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学霸的星辰大海-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吴斌点点头,然后用锐利的眼神盯着徐浩问“你成绩没落下吧?”

    被吴斌这一盯,徐浩汗毛都竖起来了,忙说“放心啦,我专业课分数排在全班前5的。”

    一旁的白俞蔓点点头,“他成绩的确不错,现在还能辅导我作业了呢。”

    “那就行。”吴斌点点头,表示满意。

    “嗨,你们都哈……哈,这么早啊。”这时一路小跑过来的裴佳敏一边喘气一边和众人打招呼。

    “10点还没到呢,是我们早来了,你不用这么着急的。”看了眼手机后吴斌对裴佳敏说。

    裴佳敏“我这不是看你们都聊起来了嘛,就跑过来了。”

    吴斌发现裴佳敏看到白俞蔓和徐浩在一起时,并没有什么意外,只是像平常那样打了招呼,大概是早就知道了。

    “好了,既然人到齐了,那我们就出发吧。”互相打完招呼后顾帆说。

    众人一起点头,就朝着陈芳老师家的方向走去。

    路上大家聊了许多关于大学的趣事,比如顾帆现在为了得到奖学金而在学生会做苦力,毕竟大一嘛,核心会议不需要你参加,端茶倒水都你来。

    白俞蔓和徐浩去读的都是经管,买礼物的时候说出了一套又一套的消费者效用理论,一副对微观经济学了如指掌的样子。

    看着众人谈论的起劲,看着书的吴斌也突然抬起头想要说些什么,但徐浩和顾帆立即一起堵上了他的嘴,“求您别说话,就让我们沉浸在我我们大学生活很充实成功的幻想中吧。”

    看的裴佳敏噗哧一笑,“他的大学生活大概就是泡在图书馆里吧,不用听也知道。”

    吴斌也只好耸耸肩,继续看书。

    一整天下来,吴斌他们将所有任课老师的家都拜访了一遍,最后在蔡国平的家里吃了晚饭,并和吴斌一样猛夸蔡师母的手艺。

    之后大家各回各家,约定了下次暑假也要再聚一次。

    剩余的过年时间,除了走亲戚之外,吴斌就一直在看书和写代码,以及偶尔给不秃怎么变强出几套题以及提点一些学习方法。

    2月25号,吴斌和李岩一起回到科大完成了开学注册。

    下半学期开始,吴斌成了严济慈班的人,见到了他的37位同学,其中有28个人有着属于物理强者的发际线。

    吴斌虽然没有物理强者的发际线,但这个班的同学却没人敢小觑于他,ipho冠军和免面试直接入班的事迹他们刚来就都知道了。

    等上完一个月课,吴斌差不多明白了严济慈和普通版的不同之处。

    首先严济慈班的《理论力学》课程数学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对数学基础有更高的要求,另外在《计算物理》这门课程上,严济慈班要求学a类,在普通班的时候可没这要求。

    另外严济慈的讲座特别多,吴斌才上了一个月课,已经去参加过整整三次了,而且讲座不仅是针对物理,国内外各个领域的专家都有。

    听班里几位学长说,这些讲座从社会公平问题、能源问题、环境问题道人类健康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等都有。

    【物理学院最美丽的风景是人】

    这是吴斌无意间在教室一个角落里发现的名言,且很快这句话就落实到了他的学习生活中。

    向进北,严济慈班单独开课的力学老师,每节课都要强调让同学们弄清“源”和“流”的关系,也就是说,要重视基础和根本。

    在严济慈班,叫嚣着要搞“纯物理”的不在少数,作为站在物院“歧视链”顶端的存在,学理论物理的向来瞧不起应用物理和工程物理。

    但向老师总会不厌其烦的纠正他们的错误看法。

    不过在这一点上,吴斌对于知识的“贪婪”就让向进北很欣赏,私下里经常和其他教授夸吴斌说“这孩子,不挑食啊,好养活。”

    陈福世,一位讲课非常幽默的近代物理教授。

    “不可以,这不正则!”

    “为什么要这么解呢?因为我高兴啊。”

    “杨振宁先生不需要实验就能得出新的物理规律,因为只要对称性就够了。”

    这都是他的名人名言。

    鲁郑凯,光学工程教授,和吴斌一见如故,私下开小灶教了他许多关于光学的应用性知识。

    且和吴斌有着同样的观点,光学就是星辰大海的钥匙。

    梁立伟,大三学长,精通俄文,喜欢用俄文来写理论力学的作用,虽然经常被谷助教批评,但屡教不改。

    不过这个看起来是个刺头的家伙,却和吴斌很聊的来,同时他在理论力学上的见识,也为吴斌打开了许多新的大门。

    尤其是在粒子场论这一块。

    阿菲法…祖慕热蒂,一位来自西域的助教,非常厉害的光学大神,传授了吴斌很多关于选择专业,选择课程,力量分配的选择的人生经验。

    但吴斌的选课却经常让她苦笑摇头。

    因为只要看一眼吴斌的课表,立即就能明白他的志向,那就是……

    “我全都要!”

    说起选课,这就是吴斌认为济慈班中最大的一个好处。

    【原子物理】【电动力学】【复变函数】【光学】【量子力学】等等这些原本大二,大三才开的课,他都可以选了,而且是有绿色通道的那种。

    “新任务生成。”

    当吴斌深入学习了凝聚态物理之后,了解了一种叫做“石墨烯”的材料,而就当他来图书馆找关于它的资料时,久违的系统竟然突然发声了!

    ‘卧槽,系统你是睡着了吗!?’

    激动之下,吴斌忍不住爆了粗。

    然而得到的依旧是那句熟悉的回答。

    “抱歉,此问题不在可查询范围内。”

    。

第一百八十九章 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 
———————————————

    闪亮登场

    任务内容:发表一篇关于“石墨烯”的论文。

    固定奖励:20000经验

    额外奖励:根据发表期刊影响因子而定。

    ———————————————

    ‘哇这经验值,飞跃啊。’

    对于发表论文这事,吴斌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听说过的概念。

    概念差不多就是顶级大学里真正的学神从来不拼绩点这种幼稚的东西,拼的是谁在顶级期刊发了多少论文,以及被引用量又有多少。

    反正非常有b格。

    ‘嗯还是去问问宋教授吧。’

    既然是系统的任务,对于额外奖励吴斌还是非常想要的,自然想要发在最好的期刊上。

    “你想发sci!?”宋南峰差点一口水喷在吴斌脸上。

    “教授您别激动我先订个目标嘛,目标。”见宋教授如此激动,吴斌连忙安抚几句。

    深吸一口气,宋南峰有些哭笑不得的看着吴斌,如果是别的一个连论文格式都不知道的学生来问他怎么发sci,他肯定就直接一个好高骛远甩过去了,但吴斌的话,只要他肯往一个地方钻,没准还真能行。

    于是宋南峰喝了口热茶,慢悠悠的给吴斌解释了起来。

    在宋南峰的叙述中,吴斌了解到就算是科大,大部分本科生对发论文也是一点概念都没有的,反映的算是一个发论文概念普及和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氛围问题。

    但说句实在话,大多数本科生光是基础课就上的焦头烂额了,哪来的时间研究什么发论文?

    甚至许多毕业论文也完全谈不上是什么学术论文,比如编个小算法,调制解调系统的仿真设计

    原理图搭出来,仿真图画出来,解调信号和原信号的比较分析,全篇的书写,这就算完事了。

    然而这么写出来的,完全就是说明书,根本算不上学术论文。

    “对了,忘了问你了,你想写哪个方面的论文?理论物理?”说完学术论文的基本概念,宋南峰看向吴斌。

    “不是,是关于石墨烯的。”

    听完宋南峰嘴唇又是一抖,“石墨烯!?你什么时候研究上这个了?”

    “刚研究上,只是突然听到几个学长讨论期刊的事情,就想来问问教授您的意见。”

    宋南峰挠挠头,说:“行吧,不过我最多就跟你说说关于发论文的事,石墨烯的话,你去找刘教授或者化院的林教授,他们研究这材料不少年了。”

    “好的,谢谢宋教授。”吴斌乖巧的点头。

    宋南峰:“你虽然英文不错,但在论文这边的英文写作还是和一般写其他东西有很大区别的,最起码先读个100篇以上相关的学术论文吧。nature,physibsp;revie这些期刊都多看看,然后嘛”

    宋南峰这一讲就讲到了晚饭时间,还觉得没讲清楚,于是就和吴斌一起去了食堂,继续边吃边讲。

    过程中吴斌边听边总结,首先具有新意的论文是最受欢迎的,但表达必须到位,不然逻辑不清别人看不懂也没用。

    另外还需要一位能带着你走的导师,无论是及时的点拨还是修改论文,都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当然,这里指的是良心导师,那种给你改俩句型就直接把名字挂在一作的不算。

    “吸溜吸溜。”吃下两口辣肉面,宋南峰边擦嘴边说:“调研过程中困难肯定是各种各样的,尤其是在做实验上,花了几周的时间却发现数值完全不对,很多人就会出现情绪化,比如”宋南峰说着看了眼吴斌:“算了,你肯定不会,我看你巴不得实验能多失败几次,好多做各种尝试。”

    吴斌:“教授,我也没这么抖m好不好”

    宋南峰:“谁叫你这每次离开实验室时都像跟女朋友分手似的,帮你配个音乐你都能去演琼瑶了。”

    “”

    这一点上,吴斌的确无言以对。

    得意的一笑,宋南峰接着说:“等看完一百篇相关学术论文,那就算是初步做完了调研,接着就要确定你的研究课题和方向,这方面你听你导师的也好,自己决定也好,都行。”

    吴斌一边喝汤一边点头。

    等吴斌把汤喝完,宋南峰看了眼他明光锃亮的餐盘,“吃饱了没?”

    “饱了。”

    “嗯,饱了就跟我回趟办公室,我给你看点资料,应该对你有帮助。”

    “好的!”吴斌“嗖”的一下占了起来。

    “马约拉纳费米子?”

    看着宋教授电脑上显示的学术论文,吴斌带点疑惑的念出了标题。

    “没错,这是沪海交大实验团队16年在实验室里成功捕捉到的一种神秘粒子,它可是整整困扰了物理界80十多年啊。”

    “厉害。”吴斌一边看着论文的内容一边说。

    “之所以特地带你来看这篇学术论文,是因为它写的非常巧妙,非常值得借鉴”

    说着宋南峰发现吴斌没反应,就看了他一眼,发现他的眼睛已经完全被电脑上那篇论文给吸住了。

    笑着摇摇头,宋南峰站起来将椅子让给了吴斌,自己则走到窗台边喝茶看风景。

    “太厉害了”

    一小时后,坐在电脑前的吴斌发出了一句由衷的感叹。

    “看完了?”正翻着书的宋南峰笑着问。

    “嗯。”吴斌点点头,“原来它就是量子计算机的完美选择之一吗,呼”

    早在集训营的时候吴斌就听宋南峰说过这种计算机。

    与普通计算机通过二进制方式处理数据不同,量子计算机是一种基于量子物理机理处理数据的计算机。

    它对数据的处理速度惊人,如果把量子计算机比作飞机的话,那么普通计算机只能算是自行车。使用普通计算机需要耗费巨大计算资源才能勉强处理的问题,在量子计算机看来是小菜一碟。

    一旦量子计算机真的被造出来,那么人类就将将入拓扑量子计算时代,最直接影响就是材料学,它甚至能对为何成的概念材料进行系统、精确、高效地计算,那将是革命性的进步!

    “喂喂,偏题了啊你,我是让你看论文格式。”

    看着吴斌双眼发光的样子,宋南峰就知道这小子又陷进去了。

    

第一百九十章 手撕诺贝尔奖() 
根据马约拉纳费米子的学术论文,宋南峰给吴斌提出了几条比较关键的意见。

    首先在没有弄懂和深入理解所要研究问题的物理规律之前,别急着做实验。

    很多人只用20%的时间用来思考和设计实验方案,却把80%的时间花在实验室里。

    然而就他所知道的一些资深科学家来说,都是将80%的时间用在思考和设计实验方案上,等都理顺了,再用20%的时间来做实验证明他的理论。

    “好了,就先跟你说这些吧,剩下的文章写作阶段你选的那位导师自然会教你。”

    吴斌:“刘教授吗?”

    “嗯,等你做完我说的那些预先准备再去找他就行,不过我我还是好奇啊,你怎么就突然对石墨烯感兴趣了?”

    “因为我觉得它可以改变世界吧。”

    “”

    宋南峰:“你认真的?这材料刚被发现的时候的确被吹上了天,但好多年了,依旧没有什么太好的实际应用方法,虽然这也属于正常现象就是了。”

    “大概是第六感吧。”

    “”

    宋南峰听完果断对着吴斌做了个驱赶的动作:“去去去,赶紧去研究吧你。”

    “好的,宋教授再见。”

    对于石墨烯这个材料,吴斌几乎已经可以确定它一定有着什么非凡的作用,当然,靠的肯定不是第六感,而是沉寂了将近半年的系统在自己对着材料产生兴趣时就仿佛高潮一般立即给他发了任务。

    要知道吴斌之前也了解了不少材料了,然而也没见其他哪个材料能让系统有这样的反应。

    抱着巨大的好奇心,吴斌一头扎进了图书馆。

    大概因为是新材料的关系,关于石墨烯的书籍并不多,吴斌只好上维普上去查了好一阵。

    几天下来,吴斌对于石墨烯算是有了个具体的了解,并且更加坚定的认为这种材料如果被全面开发成功,的确拥有着改变世界的能力。

    石墨烯本质上是一种由碳原子以sp²杂化轨道组成六角型呈蜂巢晶格的二维碳纳米材料。

    它是目前地球上发现的最薄强度最大导电导热性能最强的一种新型纳米材料。

    它本身只有一层原子的厚度,但强度却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强200倍。

    要理解它的来头也很简单。

    石墨相信大家都接触过,用来写字的铅笔就是用它做的。

    而这只有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就是从它上面剥离下来的,一毫米的石墨差不多就包含了300万层石墨烯。

    另外它诞生的过程,就可以说非常的具有“传奇性”

    “用胶带撕出来的超级材料。”

    没错,石墨烯就是用胶带从是石墨上粘下来的。

    当然,这只是表面上看起来的样子。

    事实上选用的石墨,粘的手法都很讲究,还有就是粘的的胶带也不是一般胶带,而是导电胶带。

    这个看似简单粗暴,实则十分高明的办法是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发现的。

    利用的原理是石墨的单层剥离性强。

    为什么说着方法高明呢,那就是其实很多科学家都想过要剥离出这层石墨烯,也用过各种高科技手段去打磨石墨。

    可结果得到最薄的石墨薄片还是有1000个碳原子的厚度,要知道超过10个碳原子厚度的石墨烯就属于次品了,1000个碳原子厚度的薄片自然可以说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