这妇人没有免疫力。
“陛下!”
坐定后不久,孔靖就朝着上首的司马德文微微躬身,拱手道:“臣受宋公所托,前来为宋国世子像陛下提亲,希望可以迎娶海盐公主。”
“嗯,好啊!”
司马德文强挤出一丝笑容,点头道:“宋国世子文武双全,海盐公主如能下嫁世子,也是海盐的福气,朕和皇后是完全同意的。”
话落,司马德文的心中却升起了一股巨大的悲凉。
他对自己的两个女儿非常的疼爱,也希望她们都能嫁一个好人家。可现如今,他没有办法,刘裕派人来提亲,他想不答应都不行。
在他的心中,刘裕不是功臣,而是乱臣贼子,是弑君篡位的最大奸臣,是他们司马家最大的敌人。
可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名义上是君,可天下人真的把他当成是君了吗?
如今的司马家已是苟延残喘,朝中的世家门阀,早已经倒戈与刘裕,他司马德文这个所谓的天子,不过就是可可有可无的傀儡!
他心中悲叹,无奈,可是却毫无办法。
一个皇帝,连自己的女儿都无法保护,他还能做什么?就算心中在滴血,他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嫁给司马家最大的敌人。
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像上苍祈祷,祈祷自己的女儿海盐嫁给刘义符后,不会受太多的委屈。
想到此,司马德文强忍着心中的酸楚,脸上使劲儿的寄出一丝笑意,看了眼自己挚爱的女人,道:“皇后,你说了!”
褚灵媛微微一笑,深情的看着自己的男人,她是聪慧的女人,她能够感受到自己男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悲凉和伤感。
但是她也清楚,在殿中的这些人面前,千万不能表现出任何哪怕是一丝的不愿意,和不满意,否则带给他们的将是灭顶之灾。
只见褚灵媛用她纤细的小手,轻轻的拍了拍自己男人浑厚的手掌,然后笑着对底下的几人道:“本宫也是很乐意海盐,下嫁给宋国世子的。世子刘义符仪表堂堂,还精通音律,武艺超群,本宫很是喜欢。希望他们成亲之后,能够相互扶持才是!”
“这点请陛下和皇后放心,我那大侄子也是宅心仁厚,用情专一之人,想来会好好的对待公主的!”
褚灵媛话刚落,刘道怜便接过了话,夸赞着自己的侄儿。
不过话一出,刘义真心中却是好笑:自己这叔父还真没把上面坐的皇帝,皇后放眼里。还夸刘义符宅心仁厚,用情专一,这有点儿无耻啊!
上首的司马德文和褚灵媛听了刘道怜的话,心中即使千般骂,嘴上也只能是跟着附和说好,这就是亡国之君面对权臣时,最无奈的地方啊。
底下几人把一切都看在眼里,不过孔靖心中实在有些同情上面的所谓天子和皇后,便从袖口中取出一叠绢帛来,递给边上站着的小太监,让他呈给上首的皇帝和皇后。
待司马德文结果那叠绢帛后,孔靖才拱手道:“这是宋公下聘礼的清单,老臣请陛下过目。所有的聘礼,如今已经交由太常了!”
司马德文拿着那清单看了两眼就放到一边,道:“宋公有心了!还请老令君待朕像宋公表示谢意,只是不知宋公具体何时让世子和海盐成亲了?”
“来时宋公交代说,就在今岁的六月!”孔靖拱手答道。
“好好好!”司马德文只能是连声说好,然后道:“那建康这边朕也着手准备!”
君臣几个,就这样在东堂闲话家常,看似聊得到也投机,直到黄昏时分。
司马德文才站起身笑着道:“今夜朕在这太极殿设下了宴席,还请诸位卿家一同前往。”
“诺!”
刘道怜,刘义真,刘义隆,孔靖,徐羡之,皆是起身微微躬身应诺。
没办法,就算在不怎么想给司马德文行礼,但毕竟人家现在还是正统,是皇帝,又好心相邀吃宴席,也算是给个面子吧!
跟着司马德文和褚灵媛,来到太极殿东堂一侧的大殿中,君臣几人把酒言欢,直到天色擦黑,宴席才算结束。
(本章完)
第110章 繁华的建康城()
夜幕降临,深邃的夜空繁星点点。
诺大的建康城在钟鸣之后,街上少有行人。
出得台城,刘义真,刘义隆就像刘道怜,孔靖和徐羡之告辞,他们要回刘裕在建康的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