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极品闲人-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旁的杜楚客闻言,不禁面露羞赧,当初他听说杜睿名扬之时,心中也是惊异不已,对于杜睿他的印象也相当淡漠,只记得亡兄似乎除了杜构,杜荷两个之外,倒是有个庶子,只是没想到这个小小的庶子,如今居然成了名满天下的大才子,更与太子李承乾结为挚友。
“小有才名!?”李泰闻言一笑,他本身自视甚高,对天下那些自诩才子的人一向不大瞧得上,统统认为是言过其实,“杜大人!既然此子如此了得,又是杜大人的侄子,可否招揽过来,为本王所用!”
杜楚客闻言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他与杜睿虽说是叔侄,但两人却没有半点情分可言,如何能他一句话,边让杜睿屈膝来投。
萧德言倒是满不在乎,道:“殿下!不过是个黄口小儿,殿下既然想要招揽,使人召来即可,哪用得着,这般麻烦,想来那小子也不会不识抬举!”
李泰闻言大笑,自打太宗下旨允许他设立文学馆,招揽天下才子,他便一直认为这是太宗对他的一种暗示,对于李承乾那个长兄,也从来不大放在心上。
“既然如此,杜大人可辛苦一趟,将那杜睿召来,本王倒要亲自考较一番,看看那杜睿是否真的有学问。”
杜楚客无法,只好躬身应是,忙出去准备了。
第五十章 严拒
“诗曰:混沌未分天地乱,茫茫渺渺无人见。。自从盘古破鸿蒙,开辟从兹清浊辨。覆载群生仰至仁,发明万物皆成善。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且就一日而论:子时得阳气,而丑则鸡鸣;寅不通光,而卯则日出;辰时食后,而巳则挨排;日午天中,而未则西蹉;申时晡而日落酉,戌黄昏而人定亥。譬于大数,若到戌会之终,则天地昏缯而万物否矣。
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邵康节曰:“冬至子之半,天心无改移。一阳初动处,万物未生时。”到此天始有根~~~~~~~~~~”
此前的《三国演义》已经截稿,眼看着成绩不错,所有听众的推荐票,月票什么的全都进了杜睿的口袋,于是杜睿也上了瘾,再加上着炎炎夏日,又实在没什么好做的,杜睿便开了新书,《水浒传》不能讲,《金瓶梅》不敢讲,《红楼梦》倒是不错,里面恩恩爱爱,你侬我侬的,只是杜睿之前一时的恶趣味将里面人物的名字全都给了宝钗她们,现在要是讲出来的话,估计几个丫头就要怀疑他居心不良了。
()
于是杜睿思前想后,最终还是决定把《西游记》这本老少皆宜的神话故事类的名著拿出来,显摆一下了。只不过应有的改动自然是少不了的,此时节玄奘估计都还没走到天竺,更别说什么太宗与玄奘结为异性兄弟的事情了,估计要是按照原文说出来的话,那满朝看他眼红的大臣们非给他按上一个诽谤皇室的罪名,然后五马分尸。。
所以杜睿便将这个故事给搬到了汉代,这样一来虽说有些牵强附会,但总归不会犯忌了。
杜睿一口气说到:“猴王笑道:‘好,好,好!自今就叫做孙悟空也!’正是:鸿蒙初辟原无姓,打破顽空须悟空。毕竟不知向后修些什么道果,且听下回分解。”为止,把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说完了,就没再说下去。
杜云莲哪里听到过这样神话故事,她双眼圆睁,还眼巴巴想着第二回,就连跟着李承乾一起过来蹭白书的安康此时也听傻了。
可是杜睿愣是不为所动,照例说完一回之后,转身便去收拾东西,这《西游记》可是他压箱底的宝贝了,要是加快更新速度的话,以后没得讲了,再被安康公主那个口不择言的小丫头按上一个江郎才尽的名头,岂不是更糟。当初的《三国演义》就是这样,被人连连催更,杜睿又讲到了兴头上,结果连连爆发,到最后一部《三国演义》居然二十多天便截稿了,这次怎的也不能再重蹈覆辙。
“又是这般,三哥!今日便多讲一回吧!”杜云莲跑过去拉着杜睿的手一个劲儿的摇了起来。
李承乾此时也听入迷了,忙道:“就是,承明便多说一些,那猴王,不对,是孙悟空此后究竟如何了?”
安康虽然没说话,可也眼巴巴的看着,似乎是在期待奇迹的出现。
“不讲了!不讲了!说好每日一回的,再说这故事我也要编,今日全都将完,明日没得讲,大家可又要苦挨这大热天了!”
杜云莲见没的情讲,嘟着嘴,满脸郁闷的将杜睿的手甩到一边,道:“三哥最是小气,偏偏勾起了人家的心思,却又闭口不言,最讨厌了!”
杜睿也不在意,求他都求不出来,更何况是这拙劣的苦肉计了!
“怎么读没用,说是不讲,便不讲了!”
正想着把其余人都轰出去,开始给李承乾授课,这段时间他给李承乾说的便是历史,那些历朝历代的兴旺,用这些实例教导李承乾应当如何做一个君王,这种君王之道是不能名言的,历朝历代那些好为帝王师的人,有几个能有好下场的,因此杜睿也只能通过不断的启发,来让李承乾明白一些道理。。
可是还没等开口,就听见书房门外的杜贵禀报:“少爷!二老爷来了!”
二老爷!
()
杜睿神情一怔,还真没想出来这位二老爷是何方神圣。
还是杜云芙小声说了一句:“该不会是二叔来了吧!”
杜睿猛然想了起来,杜如晦可不是还有一个弟弟名叫杜楚客的吗?上次送杜如晦的灵柩回杜陵也曾见过,只是这杜楚客与他并无交往,又是魏王李泰一党,来他这里做什么。
一旁的李承乾听到杜楚客来访,面色也是一变,他和李泰虽是嫡亲的兄弟,但是却并不亲近,甚至有些水火不相容,那李泰仗着太宗的宠爱,一向都不把他这个长兄放在眼里,前次太仓粮食一事,李泰也曾联络多位朝臣,对他大肆攻讦,便是李恪都收敛之后,李泰依然不依不饶,非要太宗给满朝文武一个交代,结果被太宗好一顿申斥。
杜睿愣了一阵,便道:“既是二叔来了,且请到前厅待茶,我马上便去!”
吩咐完,杜睿又对李承乾道:“太子殿下,小弟去去便来!”
说着,还给了李承乾一个安心的眼神,李承乾立刻会意,对着杜睿一笑,全然不在意,对杜睿,他是绝对放心的。
行到前厅,杜睿便看见一个华服长须的中年人正端坐饮茶,面相上看,倒是与杜如晦真有几分相似之处,正是此前见过的杜楚客。
杜睿忙上前,躬身一礼:“小侄杜睿见过叔父!”
杜楚客看到杜睿,心中微微一惊,接着就是止不住的感叹,他那位兄长何等了得,可是偏偏两个嫡子却不成器,如今也只能顶着一个勋贵的名号,虚度年华,反倒是这个以前不曾注意过的庶子生的英气逼人,年纪轻轻便已扬名天下,书法更是被尊为当世大家,何等了得,当真是世事无常。
“贤侄请起,不必多礼!”
杜睿闻言,对着杜楚客再一拱手,径自走到主位坐好,笑道:“自打离了莱国公府,一直也不曾见二叔,不知二叔今日到访,有何赐教!?”
杜睿这话虽然说得毫无问题,但是到了杜楚客的耳朵里却完全变了样子,此前杜睿兄妹被逐出莱国公府之时,他也曾听闻,却无动于衷,更不曾出手相助,如今杜睿才名动天下,他却巴巴的跑了过来,简直就像别有所图一般。
杜楚客尴尬的笑了笑,道:“近日一向公务繁忙,确实对贤侄兄妹照顾不周,贤侄便不要再介怀了,今日来,却是有件事想要对贤侄说。”
“哦!?”杜睿一笑,道,“却不知是何事?”
()
杜楚客道:“魏王殿下久慕贤侄才名,如今圣上恩旨,许魏王殿下开文学馆,特遣老夫前来礼聘,贤侄!这可是个好机会啊!魏王殿下深得圣上宠爱,贤侄如若进了这文学馆,日后害怕没有飞黄腾达的机会吗?”
杜睿闻言,点头笑道:“原来叔父今日来是做说客的!”
杜楚客忙道:“贤侄哪里话,入了那文学馆也是为了朝廷效力,老夫既然是你的叔叔,自然要为你的前途着想,贤侄你身居才名,如今却避居一府高墙之内,如何才能一展抱负,岂不是空废了这一身的才学。”
杜睿笑道:“魏王殿下抬爱,小侄感激不尽,然如今小侄为先父守孝,实不愿外出招摇,况且小侄年幼,学业未成,品性无端,唯恐言语不当,冒犯了魏王殿下,叔父这事还是不要说了!”
杜楚客见杜睿居然连想都没想就拒绝了,也是大感面子下不来,愠道:“贤侄好不识抬举,魏王殿下礼贤下士,贤侄这般拒绝便不怕恼了魏王殿下,为自己招灾吗?况且入得文学馆,乃是为朝廷效力,圣上曾有明旨,许魏王殿下罗致天下才子学士,贤侄这般推拒,便是抗旨,可要想好了!”
杜睿见杜楚客劝说不成,居然开始语带威胁之言,不禁大笑道:“叔父言可至此,圣上只是允许魏王殿下召才子,重开文学馆,却不曾强令谁必须入那文学馆,况且小侄如今也得了圣上的旨意,负责教导太子,叔父这般相逼,乃是欺君!”
“你~~~~~~”杜楚客一时语塞。
杜睿接道:“睿与太子殿下外托君臣,内为挚友,太子殿下以睿为弟,却不曾听说,这世间还有弟背兄,而与兄争的道理。”
杜睿这话明着是说他不愿背叛李承乾,实则是在接着杜楚客的嘴告诫李泰。
杜楚客闻言,不禁胸中大怒,还要再言,却被杜睿止住了,道:“小侄府上尚有客在,便不留叔父了,请便!”
言罢!昂然而出,只留下杜楚客尚自愤愤不平。
第五十一章 资治通鉴
“啪!”
一声脆响,一个精美的茶杯这下真的悲剧了,魏王李泰原本就肥胖的一张脸,此时已经变得涨红,一双小眼怒视着杜楚客道。。
“那个杜睿真的是这般说。”
杜楚客好歹也是朝廷的四品大员,但是面对李泰这个小毛孩子,却显得战战兢兢,道:“确实如此,臣将其中的利害关系皆与他讲了,但杜睿此人~~~~~~~”
“哼!”李泰冷哼一声,道,“当真是不识抬举。”
在一旁的萧德言忙道:“殿下不必动怒,便是那杜睿不肯依附,又有何虑,想来也不过是个少年郎,便是有些才学,也当不得大用,如今殿下要紧的便是讨得圣上的欢心,只要圣上心向殿下,余者皆不足虑。”
李泰这人虽然才华横溢,少年聪慧,却毕竟不谙世事,闻言思虑了片刻道:“说的也有些道理,对了!肖萧大人!上次你说的那个稻生双穗的祥瑞在哪里,明日本王要亲呈父皇!”
众人再一打岔,李泰便将杜睿扔到了脑后,他为人自负,于自己的才学甚是自信,对旁人多少存了几分轻视,让杜楚客去延请杜睿,不过是存了比试的心思,倒不是真的如何看重,在他眼中杜睿所写的那些个诗词,小说,不过是小道而已。
这也是当今这个时代文人们的价值观,如今社会上盛行的还是魏晋时期那辞藻华丽的赋,对于诗词却不大看重。
李泰没当回事,杜睿却不敢大意,如今居然连李泰都召来了,也容不得他不多心,当初他也不是没考虑过李泰,只是左思右想之下,还是对那个胸有锦绣文章,脑中的政治韬略却完全是个不及格草包的小胖子,实在是不看好,再加上那么一个扬言要“杀子传弟”的人,肖楚跟着他鞍前马后的奔波,到头来能留个全尸就要念阿弥陀佛了。
出了李泰这么档子事,杜睿变得更加低调了,每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只是老老实实的待在家中,给李承乾上上课,给家中的几个妹妹,侍女开开蒙,要不就是读书写字。
当然有件大事却是不能再拖了,按照如今太宗和李承乾对他的态度,成年之后,步入朝堂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如今再不将那《鸿篇巨著》弄出来的话,可就来不及了。。
不成史,无以为大家。
历朝历代的文人学者,辞赋名家何其多,但是真正能留下名字,为世人皆知的又有几个,李白,杜甫,白居易虽然名声响亮,但是真的要说和史学二司马相比,却也差之千里。
《史记》是没有办法了,太史公如今都成了一捧黄土,那么剩下就是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了,虽然这事玩起来,杜睿也有不小的心理负担,但是为了能在这个时代更为逍遥的生活下去,他也顾不上那么许多了。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如今杜睿要写自然不能全抄,他准备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写到隋末便停笔,前世对于《资治通鉴》,他也曾通读二十几遍,于其中的文字也是记忆犹新,想来抄起来,也费不了什么时间,但却也不是一时能成。杜睿估算着,如今变开始起笔,等到十六岁成年时,六年的时间,怎么也能写得完。
杜氏的《资治通鉴》,杜睿准备写成《周纪》五卷、《秦纪》十一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十卷、《隋纪》八卷。
()免费TXT小说下载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对于《秦纪》描写的并不详实,大概是因为秦以法治国,与儒家相悖的原因,但是在杜睿看来《秦纪》与《汉纪》相比,于治国方面更有参考价值,变将原书中的三卷扩展为了十一卷,准备从河西之战一直写到秦王嬴政统一六国为止。
前世的《资治通鉴》之所以被后世历朝历代的君王都当成治国要典,关键原因便是《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
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由此可见;《资治通鉴》的得名,既是史家治史以资政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也是封建帝王利用史学为政治服务自觉意识增强的表现。
《资治通鉴》的价值虽然巨大,但是其中也不免有些瑕疵,陈垣在《胡注通鉴表微》就曾评价说:“《通鉴》书法,不尽关褒贬,故不如《春秋》之严。温公谦不敢法《春秋》,而志在续《左氏传》,有所感触,亦仿左氏设辞‘君子曰’而称‘臣光曰’以发之。余则据事直书,使人随其实地之异而评其得失,以为鉴戒,非有一定不易之书法也。”
从今日来看,“臣光曰”充满封建色彩,黄盛雄将其归纳“诚”与“礼”,“礼之纲纪”这个概念,可谓贯穿《通鉴》之核心。张须在《通鉴学》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