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贵女穿书守则-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许是有什么事,”温氏道:“让他进来吧!”

    说完了,才发现夏初还在。她想了想,却没有让夏初特意回避,而是对她道:“丫头,早年你也是见过騰儿的,不知你还记得么?”

    夏初点点头:“记得。”

    她若真是个小女孩,忘了也就忘了,可偏偏她不是。

    那个剑眉星目的少年,即便受了惊吓也晓得护着弟弟,见之便难忘。

    “见过母亲、姑母。”顾騰走了进来,见屋里多出一个女孩儿来,有些惊讶,但还是先向长辈行礼问候。

    许是到了年纪,他的嗓音有些喑哑,如同公鸭嗓子一般,不复从前的清越,不是很好听。

    甚至有些难听。

    “这是夏家的三妹妹,你们从前见过一面的。”温氏出言提点到。

    顾騰顿时恍然大悟,惊马那会他已经大了,许多事情都还记得。在夏家的马车上隐约见过她半个身影,后来在家里又看了一眼,倒也还记得她早先的样子。

    ……同那时不太一样了。

    一头黄毛已长成了如瀑黑发,干瘦的小脸也白胖起来,整个人都长高了许多,看着娉娉婷婷很是婀娜,已有几分少女风姿……顾騰脸上一热,连忙挪开目光,落在她脚上的玄青色绣花鞋上,弯腰作揖道:“夏三妹妹好。”

    夏初稍稍让开身子,只受了他半礼,又福身还礼道:“见过世子。”

    “騰儿,你来寻我,可是有事?”

    顾騰道:“是父亲让儿子来请母亲,二皇子仪仗已到后街,请母亲去前面主持。”

    温氏一惊,忙道:“我知道了,这就去。”

    夏初若有所思。

    大晋朝皇子不得结交朝中臣子,而如今二皇子领了皇子仪仗大张旗鼓而至,向来该是今上的意思,代为祭奠。

    她听洛子谦提起过,顾老将军乃是一朝老臣,和今上十分亲厚,当年顾老将军为了儿子的前程致仕,当今尤为不舍,屡次挽留,到底还是准了,却还时常招他进宫伴驾。

    如今老臣先去,今上身子不好,让皇子代为拜祭也是有的。

    顾家圣眷正隆啊!

    “妹妹同我一道走吧!”温氏道,又看了眼夏初,转而看向自家儿子,沉吟了半晌,道:“騰儿,你顺道送你夏家妹妹去祖母房里,夏老夫人在那边,顺便告诉你祖母一声,知道了么?”

    “是,母亲。”

    夏初便与两人道了别,跟着顾騰往顾老夫人屋里去。

    顾氏使人抱了儿子,送到丈夫身边去,自己则和温氏去往灵堂。两人倒也不赶,后街离将军府还有一段距离,左右香案都是早就预备好的,慢慢走过去也来得及。

    “大嫂,您……是不是看中了夏三小姐?”顾氏犹豫了好一会,才将这话问出了口。

    派人给母亲传递消息,也不是非得让世子去不可,却还让他‘顺便’送夏初。

    到底哪个是顺便,明眼人一看也就明白了。

    “你倒是眼明心亮,”温氏并未否认,反而问道:“你看她如何?”

    “小小年纪进退有度,生的不错,性子也好。”顾氏肯定的点点头,但又有些犹豫:“只是她父亲……毕竟只是庶子。”

    他们这样的人家结亲,早已不往上挑人了。世家贵女并不是那么好娶的,杨氏当初会嫁给定国将军,还是今上做的媒。

    夏家的门第如何且不论,单就出身而言,一般的人家还真看不上他们家的。

    夏家祖上于宋家有恩,两家关系一向不错,顾氏对夏家人倒还算了解。

    整个夏家,出息的唯有一个夏彦,却是个孤臣,并无人脉。而夏庆,而立之年才点了江阴县丞,不过是个微末小官,要熬到什么时候才能出头?

    老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夏初的母亲出身乡绅富户,又能教她什么?那位夏老夫人倒是一向有口皆碑……但她年事已高,恐怕并没有精力管教孙女儿了。

    如今瞧着好,以后却未必。

    若是夏彦嫡女也就罢了,吴家的家教还是不错的,看吴氏管着夏家中馈,一年强似一年便知道,掌家很有一套。可吴氏的女儿已经嫁进了尚书府,还是次子媳妇。

    他们家挑儿媳妇,还是世子妃,再怎么也轮不到夏家庶子的女儿吧?若是为她哥哥那两个庶子选的,倒也还罢了……

    只是看大嫂的样子,分明就是瞧中了她做世子妃的!

    那个小女孩……真的担得起世子妃的责任吗?

    “咱们家隆恩太甚,再不能与高门大户联姻了。”温氏看了顾氏一眼,淡淡的道:“你哥哥的意思,世子妃身份低些不打紧。倒也不是非她不可,现如今也只是我一个想头。咱们还得守孝三年,到那时她也才十二……”

    正是好说亲的时候。

    只是,那时顾騰起码十五六岁了!若是真定了这孩子,怕还要再等上两三年,等她及笄后才能成亲,彼时顾騰可就小二十了!

    顾氏蹙了蹙眉头,见自家嫂子并无多说之意,便也不出声了。

    终究这件事还没定下,她一个出嫁女,说多了也不好。

    那厢夏初却并没有想到温氏竟是将她当成了儿媳妇的人选,虽说她也觉得温氏对她的态度好的有些太过,却始终没往这上头想过。

    自古两家共结秦晋,都讲究一个门当户对。虽有高门嫁女低门娶妇之说,但真正疼孩子的人家,并不会这样做。古语有云:齐大非偶,难成鸳盟,绝非良配。

    顾騰走在前面带路,夏初跟在他身后一步远,他的步子迈得并不快,像是怕她跟不上似的,刻意放慢了,时不时的跟她搭两句话,免得冷落了她。

    这个少年,倒是好性子。

    温氏的院子离顾老夫人那里并不远,没一会就到了。

    顾騰果然‘送’了夏初进屋,顺便将二皇子仪仗将至的事情告诉了顾老夫人。

    “快扶我起来,给我更衣。”原本卧在床上的顾老夫人顿时挣扎着要起身,二皇子亲临,她虽有一品诰命,却也不好托大。

    夏初趁乱站到了洛子谦身边,倒是没想到夏挽秋竟也在这里,此刻正盯着顾騰看。

    ……那目光,直白的叫人汗颜。

    幸好顾騰与顾老夫人也顾不上她们祖孙三人,并未发现夏挽秋无礼的举动。

    “祖母莫急,还没到。”顾騰忙劝了一声,只是顾老夫人却并不听他的,只得无奈道:“孙儿到外头等您。”

    “等我做什么?”顾老夫人气喘吁吁的一摆手:“你是世子,去跟着你爹就是!”

    “是,孙儿告退。”

    顾騰出了屋子,洛子谦也跟着辞了出来,领着两个孙女离了顾老夫人的院子,往灵堂那边女宾客们所在的堂屋而去。

    “挽秋,你方才失礼了。”洛子谦见周围并无外人,低头看了夏挽秋一眼,说道。

    她一怔,面上有些不解。

    她明明一直老老实实的什么都没干啊!

    见她根本不明白,洛子谦忍不住有些胸闷。也不知是她到底从哪里来的天外来客,全无规矩体统,哪有女儿家直勾勾的盯着男人看的?

    且她仿佛还十分的不以为意,半点都不觉得害臊!

    只是到底是别人家,也不好现在给她说这些。

    夏挽秋莫名其妙的看看祖母,又看看夏初,见她低着头只是安生走路,仿佛什么也没听到一般,越发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她到底是怎么失礼了?

    对了,二皇子!

    夏挽秋突然就精神了起来,这位可是中的男主,日后要登基做皇帝的主儿!

    她忽然想到自己来找祖母的原因,一是那边人太多,热的慌,二来又见到了女主——吴卿芸也来了——她如今不很待见女主,便跟吴氏说自己有些累,想避开了去。

    吴氏便让人领了了她去找祖母。

    莫非,这就是女主和男主的第一次见面?

    实在是之前的剧情早就记不清了,她根本就忘了里吴卿芸是怎么搭上二皇子的,否则如今也不必这样绞尽脑汁。

    她心里好奇的紧,着实很想亲眼看看这位男主大人到底生得怎么个俊秀好看的模样,会不会比方才见到的定国将军世子更隽逸?

    刚刚那个少年,可真真是俊朗。

    不过,夏挽秋到底还是失望了。

    皇子仪仗到了将军府,宾客们早就先一步避开了,只留了顾家一家人迎驾。因着二皇子乃是代表今上来祭拜顾老将军的,还特意预备了香案,请他上了一炷香。

    倒是见了二皇子妃一面。

    夏挽秋打量着这个短命的二皇子妃,她如今不过二十多岁,面如银月,眉目端庄,看着气色极好,完全没有过两年就会因病故去的丝毫迹象!

    可是作者还是把她给写死了啊……一句病死就了结了她的一生。

    看着眼前格外鲜活而真实的美丽女子,夏挽秋着实没有办法将她和中只出现过一两次名字的女人联系在一起。

    她想到如今已经嫁入了柳家的夏雪,心中不由一动。

    姐夫都没死……会不会,这一次二皇子妃也不会死了?

    若真是这样,她就不必怕那个吴卿芸了!说到底,男主才是女主最大的金手指!没有了男主这个未来的皇帝,报复夏家这件事,靠着她自己一个女流之辈,恐怕是做不到的!

    二皇子与二皇子妃只是在将军府略坐了坐便离开了。

    期间夏挽秋一直盯着吴卿芸的方向,见她并没有出过门,也不曾和二皇子妃说过话,不禁松了口气。。

100 忧患初现夏庆升官() 
二皇子和二皇子妃离开定国将军府后,前来悼信的宾客也陆陆续续告辞离开了。

    满堂宾客,又有多少真正为了顾老将军而来呢?

    这可不好说。

    不是自己的亲人,就算伤心也有限。

    夏家人是跟着其他人在中途离开的——留到最后的几乎都是将军府的亲近之人——温氏还特意将女眷们送到了二门外,直到与等在外院的夏老爷子他们会和,这才留步。

    只是短短一段步行的路程,洛子谦就敏锐的察觉了温氏对待夏初过于温和又带着几分审视的态度,并不是戒备,反到像是格外的关注。

    她的目光落在了陪着定国将军顾耀一起陪着夏老爷子等她们出来的顾騰身上,微微一凝。

    ……不会吧?

    洛子谦下意识低头看了一眼夏初,却见她神情有些淡淡,似乎和平常不大一样。她至始至终一眼都没有将目光放在那隽秀的少年身上过,或者说,根本没有注意到身旁的人。

    有点奇怪啊,她这副样子,别人瞧不出来什么异样,她却分明感受到了少女的魂不守舍。

    夏府来接人的马车只有两辆,女眷这边人多,就显得拥挤。上了马车之后,因为吴氏和小吴氏,以及夏挽秋都在,因此洛子谦并没有问夏初什么。

    众人的兴致都不高。

    大热天的出门做客,虽然屋里有冰盆,身上却还是出了汗,****的里衣黏腻的很,贴在身上一点都不舒服。而此刻五六个人挤在半封闭的马车里头,更是闷得不行。

    男丁们坐的那一辆停在了家门口,而她们这边却直入了内院才停下。

    “都散了吧,晚膳就在自己屋里用,晚上你们也不用过来请安了,好好歇歇,避一避暑气。”洛子谦直接在院门口打发了众人散了,连原本准备再敲打一番夏挽秋都顾不上了。

    “是,母亲。”吴氏忙道。

    小吴氏和夏挽秋也跟着道:“是,祖母。”

    点点头,洛子谦便领着夏初回了慈和堂,各自洗漱过后,又坐到了一起。

    一时之间,却有些相顾无言。

    到底还是夏初先开了口,结束了这难言的沉默:“平安她……过的好吗?”

    平安。

    这两个字用得地方极为广泛,每年写的门联中有泰班都是诸如‘家宅平安’之类的语句。

    可洛子谦知道,她口中的平安,是一个名字。

    而作为名字,又是她们两人都熟悉的人,那就只有一个。

    洛子谦微怔。

    两人‘认亲’之后,明了了对方是谁,以及如今尴尬的身份之后,却十分有默契的,从未提起过上辈子的事情。

    那些人那些事,哪怕多么刻骨铭心,也终究都是过往前尘,不值一提。

    夏初定然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所以她也从来没问过,她死后发生了什么。

    人死如灯灭。

    但如果说那个世上,有令她牵挂的人的话,她洛子谦最多只能排第二。

    第一就是平安。

    平安是皇后的女儿,虽然不是她生得,但甫一落地就抱养到了她的身边,还记到了她的名下,跟亲生的也不差什么。

    皇后从没问过他为什么这么做。

    但洛子谦却是知道的,皇帝是想补偿。

    她做了一辈子皇后,却一生连个孩子的影子都没见过——并非是她不能生,而是皇帝不敢让她生。梁国公的后人,名望太高,可以做皇后,却不能做下一任皇帝的生母。

    而夏初之所以后来身子败坏的那么快,却不是太医所说不知名的罕见疾病,而是因为皇帝让人给她下了致人虚弱的药——他要她死在自己前头。

    他连名义上的太后都不想让她做。

    洛家的内功心法纵然再好用,也敌不过有人故意要败坏她的身子。

    可皇后一辈子都是那般温良恭顺,从未做错过一件事,行差过一步路,皇帝心中自然有愧。最后她身子越来越差的那几年,便给了个孩子给她聊以慰藉。

    皇后殁前,便将取了小名叫平安的宫里唯一的嫡公主交给她代为教养。

    那一年,平安才八岁。

    有时候洛子谦会觉得,皇后其实是知道的吧?

    她的身体为什么会坏的那样快,为什么会那么快就走到了尽头。

    至少,平安抱过去的时候,她必然是清楚的。

    “……她很好。”洛子谦整理了一下措辞:“她及笄的时候,是我亲自给她戴的凤冠。后来我做主给她定了我娘家的侄子……十八岁成的亲,陛……咳,封号安平。”

    嫁进了大将军府啊……

    夏初眸中闪过一丝安心,轻声道:“那就好。”

    便没有再多问。

    洛子谦的眸中闪过一丝惊异。

    她竟然就这么相信她娘家么?

    难道是因为……她当初跟她说了太多大将军府中事情的缘故?

    不过平安那孩子的确过得还不错,她一直很相信自己,对她的娘家也抱有好感,甚至成亲的时候,拒绝了皇帝赐下的公主府,直接带着嬷嬷和宫女和丰厚的嫁妆嫁进了洛家。

    数年之后,洛家早早分家,小夫妻俩也有了独立的宅院。

    虽说驸马不得参政,但皇帝异常疼爱这个女儿,像是要将亏欠皇后的都要补偿给平安一般,特许安平公主驸马入了金鳞卫,并在原先的心腹辞官之后,接掌了他最为亲信的皇宫侍卫。

    皇帝对安平公主的宠信,可见一斑。

    皇帝大行之后,她成了贵太妃。因无太后之尊,她便占了慈宁宫的地儿,名义上是太妃,倒跟太后也没什么两样。新帝为人宽厚,诸位皇子先后封分,公主之中,唯有安平加封大长公主之后,还特意赐了瑞安为号。

    洛子谦知道,这都是皇帝生前留下的旨意,新帝不过照做罢了。

    此后多年,诸王权柄被一再削弱,外嫁的公主们也不如先帝再时那般逍遥自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