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第5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有了速溶咖啡,德国士兵只需要寻找到热水冲泡就行了,一般情况下部队会有后勤部门专门供给热水,野战炊事车上设计有专门的热水炉,可以一次满足一个排的开水需求。
只是如果遇到战事胶着,补给线很可能会被敌军的炮火所切断,那时候别说开水,就连普通的饮水都难以保证。
有人说雪地里到处都是水,抓一把雪融化不就行了,问题是东线不光只有冬季,也有骄阳似火滴雨不落的时节,而且积雪并不是拿来就能融水饮用的,特别在战斗爆发之后,积雪上往往落了一层火药残屑和冻土,融化后水里满满一股硫磺硝石的气息,这东西谁敢随便往嘴巴里灌。
德军士兵的配给里有小瓶装的明矾净水片,用来净化饮水,但是这只是权宜之计,最安全的处理方法就是把水煮开。
步兵在战斗间隙,可以使用随身携带的小型折叠炉烧水,坦克手却没有这种条件,于是德国元首又搞出了一个小发明,一根简单的电热管,可以放进各种容器里,大名电加热器,小名“热得快”。
ps:谢谢大家的支持,继续求推荐求点击,
大家有什么有趣的想法或者问题,可以在书评区留言,
作者有空闲的话会给予回复的。
谢谢大家。(……)
第九十六章 装备(下)()
装甲车辆有发电机和电瓶,可以为电器提供电力,热得快只是最简易的加热工具。 元首还提出了电热水壶的创意,不是后世那种闪闪亮的流线型厨房小家电,而是朴素的提梁水壶形制,相当适合此时德国人的审美口味。
只是建立生产线需要时间,暂时还无法拿出成品出来,相信到时候不光是军队,就连民用市场上都会大受欢迎。
此时德国城市的管道煤气并没有完全普及,一部分旧式楼房使用的还都是燃煤炉具,不过所有建筑物都通上了电力,相比燃煤炉灶排出的难闻废气,市民们一定会喜欢这种干净快捷的烧水工具。
如果不是担心空腔磁控管技术提早外泄,徐峻甚至准备搞出微波炉来,这种加热神器实在太方便了,不过目前看来只能再等上个一两年。
美国没有像史上那样得到英国的空腔磁控管技术,而且因为英国保密工作做得好,美国人此时甚至都不知道有这种技术存在,日本科学家倒是曾经摸到了一点边,但是却在他们的内部技术争斗中被束之高阁,再也没有继续加以发展。
空腔磁控管(谐振腔磁控管)是厘米波雷达的核心部件,德国和英国目前正相互合作,准备在此基础上研发新一代的移动雷达站,以及战舰上使用的防空和火控雷达系统,目前已经完成了部分技术突破,拿出了一些优秀的成果。
当然这些项目都是最高机密,所有参与者都受到了严格的监视,英国人很清楚这种技术的巨大价值,他们已经开始对大西洋另一头的亲戚产生戒意,不会再允许自己的高端技术向对岸流失。
新研制的移动雷达车将能够跟随部队一起机动,布设开之后能够探测到一百二十公里范围内的中高空飞行物,以及五十公里范围内的在二十米高度飞行的超低空目标,这基本杜绝了敌军轰炸机低空突袭的可能。
几辆这种移动雷达站可以与德军配备的各种机动防空火炮相互配合,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防空系统,为地面部队撑起一顶坚固的保护伞。
至于相应的防空火炮,徐峻已经确定了几种设计方案,目前就只等莱茵钢铁研发出他需要的通用运载平台。现在莱茵钢铁正在对几个项目进行对比试验,目前性能最突出的就是在“芬里斯”基础上改进的履带式底盘。
就是前文里说到的那款缩水版卡尔600臼炮的底盘,莱茵金属给它装上了新型发动机,跟换了新的悬挂系统,增加了履带宽度,使其获得了更好的越野能力,空载底盘在试验跑道上一度跑出了时速五十七公里的最高成绩,定型编号为。
徐峻有兴趣把作为一款通用履带式底盘,然后在此基础上改装成各种机动火力平台。这种底盘可以轻松的载动一门完整的88毫米高射炮,目前还没有哪种德军制式火炮是它载不了的,当然列车炮除外。
徐峻需要尽可能提高德军装备的通用性,这无论是对制造还是后勤保养都有着重大的意义,徐峻的目标是做到德军任何一款自行火炮受损之后,都能在就近的维修所找到合适的更换部件。
未来德军装甲部队的防空火力将分为近中远三层配置,近程防空火力将以四联装0毫米高炮为主,中程防御则由双联装四十毫米口径高炮承担,远程就交给着名的88毫米高炮了,要知道防空才是这种火炮的本行。
至于更强大的高炮系统,比如105和18毫米高炮,只负责核心要害区域的防空工作,它们善于攻击高空目标,而野战机动防空中,遭遇的往往是中低空的高速目标,比如战斗轰炸机与对地攻击机,这些大口径高炮威力十足,却并不适合打这些乱飞的小苍蝇。
徐峻一度还想把“法夫尼尔”安装到陆战平台上,但是随后发现弹药消耗速度太快,少量部署起不到多大效果,大量部署后勤单位要造反,这东西一分钟打出去的炮弹,足够让一门厄利空咔嗒咔哒扫上个大半天的了。
不过徐峻不会放过这种优秀的设计,他已经命令克虏伯在“法夫尼尔”基础上设计一款速射机枪,使用十二点七毫米口径的机枪弹,徐峻准备把这种机枪安装在重型轮式装甲车上,相信它将会成为苏联红军士兵寒夜中的梦魇。
与此同时,德国从美国购买了m勃朗宁的生产许可证,美**火业一直不怎么景气,急需获得海外订单。面对挥舞支票的德国人,财阀们才不管你是不是独裁法西斯呢,只要价格合适,技术上又不涉及太多机密,他们什么东西都愿意往外卖。
勃朗宁m机枪在武器试验场的射击表演中,给德军将领们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大家一致要求在德军部队里大量装备这种大口径机枪,用来补充中远程的打击力量。
徐峻还准备用m机枪替换下装甲部队配备的一部分mg4机枪,这款机枪可以作为装甲部队的通用防空武器,同时也可以用来攻击敌军的步兵与轻装甲单位。
到时候无论是8桶车还是越野甲壳虫,亦或者半履带运兵车以及重型卡车,都能携带一挺m作为自卫武器。这种机枪的缺点是体积和重量过大,弹药携带量受限制,但是安装在机动车辆上之后,这些缺点就不复存在。
说到半履带车,正在开发51的改进型号,为此特地买了几辆美国的m半履带运兵车作为借鉴,最后能够搞出个什么东西,徐峻正在拭目以待。
半履带运输车带有浓重的时代特征,是特殊时期的产物,当时欧洲和美洲的道路并不像后世那么发达,乡间大部分还是土基道路,甚至东欧有不少的城镇内的道路都依然是土路,一到雨季就变的泥泞不堪,这可不是夸张,这种情况在波兰、罗马尼亚和苏联比比皆是。
半履带车适合在常规公路上行驶,同样又适宜这种乡间的原始土路,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并且还能维持相当可观的速度。所以半履带车成了当时装甲运输车辆的首选车型,并不是当时的人没有见识,只是当时的条件使然而已。
后世的全履带运兵车,是为了在大规模装甲战甚至核战争环境下,步兵能够跟随坦克部队一起突击而催生出来的装备,要求运兵车除了三防能力,还必须拥有和坦克一样的越野速率,开放式车体的半履带车缺乏在这种战争环境下的生存能力,所以很快被史所淘汰。
等到苏联解体之后,战争模式又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于是大部分欧洲国家大都抛弃了笨重、昂贵、耗油大且结构复杂的全履带运兵车,改换成更快捷灵活经济的轮式车型。
话题扯远了,回到德军的半履带车族上面,德军的后勤运输车队里,多出了好几个新成员。元首拿出了半履带卡车的改装方案,其实说开了并不复杂,就是用履带行动机构替换下原本的卡车后轮,使一辆普通的军用卡车具备了半履带车的越野能力。
接受改装的不光是德国卡车,一部分德军缴获的英法卡车也进行了类似的改装,特别是其中几款全驱型号,装上履带改装件后,全都发挥出了惊人的越野能力。
可以预见得到,这些看似简单的改装,将会大大提高德军在恶劣地形条件下的运输补给能力。
ps:谢谢大家的支持,还有不少内容没有讲到,明天会有个“续”章。
求推荐,求点击,求订阅,谢谢大家的打赏和月票。
谢谢诸位。(。。)
第九十七章 装备(续)()
♂
关于德军的雪地装备,徐峻之前准备了不少图纸和方案,结果他却发现,德军其实早就拥有不少专业的雪地装备,只不过没有装备常规陆军,全都配备给了山地部队。 。因为德军一直以来的假想敌都是法国,常规部队不需要在寒带作战,所以也不需要这些雪地作战装备。
德军此前给摩托化部队的士兵都配发了风镜,让他们遮挡阳光和尘土。德军的摩托化部队,特别是装甲部队在欧洲那种干燥的土基公路,或者在荒野里越野行进时,有时扬起的灰土简直可以用遮天蔽日来形容,远远望去就像刮起了沙尘暴一般。
德军配发的风镜有几种不同的材质,最普通的是由帆布和玻璃制成的,有褐色和绿色两种颜色可以选择。而当时的德军摩托手,装备有专用的摩托风镜,式样就算是到了二十一世纪都依然很时髦,材质采用的是当时技术已经成熟的有机玻璃,也有橙色和绿色、深灰色几种颜色可以任意选配。
至于防止雪盲症的专用雪地风镜,德军山地部队早就已经装备了,看上去像是一副普通护目镜,镜片外却罩着两片金属片,大都是铝制的,金属片上面开了几条呈放射状分布的观察缝,士兵可以透过细缝观察外界,这种设计看上去很简单,却能有效的防止雪地反光对眼睛的伤害,史上在东线德军中得到了不错的口碑。
还有一种就是常规风墨镜,采用皮革材质,配有深灰色镜片,和上面那种护目镜相比,士兵可以更容易的进行瞄准和射击。
徐峻已经向蔡司公司下达了准备增产的命令,这将是一笔数量可观的订单,仅凭蔡司公司一家是绝对吃不下的,所以徐峻准备把英国和法国以及意大利的光学生产企业,全都拉进这笔生意中来。
至于滑雪板和雪橇,来源渠道就更多了,欧洲各国都有大量的山地滑雪爱好者,陆军司令部的人正在对产品进行筛选,不过徐峻觉得他们可能已经挑花眼了,说不定最后还是要靠自己一言而决。
徐峻还拿出了一份雪地摩托的图纸,说白了就是一种摩托化雪橇,采用一台大功率摩托发动机作为动力,德军有不少大马力的摩托发动机,比如宝马和聪达普,充沛的动力将带动起一条软质履带,材质用的是复合皮革加上轻金属,强度不比橡胶履带弱。
前部采用了双滑橇设计,由一个摩托车把操控滑橇的方向,基本和后世没多大差异。宝马公司已经拿出了十辆样车,此时正在挪威雪原上进行实地试车,在雪地上跑出了时速九十五公里的惊人速度,据那位疯狂的驾驶员评述,要不是最后一段担心车辆失控,他其实可以飙得更快一些。
聪达普那边的研发进程有些滞后,他们研制的是重型版本,可以作为雪地牵引车甚至火力平台使用。
德军目前采用的班排进攻战术,很重视低级指挥官的主观能动性,在整个大作战框架下面,对班组的战术自由度一直都放的很宽。德军允许在作战开始之后,没有得到确切命令的情况下,班组长如果敏锐的发觉战机,可以主动的向敌军发起进攻。
当然在现实战场上,德军很少会由一个步兵班单独发起突击,除非是一次试探性的火力侦查行动,通常德军会召集起几个相邻班组,相互间配合着发起行动,往往会使用正面诱敌加上迂回包抄战术,攻击重要目标并占领敌军阵地。
听上去是不是与日军步兵班组所采用战术非常相似,这是因为日本人的步兵战术,其实就是从德国人那里学过去的,当然日本方面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良,以适应本国陆军的实际情况。
只是日军在经了昭和初期数次兵变之后,对基层军官的培养出现了细微的变化,开始特别强调下级军官的服从性,结果培养出了一批思维僵化的基层军官,只会教条的遵照军事教材和上级的命令行事,渐渐失去了原本推崇的战术灵活性,日军的战斗力也随之急转直下。
再回到德军这边,德国班组的武器配置,与欧洲其他陆军相比,其实并没有占据多大的优势。无论是法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等陆军部队,步兵班组间的火力的差异并不是很大。
当时各国步兵使用的步枪,如果从射程、射速、装弹量以及弹药威力等技术指标来看,德军的98k的性能只能算优良,但并没有比其他国家先进多少,相反因为德军98k使用的7。92毫米子弹,导致弹仓容量过小,后坐力也有些太强,射速属于中等但火力延续性不佳。
德军使用的mp38/40系列冲锋枪,其实性能也没有人们印象中那么出类拔萃,在同时期装备的冲锋枪里,mp38的性能也只能算中等偏上,只不过这支武器身上存在的一些缺陷,被德军初期的胜利光环所掩盖住了,直到德军遭遇到更强大的敌人之后,这些问题才终于暴露出来,但是那时候想要寻找更新替代品,却已经为时已晚。
mp系列冲锋枪的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关键就在于这支冲锋枪的射速上面,为了追求连射时的精度,这支冲锋枪被人为限制了最高射速,和其他同时代的冲锋枪相比,mp38/40在连续射击时比较容易操控,子弹分布也很均匀,这是它的优点。
问题是在战场上很多时候,冲锋枪的火力投送量比准确度更加重要,一片密集的弹雨比精准的射击,更能有效的压制住敌军的进攻。
这方面苏军、英军和美军都走在了德国人的前面,他们装备的冲锋枪都专注于一个指标,就是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向敌军泼洒出更多的弹药。
特别是史上的美国大兵,当与德军在近距离短兵相接时,第一反应就是死扣住汤姆逊的扳机不放,生死或许就只有一秒之差,那时候谁还有时间考虑瞄准,相互比拼的只有运气和信仰。
在这种近距离火并中,德国的mp38/40就很吃亏了,它的射速太慢,快速指向性又不好,结果往往德军这边只发射了几发子弹,对面却已经泼了一整个弹匣过来。
至于载弹量,实话说mp40的三十二发弹匣已经足够用了,并不需要学着俄国人改成弹鼓。
史上弹鼓除了增加武器的火力延续性,和弹匣相比并没有占据多少显着的优势,反而因为重量和体积,迫使士兵无法携带更多弹药,同时还会妨碍士兵在战场上实施一些常规的战术动作,消耗掉士兵更多的体力。
而且弹鼓结构复杂、子弹复装困难,在战地环境中也容易损坏。这些问题同样被苏军用胜利的光环掩盖住了,德军的战败成就了沙冲锋枪的威名,但是等到二战结束之后,这种武器很快就被淘汰掉了,而在苏军此后的冲锋枪设计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