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学霸的黑科技系统-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轰动的反响,远远比陆舟的论文最初刊登在《jas》上时要强烈的多。
与数学中的千禧难题一样,化学界同样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难题。
只不过这些问题不像数学猜想那样可以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概括,甚至连“谁更重要”这一问题在各大学派中都存在争议。
不过,即便争议存在,在有些地方国际理论化学界还是达成了共识的。
比如作为21世纪化学的四大难题之首,如何建立精确有效而又普遍适用的化学反应的含时多体量子理论和统计理论,便是其中之一。
这念起来似乎有些拗口,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便是,如何准确地计算化学反应的速率?如何确定化学反应的途径?如何确定需要用到的催化剂?
以及,如何站在理论的高度,回答所有诸如此类的问题。
电化学结构界面的理论模型,对应的则是该命题中的某一类问题。
做个不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这个理论模型的建立,对于“化学界四大世纪难题”的意义,大概就相当于哈代…李特尔伍德定理之于黎曼猜想。
“哈代…李特尔伍德定理”确定了“黎曼函数在一定区间内的非平凡零点数目不小于kt”,而“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确定了“某一类化学反应的微观化学反应理理论”。
就在陆舟的报告会结束之后,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科学促进学会就“电化学结构界面的理论模型”成立的跨学科课题小组,宣布了对该理论的支持立场。
比较有意思的是,就在马普所表明立场之后,此前曾在《自然》上发表科学评论,对该理论持乐观立场的马丁·卡普拉斯教授,几乎是紧随其后地在化学界顶刊《jas》上刊登了一篇论文。
在论文中,卡普拉斯教授引用了陆舟在《jas》上此前发表的论文,从理论的角度对多晶金属电极的零电荷电位给出了一个明确的解释。
在此之前,这被看作是电化学、理论化学领域的一个经典难题。
虽然“多晶金属电极的零电荷电位”的存在性是毋庸置疑的,但关于其形成机理以及微观条件下的化学实质却一直没有一个定论。
然而在“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的框架下,解决这一问题似乎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至少,比起从“第一原理计算”的角度出发去研究这个问题要容易的多。
很显然,这位诺奖大佬早在两个月前就已经看准这个理论最终可以成功,所以早早地便在它身上“下了注”。所以这篇论文,才会能如此及时的发出来。
现在看来,他显然是赌对了。
对这个崭新的理论产生兴趣的,不仅仅是马丁·卡普拉斯。
随着报告会的结束,越来越多的理论化学界同行,乃至应用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对这套理论都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相比起计算结果与现实存在较大出入的“kohn…sham方法”以及“密度泛函理论”而言,这个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简直就是为研究材料表面的电化学性质量身定做的,对于高分子领域的研究有着很强的指导性。
尤其是对于计算化学、计算材料学的博士来说,这个新的理论的出现,对他们而言无疑是一个福音。
至少,他们的老板,现在又多了一个把他们留在研究团队里的理由。
就在外界猜测着陆舟会不会因为这个理论而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时候,德国化学学会已经在不声不响中做出了决定。
为了表彰这一理论模型对化学的杰出的贡献,德国化学学会经讨论之后决定,授予这一理论的开创者,一枚意义非凡的奖章……
第359章 霍夫曼奖章()
报告会结束的第二周,地点同样是洪堡大学的礼堂。
穿着正装,打着领带,站在同样的讲台上,陆舟缓缓调整着自己的呼吸,胸中澎湃激荡的心情依然不能自已。
准确的来说,此刻应该叫颁奖台。
在他背后幕布上,罗列着他在化学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
走到了台前,身为德国化学学会会长的克劳斯·米伦教授,用沉稳的声音,宣读着颁奖致辞。
“……从改性pds薄膜到空心碳球对多硫化合物扩散抑制作用研究、从并不完美的hs…1材料到完全解决锂硫电池技术瓶颈的hs…2材料、以及如今的电化学界面结构理论模型。”
“他通过自己的学识,为我们的世界,我们的文明,做了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很少有学者,能够在这个年龄做出如此重大的成果,即便是追溯历史,我能数出的名字也不超过十个。”
“现在电化学界面结构的理论模型已经完成,在它的帮助下我们将能取得更大进步和成果。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并不久远的未来,它将成为我们的理论中,不可缺少的一块基石。”
停顿了片刻,克劳斯·米伦教授提高了音量,用抑扬顿挫地声音,宣布了德国化学学会的决定。
“经过德国化学学会讨论,我们决定授予陆舟教授霍夫曼勋章,以感谢他为理论化学界做出的贡献。”
“此刻,让我们,为他献上掌声。”
米伦教授话音落下,会场内掌声雷动。
坐在台下,埃特尔教授笑着拍着手,对台上的陆舟竖了个拇指。
坐在他旁边的法尔廷斯则是一脸兴趣缺缺,坐在一群无聊的人中间,让这位老人甚至忍不住打了个哈切。
不过,当掌声响起的时候,这位傲慢的日耳曼老头,还是象征性地拍了拍手。
布尔巴基学派奉行对其它学科的光荣孤立。但即便抛开那个理论模型中关于其他学科的部分,那严谨的论证过程中,依旧存在着可圈可点的数学美感。
掌声仅仅是献给这一部分而已。
法尔廷斯勉强承认,这一部分在他这里是过关的。
与此同时,颁奖台上。
将奖章和证书交予了陆舟的手中,头发花白的老人笑着伸出了右手。
“恭喜你,陆舟教授。”
霍夫曼奖章,于1902年由德国化学学会设立,规定只要在化学领域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学者,无论国籍都可以获得这一奖章。该奖章不定期颁发,奖品为一本证书,和一枚金质奖章。
至于奖金,并不多,只有1万欧元,然礼轻情意重。
陆舟是该奖项设立以来,首个获得该荣誉的华人学者,也是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那个。
因为这两层意义的存在,这份荣誉背后的意义,更显得非凡了许多。
怀中捧着奖章与证书,陆舟与米伦教授握了握,郑重地致以了谢意。
“谢谢。”
米伦教授笑了笑,用风趣的口吻说道。
“不客气,这是属于你的荣誉。”
在沸腾的掌声中,颁奖仪式走向了尾声。
不过,作为庆祝的一部分,德国化学学会对陆舟的祝贺并没有结束。
按照学术界历来颁奖的惯例,颁奖之后便是舞会。
晚上,在距离洪堡大学不远的威斯汀博林大酒店,德国化学学会为他安排了一场庆祝性质的宴会,学会的会员基本上都受到了邀请。
除了庆祝新一位霍夫曼奖章得主的诞生之外,这场宴会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给平时社交圈子比较封闭的同行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场所。
不过身为霍夫曼奖章的得主,陆舟无疑是宴会中的明星。
不少人在到场之后,多少都会端着香槟走到他的面前,向他送上祝贺。
“……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我曾去过那里很多次。我去过最多的是沪上交大,那里的图书馆令我印象深刻,在闭馆之前永远都是座无虚席。在我看来,一个热爱书籍和知识的民族是值得尊敬的。”站在陆舟面前,先前在颁奖台上向陆舟颁发奖章的米伦教授,正用友好的语气和他闲聊着。
一名杰出的学者通常会有许多身份,在身为德国化学学会会长的同时,米伦教授同时也是德国科学院的院长,马普学会高分子研究所的所长,以及沪上交大的荣誉教授。
不管是不是社交辞令,至少他的语气是真诚的。
陆舟微笑着说道:“很高兴您能喜欢我的故乡,有机会的话,我可以带你去金陵大学看看。那里是我的母校,我敢打赌,那里是个更美丽的地方。”
“哈哈,请务必带我去看看,”米伦教授感兴趣地抬起了眉毛,笑着说道,“能培养出你这样出色的学者,一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抬起了手中的高脚杯,陆舟和米伦教授碰了下杯,也笑了笑:“一定。”
虽然他不确定米伦教授是否能从金大的教育模式中得到什么灵感,但对于他的母校而言,能与国外顶尖大学交流经验,相互学习,总归是一件好事儿。
身为一名帅气的学长,他总得为自己的学弟学妹们做些什么。
……
在宴会上被灌了不少酒,纵使陆舟自诩酒量还行,也有些扛不住了。
在门口上了计程车,陆舟回到伯尼茨酒店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去浴室冲了个热水澡。
冲掉了一身的酒气,虽然没有完全驱散醉意,但感觉上也舒服了不少。
将衣服随手扔进了装换洗衣物的框子里,陆舟便躺在了床上,面对着空荡荡的房间,把玩着手中那枚金色奖章。
忽然间觉得有些寂寞,他便打开了手机中的小程序,轻声感慨了句。
“小艾啊,你的主人我现在有点头晕,马上就打算睡了。但这睡之前,我总感觉是不是忘了些什么事儿,要不你替我想想?”
小艾没有立刻回复,大概是在思考。
过了好一会儿,手机屏幕上弹出了一行字。
小艾:【主人,我想到了,你还忘了和你的粉丝们分享喜悦!????????】
陆舟:……?
咦?
好像……
还真忘了这事儿。
想到这里,脸上带着几分醉意的陆舟,顿时不好意思笑了笑。
这……
多不好意思。
霍夫曼奖章在学术界之外的知名度虽然比不上克拉福德奖,也比不上德国化学学会与美国化学学会联合颁发的齐格勒奖,但在化学界的地位却是一点也不低。
毕竟,这个奖不是每年都发。
考虑到“物以稀为贵”,这枚奖章在学术界的影响力,甚至比起亚当斯化学奖还稍强一点。
这么一想的话,不和自己的粉丝们分享这份喜悦,确实有些说不过去了。
对着霍夫曼奖章和证书拍了张照,陆舟随手编辑了一条围脖。
正好发了一万欧元的奖金,上次抽了十个华威,这次就抽十个苹果好了。
点击了发送之后,陆舟便将手机扔在了床头柜上,打了个哈欠,翻身睡去。
第360章 这届学生不行!()
【666!】
【陆神牛逼!】
【原本我以为等我考上了大学,就能摸到陆神的奖杯,结果没想到现在连他的奖杯是什么都快看不懂了(泪目)(泪目)】
【看得懂也没用,大神搞科研和普通人搞科研完全不是一个画风……】
【正在熬夜看外文文献的我,汪的一声就哭了出来(泪目)(泪目)】
【这个人我认识,以前我和他在一家硅胶模特厂上班。我们的工作很简单,我负责装头,他负责装b。后来他走了,因为他装的太快,全厂的b都被他一个人装完了!】
【小哥哥,我想……(害羞)】
【关于你大胆的想法,我有一个不成熟的建议。(狗头)】
【……】
不到一晚上的功夫,消息提醒便刷到了99+。
评论区的评论就像是韭菜一样,涨势喜人。
坐在酒店的餐厅里,陆舟一边吃着早餐,一边刷着手机,看着粉丝们送给他的“祝福”,只觉得早餐变得更加的美味了。
就在这时,一个电话忽然打到了他的手机上。
按下了接通键,陆舟刚刚将手机挪到耳边,许校长的声音便从电话那头传来过来。
“怎么样,诺贝尔奖有希望吗?”
听到这句话,原本还有些膨胀的陆舟,顿时差点被呛到。
“这个……我哪知道?”
哪怕是爱因斯坦,也不是在解释了光电效应之后立刻就获得了诺贝尔奖。
越是新颖的理论越是需要时间去检验它的重要性与价值,毕竟不是所有东西都像引力波和希格斯玻色子那样“看起来”一目了然。
意识到自己似乎问了句废话,许校长也不是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这个……化学方面的东西我不是很懂,但化院的教授们对你的理论模型的评价都很高。说是你的理论奠定了计算化学方法研究电化学界面理化性质的基础,几个院士都一致认为,对于你的研究成果来说,一个诺贝尔奖并不夸张。”
这尼玛还叫不夸张?
陆舟低调地说道:“……这个说法太乐观了。”
“哈哈,不管乐观不乐观,恭喜你拿下霍夫曼奖章!”许校长哈哈笑了笑,停顿了片刻之后,换上了认真的语气说道,“另外,我有一件事情想要咨询下你,关于计算化学这个方向,你怎么看?”
陆舟微微愣了下,对许校长的问题思考了几秒钟,然后才开口说道。
“我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从效率上讲能节省工作量,从成本上来讲能节省资源。而且得益于计算机技术的突破,很多原本受限运算力而无法进一步发展的理论,现在都具备了现实的意义,我觉得未来的化学会向现在的物理一样,从一门纯粹的实验学科,变成以实验、形式理论、计算为支柱的学科。”
事实上这并不完全是陆舟的观点,在98年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奖公告中,便表达了对计算化学未来前景的美好期望。
只不过,理想和现实往往存在一定的距离,直到目前为止,计算方法在化学领域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但陆舟觉得,这一天总会到的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听完了陆舟的话后,许校长脸上浮现了笑容。
“我也是这么想的。”
他是搞计算机出生,而且是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对金大的计算机科学建设一直高度重视。
现在国际理论化学界的普遍观点已经认可了陆舟的理论模型,国内争议的声音也渐渐尘埃落定。尤其是hs…2材料的成功照亮了计算材料的广阔前途,这也让他萌生了大力发展计算化学的想法。
事实上,金陵大学是有一个理论与计算化学研究所的,主要做理论化学方向的研究。只是这个研究所受到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尤其是缺乏最关键的设备。
停顿了片刻,许校长继续说道:“我们打算在金陵大学新校区附近,建一座专门做计算化学方向的超算中心,你觉得怎么样?”
陆舟微微愣了下。
“我觉得没问题……”
可是没问题归没问题,金大的科研经费里面,拿得出这么多钱吗?
哪怕不是以行业“tp10”为标准来要求自己,建一座超算中心的花费也绝对不是一笔小数字。
在听到陆舟肯定的答复之后,许校长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紧接着立刻说道:“那能不能,麻烦您帮我们写一封信?”
陆舟:“写信?”
许校长:“对,就是在信里简单的谈谈,计算化学的应用前景……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