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品奇才-第6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因为关税那么高吗?
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他们很清楚,华夏这边的更加健康。
岛国本地产的食物,大部分都是免检的。这个免检,跟我们认为的免检不同。
不是说他们拥有多年检疫合格的信用,然后可以几年内不需要检疫。而是他们很清楚,即使是检疫,他们的食品也不符合国际标准。
像是重金属什么的,一般都是合格品的两倍以上,属于严重超标。但是进口华夏的呢,都是优等品。
还有什么英国的伦敦,德国的鲁尔啊等等,这些地方的污染,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治理好。当然,至少伦敦的天空已经能看到星星了,弥漫的大雾消失了。
但是土地中重金属含量,依然严重超标。
你说这些国家,难道他们就不要重工业了吗?难道说他们的排污设备,就全部都是最好的吗?
当然不是。只是他们将重污染的企业,搬迁到了发展中国家。
比如前些年,华夏就有很多这些企业,当初华夏的地方政斧,还是非常开心呢。
招商引资嘛,这些都是政绩。而且还能带动本地经济,让本地人可以到工厂工作,挣工资,却忽略了,他们的环保上根本没有达标。
要不是前几年冯宇弄那么一下,肯定还有更多的污染企业,会在华夏落户。等你想到该处理的时候,人家早赚够钱跑了,留下一个烂摊子,让地方处理。
华夏将这些企业撵走了,那么这些企业搬迁到哪儿去了呢?东南亚的其他国家,还有非洲、南美的不发达国家等等。
那些地方急需钱,也需要这些工厂来提高他们国家的工业水平,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但是这样能够提高的只有一代人的生活水平,到时候治理的时候,下一代可就麻烦了。
所以这一次,冯宇不只是将格尔的谎言戳穿,还列举出了米国多家企业,在其他国家污染环境的证据。
他们执行的是两套标准,米国这边一套,其他国家一套。甚至很多企业,连当地更低的标准超标了。
冯宇就是要让人知道,你们自己屁股都没擦干净呢,就别往别人头上扣屎盆子了。
要说环境破坏,还是你们米国的企业最多吧?米国的人均碳消耗量,是世界顶尖的吧?什么时候把你们自己国家治理好了,再关心其他国家的事儿吧。
不要糊弄别人,自己却偷偷的大笔捞钱,不要把别人都当成傻x!
(。)
第1620章 我来投资(求订阅)()
这段时间,国家还有一件大事儿发生,那就是许多地方,再次出现了反对工厂投建的事情,规模比冯宇他们那次建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工厂要大得多。
这次的事情,让上百万人参与了,起因就是一种对二甲苯的化学原料。
这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化学原料,可以从石油、煤焦油中提炼,毒性略大于乙醇,正常人体如果摄入一定量,会通过人体的排泄物排出,比如尿液,呼吸什么的。
这个产品的危害评级,在国际上是跟乙醚一样的。
这件事的起因,就是华夏某石油国企要投资建厂,生产这种原料,因为这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化学原材料,且未来的需求量会越来越大。
之前我们国家使用的,都是从国外进口,花费高昂的价格,而我们既然有生产的技术,当然是自己生产更加划算。
可是不知道谁听说,这个对人体危害非常大,有泄露什么的,然后所有之前要投资建厂的地方,都被百姓围起来抗议反对。
声称不准在这里建厂,因为这个是剧毒。
这就是有心人,在故意篡改概念了,得利的是谁呢?那些生产对二甲苯的大国。
比如米国啊,南韩啊,南洋啊等等。
那些国家,他们为什么敢在自己国家建厂,并大量生产呢?很显然,这个是可以控制的。
说白了,就是很多人被忽悠了,尤其是一些当地的百姓,人云亦云。他们对这种危害论,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啊。
而国内最早说对二甲苯这个毒性很大的是谁呢?米国驻华大使,一个香蕉人。
不要看他长着一张华人脸,但是骨子里人家是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华人,就认为自己是米国人!
他们最希望的就是,华夏的工业化进程受阻,然后慢慢的再次沦落为农业国家,一切受到他们的掣肘。
谁都知道,工业的附加值,要比农业高多了。
他们就是想要这个环保的概念,来限制华夏的工业发展,让双方的工业化实力拉开距离。
工业强国有多么可怕,从前苏联就能看出来。
哪怕前苏联经济都崩盘了,也没人敢招惹,因为强大的工业实力,让他们可以不惧任何一个国家,不惧任何战争!
谁都不想打仗,但是你想要和平,首先就要有不被别人欺负的实力!
华夏一旦暂停工业化发展,那么就会再一次跟其他不发达国家一样,变成了发达国家的工厂,那些重污染的企业,会再次回到华夏来。
所以不断的发展,提升自己的技术,才能不断的减少污染。
就说汽车,之前百公里油耗都要几十升,但是现在呢?进步了多少,减少了多少尾气的排放?
如果不发展了,那么汽车会消失吗?肯定还是那种高油耗的汽车横行,污染会更加的严重。
最简单的来说,最早华夏的发电都是火电,然后才有了水电、风电等,又有了经济效益和环保都最佳的核电。
现在国家不是逐渐关闭火电厂了?用水电、风电和核电等代替。
一个是节省资源,另外一个也是更加的环保和经济。
也有人说,节省资源,其实就是一种悖论。因为我们越想着节省,反而消耗的就会越大。
比如科研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而研究出科研成功,转化为产品推广之后,消耗的资源会更多。
还是以汽车为例,曾经虽然排放量是现在的十倍以上,但是汽车保有量,可仅有现在的几十分之一啊。
但是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这些啊。有谁愿意回到没有汽车的时代?天天蹬着自行车上下班,还是坐牛车、马车?
虽然现在的资源消耗更大了,但其实环境污染,比当初要小得多。就说那些烟囱,都已经不再冒那些浓浓的黑烟柱了,排放的污水,也不再会让河里的鱼虾死亡了。
发展才是解决污染的根本办法,技术的不断提升,污染不断的减小,不断的被治理,环境才会越来越好。
就像曾经人们说世界人口会越来越多,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尤其是很多发达国家,人口都是负增长的。
就连华夏这个人口超级大国,在冯宇重生前,人口也是负增长了,国家甚至在拟定开放二胎政策,刺激人口生育。
能源消耗的大,但是刺激的科技的进步,会不断的发现各种洁净的新能源。只要细心规划,就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冯宇以前世的经验来看,就知道华夏会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多的重污染企业,被搬离华夏,环境被不断的改善过来。
而且前世他也没听说什么对二甲苯的污染,这根本就是造谣!
可怜的一些不明真相的人,根本不懂得对二甲苯是什么的人,就在内心认定了这是剧毒!甚至还要去千度上更改词条定义,认为上面写的不对。
简单的来说,他们就是被利用了,然后还不自知。
其实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华夏不够发达,教育程度不够高,很多人分辨能力都不高,容易被忽悠。
冯宇抓起电话,打给张瑞强:“老张,听说最近对二甲苯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
张瑞强叹了口气:“唉,可不是么。你说这华清大学那么多人做的实验,甚至有学生和老师自愿用自己做实验得出的数据,那些百姓也不信,他们就愿意相信那些传言。”
“老张,你说的对,他们是愿意相信那些传言。所以这时候,需要一个让他们信得过的人站出来,让他们愿意相信国家。”
“我知道这个对二甲苯对国家的发展很重要,是一种未来需求量极大的原材料,不能受制于人。”
“所以这件事,我们泰华控股集团可以帮忙,如果上头同意的话,这个工厂我们泰华控股集团可以入股,以我们泰华控股集团在环保方面的公信力,应该能让百姓相信,我们的产品是不会污染环境的!”
张瑞强大喜:“冯宇,你愿意投资?好,太好了。这件事我跟上面汇报,明天,不,今天晚上就给你答复。你这可是帮了大忙了!”
(。)
第1621章 加倍拿回来()
宗庆先和刘传志都接到冯宇的电话,也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他们都愿意亲自去那些反对激烈的地方,说服那些人。
他们有过相关的经验,而这几年过去了,也确实证明了,他们当初的排污处理设备确实是世界最先进的,那些有工厂的地方,并没有受到污染。
而且每年两次体检也表明,工人的身体健康没有任何问题。
事实上泰华控股集团下面的工厂,一直都是华夏的环保标兵企业,公信力极佳。
加上这些年经营的形象,包括捐款啊,扶贫啊什么的,也让全国绝大部分的人,都会泰华控股集团非常的尊敬。
冯宇也在博客上更新了,以自己的名誉做保证,会采用全世界最先进的环保处理设备,保证环境不会受到污染。
就像当初很多人反对建核电站,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些核电站可有什么问题?很明显,要比火电站强太多太多了。
当一个个信誉良好的企业家、明星等转发了冯宇的博客之后,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相信泰华控股集团的承诺,也相信了国家。
于是那些闹事的人群散去了,工厂开始投建。
那些鼓动的人一看,目的没有达到啊。当初他们以为就算不能阻止建厂,也要延缓一下吧,但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
出面解决的,就是泰华控股集团,是冯宇的公司。于是一些国家决定,对冯宇警告一番。
年初的时候,欧美那边就对华夏警告了一番,他们给华夏这边的皮鞋、服装等企业开出了罚单,认定了他们倾销了。
原因是什么呢?同样款式、材质的服装、皮鞋,华夏的产品售价,是他们本地产品的一半不到。
米国一双二百美元的皮鞋,华夏同款进口的只卖五六十美元。
这样就对欧美相关的企业产生了严重的打击,让那边许多工厂都倒闭了。他们已经习惯了高利润的时期,一旦利润降低,他们就挺不住了。
或者说那些资本家,并不愿意挺,反正他们的钱已经落袋了,投资别的一样,可是那些工人可就麻烦了。
为了避免说他们针对华夏,于是他们将同样服装、皮鞋出口的大国泰国也一起裁定处罚了。
实际上呢,这一双皮鞋的生产成本,根本就不足二十美元,虽然有关税,但是卖五十美元一双,还是有利可图的,薄利多销么。
欧美那边不但做了处罚,还强制要求这些服装、皮鞋等涨价,同时他们也制定了新的税收标准,对于这类产品,征收更高的关税。
华夏当然也不能示弱,同时对欧美一些主要出口产品,比如机械、电子等产品的关税也提高了,因为华夏现在不太需要进口这些产品了,许多产品,已经可以自己生产。
华夏之所以有这种底气,是因为他们很多继续的产品,可以通过俄罗斯进口。华夏技术不足,但是俄罗斯那边没问题。
还有就是附近的南韩,岛国也都想跟华夏展开多方面合作呢。
国家与国家之间,不能闹得太大,再怎么说,华夏也是世界强国之一了。虽然一直自称是非发达国家,但是综合国力已经非常的强大,成为世界顶尖。
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哪怕是米国也不敢跟华夏来硬的,只能互相试探对方的底线,互相妥协。
一旦捅破了底线,引发战争,他们米国就算是赢了,也肯定是惨胜,到时候俄罗斯不就成为世界老大了吗?
而且万一俄罗斯支持华夏,联手一起,那么米国就输定了。
甚至可以断定,大国之间一旦发生战争,那么就一定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
所以现在大家都装成文明人,暗地里玩一些小手段。拖你们的经济后腿啊,给你们找点麻烦啊什么的。
华夏收拾不了,还收拾不来你们华夏的一面旗帜吗?
冯宇,就是华夏商人的最杰出代表,是商人的旗帜。
于是他们就决定,对冯宇的企业,进行一些制裁。
冯宇的企业,在欧美那边利润最高的是什么呢?it电子、医药、食品等。
it电子不用说,连想集团、连想银山、风雨电子、风雨电器等,在欧美的销售都非常不错,且在亚洲还是老大级别的。
医药方面,冰城制药集团再次兼并了华夏几个药厂,推出的加速伤口愈合的创可贴、紧急避孕药、外伤喷剂、痔疮膏、威哥和营养药品等,都畅销欧美。
冰城制药集团不但已经成长为华夏最大的制药集团,甚至是亚洲最大的制药集团了,在全世界,也是有着赫赫威名。
食品方面,北大仓的绿色食品已经销售到了欧美各大超市,还有乐哈哈、建立宝等华夏的食品饮料巨头,在欧美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赚走了越来越多的钱。
于是米国就对这三大类进口产品,提高了关税。
这就减少了冯宇企业产品的利润,增加了成本,让许多产品的竞争力严重下降。
这样不但制裁了冯宇的企业,同时还保护了他们本地的企业。
很明显,这次不但是针对华夏,尤其是针对冯宇的产业。如果不是风雨控股那边很多产业注册地就在欧美,雇佣的也都是欧美人,冯宇怀疑那些产业也要受到一定的限制。
上头当然知道了这件事,张瑞强受委托打电话给冯宇:“怎么样,这次损失有多大,伤筋动骨吗?”
冯宇似乎并不烦躁,语气轻松的说道:“损失比较大,但是依然还有利润,依然还能做。伤筋动骨,他们还不敢。”
“你放心,国家也不会让你吃亏的,这些产品,咱们也对他们的产品增加了关税。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家就会再一次坐下来和谈,这些关税会重新降回正常标准的。”
入世后,华夏很多税收都降低标准了,为了符合世贸组织的要求。现在你们欧美那边先玩赖,那就别怪我们也不讲究。
“那我先说一声谢谢了。不过不用担心,谁从我这儿拿走了这些钱,我将来都要加倍拿回来!”冯宇的表情,有些狰狞。
(。)
第1622章 搞绿化(求订阅)()
“你说什么?你要种树?”
张瑞强诧异的看着冯宇,不明白冯宇又在想什么。就为了这事儿,你大早上就来我办公室?
种树,很赚钱吗?
就算是经济林,也要十年以上才能采伐吧?果树的话,一般也要三年以上,才能进入丰产期吧?老张在龙江的时候也主抓过农林牧渔,这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是知道的。
这么长时间才能得到回报,而且三年、十年后,形势不知道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不符合冯宇一贯的投资方式啊?
冯宇瞥了张瑞强一眼:“怎么,我不能种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