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狩宋-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符氏笑了:“渤海王夫妇据说感情很好。人前人后相互都没撒过手。只是可惜插不进去任,当初小妹金定到渤海,还以为不过是新婚燕尔,没想到到现在也是这样。小妹倒是羡慕得紧,一直说要找一个像渤海王对待王妃那样对待她的丈夫。”
柴荣笑道:“是有些可惜,不然金定年纪相当,渤海王也是一个良配。我听到了密报,渤海王妃身体好像有些问题,有什么病还不知道。但是这个消息被封得很严实,不是小病。”
“喔?这么说金定还是有机会?”
柴荣点头道:“金定有没有机会不知道。但是以前据说渤海王妃把那小子身边的女人全部赶走。可是最近却把日本送过来的一个公主给留下了。这就不同寻常。”
“皇上是说,渤海王妃这是在为以后做打算?”
“八成是这样。不过金定比那小子还是要大几岁,我们还要再看看。因为派去查看的人说王妃看起来身体很好,不像是有事的样子。而且那小子与王妃感情正是深厚的时候,也不是好时机。”
柴荣笑着说:“这高家,从南平王这一代,就是这个样子。你看大哥大嫂也是形影不离,可惜大哥太缺乏机变,又无心到开封来。一个王爷,还是做得司农的事情。”
柴荣对于高保融夫妇是非常尊敬。符氏对梁氏也很看重,因为高保融要不是梁氏。别说是王位,恐怕什么位置也坐不住。做个田家翁倒是不错。
“那是梁夫人贤惠。”符氏笑道。
柴荣哈哈笑道:“皇后那是比梁夫人还要好。”
符氏一笑而过。她可知道柴荣当初是有心要娶梁氏的,只不过梁氏的相貌有些普通而作罢。一直到现在。柴荣对梁氏都十分敬重。
柴荣叹了口气:“只可惜我也好,宗谊也好,都不可能将这小子完全收心。他现在站在世家的对立面,而大周要尽快一统,必须要依靠世家。唉。”
“只要他不背叛大周就好。”
“有大哥大嫂在,他还不敢。就是我死了,有宗谊在,他怕是也不会。但是以后就难说了。”
符氏不高兴了:“皇上不要说死不死的,你死了我怎么办。”
柴荣也就不再说什么。
对于渤海,其实就是国家的定海神针。利用渤海的反面作用,再让孙睿永把世家们团结在一起,以达到最快的国家整合速度。渤海在抓教育。中原地方太大,如果像渤海那样做,国家负担不起,所以大周的基础教育是从世家开始的。柴荣准备在秋季再开科考,自己亲自抓,以希望尽快征集人才。封锁渤海边境,也是为了防止好不容易召集来的人才,又被渤海抢跑。
曲阜书院的士子到渤海的学习效果也非常不错,渤海有很多别出心裁的做法,其实非常实用。不过有何前提条件就是,这些士子必须从世家中去选,不然,他们不会回来。
渤海的这次动作,也将与大周政策的不同,对世家的分化和打压逼到了极致。
这是回来的各种情报表明的现象。
反对渤海的人,在渤海的一系列动作下,正在迅速增多。世家是一方面,儒家也是一方面。如果真要说渤海得罪人最狠的就是佛家。可是佛寺的危害性,柴荣也极端厌恶。因为佛家这是要做成国中之国的架势。佛国与大周朝廷绝不相融。
柴荣早就想对佛家下手,只是被郭威拦住了而已。
柴荣在等,他再等军队、皇宫、士子、世家的完全整合,百姓的重要性,渤海已经给他上了一课,政策惠及老百姓虽然不能像渤海那么彻底,但是也需要尽快。拿掉那些寺院占用的土地,圈下来的农人和钱财,就是最好,也最快的办法。(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三章 麻烦与妥协()
宋齐丘亡了,李弘冀要托孤,吴夏和敬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只能说李璟这个糊涂蛋,活生生地把一个好儿子逼上了绝路。
现在李弘冀的日子不好过,李璟说他残暴好杀,与群臣不协,不是仁慈之主。李璟从一开始就没把李弘冀当成继承自己位置的人。他看中的是自己的弟弟,具有文士之风的李景遂。即便李景遂不行,也还有才名正在显现的李从嘉。又或者是哪个真假难辨的高继冲。反正不是李弘冀就对了。
李弘冀强行在淮南不回来,就更加让李璟愤怒。
李弘冀能打仗,不当皇帝,可以当大将军啊。帮助大唐拿下湖南,划江而治,有什么不好,非要抢这个皇位干什么?
李璟一直认为自己把国家治理的很好,到处都是歌功颂德之声,说他是仁德之君。南唐的治国之本就是仁德。
他错了,他的国家已经被他利用权力争斗,朋党争斗搞得乱七八糟了。朋党,文人们最喜欢弄,也最擅长弄的东西,不过是在一起聚会写诗作文,相互对骂。骂的越厉害,就越容易出名啊。
“图虚名,废实事。南唐积弊太深,如果再把李弘冀活活逼死,怕是再也救不过来了。”
吴夏长叹了一口气。
吴夏和敬梁都没有跟去登州。因为吴夏要让整个财政和人力保障东丹的开发,要确保东丹到长春州,到达混同江以北平原和湿地的安全。要保障在已经全面铺开的蒙学基础上,新建中学。这是今后进行扩张的基础。
五年蒙学。三年中学,所有的孩子都需要读完这八年书,不仅仅是要投入全部的教育人才的事,很多老百姓现在只能做到满足学生们一日三餐的粮食。书本费和出去实习所需的钱粮,都是王府筹措。现在只有五年。学生的总人数达到了二十多万人。而整个区域内,新生人口正在快速增长。
三年之后,管辖区内就将引来第一波入学高峰。这个高峰将在这之后的三到五年内每年递增。那个时候,年轻人的人口数量将超过现在的人口数量数倍。
吴夏和施睿静看到民政司送来的新生儿的数字,就心惊肉跳。这意味着一个劳动力要担负还几个孩子的教育。
八年全民教育,说得简单。做起来难。这意味着王府要担负八年全部的出生人口数的负担,高继冲要求是要给他们最好的教育资源。
吴夏想想都头疼。
为此,吴夏正在想方设法为造船厂增加人力和物力。海监船的数量要增加一倍,因为他们的捕捞作业要扩大到半个东海,甚至进入北海和日本外海。同时。为了保障他们的安全,东海舰队至少现有的三十艘战舰要全部换成新式旅顺级战舰。渤海舰队也要保证十艘新式战舰。
所以在旅顺号和大连号战舰完成海试后。新的造舰计划已经摆在了吴夏的案头,闵平江现在就蹲在造船厂眼巴巴地看着。
旅顺和大连的三家造船厂以及蓬莱造船厂已经不生产商船了。商船交给登州的三个新建的造船厂,他们生产铁骨木质结构的的大型帆船。
大半个总理府都围绕着这几个事转,可以说每日每夜。
而敬梁现在已经准备对日本的四国岛动手,逼迫岛上的四个国家投降。这只是扩张的开始,更加重要的不是扩张,而是利用军威为新商路铺平道路。
自从商路开始延伸。与日本列国的矛盾日益加深,挑衅和争斗不断。
奚常派人传来消息,日本以东发现了虾夷国。虾夷国以北是毛女国,应该就是王爷说的窟说国。哪里的人身上有比较多的毛发,女多男少,女人当家,处于母系氏族社会,居住以穴居为主。以家中妻女待客,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所以去过的人也叫作窟说国。与估计记载大体相同,但是差异不小。
那里的人以禽兽鱼肉为食,不知五谷,不通语言,擅长射箭。用毛皮做衣服,身上刺花纹,喝血,象鸟兽一样在山野里飞驰。见到舰队的人跪拜如见天神。
按照王爷说法,这已经是走到了去美洲的三分的路程。跟随舰队的小型商船已经开始与虾夷国和窟说国做生意。两国并无国王,而是各族族长管事。所以两国的族长们正在协商共同来人向渤海进贡。
不过这两个地方物产不多,实际没有多少价值。
虾夷国和窟说国没有什么威胁,因为商队对他们的帮助比索取要少得多。但是日本列国中,有些小国却十分抗拒。不是有小船对返航的商队进行劫掠。村上天皇似乎看到了机会,下令各国到京都协商与渤海国的外交事宜。因为天皇的皇女现在已经在渤海王的身边,所以各国也还都买了面子。
不过村上天皇为了收取民心,想商队提出了一些无理要求,被拒绝后,在通商时就多了很多骚扰。
东海舰队配合海监船封锁四国岛,是现在能够做到,并且具有很强威慑力的战略。高继冲对这件事十分重视。
可是海监船大量的抽调,造成济州和罗州到旅顺的海监船严重不足。从四国岛海域回来的海产品,因为商船缺乏冰库而很难运回来。随着捕捞作业的距离越来越远,整个冬季在旅顺储备的冰库现在岌岌可危。要知道现在不过是六月份,距离冬天还有整整六个月。
太多问题都需要解决。
总理府希望登州和莱州事情尽快平息。不然总理府本来就人手不足,要是把人累趴下一批,就没办法运转了。
登州和莱州,高继冲利用土地政策和蒙学教育在尽快速度地洗牌。
孙睿永非常“配合”,把逃出去的世家全部接纳了。而高继冲被带上了滥杀无辜的帽子。
不过孙睿永对渤海开辟到美洲的商路非常看重。
他邀请了孔仁玉,带着山东境内的几大家族的族长到了阳平城。这是高继冲第二次见到这个正派的穿越人士,两个人协商的却是在密州板桥镇重建市舶司,要求东海舰队不得阻挠密州的海路通商。因为东海舰队已经摧毁过一次市舶司造船厂了。
高继冲当然不同意孙睿永在板桥重建造船厂,但是同意了他们在半条修建码头和商埠。渤海郡可以把最好的商船卖给世家们。世家们也可以跟随商队经商。但是海域是渤海的,必须听从渤海的安排,接受海监船和东海舰队的监察。不得乱捕乱杀海兽,也不得私自出海打渔,发现了违禁品,渤海会马上没收,并给与惩罚。(未完待续)
第一百九十四章 唬住孙睿永()
“淮南的棉布虽然不如渤海的混纺和种类多,耐用。但是胜在便宜,产量大。其实大周的棉布也非常不错,但是只有板桥一个出口,海运距离也比淮南要远。所以淮南的棉布在日本列国和高丽都非常受欢迎。”
“对日本和高丽都有些什么影响?”高继冲看着高悦抱着高仲均兴致勃勃地参观那些印染的很漂亮的棉布。西港商业局的局长是商业司的老人,这些老人多半都见过他。所以高继冲夫妇带着两个孩子一到大街上,就被他认出来了。
不过这个局长见王爷和王妃,包括护卫都穿着常服,还是很自觉地没点破。
“影响自然有的,高丽和日本的养蚕业和麻纺也都不行了。不过淮南缺粮食,而高丽产粮食,日本的粮食太远,不占优势,但是日本产金银和铜铁这些矿产品,特别是日本产银子。靠近北海的出云国、石见国、隐岐国等等国家多多少少都出产金银。四国岛四国也产,但是出现不如那些国家。所以虽然说外海商路更加便捷,但是北海航路却是短途商船愿意去的地方。”
“淮南缺粮,高丽和日本的纺织业完了。有点意思,所以说有得必有失,福祸相依是有道理的。”高继冲笑道。
“棉布畅销,是因为棉布便宜,高丽和日本的老百姓买得起。也说明这些地方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太低。如果保证老百姓的生活水品,老百姓要求的就是多品种,使用性好的布匹。渤海郡就是例子。”王婉容用手捻了捻薄薄的棉布。因为纺织技术还有差距,这些棉布的质量并不太好。
高悦指着几个从街上走过的人笑道:“那些肯定是日本人。”
王婉容问:“你怎么知道?”
“因为他们穿最早的唐服。而我们这边都是穿胡服,不是渤海服。”高悦吐了一下舌头。她还是坚持认为渤海对于服装的改进使传说中的胡服化了。
其实街上虽然穿渤海服的人多,但是穿传统服饰的人也不少。只是大唐经过五代,特别是在渤海服的影响下,已经从厚重端庄。走向了或简洁质朴,或轻灵飘逸。服饰更加贴合体形,但是已经不是那种会裸着半个胸部的了,广袖已经消失。但是衫、襦、袄、背子、裙、袍、褂、深衣这些基本形态还保留着。大概只有渤海人才追求比较极端的简约化了,以衣裤为主,女性才有裙装。不过渤海人大多喜欢用皮质材料,不管男女,喜欢携带武器,身上一般都有皮质腰带和护具。干净利落、英武是渤海人普遍追求的。这一点在渤海郡,东丹郡是常态。山东也在逐渐形成。但是东海却非常杂乱。
而日本却还没有改过来,但是唐服流传到日本,那种厚重感没了,倒是多了几分柔美。
“那是筑紫国人,筑紫国与肥国出产石炭,产量也不低。虽然两国的国造与我们不是那么和谐,但是两国的商人还是回到济州来经商。不过最近实行海禁,他们滞留在了这里。”商业局长笑道。
高悦惊讶地看了看他。又看了看高继冲:“哥,你们要占领日本?”
高继冲笑道:“日本列国因大唐才能逐渐整合,但是大唐的皇上都只能成为天子。日本称天皇有些过了。”
高继冲没有说占领,但是也没说不占领。但是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高悦想起父亲让她过来时,不让她说什么天皇,而是称大王。因为当初圣德太子给隋炀帝的国书中写道“东天皇敬白西皇帝”,曾引起过隋炀帝的怒火。大唐之后就对外称大王,对内仍然称天皇。因为大唐军力到不了日本。
可是现在不同了。渤海王的“大军”不仅到了日本,还要远航到东极之地。之后大量的商船到各国经商。所以天皇是不能再讲了。
“父亲说。对中土,我们只称大王。”高悦以为这是真的。所以说得理直气壮。
王婉容在她头上揉了揉道:“小孩子家家,别管这些事。到什么地方,王爷都不会对老百姓坏。只要老百姓好,就是什么都好,不是吗?”
高悦想了想,还是想不明白,只能点头。
正说间,一个声音插了进来:“四海之内,本是一家,有德者居之,无德者除之。不知道渤海王以为如何。”
高继冲回头,就看见一个穿着明光铠,手里按着一把腰刀的将军带着两个军士站在不远处,他们似乎正在购买粮食,每个军士手中都提着粮袋。
“敢问这位是?”高继冲在想这有八成的几率是淮南水军,因为能够在这片海域航行,且不被东海舰队拦截的,只有他们了。但是他猜不出是谁。
那个将军摘下头盔,行礼道:“淮南水军都虞候毕德见过王爷、王妃。”
高继冲拱手:“毕将军?久闻大名如雷灌耳,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毕德看了一下周边,笑道:“王爷这是艺高胆大,佩服佩服。”
他也不说别的,拱手离开。
因为毕德叫破了身份,周围的一些都拱手行礼。高继冲只能还礼,这逛街显然是不行了,不是安全问题,而是太麻烦,也没了逛街的闲情逸致。
高继冲想众人告辞,准备回军港。
大概是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