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帝国之主-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考虑到每过一天松江骑兵都在造成更大的破坏,他们必须尽快做出决定。
然而,萨拉丁决计想不到,真正的噩耗还在后面。
只是攻破、烧毁一些村镇,还不足以真正动摇阿曼的军心。千里迢迢跨海登陆而来的松江军骑兵,绝不满足于只干这么些小事。
大元河!
是清迈平原上一条重要的河流,全长超过八百里,灌溉了下流沿岸数以十万亩计的田地,更间接养活了清迈平原接近八分之一的人口。这一点,所有的阿曼人甚至不少帝国人都清楚,但却很少有人知道,大元河的水究竟是从哪来的。
若是有人探根寻源,顺着大元河一路北上,抵达清迈平原的西南隆起地段,就会发现这里是地势陡峭的万山之丛,是巴延山脉南侧的最尾端,上承水流湍急的青衣江。大量被青衣江冲刷下来的碎石泥沙,在骤然流入平坦的清迈平原和大元河后,很容易出现淤积和拥堵。
每逢上游雨水泛滥之时,大元河往往洪水成灾甚至改道。
顺化王朝的第七任皇帝,也就是那位没落皇子阮世明的爷爷,征调了大批劳力,在大元河的上游修建了著名的飞沙堰,调控水利。从此以后,清迈平原的水患大减。一直到现在,阿曼人都还沿用这个前朝的水利工程,并且每隔几年定期维护。
没错,这支深入到敌人后方的骑兵,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破坏飞沙堰。现在雨季虽然早已经过去,但今夏青衣江流域充沛的降水,还是让大元河和飞沙堰水位很高。如果没有阿曼近卫军登陆的意外拖延,勉强可以搭上一个秋汛的末班车。现在的话效果肯定会差许多,但掘开飞沙堰堤坝、放水流入大元河下游,仍旧能引发一场人为的大灾难。
少则十数万、多则几十万的百姓,会因此被牵连!
若是放上雨季的巅峰时期,这个数字可能还要翻上五倍或者十倍!
当然,掘开民用水利这种事,尽管的确可以对阿曼人造成立竿见影的打击,但过于伤天和,几乎无法拿到台面上说。甚至,就连秘密执行这件事的松江军骑兵,也仅仅只有百余骑,由一名曾经在阿曼王国生活过几年的大队长带领,为此还特意瞒过了阮世明派系的势力。
军情处和陈武都有点怀疑,就算是出于打击阿曼人的目的,这些顺化王朝的正统遗民也很可能会反对甚至阻碍这个行动。但经过反复的斟酌,陈武还是下定了决心。
原因其他,战争没有多的仁慈可以讲!
阿曼人占领天南的南峰府后,不也照样肆意强征百姓为他们拆毁南峰要塞、修建阵亡士兵坟墓么。何况,陈武起家时驱使流民进攻武安的做法,跟这个其实没有区别。如果说,当初他还只是因为不起兵就死、起兵仗着穿越前的经验还有活路的话,那一路走到坐拥三郡之后,他就已经没有了退路,只能或自愿、或被手下推动,朝那个位置发起角逐。
既然如此,为了打击这些异族人,还有什么好手软的?
飞沙堰成立的时间毕竟久了,年久失修加上上游大雨,垮塌也是正常。只要没有落下把柄,就算事后有谁猜到什么也于事无补了。
随着早就拟定好的计划开始执行,上百名特别挑选出的骑兵,在攻占那哈尔城不久后,就趁一个夜晚悄然脱离了大队。在一千多名同袍南征北讨,吸引阿曼人的所有注意时,他们已经一人双马,带着足够的粮食和必要的工具上路了。
说起来,偷偷潜入敌国掘开堤坝似乎是很容易的事,但做起来真的很难。在前线跟帝国人大战的情况下,百余名骑手本身就很容易引人瞩目。如何能够不令人起疑的抵达飞沙堰附近,直接干系到整个行动的成败。
为此,这些骑兵们不得不进行了伪装。
他们身上穿的军袍,都是阿曼王国的军袍,手中持有军情处伪造的公文。这些被选出来的骑兵,也大都是对阿曼人有些了解的。除非恰好撞上搞情报的黑衣卫,很难分辨出来。
至于行进的路线,这个倒不是问题,只要沿着大元河一路往上游前进就行,绝对不会迷路。
一路昼夜兼程,尽可能避开人多的大路。吃了难以想象的苦头后,总算抵达了飞沙堰所在的岷山。因为这座大型的水利工程是前顺化朝主持的,再加上已经有了不少年头,阿曼王国对这里关注程度不高,他们也没想过会有敌人能潜入到这里搞破坏。仅仅只有当地官府和最近的村民,各自派了一队人在这里监察水情。
轻车熟路的抓了两名当地山民,假借阿曼官军骑兵的名义,轻而易举的就从他俩嘴中问出了想要的东西。
灭口之后,骑兵们迅速行动起来,干掉了在这里巡视的村民,然后开始了掘堤。
为了能尽可能的迷惑敌人,他们还在附近留下了几样西漠中沙漠民族的饰物。那是军情处的人员,在得了陈武的命令后,好不容易从宁海郡几个喜欢收藏的大商人那里弄到的。反正在年初的时候,阿曼人因为金矿的事跟沙漠民族起了冲突,还遭到过几千人的报复。
如果乾元基没有调查飞沙堰崩溃的事,那自然最好。若是有人调查,顺着线索查到这些饰物,那也能起到一些误导的效果。至于说乾元基会不会信,远在西边荒漠深处中的人又是如何跑到清迈平原上的,那就不是松江军需要操心的了。
至于飞沙堰垮塌之后,这些骑兵们如何返回,陈武同样也给出了计划。
随着大元河的下游被洪水淹没,原路返回肯定是不行的。他们将会直接往北走,从红河谷的西北端九十度向东,最终从陆路退回南峰要塞下。那时候,南峰要塞下的阿曼大军应该早就走了。
在这个世界上,破坏永远是比建造容易百倍千倍的事。
修成这座飞沙堰的时候,顺化王朝的人耗费了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整整用了四年时间,还是借助了地势,这才完成了初期的工程,之后的扩建、维护更不用说。但想要破坏它,仅仅只需要上百名骑兵在上面稍稍挖开一个缺口。水流外泄的巨大压力,会不断冲刷、扩大这个缺口,最终让整个飞沙堰彻底垮塌!
“希望三清道尊不会怪我!”
念过几本道书的骑兵大队长看着飞沙堰内侧浩瀚的青衣江水流,默默在心里念叨了一句,命手下挖开了最后一段,然后飞一般的打马往北逃离。
伴随着隆隆声响,顷刻之后,一场本不会出现的洪灾从大元河一路冲向了下游。
这是阿曼人十五年来最大的一场水灾!
………
大元河上游突发洪水,八百里沿岸的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死伤惨重!
不仅如此,由于大元河的河道地势较高,河水朝两侧的稻田和水渠倒灌,对清迈平原今年的第二季水稻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凡在大元河流域内的,轻者减产、重则绝收,给阿曼人今年的粮食产量带来沉重的打击。
哪怕整个灾难的评估,各地的报告等等,都还没有送过来,但仅仅只是这个消息,就足以让南峰要塞外的阿曼文武官员们绝望了。
连续两次天南战争,消耗了大量的粮食和财富。眼下,很可能多达几十万百姓的赈灾、救灾,耗费的人力物力都是一个难以想象的数字。如果处理的不及时,那些南泰遗民和顺化人再在其中煽风点火、掀起民变,那阿曼王国过去十多年好不容易稳定的地盘,将会一夜间倒退回刚刚吞并顺化王朝的时候。
“该死,雨季的时候都没事,为什么秋汛都过了,大元河反而闹起了洪灾!”
萨拉丁脸色憔悴到了极点,远远看着一度登上去过、现在却似乎遥不可及的南峰要塞城头,默然了良久,终究在极度的不甘中再度做出了撤军的命令。
或许,从一开始自己图谋乾元帝国的策略就是错误的!
第355章 第二次天南大捷()
阿曼人撤军了!而且是当着松江军的面急匆匆撤的!
由于南峰要塞是单向防御,朝南的一侧也没有预留任何通道,松江军纵然想要从要塞中冲出来追击也办不到。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阿曼人焚化了战死士兵的尸体,收拾好营地,带着大量的伤兵消失在他们视线中。
算了一下时间,尽管还没收到南面的消息,但陈武却大概能猜到发生了什么。
尽管不清楚阿曼人明明在还有一定余力的情况下就匆匆撤退,但第二次天南大战松江军却再度打赢了,是毫无疑问的事实。相比于上次战争南峰要塞被攻陷,这次松江军几乎完美的将敌人挡在了防线外。哪怕有一支近卫军通过海路登陆在宁海郡,受影响的也仅仅只是双阳镇一地,跟前年半个天南被破坏相比简直不值一提!
“胜利了!”
“松江军万岁!”
确定阿曼人真的走了,幸存的士兵们无不欢呼雀跃起来。就连很多中、下级的军官,也不由得长出了一口气。
战斗打到现在,松江军虽然还有一点余力,但也已经到了十分窘迫的地步。战死士兵接近三万,伤者无数,让整体战损率超过了四分之一。若不是有三个精锐的天南军团撑着,又先后得到了两批紧急训练处的新兵补充,还占了防守的便宜,只怕也早已经崩溃了。在这些军官看来,若是阿曼人真的不惜代价再次发起猛攻,或许一周、或许半月,南峰要塞说不定就要彻底垮了。
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准确把握到整个大局的。
也知道真正知晓阿曼王国战争潜力,又对陈武布置的后手有一定了解的高级将领,才能知道阿曼人不是不想打,而是不能打、也不敢继续打了。
相比于已经成了一片欢乐海洋的军营,陈武的心情倒是镇定的多。
他虽然也高兴,但并没有手下们那么强烈,甚至背后还有一点点遗憾。上次天南大战,击败阿曼人其实是天南军团为主力,松江军只是捡了个便宜。考虑到当时松江军初创,连松江郡五府都是刚刚得手,情有可原。但这一次大战,松江军看似赢得了战争,但阿曼人其实并没败!
松江军仅仅是靠着帝国以前修建的防线,守住了阿曼人的进攻。事实上,他们的军力相比于松江军仍旧有着绝对的优势。
两次大战,两次胜利,却都有取巧和剑走偏锋之嫌,并非依靠实力堂堂正正击败强敌。
这当然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不过,就算是这样,陈武仍旧肯定赢下这一次战争的重要意义。
连续两次失败,乾元基的威望必然遭到了空前的重创。阿曼王国这些年积攒的国力,只怕也要大幅倒退。未来三五年内,只怕乾元基都不会再次发起北伐。又或者就算还会对帝国又想法,也会考虑改弦更张,放弃继续强攻南峰要塞。
这意味着,未来可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南面的强敌都不在是松江军的主要威胁哪怕它依然会牵制松江军的大量兵力。
想想看,仅仅两年不到的时间,陈武都能从原本的一两万人,一口气扩充到六大师团。若是再给他几年时间,有松江三郡在手,陈武完全可以拉起一支规模数倍于现在的部队。到那时,莫说阿曼人敢不敢再次进攻南峰要塞了,就算他老老实实缩在柯伊城堡,陈武说不定都会主动前出,南下找他们的麻烦!
畅想了一下将来,陈武的心情大好。看了看联袂前来道贺的将军们,对亲卫侍从下了命令,大宴全军将士!
虽说限于军中条令不能饮酒,但好肉好菜却是少不了的。尽管负责军需的军需官要为此愁白了头,但消息传开,整个南峰要塞的将士无不兴奋到了极点,甚至山呼起了万岁。
尽管出于一点默契和少许的迟疑,将士们都没有点明是谁,但这份军心已经昭然若揭。就连一些忠于帝国的天南军团高级军官,这种情况下也只是脸色微变,但并没有说什么。谁都知道,眼下东大陆的形势已经跟几年前截然不同了。
未来在谁那边,现在来看还真不好说呢!
………
在掘开了飞沙堰的上百名松江骑兵仓惶北上逃离,千余名骑兵主力开始缓缓后撤,准备搭乘宁海水师返程时,报喜的骑兵从南峰要塞离开,一路向各府、各郡飞奔。
真正的战果,松江军高层心里清楚即可,对普通百姓的宣传自然不必如此。没等精准的数字统计出来,松江军这边就已经开始了主动的高调宣传。歼敌十万,重伤、击溃阿曼精锐无数,迫使阿曼王国的三十万大军不得不在南峰要塞下折戟而归!
在两年前天陇城下击败了凶残的阿曼人后,这一次松江军在陈武的指挥下再度取得了空前大胜!
消息传开,天南郡沸腾了。稍后,松江军和宁海郡也陷入了一片欢腾。
虽说《松江官报》期期都有报道,对安稳人心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但有脑子的士绅们也不是傻瓜,如果松江军真的接连取得那么大胜利,看不到希望的阿曼人为什么还不撤离、战斗一直打了半年还没结束?但现在,心里或多或少抱有疑问的他们,终于可以彻底放心了。
也是在这个消息传回三郡的那一刻,陈武和松江军的统治彻底在这块大地上稳固了下来。
最先得到消息的侯方白,更是第一时间出了《松江官报》的增刊,大肆报道、庆祝松江军的胜利,并对灰溜溜撤退的阿曼大军和萨拉丁大加嘲讽。挟这股大盛之威,《松江官报》的销量暴涨了两千份,达到了创刊以来的巅峰总销量多达了破纪录的17000份!
光靠松江三郡,已经有点消化不了这么多报纸了。事实上,这个数十倍于《风月谈》的销量,其中至少有一成随着名声传开,借助各商队的力量销往了松江军的地盘之外。
原山郡、东海郡,是最先接受《松江官报》的主要地盘。
紧接着,由于跟松江军的暗中交易,大皇子和宋家、太平郡的林家也注意到了这份报纸。再之后,帝国的军情局将《松江官报》带到了帝都中枢,让这份开创性的报纸首次进入了文武百官的视野。
以乾元基的眼光,自然第一时间看出了这份报纸的能量,不由大加赞叹。不仅命令中枢创办属于帝国的报纸,还命令纪俊臣务必要将每期《松江官报》第一时间发来。托这个福,第二次天南大战的结果,伴随着新发行的《松江官报》增刊,第一时间送到了乾元基的案头。
在这之前,军情局其实已经收到了阿曼王国战败的消息,但具体情况如何,由于松江军的封锁还无从得知。侯方白的这份增刊,尽管内容多有不实,仍旧有很大的价值,反倒成了帝国中州了解松江三郡情况的第一手材料。
“毙敌十万,呵呵!”
乾元基的脸色有些复杂,既有着欣慰和兴奋,也有着深深的忧虑和忌惮。
前者很好理解,阿曼王国本来是帝国的忠实藩国,靠抱帝国大腿起家的,现在反过来进攻帝国,一度成为东南的大患。对这样的背叛者,乾元基当然极为痛恨。陈武能够狠狠给他们颜色,间接算是帮乾元基出了这口恶气。
至于忧虑和忌惮就更不用说了,依靠三郡的地盘就击败了阿曼人的进攻!
他对阿曼王国的了解或许不如陈武这个穿越者,但也绝对是整个乾元帝国中数得上的。很清楚这次战争之后,阿曼王国短时间内不会再有第三次北上的能力和欲望。这意味着,陈武短时间内失去了掣肘,可以肆意妄为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