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之最强大亨-第1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广安银行牌照不齐,几乎只有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这两个牌照的问题,夏禹也不在意。
广安银行没有这个牌照,不代表夏禹没有!
广安银行缺少的牌照,九鼎证券公司几乎都有,只要收购到手,两者互补就行了,多了也是废物,还要夏禹花费更高的代价。
说到这,就不得不说一下银行的区别。
在世界上,除了那些世界银行、中央银行、政策性银行等特殊的机构,银行主要分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这两大类。
商业银行的职责是通过存款、贷款、汇兑、储蓄等业务,承担信用中介的金融机构,主要的业务范围是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以及办理票据贴现等。
一般的商业银行没有货币的发行权的,当然因为一些地方的特殊,也存在例外,比如汇丰银行和渣打银行,就拥有港币的发行权。
而与商业银行相对应的,就是投资银行了。
投资银行主要从事证券发行、承销、交易、企业重组、兼并与收购、投资分析、风险投资、项目融资等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是资本市场上的主要金融中介。
投资银行是美国和欧洲大陆的称谓,英国称之为商人银行,在岛国和大陆则指证券公司。
所以实际上,夏禹拥有的九鼎证券公司,就是投资银行!
投资银行的组织形态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型的专业性投资银行,这种类型的机构比较多,遍布世界各地,他们有各自擅长的业务方向,比如美国的高盛、摩根斯坦利。
二是商业银行拥有的投资银行,主要是商业银行通过兼并收购其他投资银行,参股或建立附属公司从事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在英德等国非常典型,比如汇丰集团、后世的瑞银集团。
三是全能型银行直接经营投资银行业务,这种形式主要出现在欧洲,银行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同时也从事商业银行业务,这一种现在比较少,要等到1999年3月美国实施《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后,才会大范围出现。
美国自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规定,商业银行必须和投资银行业务分开。
目的是防止商业银行损害储户的利益,把资金转去投资而让储户承担巨大的风险。
这种制度获得了世界上几乎大多数金融业活跃和发达国家的借鉴和仿效。
但是,从70年代起,由于数学、金融学、统计学等学科的发展,以及科技和社会变革的发展,商业银行的经营步履维艰,很多的银行陷入经营困难以致陷入倒闭。
特别是1997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此制度的日渐崩解。
在2000年,是洛克菲勒财团金融中心的大通曼哈顿银行跟摩根财团的j·p摩根公司合并,又陆续并购其他几家银行,最后就出现了全能混合型的****集团。
****的出现就是一个开端,欧美、岛国等国家掀起了一阵银行并购浪潮,为了更好地应对竞争,一个个全能混合型的银行出现。
不过在这个年代,即使是情况特殊的香江,也不允许全能混合型的银行出现。
但是夏禹也不在意,不就是收购商业银行后,不允许九鼎证券公司与之合并嘛,对夏禹来说也不要紧。
即使真要弄,模仿第二种模式,跟汇丰一样,让商业银行持有一部分九鼎证券公司的股份,把业务交给九鼎证券公司不就行了?
不过也没这个必要,因为到时候收购了商业银行,是作为旗下企业的金融中心的,股份是绝对不会转让出去的,所以都是左右手关系,完全没必要多此一举,能贯彻他的意志就行。
这么一番分析考虑下来,广安银行确实是一个十分适合被收购的目标。
就是不知道收购的难度如何?
想到这,夏禹问道:“王奇,你有把握梁家会把广安银行卖掉?”
王奇闻言,重重地点头道:“有把握!”
“老板,梁家确实有意出手,这个消息我已经找人核实过了,这是有原因的,我跟您汇报一下。”
“在1972年梁家老家主去世之后,现在执掌广安银行的是新家主梁鼎邦,但是呢,梁鼎邦的志愿是从政,现在已经获得了私人执业大律师资格,准备加入香江政府走仕途。”
“而梁家人丁凋零,梁鼎邦唯一的一个弟弟也没有金融天赋,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广安银行才会发展成这个样子,之前在梁家老家主手中时,广安银行的负债率都在90%左右,不至于达到现在的95%!”
“所以如果我们要收购广安银行的话,梁家应该会愿意放手的。”
王奇一口气汇报之后,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继续说道:“当然,梁鼎邦打算从政,以老板您的实力,完全可以作为他背后的助力,当他们不同意的情况下,如果抛出这个条件,应该没问题的。”
说完,王奇有些忐忑地低下头,不敢看老板夏禹变得深邃的目光。
虽然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不管怎么说还是有点逾越的嫌疑,替老板安排路,委实不妥。
等到王奇说完,夏禹面无表情地看着战战兢兢的他,不知道在想什么。
良久,在王奇快要撑不住时,夏禹才淡淡地说道:“下不为例!”
“是是!”
王奇如蒙大赦,脑袋如小鸡啄米般点着。
实际上夏禹也没有生气,只是提醒王奇一下罢了。
不过话说回来,王奇的脑子确实好使,眼界和局观也更大了。
扶持梁鼎邦确实对夏禹有利,让梁鼎邦成为他在政界的代言人之一,对夏禹好处十分地大,能够稳固并扩大他的影响力。
而且现在还可以作为一个条件让梁家放手广安银行。
对于梁鼎邦,夏禹也想起来了是谁,后世登上过香江证监会主席的位置,也当过华夏证监会首席顾问,还曾当过廉政公署助理署长,高等法院暂委大法官,华夏银行、华夏人寿、新华保险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
所以说,这是一个还未崛起的大才!
如果能够收拢到麾下,让他成为自己的政界代理人,有夏禹的支持,还真的有可能助他登上最高的位置,最不济,前三的位置也是可以想想的。
到时候,政界要是有梁鼎邦的支持,夏禹的九鼎系企业绝对稳如泰山!
当然了,前提是要能把梁鼎邦收入麾下!
“看来收购广安银行时,可以把他约出来见上一见!”
夏禹暗暗想道,把这个事情记在了心里。
“王奇,收购广安银行的事,就由你去执行,到了关键时候,按照你说的办法做也可以。”
夏禹淡淡地说道。
王奇心中一喜,立马点头说道:“好的!”
“注意保密!”
夏禹提醒道。
“明白!”
王奇郑重地保证道。
第299章 怡和财团的老底()
在回到九鼎报业公司的办公室没多久,夏禹又得到了一个好消息,林善渊等人已经把怡和财团的旗下给分析清楚了。
夏禹迫不及待地来到了经济研究室,找到了林善渊。
“夏生,这是整理出来的资料。”
看到夏禹大步走进来,林善渊露出微笑,拿起刚刚收拾好的一大叠资料递给夏禹说道。
夏禹含笑接了过来,随意翻看了几下,心里大概有了个底。
他笑着说道:“林教授,你们的效率很快啊!”
林善渊闻言,爽朗一笑,解释地说道:“怡和的体量太大了,旗下企业又多,在之前做《经济》杂志时,怡和财团就是重点探究对象,这些大部分资料都是很早之前就收集好了的,不然的话,几天时间哪里那得出来。”
夏禹默默点头,抖了抖手中的资料,对着林善渊说道:“你们继续忙吧,我好好看看!”
“夏生慢走!”
拿好资料,夏禹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开始了解怡和的底细。
这一叠资料,尽管已经经过了经济研究室的删减筛选,但是现在最少还有一厘米厚,由此可见,怡和财团情况的复杂和实力的雄厚。
话不多说,夏禹喝了一口茶,静静地查看起来。
“沙沙……沙沙……”
在纸张的摩擦声中,时间飞速流逝,不知不觉就过了两个小时。
“夏禹,你要不要休息一看,看了这么久,眼睛会受不了的。”
看到夏禹使劲地眨了几下眼睛,安静地呆在一旁看书的李茜走了过来,心疼地说道。
“没事,我正好看完了!”
夏禹露出一抹笑容说道,然后闭目思考起来。
李茜见状,走到夏禹身后帮他按…摩太阳穴。
感受到后脑勺传来的柔软温热的触感,夏禹内心一松,玩闹地扭了扭头,让李茜胸前剧烈地颤动起来。
“哎呀,又作怪,别乱动,好吗?”
李茜忍着异样,娇嗔地说道,手上的动作却没有停下,继续帮夏禹按…摩太阳穴放松。
夏禹没有再搞怪,安静地享受着李茜的安抚,大脑疯狂转动起来,一个个怡和系的公司和相关的信息在他的脑海里略过。
怡和财团不愧是香江最大的巨无霸,旗下公司数量庞大,涉及到了各行各业,触手伸进了千家万户。
虽然在排行榜上,最能代表怡和财团实力的怡和集团只排在了第二,屈居于汇丰银行之下。
但是真要以为现在的汇丰银行比怡和财团更强大,那就大错特错!
怡和集团的市值没有汇丰银行高,但是怡和财团旗下上榜的企业也十分地多,比如排在第五的置地公司,排在第28的九龙仓,以及排在前百名的十多家公司。
而在一百名到五百名之间,由怡和集团建立、或者属于其旗下的企业也有几十个之多!
虽然大部分是参股,少部分控股,但是就影响力而言,怡和集团确实不比汇丰银行差!
在金融方面,有怡和保险,以及占股46%,属于印度尼西亚第六大的银行ptbank。permatatbk,还有一些其他参股的银行和证券公司。
零售百货方面,最明显的就是牛奶公司,原本属于华商,但是却在1972年被怡和给抢了过来,接着私有化。
牛奶公司旗下的地皮十分地多,说是香江地王也不为过,但是土地大部分却没利用出来,反而往零售百货方面钻营,香江第一个超级市场就是牛奶公司开办的。
在机械制造方面,怡和有于1923年成立的怡和机器集团,专门提供电气、机械和建筑技术的服务商,为楼宇、能源、运输行业和基建设施提供…产品及采购、合约工程及技术服务,业务遍布亚洲,是怡和财团的核心组成企业之一。
在建筑工程方面,标志性的是子公司金门建筑有限公司,也是怡和抢过来的,于1975年完成私有化,香江著名的金门大厦就是金门建筑买下金钟兵房后改建的,金门建筑现时是香港及亚太地区不少建筑工程的总承建商,俗称大判头。
而在汽车制造与贸易行业,有主营制造的怡和汽车集团,旗下有印尼最大的汽车制造商和摩托车制造商;还有经营汽车分销的仁孚行有限公司,仁孚行在汽车销售及服务领域位居香江前三,实力十分强大,不过值得一提的是,仁孚行有限公司也是怡和在1973年收购来的。
在房地产方面,就更不用说了,置地集团和九龙仓集团,怡和的左臂右膀。
除此之外还有两大物业管理公司:置邦物业和怡高物业;另外还入股了东南亚的一些地产公司。
船务航运方面,有怡和船务、怡和空运货站、怡中机场服务这三个最显眼的公司,在各领域都是杰出的存在。
而在餐饮方面,属于怡和的有怡和饮食集团,不管是肯德基还是麦当劳,都被怡和饮食集团拿下了代理经营权,所以怡和饮食集团在餐饮服务领域,也是一霸!
除了上述的一些核心企业外,怡和集团还参股了许许多多的公司。
从进入1970年开始,怡和就大跨步发展,四处收购抢夺吞并其他企业,同时自身也不断成立新的子公司,虽然财务变得紧张,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怡和财团的实力也爆发式地增长了!
不过虽然怡和财团的实力强大,但是夏禹并不畏惧,因为怡和的弱点也不少!
怡和四处收购,这么一大笔资金哪里来的?
有一部分是银行贷款,有一部分是企业经营的利润,但是还有一部分,则是让旗下企业上市套现所得!
套现就会让旗下的企业股权减少,但是又不能让企业失去控制,所以怡和就搞了交叉控股的办法。
由怡和控股公司控股怡和集团,怡和集团控股其他企业。
除此之外,怡和控股还握有怡和太平洋的一部分权益;而怡和太平洋也控股一部分公司,怡和太平洋又持有怡和控股一部分权益。
这样交叉持股之下,就可以在持有少部分股权的情况下,实现对旗下企业的控制。
但是这么多年下来,终归还是出现了问题!
如果按照历史发展,在华商实力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凯瑟克家族发现了危机,又于1980年成立了第三个控股公司怡和策略,让怡和控股、怡和策略、怡和太平洋三家公司交叉持股,维持统治,抵御华商的收购。
不过现在是1978年,怡和策略并没有出现,自然有机可乘。
一番思考下来,夏禹已经选定了两个狙击目标,这两个目标可操作难度不大,体量不小,但是也在夏禹的承受范围内,且都是怡和财团的核心企业。
到时候只要动手了,绝对可以搞得怡和鸡飞狗跳!
“就是这两个目标了!”
夏禹挑出了两个目标的资料,看着上面的名字,嘴角露出了一抹笑容。
第300章 为即将到来的大战清扫障碍()
怡和机器集团!
怡和空运货站!
这两家公司就是夏禹挑选出来的狙击目标。
其中,怡和空运货站,是香江空运业的专营公司,在1971年跟港府签订了空运专营协议,可以说做的就是垄断的生意。
怡和空运货站现在市值在五亿港币左右,是由怡和太平洋控股,占比35。85%,属于怡和财团的核心企业。
控股并不是说必须要股权比例达到50%以上,达到50%以上的是绝对控股,谁也抢不走。
但是在香江,大部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普遍都在百分之三四十左右,甚至还有更低的,比如置地集团作为九龙仓的控股股东,实际上占股比例却在百分之二十出头。
所以说,怡和太平洋控股35。85%,已经算是比较高了。
以怡和财团的实力,先不说有没有人有这个胆子去挑衅他们。
就算有人敢挑衅他们,以怡和财团的实力和能力,也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股权增持到50%以上,一般人是绝对不可能成功强行收购怡和空运货站的。
当然,夏禹也没打算收购怡和空运货站,他的目的就是狙击敲诈,做出要抢的姿态来了就行。
而怡和机器集团,实力比怡和空运货站更加强大。
总市值在十一亿港币,近几年更是大肆并购了不少企业,已经消化地差不多了,想必过不了多久增长速度又会再创新高。
怡和机器集团,由怡和控股占比37。1%,离绝对控股线还差13%,也有可趁之机。
这两个公司,只要夏禹有心算无心,绝对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