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父子俩的穿越日常-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不了。
他还更看重,自己的命,亲人的命。
哪怕他可能还有下一世,再下一世呢,也不想这辈子就大义一点儿,为人类为世界而凉透了。
而且还是个试验性的。
如果说要把他切片了,一定能成,他可能会多想一会儿人,到了估摸着还是没那么伟大。
要是爸妈都寿终正寝了,他大概就无所谓了,反正有今世,也不是没来世的。
有牵挂,他还是很宝贝自己这条小命的。
所以透漏身份是不可能的,这辈子也不可能。
赵保国发现今儿出来,还不如不出来呢,除了知道外面情势外,啥事儿他也干不了,反而让自己心情抑郁了。
算了,他还是自私一点,顾着自己家人,再尽量顾一下越龙岭里的人吧。
至少万一外头全凉了,他越龙岭里头的,好歹还能留个火种?
至于自己百年后到时候再看呗,实在不行就把遗体捐出去,反正死都死了,做点儿贡献也没啥。
他当下就决定,以后外头还是少来了,看了还不够心塞的。
赵保国转身进入越龙岭,当下就挪到深山里,深山野兽特别多,而且路还很难走,所以险有人迹。
第869章()
赵保国要去的地方,是位很越龙岭山脉很往里一处山谷,说是山谷也不算准确,应该说是峡谷。
深山多险峻,可赵保国确在深里,发现一处好地方。那里由一大一小两座相较其它陡峭山峰,却较为平缓一些的山峰组成,两山交汇处的峡谷内植被丰盛,山体上随处可见交错纠缠生长的藤蔓以及生有倒刺的荆条,灌木杂草,怪石嶙峋。
而峡谷内虽也横亘怪石,丛生灌木,不过大抵是因为两侧山体会长时间遮挡住日照的缘故,峡谷里杂草灌木的生长情况,对比起山体上那样密布茂密,就显得发育不良了一些。
所以赵保国走得还是相对自如的,他最终的目的是峡谷前方的一片平原,不算大,顶多十来亩地,这平原再过去,就是片果林了,里面什么果树,都有,特别齐全。
赵保国刚发现时,还纳闷了一阵,想着会不会是以前有人在里面住,这些果子是那人给移栽的,不然种类不能这么多,还全种一块儿了。
有了第一世的经历,他还特意在附近找了找,然后什么人类生活的痕迹也没找到,才作罢。
可能是很早很早以前有人住在山里过。
里面果树种类挺多,十月份该成熟的,提前半个月就已经成熟了,不过半月前赵保国还忙着做红薯粉碎机来着,就没得空过来摘。
现在树头好些果实,都熟透了自然掉地面上,不过也不算浪费,因为这样的好地方,猴群是不会放过的,他在峡谷里走着时,远远就听猴子吱吱叫了。
他没打算驱赶,毕竟果子那么多,他只摘一点,够自家吃,再分一点给亲戚们就行了,多了的那也吃不完。
所以赵保国一点不急,反而先爬上较小的那座山峰的山体去,采摘了两斤山楂放背篓里了。
至于边上儿的野葡萄,他就摘了一串儿,拿着边走边吃,一会儿回来再摘一些就行。
到了果林里,他就开始摘果子,果树虽多,但他也没打算每样都摘,不然回去就不好解释。
所以柚子,柿子,枣子,梨子,杨桃,核桃,栗子等等或成熟了,或熟过头还挂枝头表皮已经变黄变焦黑的。
赵保国瞧着就有些犯难,都是好东西,摘哪种回去呢?
他想了一会儿,就捡了一篓栗子背走了,到了之前山体上发现的野葡萄藤那儿,再摘了几串给放栗子上面。
至于其它的过几天瞅着空再来一趟就行。
他觉得捡栗子比较划算,毕竟又能当零嘴儿,还能当主粮,它含淀粉量占据一半呢。
赵保国背着背篓,手上还拎着俩兔子,汤国容在灶棚里忙活,前段日子全靠人力做的红薯粉,半个月下来也有八百多斤了,今儿猛叔就先分了分,赵保国家四口人,一人得两斤,就是八斤。
其它村民们也是按人头分的,跟以前分粮一样,成年劳力分得的是老弱的两倍。
汤国容这会儿正跟赵四美她们一块儿,俩家合伙儿做粉条呢,当然了,做粉皮也是可以的。
还是小麦先看到赵保国,就喊:“兔子,兔子,小叔捉到兔子啦!。”然后哒哒哒的就跑过来,一手抱着他小腿儿,一只手去抓兔耳朵,还一个劲儿仰头往上瞅,就想看看背篓里是的啥。
哪哪儿也不耽搁他,忙得不得了的样子。
赵保国抖一下腿:“乖,边儿玩去。”然后松开左手,把兔子给他抱:“抱紧了啊,一会儿跑了就没得吃。”
小麦使劲儿抱着兔子,脸都红了:“不跑。”
这会儿汤国容也把手里漏勺给沈薇,然后就过来了:“哎,摘这个干嘛呀?这玩意儿酸得很。”山葡萄又不像专门种的那种,又大又甜,这玩意儿又小又酸,还带着股涩味儿,小孩子都不怎么爱吃的。
“甜着呢。”赵保国笑笑,把背篓给他妈:“我尝过了才摘的。”他拿着盆儿去打水洗脸洗手了。
汤国容把背篓放灶棚那儿,然后把里面葡萄串拿出来放好,就看到底下一篓栗子,顿时就高兴了。
赵保国进屋去换了身衣裳出来,就见他妈把葡萄洗上了,一个个晶莹还泛着水光的紫葡萄,装在盆儿里头,小麦这会儿正一手拿一个,嘴里还塞着一个,吃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兔子呢?
赵保国左右一瞧,见俩兔子都被绑了腿儿,给栓杜棚柱子上了,这会儿正拿它们那大门,蹲在那儿啃着。
他唬一跳,赶紧就过去把绳解了,然后再把兔子给抱走。
汤国容还在那儿喊他过去吃葡萄呢。
赵保国把兔子安置好,又洗了个手才过去:“妈,这兔子会啃木头,以后可别把它们栓杜棚柱上了,到时候再给啃塌了。”
“行我知道了。”汤国容一指那装了葡萄的盆儿:“你摘回来的,尝尝,这味儿是真甜。”现在这世道越变越奇怪了,这草啊树啊长得猛就不说了,这野生的果子,味儿都比得上家种的了。
赵保国就拿了一串儿在手上,摘着吃,还顺便喂他妈几颗。
当然老姑赵四美,是不能忘的。
嫂子沈薇那就算了,哪有小叔子给嫂子喂食的,这举动不合适。
他就冲小麦说:“看你妈累着呢,喂个葡萄呗?”
小麦这会儿也吃够了,又听小叔这样说,连忙就摘了几颗,小手里抓着,跑过去挨着他妈的腿,举着手:“妈妈,吃葡萄。”
沈薇就欣慰一笑:“妈不吃,小麦自己吃。”
小麦举着手,不肯放:“甜的。”他强调着。
沈薇就弯腰,低头就着儿子手上的葡萄,吃了两颗,然后再直起腰来:“行了,妈吃过了,小麦自己去吃吧。”
小麦见妈妈吃了,就高高兴兴走了,再把葡萄盆儿那儿,又摘了几颗手上拿着,然后就往外跑。
“哎,上哪儿去?”跑那么急,再摔了。
小麦头也没回:“给太爷太奶吃。”然后一溜烟儿,人就跑远了。
赵保国笑了下,继续吃葡萄。
汤国容侧脸对沈薇说:“看看小麦,多孝顺哪,以后你跟大勇,可有福气了。”
第870章 村里人()
沈薇心里美着呢,面上却说:“还小呢,能看出来什么。”
汤国容道:“都说三岁看到老,小麦七岁了吧?这性子也定了,小时候就孝顺,长大了还能差哪儿去?”
这话说得沈薇心里更舒坦,哪个当妈的,不喜欢人夸自己孩子呢。
赵四美这会儿也点头赞同:“大麦妈是挺会教育孩子的,大麦小麦,都懂事儿,也孝顺。”但凡弄着点儿好东西,就没有说自己吃独食的,全拿家里来,先孝敬了长辈。
可难得得到姑妈一句夸赞,可把沈薇给飘得,可再飘,她还记得回:“哎,可别夸,这俩小的也皮着呢,你们是光瞧着他俩听话时候,没见着犯抽的时候了,那气起人来,我都恨不能把这俩再给塞肚皮里去重新生一回。他俩儿嘛,现在瞧着还成,长大啥样就难说了,哪像颜颜还有小雅她们,这可是真孝顺。”
顿了顿又道:“昨儿颜颜回来不还拎只鸡?还专门给孝敬姑妈的。”
这就戳到赵四美心坎上,可把她高兴得不行,难得看沈薇顺眼几分:“也是,颜颜是孝顺听话的,我这辈子没什么福气,也就这闺女儿,能叫欣慰几分”
赵保国见她们要开始商业互吹子女,觉得自己在这儿有点儿尴尬,于是连忙就离开了。
然后从家里找出去好壳的小麦,装布袋里给拎到磨坊那边儿去,趁着他有空,给磨点面粉出来,到时候做面条,还是做馒头都可以。
牛角山不算大,可人多就显得热闹,赵保国一路往磨坊那边溜达,碰到不少人都跟他打招呼,他们本村的就比较热情亲切:“保国啊,这上哪儿?”眼神儿就往他手上布袋子扫了一眼。
说话的是个老叔,当然不是姓赵的,不过同一个村的人吗,这年纪上去了,底下小辈儿不是喊叔就是喊伯了,反正跟着同一辈的,一块儿叫。
赵保国就提了提袋子,笑道:“磨个面。”
老叔就顺嘴夸了他两句勤快,然后才扛着锄头走了。
至于窝沟岭的,亲戚关系基本是没有,八杆子能打着的还是他大奶奶的娘家人,碰上了就扫个招呼:“上哪儿啊?”
“去磨坊。”
“哦,那儿人还挺多,排着队呢。”
“没事儿等等就行。”
简单说两句,就各干各的去了,现在是没集体农活儿,可未雨绸缪谁还不会了。乡下人嘛,骨子里就囤粮的基因。
所以哪怕没什么活儿,也是四下里想办法,找出点儿空地来,能种点菜啊什么的,算一点儿,实在是找不着了,这山里吃的也多,往山上去呗。
至于城里人,除了姚大玮江明策两家,走得较近些,其它的基本也就照个面儿的交情而已,遇着了就点头笑一下,至于打招呼什么的,都难得。
赵保国不是个热情的人,那城里人呢,能提前得到信儿到牛角山上来的,也不会是普通人家,那优越感,自然是有的。
虽然在这儿半年来,基本上是干啥都拖着后腿儿,填饱一家人肚皮都得靠村里时不时支援一下,可他们心里还是觉得自己能耐有本事,只是牛角山没什么发挥的余地,这叫时运不济。
所以也不会赶着贴着的。
赵保国是不知道人心里想什么的,知道了无所谓,看不清自己的人,哪儿都有。
他去了磨坊那儿,人是挺多的,不过大多都是村里的大婶大娘们,男人就比较少。
磨坊里已经有三台石磨了,俩大的,一小的,小的那个是专门来磨黄豆的,大的才是来磨粮食的,一个用来磨面粉,另一个用来玉米面儿。
这会儿三个石磨都没空着,左边磨面粉那儿排得队最短,就六个大婶儿搁那儿等着前面正磨着的那人磨完,边聊边等,八卦东家长西家的短的。
右边等着磨玉米面的,人就挺多了,毕竟玉米棒子收得多,谁家粮食也这玩意儿最多的,得紧着跟别的一块儿混着吃,光吃面粉或家里囤的大米什么的,能吃多久?
总不能吃完了再接下来以后日子,就天天吃窝头玉米糊吧?
面粉还是大米,谁家也省着吃的,一般家里劳动力都不怎么动这些,这可是细粮,得留着,偶尔吃一嘴得了,其它的多半还是省着给家里老人,或底下年纪还小的孩子们吃,毕竟细粮好消化。
赵保国直接走到几个婶子后头等着了,不过离得距离稍远了些,几个聊得兴致正浓的大婶儿,冷不丁扭头时瞧见他,就冲他招手说:“这不保国吗?今儿晚上打算吃面条?怎么不是你妈过来。”
“我妈在家做粉条呢。”赵保国往前走几步,然后也没回大婶前面的问句,就接着后头说:“我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就过来磨点儿。”
说话的婶子姓什么,赵保国是不太清楚,不过他能确实还是他们村儿的人,而且这身份也不普通的,好歹是老支书的大儿媳呢。
一般喊婶什么大娘什么的,要么就着后头名字加上婶或娘的喊,要么就着她夫家那边的姓喊,至于她自己姓什么叫什么,外人真没多少人去注意这个的。
赵保国就更不上心了。
就随大流叫:“桂花婶怎么自己来磨了?这推磨可不轻巧,怎么不叫明子过来磨?”
桂花婶儿嗨了一声:“哪没喊呢?可他愣说磨坊这边儿都是老娘们儿,他一男的过来不自在,你说说这话算啥话?”
赵保国:
边上萍婶儿深有同感:“我家狗娃也这么说,叫他干点儿活吧,又不是挑大粪,愣是推三阻四的,死活不肯来,都不知道养他这么大有点啥用。”
邹海妈听着就笑:“还叫他小名儿呢?回头可别让他知道,不然得跟你闹。”
说到这个,萍婶又是一通抱怨,这打小打小养这么大了,连个小名儿不让叫了?
倒也不止她家这么一例,但凡家里有年轻人的,都不爱听人喊自己小名,毕竟乡下孩子的小名儿,那就没有能听的。
不是狗娃就是狗蛋,还有各种虫的,都大了,再被叫这样的小名儿,谁不要面子?
第871章 热情的婶子()
就是赵保国在经历这几世前,他也不爱听他爸喊小名儿的,别说二十几岁的时候,那时候想听一声都没机会,就十三四岁上初中那会儿,他就要面子得很了,反正是不许叫。
不过赵二牛打小这么喊他大,哪怕儿子这样说,他也尽量记住,有时候吧人那反应,完全下意识的,见着一声毛蛋儿就出来,当时赵保国可没少跟他置气。
不过现在就另当别论了,赵保国已经佛得很,爱叫叫呗,反正喊他小名的,都是长辈,不是他爸就是他妈,然后顶多亲爷奶,堂爷奶,姥姥姥爷那边会叫一叫。
还小时呢,像舅啊叔的会喊,等他大了些,也尽量都叫他大名的。
至于同辈,基本没人喊他小名,顶多关系要好的,偶尔会提出来打趣他一下。
赵保国如今是不怎么在意这些了。
但以前也是有过年轻气盛的时候,所以还是特别理解像孟晓辉洪明他们这年纪小年轻的心态的。
孟晓辉就是小名叫狗娃的,萍婶跟孟叔孟大叔的大儿子,已经正式工作的人了,不过这会儿工作什么的,谁也没有,他是难得运气好,刚好清明前被公司给裁员,失业了,不得回家舔舔伤口什么的。
所以这会儿才在牛角山平平安安,而不是在外面生死挣扎艰难求活。
像他弟孟晓亮就没这么好运道,大学刚要毕业了,都说毕业是失业,所以但凡心里有成算的,那实习时就会有准备,孟晓辉也是盘算过的,早早联系好了一个公司,毕业后就能给安排进去。
所以这过清明什么的,也没工作重要,就没回来,一个劲儿的在实习单位刷存在呢,好表现呢。
结果就
都不知道还活着没。
几个婶子你一通我一通的抱怨家里孩子不听话,完了说着说着又歪到孩子找对象这话题上去了。
赵保国觉得这个话题有点危险,于是偷摸就想避一避。
结果不动还好,一动,她们就注意上他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