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宋末之山河动-第2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四千人,仍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而那些富商大贾也并非都是良善之辈,他们府中多养有私兵,多者数百,少者数十,为了钱财也会不惜一战的,这仍然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且入城后便是他们在明,敌人在暗了。
另一方面打援的任务依然艰巨。唆都一路人马虽然被地雷所阻,磨蹭了好几天,但最后他采取的方式和日本鬼子对付地雷战如出一辙,从附近村庄强拉牲畜在前开路,为大队人马趟出了一条路,终于赶上了个尾声。不过其想要顺利渡过勇敢军扼守的江面也非易事。
现在对宋军威胁最大的反而是其它两路来援的人马,从兴化军赶来的敌兵不过有一日路程,福州的也不过三日之途。而更不好的消息是汀州、南剑州及邵武等附近州军的敌军也正星夜来援。赵昺知道自己想捞一把就走,但是唆都却是想让自己有去无回,把他留在泉州,进而消灭掉最后一支大宋的反抗力量……(。)
第493章 新情况()
♂,
一日的激战后,泉州城仿佛又恢复了平静。? ?? 次日战果经过初步的汇总送到了赵昺的案头,此战宋军伤亡过千人,其中阵亡者达到六百余人,其中大部分伤亡是在夺取南城头立足点造成的,仅水军锐锋营就阵亡二百余人,伤者几同,可谓是非死即伤,无人幸免,足见当时战斗的惨烈。
而佯攻北城的前军伤亡同样巨大,他们的攻城器械简陋,且要面对守军中作战最为凶狠的探马赤军,因而伤亡反而出南城一边。不过在彻底控制了南城墙后,伤亡却是大幅下降,主要是在追击残兵时被流矢或被负隅顽抗的少数敌军所伤,也印证了撤退中的敌军是战斗力最低的说法。
相对来说,敌军伤亡更为多一些,在城头和城中收敛敌尸两千四百余具,收治敌伤者近千。而在敌军随后的溃败中仅俘获不足六百人,其中还有部分是被城中百姓抓获的散兵游勇送至军营的,这表明敌军是在接到撤退的命令后主动放弃了东城和西城,有序的撤入了蒲府之中。
赵昺对报告进行分析后,现敌军伤亡多是弩炮和手雷造成的,而己方士兵的伤亡则多是于在近身接战中造成的,这也正符合他的预判。己方的成功得益于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在近战能力上与敌方仍有差距,当然也有敌方占据有利地形有关,更不排除单兵素质的因素,因为北人在身材和体质上要优于南人,一对一的打天生就处于劣势。
对于这个战果,众将大感意外的同时,也十分振奋。因为在以往的战例中除非对方主动献城投降或是兵力、战斗力占据压倒性的优势,否则都要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于敌的伤亡才能取得胜利。而己方作为攻城的一方仅付出守方半数的代价用一日便攻下城池足可称为大胜了。
不过赵昺却并满意,因为伤亡的这些老兵都可以称得上是他一手带出来的班底,而在最为激烈的崖山之战中,自己的兵也未曾有过这么大的伤亡,所以让他极为心痛。而这些人的死仅仅是为了获得钱财,虽然是筹措复国所需,却仍使他充满了负疚感,更觉自己也许真的不适合这个动乱的年代,做一个铁血的君王。
但赵昺知道自己既然没有赶上好时候,悲催的来到这个倒霉的时候,被迫走上了这条没有回头路的争霸征途,那也只能擦干自己廉价的眼泪和收起悲天悯人之心义无反顾地走下去,哪怕前方看不到希望,充满坎坷和荆棘,都要扑上去、爬过去……
城池已经攻下,张世杰和文天祥两人忙着布置城防,整肃治安,接管城中府库,安抚百姓。蒲寿庚的家宅也被层层围困,看似已经成了被关进笼中的老虎,但大家都清楚只要其一日不除,则始终是颗毒瘤,那些以其为的豪门商贾就心存侥幸,也不肯与朝廷合作,甚至会暗中谋划反宋之事。而从各处赶来的援兵也会让城中百姓不安,担心朝廷即收拾不了蒲寿庚,也挡不住敌军援兵,因此也处于观望状态。
因此当前既要尽快攻破蒲府,又要打好防御战。城里有张世杰和赵孟锦两人在,城外只有刘洙这个水军都统统一调度,赵昺当然不能放心。而受伤的官兵不能在此久留,今日将返回琼州接受进一步治疗,并将阵亡者的遗骨送回。他前往水军营地送行之后,便借此由头要去视察城外的防御。应节严自然知道皇帝的小心思,自己若是阻拦定会撒泼耍赖,只能由着他了,但嘱咐倪亮一定要保护好陛下,前往不要让他进城。
赵昺于是换乘勇士号,在另外几艘龙船的护航下从海湾转入晋江海口进入内河。他凭窗瞭望,泉州城就在晋江东岸,此时泉州已成东南的大都市,但相对于后世人口还要少的多,植被保持的还算好,晋江和泉州湾的泥沙淤积还并不严重。与后世相比还是大有不同,那时的泉州港经过晋江带来泥沙的不断淤积已经向南扩展了几倍,晋江平原也向海中扩张,也算见惯了沧海桑田的赵昺已无初时的大惊小怪和那么多的感慨。
船溯流而上,这段江面支流少,河道的比降也小,水流并不快,因此船行的度很快。在江面上警戒的勇敢军见勇士号驶来,也加入了护航的队伍,十多艘龙船在江面上破浪而行也十分壮观。赵昺却无心欣赏这初夏的江景,而是让他们缓行,以便观察。现在刚刚入夏,降水还少,因而水量不丰,江岸裸露在外,水面最宽处在二百步左右,窄处也有百步以上。
透过浑浊的江水和船橹搅起的水花看,赵昺估计水深在两丈左右,大型船舶是难以通行的,因而驻防的皆是中小型炮船和火箭船。他倒是不担心打不过元水军,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水军,战船也都被拘在港中,江面上的船只也都被拖到了江东岸,要找船起码得在上行百里。不过滩浅水缓,却有利于架设浮桥。
他觉着自己想到了,唆都没理由想不到,此刻西岸的元军正在伐木、捆扎木筏,想是正在做架桥的准备。而赵昺此刻并不想打扰元军,他们没有水军的帮助想在己方战船横行的江面上架桥与找死无异,他只需出动龙船就能将他们的浮桥冲垮,让他们白忙一场。
‘嗵!’
“陛下,‘敢为’号好像被击中了!”这时观通手报告道。
“询问情况!”赵昺问道。
“陛下,敢为号左舷被一颗铁弹击穿,未有人员伤亡!”
“你刚才还看到了什么?”赵昺急问道,他此前听到一声闷响,十分像是火药爆炸的声音。
“陛下,西岸刚刚有火药爆炸的闪光。对,硝烟还未散去!”观通手确认后再次报告。
“坏了,难道他们已经有了身管火炮?”赵昺对这个新现不免诧异,若是真的,这可对己方大大的不妙……(。)
第494章 融合()
♂,
赵昺清楚历史上金属的身管火炮正是出现在宋元时期,但有人说火炮是汉人明的,‘突火枪’就是证明。? ?? 他来到这个时代后突火枪是见过了,可那玩意儿用来伤人除非直接崩到脸上,否则只能把人吓一跳,他看着与明朝流行的‘三眼铳’倒是亲戚。当下火炮的说法倒是有,只不过凡是与火药沾边的武器都能这么叫,并非后世所说的火炮。
可今天自己实实在在的挨了一炮,赵昺根据所看到的判断,他怀疑那横行世界八百年的杀人利器出现了。要知道龙船的舷板是用四层硬木搭接而成,为了放火又蒙上了生牛皮,加上勇敢军的战船都是去年才装备的新船,别说一般的弓弩,就是小型弩炮也难以将它击穿。可今天敢为号竟被打了个洞,能不让他心惊吗?
“陛下,敌军又开炮了!”正当赵昺难以确定之时,观通手又报告道。
“不错,正是这家伙!”赵昺也赶紧端起望远镜向西岸看去,只见江边一处土坡火光一闪,随之便是一声闷响,硝烟腾起。紧接着‘噗通’一声,一枚重物落在他们船队外侧的江面上,溅起朵水花。虽然看不清是什么东西在射,但根据种种征兆他可以断定就是火炮在射。
“马上转向,靠东岸行驶!”赵昺还不想成为历史上第一艘被真正意义上的火炮击毙的皇帝,于是下令避避道。
“是,陛下。要不要还击?”刘猛答应一声,又问道。
“不必!”赵昺摇摇头。他已经看出元军的火炮射程有限,他们在江心行驶距对岸至多有一百五十步,射程也就在二百米以内,且准头很差,刚才命中多半是蒙的。
“倪亮,你让郑永带几个水鬼今夜潜过去给我搞一个过来!”果然不出赵昺所料,那边连连炮,赵昺根据闪光的位置判断大概有五到六门火炮。他很好奇此时的火炮已经展到了什么阶段,便想着让人偷回来一门研究一下。
“嗯,我知道了!”倪亮知道陛下喜欢稀奇古怪的玩意儿,其这是又看上鞑子的好东西了,点点头道。
“唉,真是雾里看花!”在前世的说法中,中国明了黑火药又用于军事,并明了金属身管火炮,但现在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火炮先出现在了蒙古人手中。赵昺想想可能是随着蒙古人的西征将火药带到了西方,并俘获了大批工匠,也许正是他们或是共同与东方的工匠研制出了最初的火炮。
所以真相大概正像有人说的战争毁灭文明的同时,又促进了文明的融合。而从广义上说,元朝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并非外人,赵昺想想反正都是中国人明的,自己又何必纠结到底是宋,还是元呢!不过在他们航向偏离江心后,元军的炮弹却没有再能打的更远,这也可以说明火炮技术还十分不成熟,射距和威力还不如弩炮,在短时间内无法越,但还是让赵昺感到了危机,自己必须也要动手研制金属火炮了……
战船沿着晋江行至泉州北城城壕外才靠岸,早有前军的士兵看到禀告了都统黄显耀,船一靠岸其便亲领兵将来接,将陛下迎入营中。赵昺边走边看,经过七八天不间断的修筑,防御工事已经初具规模。外壕中已经引入江水,沿壕筑起了城垣,每隔一段便修有加装顶盖的掩体,里边布置了弩炮,平日可以屯兵,战时便是火力支撑点。其后又加修了二道防线,配备了重型弩炮,一则加强防御纵深,二则可以支援一线作战。
视察一番后,总体上说赵昺十分满意。他在建立帅府军的时候,出于现实考虑便有意的加强水军建设,到达琼州后更是大力展水军,使其具有强大的攻击力。而步军则定位于防守型的军队,主要用于防敌登6,而非攻城掠地,因此对他们的训练也是重点进行防御和反冲击,筑垒更是必训的科目。
赵昺只是个军事爱好者,让他因形就势创建一套防御体系肯定是不可能的,但是他会‘山寨’,而说起防御作战除了中国古代的筑城技术外,他还知道一个外国人,其将弩炮和野战工事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新的战法,而赵昺创建的步军体系就是脱胎于其的军事思想,也算是融合了西方军事技术。
赵昺以为古罗马自凯撒大帝之后,塞普蒂默斯?塞佛留也许可称得上是最能干有为的古罗马统帅。他极其精通野战防御工事的运用,并能配合使用战场上的移动式作战机械——弹射器和抛石机。他在位期间,古罗马的常备军于公元三世纪初增加到四十个军团。他始终保持三十四个军械工厂,忙于生产各种武器装备,特别是小型作战机械。
不过当时的塞普蒂默斯?塞佛留和赵昺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小型弹射器的射率很低,且只能用来杀伤敌人,因此光靠小型弹射器是难以抵挡敌人的冲锋。即便是最强大的抛石机,除了弹体自由落下时的重量所产生的作用力外,只有很小的一点弹能,几乎无法攻破古代及中世纪坚固的城墙和防御工事。
但是他现将小型弹射器部署在帝国边境沿线的防御阵地里,却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效果。重型抛石机在攻防作战中对付敌人的步兵和机械时则非常有效。进攻时,抛石机和弹射器能使城墙上的守城部队难以行动,这样攻城槌,攻城塔架和云梯就可以在它们的火力掩护下架设起来;防御时,又可用它们严重干扰敌人的攻城作战行动。
因此塞普蒂默斯?塞佛留便将抛石机和野战工事结合起来,使规模较小的罗马军队一方面配备有足够的轻型作战机械,另一方面野战工事又使其战斗力量倍增,因而往往敢于跟兵力强大得多的敌军交战,并严重消耗敌军的力量。然后,起反攻,或者由预先安排好的后备队将敌军包围,从而给敌军以沉重的打击……(。)
第495章 安抚()
♂,
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赵昺的防御战术虽脱胎于塞普蒂默斯?塞佛留,但又结合了其他军事家的成果,从而建立起一套适于自己的体系。对此他并没有觉的有什么不对,毕竟今天的科技成果不一样是继承和融合了前人的经验,进行创新和展而来的,管他什么洋的、土的,有用就好,这也是他前世做技术时秉承的原则。
弩炮和火箭弹作为克敌利器,自然是军中必备之物。这些对于水军尚且好说,它的搭载工具是相对固定,而船舶的体积和载重量对弩炮的大小可以不做重点考虑。但是步军却不同了,弩炮基本上只能靠人扛马拉,体型和重量太大,便会增加行军和转移时的负担,并难以在复杂地形中随军行动。
因此一安顿下来,赵昺就考虑在不降低弩炮威力的情况下尽量将其小型化,减轻重量,增加便携性,以保证可以随军行动,能够适合在多数场合使用。经过他和工匠们的研究,通过置换材料,剔除不必要的部件,缩小尺寸,优化结构等手段,成功的将小型弩炮的重量减到二百斤,拆卸后可以由四个士兵背负行军。
设计更为巧妙是,中型和大型弩炮的基本部件可以做到用一匹马驮载,能够穿山渡水伴随队伍快机动,而体积庞大的木件则可在作战现场砍伐树干临时制作。当然这可能会延误野外作战对武器的使用,可一旦需要就能迅投入作战。如此一来,琼州步军各部也都配备上弩炮,每营拥有小型弩炮五架,每军拥有一个弩炮营,装备重型弩炮二十架,大型弩炮五架。
这些武器主要用于攻城作战和野战工事的防卫,有时也用于特定的野外作战,如掩护部队渡河等。另外为配合防御作战,每军还编有一个辎重工程队,这支分队能够熟练地进行桥梁架设以及攻城作战专用武器的安装和使用。虽然他们主要依靠在战斗现场来寻找木材和杂料,但工兵分队有个专门的辎重队,携带着施工所必须的工具和装备。
此外,赵昺还通过在整训中积累的经验和前世所知,制定了一套步军实施防御作战的条令:
先,军队进入作战区域,必先安扎设防的营地,并以此作为作战和保障基地;将帅和幕僚要对敌军态势和周围地域实施全面的侦察,除敌军的部署外,也要一并查清当地的木材、石料、牲畜、食物、饲料等资源的状况,作为全面估计形势的基础。
在接受任务后,立即封锁前沿,并着手搜集构筑工事和攻城机械所需之材料,修筑工事,构建防御措施,布置作战器械,设置障碍,在阵地建立起一条线性防御地域,以便最大限度地扩大了作战机械的火力范围。。若是独立作战,还要在侧翼和后方修筑防线,以对付敌军从侧后的迂回和袭击。
最终形成由移动防护板、移动廊房和堡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