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苏联-第1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经过一轮的研究后,联合国最终提出了《联合国巴勒斯坦分治方案》,将巴勒斯坦分为两个国家,一个由犹太人主导(即后来的以色列),另一个由阿拉伯人主导(巴勒斯坦)。
根据联合国的方案,英国将逐渐撤出其驻守在巴勒斯坦的军队,结束其在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此后,巴勒斯坦地区将经历一段联合国过渡时期,直到犹太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都在那片土地上建立起来为止。
根据分治决议的蓝图,阿拉伯国(即巴勒斯坦)国土11203平方公里,约占当时巴勒斯坦总面积的43%。该地区人口当中,阿拉伯人为72。5万人占绝大多数,而犹太人只有1万人。
至于犹太国(以色列)的国土,则达到了14942平方公里,约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57%,人口中阿拉伯人为49。7万人,犹太人为59。8万人,两者的差距并不大,犹太人在人口上也未能占到绝对优势的地位。
尽管有关决议遭到了阿拉伯国家的反对,但却得到了美国和苏联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因为他们两个国家都希望能够在中东成立一个属于犹太人自己的国家,这样自己国内的犹太人便“有家可归”,便不会占用自己国内资源,不会扰乱国内的民族秩序。
要令以色列成功独立,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都需要得到对方的支持,所以在以色列独立之前,美苏双方暂时还没敢搞太大的动作,避免激怒对方,惹得人家在以色列问题上搞事。
369 针对以色列的动作()
对于犹太人这个民族,无论是斯大林,还是苏共大部分党员,本来并没抱有什么恶感,也没有太大的好感。
马克思和列宁这两大革命导师都有犹太人血统,而且苏联国内,苏共党内都有为数不少的犹太人,对俄国革命,以及苏联成立后的经济建设带来了不小的贡献,使犹太人的地位在苏联国内得到了肯定,也得到了党和人民的尊重。
但同时,美国和欧洲犹太资本家为富不仁的恶行,又令苏联共产党员感到十分的厌恶,而苏联部分犹太人难以融入社会,甚至曾参与**活动的行为又引起党内领导的反感。
简单来说,苏联党政高层对犹太人这个民族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既需要犹太血统的专家、官员负责国内建设,又不想让这个群体壮大起来。
要处理苏联国内的犹太人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中东成立一个犹太人自己的国家,然后把苏联国内那些“不受欢迎”的犹太人“回到自己的祖国”,而那些对国家有贡献的犹太人则可以继续留在苏联,为国家的发展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至于美国政府那边,虽然他们并不能从以色列独立事件中得到太多的好处,但毕竟自己背后的“老板们”都是犹太人,让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不但符合“老板们”的口味,同时也能够为自己争取到道义上的支持,说不定还能得到以色列,乃至于全世界犹太人作为自己的盟友。
结果,在美国和苏联的共同支持下,一个名为“以色列”的国家终于在巴勒斯坦这片不毛之地建立了。
当得知以色列立国的消息后,大量流落欧洲和美洲的犹太人纷纷开始动身,往巴勒斯坦而去。哪怕这片地方资源稀少,哪怕这里环境不如欧美这么宜居,但还是吸引了数以万计的犹太人往那里奔驰。
再加上苏联发布的,对犹太人“自由离境”的政策,使得不少居住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犹太人也离开苏联国境,经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到达社会主义希腊,然后从希腊乘船前往巴勒斯坦。
和来自其他国家的犹太移民不同,那些来自苏联的犹太人在离开国境之前,都经过苏联政府的政治审核,确保他们忠于党,支持党的社会主义路线才会把人放走,更有不少犹太人是苏联国家安全部门秘密派出去的间谍,用以监督其他苏联犹太人的行为,并且在以色列这个新生国度建立亲苏势力。
在历史上,苏联对以色列的情报渗透工作并不是太过重视,在第一次以色列大选和第一次中东战争时也没有提供太多的援助。
要不是以色列有犹太资本家的财政支持,还有捷克斯洛伐克(当时还没是社会主义国家)提供的先进武器,恐怕以色列的命运还是凶多吉少,根本不会成为日后吊打中东诸绿的小霸主,就连英国名将蒙哥马利也“预言”说以色列会在两周内被消灭。
不过,在这个位面里,苏联国家安全部门却格外重视对以色列的情报渗透工作,苏联政府也在积极准备支援以色列的计划,以取得以色列人民的支持,并且协助他们击退未来可能会入侵的阿拉伯敌人。
为什么苏联对以色列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不用说,这一切的背后肯定有曼图洛夫这个穿越者在“搞鬼”。
要不是他看中了以色列的潜力,知道以色列未来会一鸣惊人,恐怕苏联早就把手中的筹码下到阿拉伯诸绿那里了。
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不支持阿拉伯人呢?他们的综合实力更强,资源更多,而历史上也曾经与苏联合作。相反,历史上的以色列却投靠了美国,成为美国的坚定盟友,成为美国在中东的爪牙之一。
没错,阿拉伯人在综合实力上是比以色列还要强,他们资源更多,人口更多,地盘也更大,但这些国家的领导人目光短浅,士兵战斗力低下,也没有研发能力可言,在军事上和科技上根本没法和拥有大量人才和大量二战老兵的以色列相提并论。
而且,阿拉伯国家不值得支持的最大原因,就是他们不可靠的政治立场,基本上谁给他们更多,他们就会站在谁的一边,从来不会考虑过往的“情谊”,完全没有“忠诚度”可言。
再加上阿拉伯政治局势的动荡,时不时都会发生政变,也令这些国家的政治立场更加难以揣摩,也减低了阿拉伯国家的“政治可靠性”。
相反,以色列在“忠诚度”方面就比阿拉伯国家高多了,人家最起码还有点“知恩图报”的精神,不然人家为什么要在意识形态有冲突的情况下,冒着被美国爸爸抛弃的危险,向华夏人民共和国提供技术支援呢?
在曼图洛夫看来,如果苏联这次能够把握好机会,搞好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说不定以色列也会对苏联“报恩”,至少在对待苏联的态度上,不会比华夏差。
至于以色列会不会投靠美帝的问题,这点曼图洛夫当然也有担心。所以他并不会主张对以色列进行无条件的支援,而是在支援之前,先让雅可夫的国家安全部对以色列进行渗透,并且派出数以万计的苏联犹太人前往以色列,让这些人在以色列第一次大选中给以色列共产党和以色列联合工人党投下宝贵的一票,增加亲苏势力的胜算。
其实,早在二战期间,苏联国家安全部也已经派出了一些犹太人前往以色列组建了一些武装组织,虽然这些亲苏犹太武装组织的规模很小(一般也就几十人至几百人左右),也没有重型武器,但却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至少他们为亲苏政党在以色列临时政府里争取到了更多的席位,同时为苏联对以色列的渗透和政治工作奠定了一些基础,也让亲苏势力在以色列军队里具备了一定的影响力。
370 斗争开始()
1947年,正当阿拉伯联盟和联合国为了以色列独立问题闹得不可开交之时,苏联国内也开始爆发了一场意识形态冲突。
就在这一年,苏联国家计划经济委员会主席兼最高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相当于国务院排名第一的副总理)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出版了一本名为《卫国战争时期的苏联军事经济》的著作,随即引起了苏联政坛内的轩然大波。
沃兹涅先斯基主要观点是认为苏联经济的不同分支机构之间所分配的劳动应该是由价值规律(这里指个别企业和行业的盈利能力)所确定。因此,商品的价格应该是市场价格,而这个“市场价格”是基于产品本身的价值或生产成本来决定的(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分析中等于生产成本加上平均利润)。
沃兹涅先斯基认为,要让企业的生产符合他所谓的“价值观规律”,就必须要加强成本核算(以个别企业和行业的盈利能力为基础的核算)在组织生产中的作用,同时运用奖金形式对企业人员进行经济奖励,以“通过个人激励的奖金提高产量”。
除此之外,他还认为“苏联经济体制下的国家计划应当利用价值规律来设置社会产品的生产和分配所需的比例。价值规律不仅在生产中起作用,而且还在产品交换中起作用。价值规律还在苏联国民经济的各个分支机构之间的劳动分配本身中起作用。”
简单来说,沃兹涅先斯基就是认为苏联的企业应该以盈利为标准,不仅要在生产中盈利,还要在交易中,销售中盈利。
也就是说,按照沃兹涅先斯基的想法,苏联全国所有的企业都要生产能够为企业本身带来利润的产品,而产品销售的价格也要符合所谓的“价值规律”,把价格提升到能够给企业带来利润的程度。
这个理论,在不少现代人眼中,并没有什么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用物质奖励来鼓励生产,“企业要盈利”等观点都已经是一些根深蒂固的概念。
如果工人没有物质奖励,那干多干少有啥区别?如果企业不追去盈利,那又靠什么区发展壮大,那又怎么样维持运作,不倒闭呢?
诚然,以物质奖励来鼓励工人努力生产的想法是对的,无论是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都是如此,所以苏联成立以来都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奖励努力生产的工人,还发起了“斯达汉诺夫”这样一个鼓励工人“爆产能”的“产能竞赛活动”。
而沃兹涅先斯基有关价值规律的想法,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里或许是正确的,毕竟任何资本主义社会的企业都是以盈利为目的,并没有支持国家发展或改善民生的义务,而整个市场自然也受到价值规律的影响,所定出来的价格也是高于生产成本的,以确保企业及其背后的资产阶级能够获得足够的利润。
所以资本主义社会里的所谓劳动生产分配比例是按照价值规律来进行调节的,只有按照所谓的价值规律来进行生产和市场规划,才能让企业获得最大利润。
但在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体系里,价值规律是不是调节各个生产部门间劳动分配比例的准则呢?这样的理论是否正确的呢?
对此,历史上斯大林在1951年就已经在自己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里给出了答案,“假如这是正确的,那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我国没有用全力优先发展最能赢利的轻工业,而去发展往往赢利较少有时甚至不能赢利的重工业。
假如这是正确的,那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我国不关闭那些暂时还不能赢利而且工人的劳动在其中不能产生所谓应有效果的重工业企业,也不开设确实能赢利而且工人的劳动在其中能产生所谓巨大效果的轻工业的新企业。
假如这是正确的,那就不能理解为什么在我国不依据仿佛调节着各个生产部门间劳动分配的所谓比例的价值规律,把工人从那些对国民经济很需要但赢利很少的企业调到更能赢利的企业中去。”
然而,沃兹涅先斯基并不是这样想,就连他在历史上的其中一个政敌——赫鲁晓夫也在有关“价值规律”的问题上的观点与沃兹涅先斯基保持着高度一致。
历史上,到斯大林死后,赫鲁晓夫的政府便开始为沃兹涅先斯基翻案,并且开始将沃兹涅先斯基的一些构思付诸实行,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政策”,让苏联的经济和市场更加符合所谓的“价值规律”。
这一系列的政策,被后人称之为“修正主义政策”,而赫鲁晓夫自然也被标签为“修正主义者”,从此苏联走上了修正主义的道路。
到了后来的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党政高层不但没有让苏联经济重回正轨,反而还继续加大修正主义改革的步伐,使苏联沦为一个披着社会主义外皮的资本主义国家(准确来说是国家资本主义或国有资本主义),苏联的经济从此陷入了“停滞”状态,不再有斯大林时代的高速增长。一连串脱离马克思主义道路的政策也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伏笔。
斯大林一直都很忌惮这种“修正主义观念”的存在,但这一次,他并没有急着对沃兹涅先斯基等人动手,而是选择静观其变,等更多修正主义分子跳出来,之后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沃兹涅先斯基的发表作品后,便开始利用自己作为国家计委主席的权力,着手发动旨在使这些设想实践的经济改革,主要改革内容就是将国内商品的价格重新制定,以便与生产价格相符。
但这样一改,便会导致很多基本生产资料价格和运输价格上升一倍或以上,造成大幅度的通胀,增加百姓的生活负担。
即便如此,沃兹涅先斯基的改革方案依然获得党内不少人的支持。这些支持修正主义的人当中,就包括了:
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阿列克谢·库兹涅佐夫;
列宁格勒州委书记波普科夫;
俄罗斯联邦部长会议主席米哈伊尔·罗季奥诺夫;
莫斯科苏维埃主席格奥尔基·波波夫;
车里雅宾斯克州委第一书记帕托利切夫;
列宁格勒大学校长亚历山大·沃兹涅先斯基(尼古拉·沃兹涅先斯基的哥哥);
除了这些人以外,最高部长会议副主席阿列克谢·柯西金也对沃兹涅先斯基的改革方案表示谨慎支持。这些支持改革方案的人,包括柯西金在内,几乎全都是“列宁格勒派”的一份子,就算不是,那也跟列宁格勒派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是他们的政治盟友。
但出人意外的是,一向被视为“列宁格勒派”老大的苏共中央第二书记安德烈·日丹诺夫不但没有表达支持的立场,反而还纵容“西伯利亚派”的人利用他分管的宣传机构和媒体发表反对沃兹涅先斯基的言论。
在日丹诺夫的“纵容”下,苏联各大媒体又出现了一些反对沃兹涅先斯基的文章。
首先“发炮”的,便是被视为“西伯利亚派”重要人物的乌克兰党委第一书记康斯坦丁·契尔年科,然后是苏共中央书记处书记潘特雷蒙·波诺马连科,之后曼图洛夫、“安德烈的三次方”(即中央监察委员会主席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安德烈耶夫),还有白俄罗斯、新西伯利亚州的第一把手都发表了类似的文章。
令曼图洛夫感到欣喜和意外的是,哈萨克斯坦党委第一书记佩戈夫(历史上同期是组织部副部长,之前是滨海边疆区党委第一书记)也表达了和自己一样的立场,主动向“西伯利亚派”靠拢,成为曼图洛夫的政治盟友。
就这样,“列宁格勒派”和“西伯利亚派”之间的权力斗争,同时也是苏联第一次反修正主义斗争开始了。
371 地方角力()
当苏联的主流媒体上都出现抨击沃兹涅先斯基的言论时,所有对苏联官场生态有所了解的人都已经知道一场新的派系斗争要开始了。
这场斗争,不仅仅是两个派系,两批干部之间的权力斗争,同时也是两个意识形态和地方派别之间的斗争。
“西伯利亚派”在各大报纸上发文抨击沃兹涅先斯基的经济观点之后,“列宁格勒派”的人也开始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