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6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首先从制度层面上来看,很多王朝采用的是征兵制,即寓兵于农,士兵的主要身份是自耕农。他们按一定期限给国家服兵役,有的甚至还自带衣粮,好处是免除自身徭役,服役期之外就是普通百姓,日常所需口粮自然不需要朝廷来操心。两汉的征兵制、唐前期的府兵制就类似于这种情况。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军队在一个地方长期屯驻,则需要开荒种地、自给自足,即所谓军屯制度。蒙元的卫所制也类似于这种情况,但宋军当下确是专一作战,并不屯垦,军粮全赖朝廷供应。

    不难看出,如果要发起一场战争,一定要先预判战争会持续多久,再根据出动军队的规模计算所需粮草大致总数,从官仓拨付,万一战事延长还得不断补充,毕竟无论是士兵自带干粮还是屯田自给,一旦遇到长期作战,日常粮草供给都无法持续,所以一定要备足所需的军粮。而此战已经进行了数月,还要打多长时间,谁也无法预料。

    在正常情况下驻屯时,自可就地筹粮,勿需千万里的调度,但是战争在哪里打往往无法决定,所以运输就成了大问题。也就是说,粮食都不成问题,可版图大了,经常不能及时运到战场,即使运到代价也实在太大,这也加重了前些粮草供应的压力。如果遇到崎岖的地形,路上就要消耗上百倍的粮食。

    除了路上的消耗外,一支军队还包含大量的非战斗人员或战斗辅助人员,他们的数量往往比战兵的数量还大。沈括在主持西北军务时就曾言“三人饷一卒,极矣,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汉通西南夷道,作者数万人,千里负担馈粮,率十余钟致一石。”所以说随着路途的遥远,相应的民夫消耗的粮食也是正军的好几倍。

    为了节省粮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运粮的民夫会先后分批返回,但前线会一直保持一个具备相当规模的民夫队伍,他们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粮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将会成为一个很恐怖的数字。除了战兵和民夫外,军中还有大量骡马,其中有需要精料喂养的战马,和粗料喂养的驮马、乘马及驴骡等畜力。

    虽然马匹可以就地啃食水草,但还需专门准备饲料。其所喂饲料既可以是干草、稻麦秸秆,也可以是豆类甚至小米。一般来说,普通畜力用干草喂养,战马用草料和粮食混合喂养,以保证作战时的体力。草料和粮食的比例也没有绝对标准,也要视粮食储备情况而定,多少不一。

    因而数万数十万大军人吃马喂,所需粮草的总量不可能精确控制,作战时间更是无法预料,指挥官必须尽可能多的征集粮草,组织运输。一旦粮草供应出了问题,不必等到粮食全部吃光,当存粮低于一定的警戒线的时候,整个军队可能就会出现恐慌,战争到这里很难再进行下去了。这时除非退路被截断,否则一般的统帅都会选择退兵,导致战争的失败……

第1187章 田不能卖() 
总而言之,在座的人皆明白了战争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一件既然烧钱又耗粮的事。在一场大规模战争中,那么多士兵、民夫和骡马聚在一个地方,每天消耗的粮食等物资是十分惊人的,为了运送这些物资,可能又要花上好多倍的代价。且只要供给一旦中断,整个战争机器也会戛然而止。

    因此交战双方都要不惜一切保证粮草和物资的供应,无论代价是多么沉重。若是不能做到速战速决,战争双方都会这种消耗被拖的筋疲力尽,直到把其中一方彻底拖垮。显然现在小皇帝不甘心要做失败的一方,不仅要将蒙元战败,还要将他们拖入持久战,将他们拖死耗死。

    不过陆秀夫等人也明白当下朝廷的家底儿,行朝迁回江南不过两年时间,比之在琼州时财政收入大增也是事实。可随着人口和地盘的增加,官员和军队的数量也是扩充了数倍,支出也不可避免的大幅度增加,且为了稳定人心,对许多地区减免了税赋,又清理了苛捐杂税,因此日子过得同样紧巴巴的,还要不时的向陛下借贷。

    为了应付收复两淮之战,朝廷已经将去年的结余全部用于增加的军费。而随着进取中原的战争展开,胜负尚未见分晓,朝廷财政支出已经增加了一倍,将全年的财赋收入预支,已经等于是寅吃卯粮,后半年的日子还不知道怎么过呢?而除了粮食之外,尚有奖励有功,抚恤伤亡,征募新兵,武器生产等等费用,想起来就让人头大。

    “陈尚书,当前官仓中还有多少余粮?”陆秀夫知道筹措千万石的粮食,以朝廷现在剩余的资金,无论如何也无法支付的,只能寄希望于官仓之中尚有储备,能够应付一二,于是先转向陈则翁问道。

    “陆相,按照惯例官仓之中储存的粮食应能够满足两年所需,以应对灾荒和战争。但是一则我朝迁回江南仅两年,而陛下减免了税赋,因而粮税大减,全仗朝廷拨款从百姓手中粜买,因而并不能做到仓廪盈满;二则从去岁我朝对川蜀和云南用兵,军粮由湖广置司调拨,粮税大半留在地方。而今朝廷粮税全仗江东所出,官仓也只有几处产量较大的州府能够有所结余。”陈则翁略一沉吟道。

    “这些本相知晓,只说尚有多少粮食可以调拨!”老百姓都知道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的道理,陆秀夫自然也清楚只有官仓盈满才能让人安心。可朝廷底子太薄了,有限的收入既要用于招兵买马,又要改善民生,自然难以兼顾,只能事急从权,却也怪不得下边的官员办事不力。

    “陆相,如今官仓中的粮食除用于支付官吏薪资及赈济灾荒所预留的底线,各地官仓所存的约有三百万石!”陈则翁回禀道。

    “仓中余粮不及所需的半数?”刘黻听罢皱皱眉,转而又问道,“陈尚书,百姓手中可有余粮?”

    “刘知事,这两年风调雨顺,秋粮和夏粮接连丰产,朝廷又轻税薄赋,百姓手中皆存有大量余粮,以致粮价下行,如今江东市场上等米石金八百文,粳米在六百文左右。常平司数次请求朝廷拨款收储,但拨下的款项实在太少,难以影响粮价!”陈则翁苦笑着道。

    “实在是可惜!”刘黻叹口气道。常平仓政府为调节粮价,储粮备荒以供应官需民食而设置的粮仓。主要是运用价值规律来调剂粮食供应,充分发挥稳定粮食的市场价值的作用。在市场粮价低的时候,适当提高粮价进行大量收购,。在市场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低价格进行出售。这一措施,既避免了“谷贱伤农”,又防止了“谷贵伤民”。可惜却朝廷无钱粜买,而百姓却卖粮无门。

    “刘知事,莫不是要打算和粜,从百姓手中筹粮?”看刘黻又是摇头叹气,又言可惜,让陈则翁警惕起来,出声问道。

    “用汝多言,本相年纪大了,却也不想被砍了脑袋,陛下制定的铁律谁敢违逆!”刘黻瞪了其一眼沉声道。和粜名义上是朝廷出钱从百姓手中平价购买物资和余粮,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是象征性的给些钱,甚至是不给钱,与强抢没有区别,因此被人诟病,也使百姓极为不满。因此赵昺在开府后便下令不得以和粜之名打压价格强征物资,违者一律处以极刑,也成为官员们不能碰触的红线。

    话说到这里,谁都明白当前市场上物资丰富,对元战争并没有影响到百姓的生活。但是现在穷的是朝廷,实在是拿不出钱来采购,可谓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而朝廷的收入主要是来自关税、商税和田赋,及国家专卖的盐、酒税。

    可当下才入三月,来自海外的商船刚至,关税和商税自然没有多少;田赋也要到夏粮收获以后才能缴纳;至于酒税则要在清明新酒上市之后,比较稳定持续的税源只有盐税。也就是说起码要到六月之后,地方税赋送到朝廷,财政困难的状况才能略有缓解。

    不过即便夏税入库仍不足以支付目前所需,依然会留下一个大窟窿,秋收收上来也填不上,朝廷需要数年也许才能填补上亏空,这还是在战争能在今年结束的基础之上。更严重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眼前他们就需要大量的资金。

    “陆相,不若拍卖些公田,以解燃眉之急?”刘黻稍缓又提议道。

    彼时朝廷从蒙元权贵和叛宋者手中没收了巨量的财产,当时众臣都希望将田地分配百姓,以获得底层的支持。但是小皇帝力排众议,除了将部分田地重新分配后,还留下了大量的土地作为公田,招募流民和缺敌百姓耕种,收取租金。而留下的田地多为良田,约占据总田亩的三成,并不愁卖不出去。

    在土地制度上,宋代继承了中唐两税法以后的做法,私人土地买卖与占有不受任何限制。这一政策可以归结为两句话八个字:不立田制,不抑兼并。其中也有属于国家的份额,也就是所谓的官田,来源主要是户绝田、籍没田、抛荒田、濒江沿海的沙田或涂田。另外还有边境上的营田或屯田。

    朝廷为了解决财政困难筹措资金,卖官田就成了方法之一,当然除了军费不足外,还由于在当时公田的治理和经营存在着相当多的弊端:其一、政府治理这些公田不得力,租耕公田的佃户要作弊,经常欠输田租,政府没法全数收进应有的租金,田租流失严重。其二、治理这些公田,政府需要付出相当数目的治理本钱。

    而朝廷通过卖断公田,田地归由私人经营,政府可以减少治理负担,不仅仅获取了一大笔钱,还不再需要担心国有资产的流失,政府只管收取税赋。且为了鼓励私人买公田,政府还采取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凡是私人承租田地三十年以上的,价钱减少两成;凡是买有公田一千贯钱的免物税三年,一千贯以上的免五年,五千贯以上的免十年;承买荒田的免三年的田租。

    “刘知事,陛下进入江南之后就三令五申不得出卖官田,所以卖田之事只怕难以得到陛下的御准。”庄世林听了笑笑摇头道。

    “本朝历来有出卖官田筹集军费的惯例,陛下为何要严令禁止呢?”刘黻自然也知道此事,但还是十分不解地道。

    “下官也曾为此问过陛下。”庄世林依然笑着道。

    “陛下言称,本朝虽然不抑土地兼并,但也禁止官宦和豪强兼并土地,而出卖公田等于变相纵容豪强兼并土地;其次,富豪承买公田,即为有产者,却有诸多的佃户和耕田者无力承买,并会从此以往失去耕种的土地,变为无业者,增加了诸多的不安定因素;再有豪强官宦依靠自己的权势和资金占据了富饶的公田,进而便可操纵土地价格,使得公田贱卖。而中等或贫瘠的田地,没有人愿意购买,或由于将要被出卖,导致百姓不敢承租而被搁置起来,朝廷就收不到田租,自然也会造成朝廷的税赋流失。”

    “此外,朝廷保有大量的公田,承租给佃户,不仅能够减少流民,稳定民心。还可以使得朝廷据此获得稳定的税赋收入,保证官员的俸米和军队粮食的供应,如此也就保证了国家统治的稳定。至于众人担心的自出租公田中发生的困难,那皆是纲纪不严、官员懒政的托辞,而非出卖官田的理由!”

    “嗯,吾以为陛下言之有理,出卖公田乃是竭泽而渔之举,虽然可以在短期内筹措到资金应急,但从长远看却是利大于弊的!”应节严表示赞同陛下的意见,不同意出卖公田道。

    “和父,当年奸相贾似道实施公田法,引得天怒人怨,国之不国!”刘黻听了轻声提醒应节严道。

    “声伯,虽皆是有关公田之法,但两者相去甚远,且时事与当年也是迥异!”应节严捋捋胡子轻声回复道……

第1188章 另辟蹊径() 
对于小皇帝为何坚持保留大量的公田,应节严对其中的内情是十分了解,也可以说受到了自己的影响。他受命教导小皇帝,传授治国之道,王霸之学,而历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变革自然也是讲授的重要内容,以期从中获得启示,吸取教训。

    开始时还是应节严讲解,小皇帝聆听,但是不久就变成了师徒之间相互争辩,到了后来就成了师徒两个相互探讨,共同进步了。因为他发现小皇帝对于历史的变法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甚至推翻了历史上已成共识的定论,而其的论点让应节严也常常觉的眼前一亮。

    ‘公田法’本是南宋末丞相贾似道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而实施的变革,但却招致了朝野的反对,被视为弊政,并认为是导致宋朝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可小皇帝对此并不认同,认为公田法对于稳定国家财政,解决军粮供应及减轻百姓负担有着一定的可行性,只是由于推出的时机和方式不对,才导致结果适得其反。

    首先,当时朝廷的财政由于连年的战争已经趋于崩溃,而应付的办法只有两个:一是饮鸩止渴的滥发会子,一是竭泽而渔的仰仗和籴。导致纸币贬值,物价攀升,军费短缺,财政税收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而贾似道推行公田法的设想是建立在限田制基础上,首先将官户田产超过标准的部分,抽出三分之一,由国家回买为官田,再租赁出去,倘若每十亩可收六七石租米,就能解决军粮、会子、物价等问题。

    但是赎买田产要大量的资金,而在财源枯竭的情况下,所需的资金就只能靠增发纸钞,这完全是无本的买卖。而加印会子回买公田,却加剧通货膨胀。会子本来就贬值的“粪土不入”,如今每天再加进十五万贯投入市场流通,物价飞涨,纸币贬值,是必不可免的。

    小皇帝以为贾似道党羽吹嘘公田法所谓的“可平物价”,更是违背了经济规律,也不符客观事实。事实是公田实施不久,就引发了新一轮来势凶猛的会子危机,迫使贾似道废除会子,改用金银关子,把财政危机转嫁到广大普通百姓头上,引发了基层人民大范围的不满,影响了统治的基础。

    其次,公田法赎买的对象是官户超标之田,定下的标准是一品限田五十顷,以下每品递减五顷,至九品为五顷。这实际上是一种强制的均田地的法子来限制大地主隐瞒偷逃税款,保证军需。然而这个法子直接涉及到官僚地主的利益,把那些士人、大地主们得罪的厉害了,因此公田法遭到朝野持久而殊死的反对。以致把大地主阶级、中小地主阶级、上层农民和少数无地的佃农都卷了进来,方方面面都失尽人心。

    再次,在推行公田法中,操作上用人不明,方法不当,实际上把公田法的推行变成以变相的行政手段强行改变土地所有权,所以名为回买,实为强夺。当时浙西上等良田的地价是每亩四百贯,初行公田时,规定对租额每亩一石的良田给以二百贯补偿,已经只是市价的一半。但在实际执行中往往仅给四十贯,还都是无人购买的度牒、告身和形同废纸的会子。

    凡经回买的公田,名义上按租额高低给以经济补偿:租额一石以上的,每亩为二百贯;九斗的为一百八十贯;八斗一百六十贯,以下依次类推。但补偿的并不是现钱,买公田五千亩以上者,给银半成,官告五成,度牒二成,会子二成半;五千亩以下者,给银半成,官告、度牒各三成,会子三成半;一千亩以下者,不给银子,给度牒、会子各五成;五百亩以下者,只给贬值无用的会子。

    此外,官田收租,头会箕敛,引发阶级冲突。在公田回买过程中,少地或无地农民虽然牵连较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