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第3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都已经九点半了,按照咱们军队的炮击密度此时估计已经将拉炮弹的战马腾出来了,这些战马都是为装甲第二旅准备的,用来在必要的时候加快他们的行军随度,按行程算顶多还有四十分钟援兵就能赶到,西尔达尔要是再不拼命的话,那他就没有机会了,这次是最后的机会了,只要我们顶住了他们的这一波进攻,就胜利了!”会议桌下手的一位英国参谋用一口非常流利的汉语说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八章 高尔察克()
用了近两个月的时间,东京的皇宫才真正的回复完成,这其中还要感谢当初建造皇宫的时候其主要建筑都是用各地大名贡献的石料建成的,如果同日本传统的木质建筑一样,恐怕一年之内都无法修复完成。∑。∑
刚搬进修复完成的皇宫,明治天皇就从西园寺公望的口中得到了一个不太好的消息,朝鲜拒绝释放在汉城俘虏的任何军官和士兵,其中就包括他最看重的伊藤博文和载仁亲王。
“你不是说正在和朝鲜谈判吗,这难道就是你谈出来的结果你要知道,伊藤君可是你的老师”明治天皇对着坐在下首的西园寺公望怒斥道。
“陛下,微臣何尝不想让伊藤老师回来,但是中午的时候朝鲜公使特意到臣的首相官邸拜访微臣,其明言朝鲜无论如何都不会释放参与汉城之战的任何一人,为此他们不惜诉诸于武力。帝国此时刚刚从战争的泥潭中走出,财政已经到了几近崩溃的边缘,已经不能承受任何的战争,况且只要帝国答应他们的条件,朝鲜不仅愿意和平赎买在侨民在朝鲜的固定资产,同时徐氏银行还将会为帝国提供五千万日元的无息贷款。”西园寺公望解释道。
日本此时全国的财政收入不过亿日元,不过由于徐卫在贸易上的全面打压以及这次的全民暴动,日本今年和明年的财政收入都至少要下降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甚至更多,这对于已经千疮百孔的日本财政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在前段时间日本全民暴动的时候。明治天皇和日本财阀都拿出了几百万日元来救济穷人,但这对于数以百万计的贫民来说显然杯水车薪,最最严重的是因为日本的这次战败,欧洲各大银行都对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抵押的日本政府的偿还能力失去了信心,这五千万无息贷款对日本来说绝对是雪中送炭。
“五千万日元,至少能够购买三艘无畏级战列舰。我们的这个对手真是财大气粗啊”赎买侨民固定资产虽然是一笔不下的收入。不过明治天皇还是比较看重徐卫答应的五千万日元的无息贷款,随后他对大藏大臣山本达雄问道:“山本君,帝国的财务上还有多少钱”
“回陛下,帝国的财政在半个月前已经告罄,现在帝国一直依靠发放债券来维持政府部门运转,只是相对于以前,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购买帝国的债券了,大多数的债券都是政府让各大财阀强行认购的,纵然这样。帝国的财政也支撑不到明年夏税的征收,甚至支撑不到过年。”山本达雄不无忧虑的答道。
“秋税不是这个月刚刚征收吗,这可是占全年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而且政府每个月还有商业税的补充。不至于连维持政府正常运转的钱也没有了”明治天皇疑惑的问道。
“回陛下,政府确实刚开始征收秋税,但由于前段时间的乱民暴动,政府减轻了税收的额度,另外帝国以前在英国的贷款也有一部分到期,等到秋税全部收齐的时候也仅够偿还帝国所欠的债务。至于陛下口中的商业税,因为前段时间支那人军舰的封锁。帝国的商业受到极大的打击,绝大多数工厂入不敷出,其中有近半的工厂濒临倒闭,这也使得帝国的商业税不如战前的四成,甚至更少。”以金融出身的山本达雄确实善于理财,但是现在却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英国不是还要帝国为他们抵挡来自俄国的扩张吗,你们难道不会将帝国财政的窘况告知英国政府,让英国政府出延长债务缓偿还的期限吗”民治天皇对山本达雄质问道。
“这个事情微臣早已经知会了英国财政大臣劳合乔治的财务大臣,但是劳合乔治却以政府不能任意干涉私人债务为由拒绝了,而且还要求帝国尽快支付之前购买军用物资的款项。”山本达雄一脸苦相的回答道。
“这怎么可能,帝国是抵御露西亚在亚洲扩张的唯一国家,英国政府如此处理难道是要放任露西亚在远东的扩张吗”国民的暴动对明治天皇的打击不可谓不大,再加上自战争开始心情就一直不畅,所以自女儿周宫房子婚礼病倒之后身体就一直没有恢复,前段时间更是一位尿毒症的加重无法视事,所以对政府内很多政事都不太清楚。
“陛下,自两年前英国加入法国和露西亚的协约,英国和露国之间的关系就有所缓和,同时又因为支那人徐卫入主朝鲜,英国现在更亲向于将压制露国的重任交给他。”山本达雄只是金融专家,善于理财,但对政务上却没有他在财政上的敏锐嗅觉,在明治天皇问的询问下一时之间不知如何回答,随后西园寺公望看到山本达雄的窘迫,赶紧出言解释道。
“支那人向来懦弱不堪,怎么能抵挡得住露国的扩张,这次英国人是不是脑袋被门挤了。”日本对中国以支那的蔑称自明治天皇起,当时日本为其谋取大陆提供合法性便坚称中国在明亡之后便已灭国,日本才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于是便开始以古印度称呼中国的支那一词来称呼中国,不过其意思已经被理解为半残人,意思就是中国已经在满清的统治下已经完全奴化。
“以前他们也是这样认为的,但是自汉城之战之后他们就改变了看法,现在在英国人的眼中,帝国已经不如那位统治朝鲜的支那人更有抵御露国扩张的势力,最重要的一点是他已经在波斯成功的为英国抵御了露国在中亚的扩张。”西园寺公望这段时间也因为财政的问题经常与英国驻日大使见面。从他们的话中已经意识到英国有可能要放弃日本,转而支持在英国拥有极大威望和实力的徐卫。
“那伊藤君和载人亲王真的没有可能被释放回国了吗”明治天皇一阵失神之下。有将话题转会了正题。
“如果朝鲜不顾列强的反对一意孤行,那帝国将没有任何本钱逼迫朝鲜放人,以帝国现在状况已经无法对朝鲜继续发动战争了,为今之计只能接受朝鲜提出的条件。不过我认为五千万日元并不是徐氏银行所能提供贷款的最大额度,我认为如果帝国坚持一下很有可能将贷款的额度增加到一亿日元。”西园寺公望回答道。
“一亿日圆徐氏银行不过是那个支那人部分产业,怎么会有这么多的资金”明治天皇极度怀疑西园寺公望得出的结论。
“陛下。其实微臣期初也是不相信的。但是自山本君给微臣算了一笔账之后,微臣对徐氏银行的支付能力就没有任何怀疑了。”西园寺公望解释道。
“哦,山本君,这是怎么回事”明治天皇将目光对准了山本达雄。
“回陛下,微臣自继任大藏大臣以来就一直在调查那个支那人怎会拥有一直比帝国还要强大的海军,所以就委托帝国在欧洲和美国的使节和商人暗中调查他的产业,结果越调查越是让人心惊。”山本达雄心有余悸的说道。
“难道他的财富还能比帝国的赋税还要多”明治天皇非常不满山本达雄的表现,语气中多有斥责。
“不是他的财富比帝国的赋税多,而是他一年的盈利要比帝国的赋税多得多。”山本达雄这次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连旁边听政的枢密院的顾问官也对他的危言耸听开始不满。
山本达雄并没有理会其他人的不满,反而神色如常的从放在榻榻米旁边的公文包内取出一份材料,然后对明治天皇继续说道:“陛下,这些都是我这些时日整理出来关于那个支那人的财务资料。这里面详细的记载了他旗下各分公司今年的盈利状况,其中他的徐氏银行在英国的盈利比较少,但也有一千多万英镑,而在美国,徐氏银行利用两年前的银行危机疯狂的扩张,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已经涉及到美国的能源、石油、钢铁等上百家企业,从帝国在美国税务部门的间谍汇报的其纳税数额推算。在美国的徐氏银行今年为他带来不下于两亿美元的利润,折合成英镑差不多有四千万英镑,仅以徐氏银行的财力来说,一亿日圆也不过占其盈利的两成罢了。”
“那徐卫不仅在学术上拥有极高的天赋,在商业上也是百年难遇的奇才,可惜不是日本人,否则帝国何愁不能称霸世界。”明治天皇以前只知道徐卫非常有钱,但由于信息的不流畅,他并不清楚徐卫到底有多少的财富,现在听完山本达雄的叙述,震惊之下不由的感叹道,而其对徐卫的称呼也从那个支那人变成了徐卫,日本人崇尚实力的本性可见一斑。
“纵然那徐卫善于理财,也不过只有五千万英镑的盈利,还不如帝国一年的赋税收入,山本君有点夸大其词了。”刚才指责山本达雄的那个顾问官挑中了他话中的漏洞,出言指责道,不过由于明治天皇将徐卫的称呼从那个支那人变成了徐卫,他在指责山本达雄的时候也改变了徐卫的称谓。
“村田大人不要着急,我先只说了徐氏银行的收入,这只是徐卫旗下一个公司的收入,除了徐氏银行,他还有徐氏制衣公司,徐氏制药公司,徐氏钢铁公司,徐氏石油公司,徐氏汽车公司等五家公司,同时在清国的长沙他还有一家销售遍布整个世界的制碱公司。不过由于制碱公司内部防卫实在严密,制碱厂内部自成体系,帝国的间谍无法探知其状况。至于剩余的五家公司,其当以徐氏汽车公司盈利最高,到目前为止徐氏汽车公司已经在欧美销售了近一百万辆,这是全世界所有汽车销售总额的十倍,为其带来了一亿多英镑的销售额,近三千万的利润,而剩余的四家公司今年的总利润也在七千万英镑以上,几乎是帝国财政总收入的两倍。”山本达雄一边翻着自己手中的资料,一边说道。
其实山本达雄不知道的是,徐卫所有的产业中盈利最高的既不是徐氏银行,也不是徐氏汽车公司,而是日本一直无法渗透的制碱厂。
全世界的制碱厂都受阻于铵盐的短缺,致使纯碱的价格昂贵异常,每吨要在十三英镑以上。但徐卫却凭借着合成氨的工艺将最初成本降到每吨两英镑三先令,随后经过不断的改进合成氨工艺,将成本降到每吨两英镑以下,而其售价却是每吨十英镑。
徐卫的制碱厂凭借着低于市场的价格很快从占世界总销量的百分之三十上升到百分之八十,几乎垄断了整个纯碱销售,一年的销售量可达到近千万吨,考虑到其廉价的成本,其盈利至少有七八千万英镑,是一台当之无愧的敛财机器。
“诸位,你们说帝国还有复兴的希望吗”明治天皇被山本达雄给出的数据震惊了,同时也对日本的称霸事业产生了怀疑。
“陛下不用灰心,帝国虽然现在在财政上不如徐卫,但与徐卫相比,帝国拥有广阔的疆域数千万勤劳的人民,这些都是帝国最大的财富,只要一有机会,帝国定然一飞冲天,反观徐卫却已经将他的事业发挥到了极致,正所谓物极必反,一遇到如两年前美国的银行危机,其实力定会受到极大的打击。”令明治天皇想不到的是,第一个安慰他的竟然是刚刚将他的信心打击的体无完肤的山本达雄。
“山本君,帝国的机会在哪里”明治天皇闻言,萎靡的精神好似打了鸡血一样振奋起来,随后对山本达雄问道。
“欧战帝国的机会就在蓄势待发的欧战”山本达雄斩金截铁的说道。
“欧战这与帝国有什么关系”明治天皇不解的问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九章 一切都是巧合()
“报告!”
随着赵华在餐厅门口的一声报告,餐厅内诡异的气氛瞬间被打破,井上惠子有点幽怨的瞪了赵华一眼,不过这一眼还残留着刚才很浓的秋波,不仅没有起到威慑的作用,反而差点让赵华误会。◇↓◇↓小◇↓说,
“什么事?”徐卫知道在这个时候如果是没有特别急的事情,一般不会有人来打扰他的。
“报告少爷,京都方面急电!”赵华走进来将一份电报交给了徐卫。
“据悉,维新政府正准备就福井县事件才对峙战线发动一次报复性进攻!”徐卫在心里默念了一遍点报上的内容,随后立即站起来对赵华说道:“走,去参谋部!”
鉴于现在是战争时期,执政府的参谋部每天都有人值班,随后在徐卫的命令下,所有下班的参谋都被军用汽车接回到了参谋部。
等到所有的参谋人员都到齐后,徐卫开门见山的说道:“鉴于咱们在福井县全歼了日军一个联队的兵力,日本维新政府为了挽救失去的士气正在着手组织一场很大的反击,你们怎么看。”
听到徐卫的询问,左侧最上首的一个参谋站起来说道:“报告少爷,按照惯例来说,处于防守的一方在战争中将会拥有很大的优势,但是一味地防守也让军队失去了战争的主动性,尤其是京都—名古屋这么长的战线,进攻一方肯定能够组织起优势兵力进攻防守一方。随着日本维新政府在京都—名古屋沿线兵力的不断增加,他们的这种集中攻击一点的疯狂报复肯定会为我军带来很大的损失,扬长避短只能主动出击。不过以目前的形式而言,京都—名古屋防线除了名古屋少量地区外,都是出于山地丘陵,或者河流水域的环境,咱们的坦克部队在这种地形上很难进行作战,这让我军最大的优势不能发挥。”
“我们的军工厂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的架桥工具,专业名词叫坦克架桥车,它能够架设十二到二十五米之间的桥梁。只要这种架桥工具装备到军队内,日本境内几乎所有的河流都不再是阻挡我们坦克部队进攻的障碍。不过我们现在还没有做好与日本维新政府军队决战的准备,这一次更多的是如何应对日本维新政府所要实施的疯狂报复行为。”徐卫解释道。
“少爷,我们在京都—名古屋沿线有着很长的防线。如果不知道日军真正的进攻方向,那么接下来的战争我们将会打的很被动。”那个参谋继续说道。
“咱们之前为了剿灭福井县维新政府军队而抽调了两个团的兵力,现在这两个团因为时间问题还没有拆散,我们不如就从这两个团中抽调一批精锐的士兵担任突击队,让剩余的士兵担任预备队。然后由沿线防守的各种口径火炮配合,利用夜间的时间出其不意的进攻日军阵地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收获。”徐卫右侧最上首的另一名参谋建议道。
“其他人还有别的建议吗?”徐卫听完这两个参谋人员的建议后,开始向其他人询问,当看到大家都没有异议的时候,再次说道:“好,这场战争就按着咱们商议的趁着夜色派突击队突袭日军阵地,不过具体的实施计划需要你们进行完善。”
三天后的晚上,在京都—名古屋防线,第一师师长隋勇和第二师师长徐坤一同汇集到其中的一段防线上,实施这个由参谋部详细设计的一项突袭计划。而担任突袭任务先锋的自然是第一旅旅长李虎。
夜色是掩蔽军事行动的最好遮盖,在这个军事侦察技术还远没有后世如此发达的时代,不管是攻击方还是防守方,他们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